8月12日,嘉魚縣魚岳鎮東街社區宣講室內暖意融融,嘉魚縣幸?!凹巍绷季壭嘛L文明實踐活動在此溫情啟幕。一場以“一紙婚約承白首,移風易俗樹新風”為主題的文化盛宴精彩呈現,讓泛黃婚書與電子證照跨越年代進行對話,讓婚姻承諾在代際傳承中綻放出文明新韻。
時光走廊里的婚姻密碼
活動現場,《時光婚書——家的記憶》主題展覽成為一道最為動人的風景線。50年代用毛筆填寫的宣紙婚書散發著歲月的沉香,80年代燙金的紅本本印刻著時代的印記,現代電子結婚證的二維碼閃爍著科技的光芒……20余件不同時期的婚姻信物在“時光走廊”依次陳列。每件展品旁的注解牌宛如時光解碼器,清晰地勾勒出從“父母之命”到“自由婚戀”、從“多子多?!钡健皟炆鷥炗钡挠^念變遷。
“這張1953年的婚書,是我縣現存最早的新式結婚證。”主持人指向泛黃的原件娓娓道來,“當時正值《婚姻法》頒布,‘男女平等’的字樣第一次寫進婚姻契約。”觀眾們駐足凝視,在光影流轉間觸摸著社會進步的脈搏。
光影故事中的家風傳承
情景視頻劇《中式婚禮主持秀》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將傳統禮儀與現代婚禮誓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問答環節中,90后新人小胡搶到答題權,準確回答:“新中國成立后頒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于1950年5月正式實施?!边@一回答為她贏得了精美小禮品,也讓年輕群體在趣味中學習了婚姻法規。
“結婚48年,我們的‘存折’里存的不是錢,而是吵架后主動認錯的包容?!苯鸹槔先嗽t星展示的褪色婚書,以及背后“風雨同舟”的故事,讓全場為之動容。全國文明家庭孫家萬分享的“孝親敬老”家風,更讓觀眾深刻體會到“家是最小國”的真諦。
移風易俗里的文明新篇
“拒絕高額彩禮,倡導簡約婚禮……”縣婦聯相關負責同志帶領現場100余名參與者共同宣讀《移風易俗倡議書》,字字鏗鏘有力,凝聚成文明共識。三句半《移風易俗創新風》用“舊俗改、新風揚”的通俗唱詞,將婚事新辦的理念深入人心。集體朗誦《承諾的重量》時,金婚夫婦與適齡青年手手相握,讓“一生一世”的誓言跨越半世紀。
此次幸?!凹巍绷季壭嘛L文明實踐活動由嘉魚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委宣傳部、縣婦女聯合會、縣融媒體中心主辦,魚岳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東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單位聯合主辦,通過“實物展+故事講+互動傳”的創新形式,讓移風易俗理念從“文件”走向“生活”,讓文明新風如嘉魚清泉,浸潤千家萬戶。(湖北日報客戶端通訊員黃士翔、劉喜)
發表時間:2025-08-14 來源:湖北文明網
8月12日,嘉魚縣魚岳鎮東街社區宣講室內暖意融融,嘉魚縣幸?!凹巍绷季壭嘛L文明實踐活動在此溫情啟幕。一場以“一紙婚約承白首,移風易俗樹新風”為主題的文化盛宴精彩呈現,讓泛黃婚書與電子證照跨越年代進行對話,讓婚姻承諾在代際傳承中綻放出文明新韻。
時光走廊里的婚姻密碼
活動現場,《時光婚書——家的記憶》主題展覽成為一道最為動人的風景線。50年代用毛筆填寫的宣紙婚書散發著歲月的沉香,80年代燙金的紅本本印刻著時代的印記,現代電子結婚證的二維碼閃爍著科技的光芒……20余件不同時期的婚姻信物在“時光走廊”依次陳列。每件展品旁的注解牌宛如時光解碼器,清晰地勾勒出從“父母之命”到“自由婚戀”、從“多子多?!钡健皟炆鷥炗钡挠^念變遷。
“這張1953年的婚書,是我縣現存最早的新式結婚證。”主持人指向泛黃的原件娓娓道來,“當時正值《婚姻法》頒布,‘男女平等’的字樣第一次寫進婚姻契約。”觀眾們駐足凝視,在光影流轉間觸摸著社會進步的脈搏。
光影故事中的家風傳承
情景視頻劇《中式婚禮主持秀》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將傳統禮儀與現代婚禮誓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問答環節中,90后新人小胡搶到答題權,準確回答:“新中國成立后頒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于1950年5月正式實施?!边@一回答為她贏得了精美小禮品,也讓年輕群體在趣味中學習了婚姻法規。
“結婚48年,我們的‘存折’里存的不是錢,而是吵架后主動認錯的包容。”金婚老人曾紅星展示的褪色婚書,以及背后“風雨同舟”的故事,讓全場為之動容。全國文明家庭孫家萬分享的“孝親敬老”家風,更讓觀眾深刻體會到“家是最小國”的真諦。
移風易俗里的文明新篇
“拒絕高額彩禮,倡導簡約婚禮……”縣婦聯相關負責同志帶領現場100余名參與者共同宣讀《移風易俗倡議書》,字字鏗鏘有力,凝聚成文明共識。三句半《移風易俗創新風》用“舊俗改、新風揚”的通俗唱詞,將婚事新辦的理念深入人心。集體朗誦《承諾的重量》時,金婚夫婦與適齡青年手手相握,讓“一生一世”的誓言跨越半世紀。
此次幸福“嘉”良緣新風文明實踐活動由嘉魚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委宣傳部、縣婦女聯合會、縣融媒體中心主辦,魚岳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東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單位聯合主辦,通過“實物展+故事講+互動傳”的創新形式,讓移風易俗理念從“文件”走向“生活”,讓文明新風如嘉魚清泉,浸潤千家萬戶。(湖北日報客戶端通訊員黃士翔、劉喜)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