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三大精神 奮力建成支點|98抗洪堅守荊江43天 宜城抗洪突擊隊27載不改軍人本色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8月14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清晨5時30分,56歲的周克樂躍入漢江。每天暢游半小時,是他堅持了27年的習慣。

“水是有脾氣的,這一秒風平浪靜,下一秒就可能風急浪高?!彼f。

27年前,長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襄樊陸軍預備役步兵師炮兵團22名官兵聞令出征,其中宜城市8名優秀預備役軍官主動請戰,共同組成抗洪突擊隊。他們用血肉之軀筑起堤壩,以沖鋒舟為“生命之舟”,圓滿完成搜救、抗洪、轉移等任務。

時間拉回到1998年8月3日?!跋挛?點團部集結,立即奔赴抗洪一線!”身為襄樊陸軍預備役步兵師炮兵團的一員,周克樂接到命令。和他一起抵達集合點的,還有張新建、王啟業、李曉松等22名官兵。16時20分,宜城抗洪突擊隊出征。

8月4日4時,抵達監利人民大垸農場;12時,接到任務——有一個剛生產的產婦和嬰兒被圍困在江堤,需要轉運到后方醫院。

時年25歲的李曉松主動請纓,趴在沖鋒舟前的鐵板上進行瞭望和指揮,汗水很快勾勒出清晰的人形輪廓。沖鋒舟靠岸時,他躍上岸邊,一手抱起嬰兒,一手攙扶產婦,將二人護送上船。

那些天,隊員們清晨6時上艇,直到天黑才收隊。太陽的曝曬加上濕熱的環境,大家都變成紅臉“關公”。第三天,衣物沒蓋住的皮膚就開始脫皮。熱得實在沒有辦法,徐昌華把迷彩服打濕了穿在身上,很快一圈圈的鹽漬又顯露出來……

在石首市小河口鎮神皇洲村轉移群眾時,周克樂右眼角被樹枝劃傷,鮮血直流。來不及消毒、救治,他拿手一抹,忍著疼痛又趕赴下一個救援點,從此落下了一條10厘米長的疤痕。

8月14日,張新建在監利三洲聯垸進行搜救時,發現一位老人落水,他立即跳入洪水中,手推肩托,把老人送上沖鋒舟,自己卻嗆了兩口臟水。

從8月3日抵達到9月14日撤離,突擊隊在43天里累計出動沖鋒舟4382航次,航行3.5萬多公里,解救、轉移群眾6286人,搶運物資2.3萬件,“生命之舟”在災區百姓心中深深扎根。

歸來后,22名官兵分別受到省、市、縣表彰,其中周克樂、張新建榮立三等功。

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這次抗洪的經歷和精神時刻激勵著大家前行,每一次急難險重現場都有他們的身影。

2001年8月,宜城市區遭遇嚴重內澇,時任小河鎮武裝部長周克樂帶領50多名救援人員跳進水中,一天疏通了3公里的盤崗渠。2004年10月,時任大雁工業園武裝部長的王啟業接到命令,“造紙廠堆料場發生火災,馬上組織救援!”他立即組織20多人對草垛進行翻堆、滅火,持續30多個小時。

多年來,在麻竹高速、小河新港、南水北調移民搬遷等宜城市重點項目(工作)現場,這些退伍不褪色的勇士們,始終沖在一線,實干擔當。

2013年,建設麻竹高速漢江大橋需要拆遷小河鎮民政村三組7戶村民房屋,時任小河鎮黨委副書記的李曉松連續十多次入戶傾聽、咨詢政策、現場摸排,終于在一周內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連續多年,宜城市PM10等指數在襄陽市各縣(市、區)排名倒數,百姓的投訴不斷。

2021年,徐昌華被任命為宜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辦公室負責人。他多次深入一線,摸排數據、制定方案、督促整改,在全市牽頭建立協調聯動機制,于2024年圓滿完成重污染天數下降、優良天數上升的大氣污染治理目標。“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宜城的天更藍、水更綠、城更美?!彼f。

27載歲月流轉,這群老兵退伍不褪色,在基層崗位上續寫著共產黨員的忠誠與擔當。27年前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那種精神早已化作血脈里的擔當,在歲月中愈發醇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孝軍 通訊員 湯偉峰 鄭新濤 張利平

責任編輯:李歡

弘揚三大精神 奮力建成支點|98抗洪堅守荊江43天 宜城抗洪突擊隊27載不改軍人本色

發表時間:2025-08-14 來源:湖北文明網

清晨5時30分,56歲的周克樂躍入漢江。每天暢游半小時,是他堅持了27年的習慣。

“水是有脾氣的,這一秒風平浪靜,下一秒就可能風急浪高。”他說。

27年前,長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襄樊陸軍預備役步兵師炮兵團22名官兵聞令出征,其中宜城市8名優秀預備役軍官主動請戰,共同組成抗洪突擊隊。他們用血肉之軀筑起堤壩,以沖鋒舟為“生命之舟”,圓滿完成搜救、抗洪、轉移等任務。

時間拉回到1998年8月3日?!跋挛?點團部集結,立即奔赴抗洪一線!”身為襄樊陸軍預備役步兵師炮兵團的一員,周克樂接到命令。和他一起抵達集合點的,還有張新建、王啟業、李曉松等22名官兵。16時20分,宜城抗洪突擊隊出征。

8月4日4時,抵達監利人民大垸農場;12時,接到任務——有一個剛生產的產婦和嬰兒被圍困在江堤,需要轉運到后方醫院。

時年25歲的李曉松主動請纓,趴在沖鋒舟前的鐵板上進行瞭望和指揮,汗水很快勾勒出清晰的人形輪廓。沖鋒舟靠岸時,他躍上岸邊,一手抱起嬰兒,一手攙扶產婦,將二人護送上船。

那些天,隊員們清晨6時上艇,直到天黑才收隊。太陽的曝曬加上濕熱的環境,大家都變成紅臉“關公”。第三天,衣物沒蓋住的皮膚就開始脫皮。熱得實在沒有辦法,徐昌華把迷彩服打濕了穿在身上,很快一圈圈的鹽漬又顯露出來……

在石首市小河口鎮神皇洲村轉移群眾時,周克樂右眼角被樹枝劃傷,鮮血直流。來不及消毒、救治,他拿手一抹,忍著疼痛又趕赴下一個救援點,從此落下了一條10厘米長的疤痕。

8月14日,張新建在監利三洲聯垸進行搜救時,發現一位老人落水,他立即跳入洪水中,手推肩托,把老人送上沖鋒舟,自己卻嗆了兩口臟水。

從8月3日抵達到9月14日撤離,突擊隊在43天里累計出動沖鋒舟4382航次,航行3.5萬多公里,解救、轉移群眾6286人,搶運物資2.3萬件,“生命之舟”在災區百姓心中深深扎根。

歸來后,22名官兵分別受到省、市、縣表彰,其中周克樂、張新建榮立三等功。

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這次抗洪的經歷和精神時刻激勵著大家前行,每一次急難險重現場都有他們的身影。

2001年8月,宜城市區遭遇嚴重內澇,時任小河鎮武裝部長周克樂帶領50多名救援人員跳進水中,一天疏通了3公里的盤崗渠。2004年10月,時任大雁工業園武裝部長的王啟業接到命令,“造紙廠堆料場發生火災,馬上組織救援!”他立即組織20多人對草垛進行翻堆、滅火,持續30多個小時。

多年來,在麻竹高速、小河新港、南水北調移民搬遷等宜城市重點項目(工作)現場,這些退伍不褪色的勇士們,始終沖在一線,實干擔當。

2013年,建設麻竹高速漢江大橋需要拆遷小河鎮民政村三組7戶村民房屋,時任小河鎮黨委副書記的李曉松連續十多次入戶傾聽、咨詢政策、現場摸排,終于在一周內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連續多年,宜城市PM10等指數在襄陽市各縣(市、區)排名倒數,百姓的投訴不斷。

2021年,徐昌華被任命為宜城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辦公室負責人。他多次深入一線,摸排數據、制定方案、督促整改,在全市牽頭建立協調聯動機制,于2024年圓滿完成重污染天數下降、優良天數上升的大氣污染治理目標。“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宜城的天更藍、水更綠、城更美?!彼f。

27載歲月流轉,這群老兵退伍不褪色,在基層崗位上續寫著共產黨員的忠誠與擔當。27年前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那種精神早已化作血脈里的擔當,在歲月中愈發醇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孝軍 通訊員 湯偉峰 鄭新濤 張利平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