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好家風 共筑家國夢——黃岡市“親·聽”百姓宣講走進興農社區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8月12日    來源:黃岡日報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良好的家風家教,不僅能滋養家庭成員的品格,更能匯聚成社會文明的清風正氣。

8月8日晚,夜幕初垂,華燈次第點亮黃州區南湖街道興農社區的文體廣場。一場以“傳承好家風 共筑家國夢”為主題的“親·聽”百姓宣講活動在此溫情啟幕。

這場由黃岡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聯合主辦的活動,吸引120余名社區居民現場觀看。大家搬來小板凳圍坐一堂,在悠揚歌聲、動人故事與熱烈互動中,共同觸摸家風家教的時代溫度。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當熟悉的旋律響起,全場觀眾自發起立,齊聲合唱。激昂的歌聲劃破夜空,紅色基因的種子在童聲與白發的交織中悄然扎根。

緊隨其后的原創歌曲《傳承好家風》以悠揚旋律詮釋“家風是春雨,潤物細無聲”的深刻內涵,唱出了千家萬戶的煙火溫情,也唱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

圖片

荊楚楷模徐普查的登場引發全場掌聲。這位退伍軍人用淳樸的家鄉方言,動情講述《86個未能團圓的年》背后的故事。“從1939年到2025年,86個春節里,我們徐家四代13人接力當兵,從未全員團聚過。”當講到兒子繼承父志時,他昂揚道:“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上,我們愿做永遠沖鋒的‘接力兵’,用一家不圓換得萬家圓,用青春熱血鑄就鋼鐵長城!”

市東坡小學青年教師葉詠梅分享《勤廉家風伴我成長》,切身展現勤廉家風對人品格塑造的深遠影響;市道德模范林莉帶來的《家風故事》質樸感人,她笑著說:“互相體諒,有話好好說。老人孩子都照顧好,遇事一起扛。平平淡淡,和和氣氣”——這便是她心中的“好家風”。

沒有空洞的說教,全是看得見、學得來的日常片段,臺下居民不時點頭共鳴,還有人拿起手機拍攝記錄。

圖片

“家風從不是泛黃的舊語,而是能照亮當下的生活智慧。”小品《三個媳婦》用生活化的戲劇沖突,把孝老愛親的家庭倫理演繹得活靈活現。觀眾席上喝彩與掌聲一浪蓋過一浪。中間穿插的有獎互動環節,更是讓現場熱度再升幾分,居民們爭相舉手搶答,在輕松歡笑中悄悄將家風的力量刻進心里。

訪談環節,幾位群眾身邊的榜樣依次走上臺來。55年如一日孝敬父母、照顧弟妹的“中國好人”“全國文明家庭”賈明舜,熱心公益且能熟背上千首古詩詞的黃岡市新時代好少年石晗玥,還有被鄰里交口稱贊的“和睦好家庭”興農社區居民華蓮花,他們將踐行優良家風、建設幸福家庭的故事娓娓道來,字句間滿是打動人心的力量。

情景表演《我家暖暖的小太陽》用一幕幕溫馨的日常片段,將優良家風代代相傳的模樣具象呈現。

“好的家風家教,是融入血脈的精神滋養,它塑造品格,指引方向。它往往體現在長輩的言傳身教、日常生活的點滴細節中,是孝老愛親的自覺,是誠實守信的堅守,是勤儉持家的美德,更是家國情懷的根基?!笔形h校教育長、副教授王正文在微黨課《我們該如何傳承好的家風》中,聚焦實踐路徑與方法,為傳承好家風送上了一份實用指南。

圖片

“竹板一打嘩啦啦,聽我來把新風夸……”湖北大鼓《移風易俗樹新風》響起,方言韻白里裹著文明新風,俏皮唱詞逗得觀眾陣陣會心笑。

圖片

晚風輕拂,星光閃爍。居民們一邊沉醉在浸潤心靈的文化盛宴中,一邊體驗著黃岡市中醫院提供的中醫適宜技術。臺上,宣講如嘮家常般接地氣;臺下,那些流淌在歲月里的優良家風,正借著一場場形式多樣的創新表達重新鮮活起來,在夜色中綻放出別樣的時代光彩。(黃岡日報 記者汪歡 李嬌

責任編輯:李歡

傳承好家風 共筑家國夢——黃岡市“親·聽”百姓宣講走進興農社區

發表時間:2025-08-12 來源:黃岡日報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良好的家風家教,不僅能滋養家庭成員的品格,更能匯聚成社會文明的清風正氣。

8月8日晚,夜幕初垂,華燈次第點亮黃州區南湖街道興農社區的文體廣場。一場以“傳承好家風 共筑家國夢”為主題的“親·聽”百姓宣講活動在此溫情啟幕。

這場由黃岡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聯合主辦的活動,吸引120余名社區居民現場觀看。大家搬來小板凳圍坐一堂,在悠揚歌聲、動人故事與熱烈互動中,共同觸摸家風家教的時代溫度。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當熟悉的旋律響起,全場觀眾自發起立,齊聲合唱。激昂的歌聲劃破夜空,紅色基因的種子在童聲與白發的交織中悄然扎根。

緊隨其后的原創歌曲《傳承好家風》以悠揚旋律詮釋“家風是春雨,潤物細無聲”的深刻內涵,唱出了千家萬戶的煙火溫情,也唱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

圖片

荊楚楷模徐普查的登場引發全場掌聲。這位退伍軍人用淳樸的家鄉方言,動情講述《86個未能團圓的年》背后的故事?!皬?939年到2025年,86個春節里,我們徐家四代13人接力當兵,從未全員團聚過。”當講到兒子繼承父志時,他昂揚道:“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上,我們愿做永遠沖鋒的‘接力兵’,用一家不圓換得萬家圓,用青春熱血鑄就鋼鐵長城!”

市東坡小學青年教師葉詠梅分享《勤廉家風伴我成長》,切身展現勤廉家風對人品格塑造的深遠影響;市道德模范林莉帶來的《家風故事》質樸感人,她笑著說:“互相體諒,有話好好說。老人孩子都照顧好,遇事一起扛。平平淡淡,和和氣氣”——這便是她心中的“好家風”。

沒有空洞的說教,全是看得見、學得來的日常片段,臺下居民不時點頭共鳴,還有人拿起手機拍攝記錄。

圖片

“家風從不是泛黃的舊語,而是能照亮當下的生活智慧。”小品《三個媳婦》用生活化的戲劇沖突,把孝老愛親的家庭倫理演繹得活靈活現。觀眾席上喝彩與掌聲一浪蓋過一浪。中間穿插的有獎互動環節,更是讓現場熱度再升幾分,居民們爭相舉手搶答,在輕松歡笑中悄悄將家風的力量刻進心里。

訪談環節,幾位群眾身邊的榜樣依次走上臺來。55年如一日孝敬父母、照顧弟妹的“中國好人”“全國文明家庭”賈明舜,熱心公益且能熟背上千首古詩詞的黃岡市新時代好少年石晗玥,還有被鄰里交口稱贊的“和睦好家庭”興農社區居民華蓮花,他們將踐行優良家風、建設幸福家庭的故事娓娓道來,字句間滿是打動人心的力量。

情景表演《我家暖暖的小太陽》用一幕幕溫馨的日常片段,將優良家風代代相傳的模樣具象呈現。

“好的家風家教,是融入血脈的精神滋養,它塑造品格,指引方向。它往往體現在長輩的言傳身教、日常生活的點滴細節中,是孝老愛親的自覺,是誠實守信的堅守,是勤儉持家的美德,更是家國情懷的根基。”市委黨校教育長、副教授王正文在微黨課《我們該如何傳承好的家風》中,聚焦實踐路徑與方法,為傳承好家風送上了一份實用指南。

圖片

“竹板一打嘩啦啦,聽我來把新風夸……”湖北大鼓《移風易俗樹新風》響起,方言韻白里裹著文明新風,俏皮唱詞逗得觀眾陣陣會心笑。

圖片

晚風輕拂,星光閃爍。居民們一邊沉醉在浸潤心靈的文化盛宴中,一邊體驗著黃岡市中醫院提供的中醫適宜技術。臺上,宣講如嘮家常般接地氣;臺下,那些流淌在歲月里的優良家風,正借著一場場形式多樣的創新表達重新鮮活起來,在夜色中綻放出別樣的時代光彩。(黃岡日報 記者汪歡 李嬌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