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事關民生福祉,是家事也是國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仙桃聚焦暑期帶娃、夏日防溺、居家養老等“一老一小”民生領域“急難愁盼”,創新開設形式多樣的免費暑托班,搭建公益充氣式游泳池,全域推廣“養老五件套”,推動民生難題靶向破解,用實干擔當繪就民生溫暖底色。暑假娃沒人帶?官方免費托管
“暑托班里能學畫畫、練書法、做游戲、長知識,還有老師輔導作業,真是好。”這個假期,陳場鎮啟元居委會10歲留守兒童菲菲(化名),在陳場二小愛心托管班過得充實而有趣。
去年這個時候,她大多數時間被爺爺奶奶留在家中“放養”。
和菲菲一樣,今年近2000名5—14歲少年兒童在家門口的愛心托管班度過一個多彩暑假。
每逢暑假,“孩子去哪兒”都是雙職工、留守兒童家庭心頭重負。今年,市文明辦、團市委、市總工會聯合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麥田守望者”志愿服務隊,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推出了59個暑假“愛心托管班”,緩解萬千家庭暑期“看護難”問題。
托管點位怎么設置?“因地制宜,按需分配。”仙桃市文明實踐中心副主任張麗介紹說,杜湖轄區內企業密集,雙職工家庭眾多,托管班就開在企業旁,員工子女就近入學,家長省心更安心。
“生娃有補貼,上學免費用,假期還有‘官方帶娃’,真是太暖心了?!迸_灣健鼎公司員工楊超夫婦將兩個孩子送到杜湖社區暑托班,上課時間和公司上班時間“神同步”,讓夫妻倆省心不少。
課堂教什么?“充分滿足孩子們的個性化需求。”張麗說,愛心托管班超越單純的看護功能,在課程設計上涵蓋了德、智、體、美、勞及安全自護等多個方面,同時發揮志愿者專業優勢,結合本地紅色資源、非遺文化等打造特色精品課程。
各部門同題共答,為未成年人打造一個激發潛能、快樂成長的多元發展天地——
市婦聯、市孝雅使者志愿服務站聯合開展“家力量 新護航”家庭賦能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在輕松的游戲中掌握垃圾分類技巧、感受非遺文化魅力、提升消防安全意識;
市科協帶領孩子們走進市城市展覽館,在前沿科技中觸摸城市發展脈搏;
新華書店的志愿者們帶來“閱見沔陽”之“沔陽賢良”主題課程,讓孩子們在國學禮儀和探尋沔陽名人陳文燭生平故事中汲取養分;
市文旅局組織參觀胡幼松紀念館,讓紅色故事滋養童心。
該市還建立了暖心家訪制度,結合孩子們身心特點制定成長計劃,讓關愛更精準、更暖心。
作為省、市十大重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愛心托管班已連續開辦10年,累計服務2萬余人次,成為深受家庭信賴的“安心工程”。避暑怕溺水?充氣游泳池安排
這個夏天,不少村民家門口的免費泳池,成了孩子們最愛的“安全港灣”。
8月7日傍晚,鄭場鎮中心學校的操場上熱鬧非凡。巨大的充氣泳池里,孩子們踩著水花追逐嬉戲。這個由鎮政府統籌打造的“安全清涼角”,讓孩子們在專人看護下盡情享受親水樂趣。
“夏日防溺水,與其嚴防死守,不如主動疏引?!编崍鲦傊行膶W校校長胡亞飛介紹,他們一方面安排專人值守泳池,每日換水清潔,把安全措施落到實處,另一方面通過入戶宣傳、常態化巡邏,從源頭上杜絕私自下水隱患。
預防溺水悲劇發生,一味靠“堵”行不通。我市堅持“疏”“堵”“宣”結合,不斷“解鎖”防溺水新技能。
彭場鎮、長埫口鎮、胡場鎮、杜湖街道等地紛紛將充氣泳池搬進學校操場,滿足孩子合理的親水需求?!翱吹靡姷陌踩比〈恕翱床灰姷膿鷳n”,防溺水工作從“被動禁止”轉向“主動引導”。
守護當“夏”,既有充氣泳池的設計巧思,更有水路空全域聯動。
“家長朋友不要玩手機,請照看好自己的小孩,盡快離開。”每晚夜幕降臨,市公安局巡邏車又準時出現在漢江城區段沙灘。
該局聯合應急管理部門、藍天救援隊,采取“步巡+車巡+無人機巡”的立體巡防模式,針對清晨、傍晚、周末等人員密集時段,加密巡邏頻次,延長巡邏時長,確保從日出到日落,沿江岸線都有警燈閃爍。
市紅十字會、藍天救援隊聯合建立紅十字水上救援志愿服務隊,在重點水域和漢江奧運公園開展10場防溺水宣傳路演。市民秦芳第一次實操模擬心肺復蘇,直言這樣的急救路演“很實用、很受用!”
市教育局每日安全打卡掌握學生動向,每周案例警示敲響警鐘,重點群體家訪實現全覆蓋,讓“六不準”知識走進每個家庭。
團市委100多名防溺水志愿者活躍在重點水域,用宣傳手冊與現場科普,把安全知識送到孩子和家長身邊。
張溝鎮先鋒村開展防溺水科普宣傳,志愿者現場演示遇到他人溺水時的正確救援方法,如大聲呼救,利用身邊的竹竿、繩索、漂浮物等進行救援,提醒孩子們切勿盲目下水。
市、鎮、村三級聯動,一張由責任、科技和汗水共同編制的防溺“安全網”在仙桃大地越發堅韌。居家養老難?“養老五件套”解憂
青椒炒肉圓子、蒸菜蒸肉、清炒土豆絲、番茄炒蛋……伴隨著陣陣誘人的香氣,一道道精心烹飪的菜肴被端上餐桌。8月8日中午,長埫口鎮四合村幸福食堂,熱氣騰騰的菜肴準點迎候著老人們。
“2塊5一餐,每天都能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心里舒坦又踏實?!蓖跤胁胚叧赃吀锌?,一臉滿足。
年過七旬的王有才雙目失明,患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兒子在城區工作,他平日里獨自生活。剛放下碗筷沒多久,村婦聯主席肖雪定時送來他常吃的降壓藥,還不忘叮囑幾句用藥注意事項。
王有才享受到的貼心服務,來自全市推行的“養老五件套”服務體系。
我市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29萬余人,占常住人口的26.8%。受傳統觀念影響,居家養老仍是主流選擇,而吃飯、洗衣洗澡等是居家養老必須面對的問題。
聚焦養老服務領域“急難愁盼”,仙桃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助餐、理發、洗衣、助浴、代購代辦“養老五件套”,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讓高齡、空巢、獨居、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樂享晚年。
如何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市民政局根據老年人口分布、交通便利度、設施配套等因素,科學繪制規劃圖,織密服務網絡。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城區按照“15分鐘養老服務圈”標準,精準布局嵌入式居家服務站點。鄉鎮摒棄“一村一食堂”的粗放做法,依托集鎮、中心村、現有養老機構、閑置校舍等資源,統籌規劃建設區域性“中央廚房”或綜合服務點,輻射周邊多個村(社區)。
在服務方式上,堅持“兜底為主、普惠為輔”原則。該負責人介紹,對分散供養特困、低保、重殘、高齡獨居、失能半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通過差異化定價、送餐上門、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實行低于成本的“兜底價”甚至免費,確保他們“吃得上飯、享得到服務”。
“兩菜一湯,葷素搭配,80歲以上免費?!便娉腔刈彐偵凵蚨纱妩h支部書記李新紅介紹,幸福食堂不止提供飯菜,還設置了洗衣房與洗澡房,專業理發師常駐村里,提供基礎理發的同時還貼心地為老人掏耳朵。村委會給老人們發放了代辦服務卡,有專人幫他們代繳水電費、代購生活用品。
而對普通老年群體,采取微利定價,鼓勵設置“年齡階梯折扣”等普惠措施。
長埫口鎮四合村對7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餐象征性地收取2.5元,還有6元錢的成本缺口,則按照“民政補一點、村集體墊一點、愛心人士捐一點、個人出一點”的多元共建模式運營。
從“政府獨奏”到“社會合唱”,多元主體協同為居家養老服務供給注入更強動力。
彭場鎮大嶺村康養中心是由17位鄉賢捐資240萬元建成,專門為孤寡獨居、行動不便、家庭困難的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
張溝鎮投入50萬元建成區域性中央廚房,依托專業公司為200位老人提供送餐上門、300多位堂食老人提供五折優惠卡和敬老專座。
該鎮還將每月20日設置成“愛心探視日”,組織包村機關干部、村干部、黨員志愿者前往看望,從“滿足一餐”向“守護全天”延伸。
截至目前,全市已科學規劃“五件套”服務點位79個,其中65個投入運營。(仙桃日報全媒記者 鄧一凡 鹿丹丹)
發表時間:2025-08-12 來源:湖北文明網
“一老一小”事關民生福祉,是家事也是國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仙桃聚焦暑期帶娃、夏日防溺、居家養老等“一老一小”民生領域“急難愁盼”,創新開設形式多樣的免費暑托班,搭建公益充氣式游泳池,全域推廣“養老五件套”,推動民生難題靶向破解,用實干擔當繪就民生溫暖底色。暑假娃沒人帶?官方免費托管
“暑托班里能學畫畫、練書法、做游戲、長知識,還有老師輔導作業,真是好?!边@個假期,陳場鎮啟元居委會10歲留守兒童菲菲(化名),在陳場二小愛心托管班過得充實而有趣。
去年這個時候,她大多數時間被爺爺奶奶留在家中“放養”。
和菲菲一樣,今年近2000名5—14歲少年兒童在家門口的愛心托管班度過一個多彩暑假。
每逢暑假,“孩子去哪兒”都是雙職工、留守兒童家庭心頭重負。今年,市文明辦、團市委、市總工會聯合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麥田守望者”志愿服務隊,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推出了59個暑假“愛心托管班”,緩解萬千家庭暑期“看護難”問題。
托管點位怎么設置?“因地制宜,按需分配?!?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text-wrap: wrap;">仙桃市文明實踐中心副主任張麗介紹說,杜湖轄區內企業密集,雙職工家庭眾多,托管班就開在企業旁,員工子女就近入學,家長省心更安心。
“生娃有補貼,上學免費用,假期還有‘官方帶娃’,真是太暖心了?!迸_灣健鼎公司員工楊超夫婦將兩個孩子送到杜湖社區暑托班,上課時間和公司上班時間“神同步”,讓夫妻倆省心不少。
課堂教什么?“充分滿足孩子們的個性化需求?!睆堺愓f,愛心托管班超越單純的看護功能,在課程設計上涵蓋了德、智、體、美、勞及安全自護等多個方面,同時發揮志愿者專業優勢,結合本地紅色資源、非遺文化等打造特色精品課程。
各部門同題共答,為未成年人打造一個激發潛能、快樂成長的多元發展天地——
市婦聯、市孝雅使者志愿服務站聯合開展“家力量 新護航”家庭賦能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在輕松的游戲中掌握垃圾分類技巧、感受非遺文化魅力、提升消防安全意識;
市科協帶領孩子們走進市城市展覽館,在前沿科技中觸摸城市發展脈搏;
新華書店的志愿者們帶來“閱見沔陽”之“沔陽賢良”主題課程,讓孩子們在國學禮儀和探尋沔陽名人陳文燭生平故事中汲取養分;
市文旅局組織參觀胡幼松紀念館,讓紅色故事滋養童心。
該市還建立了暖心家訪制度,結合孩子們身心特點制定成長計劃,讓關愛更精準、更暖心。
作為省、市十大重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愛心托管班已連續開辦10年,累計服務2萬余人次,成為深受家庭信賴的“安心工程”。避暑怕溺水?充氣游泳池安排
這個夏天,不少村民家門口的免費泳池,成了孩子們最愛的“安全港灣”。
8月7日傍晚,鄭場鎮中心學校的操場上熱鬧非凡。巨大的充氣泳池里,孩子們踩著水花追逐嬉戲。這個由鎮政府統籌打造的“安全清涼角”,讓孩子們在專人看護下盡情享受親水樂趣。
“夏日防溺水,與其嚴防死守,不如主動疏引?!编崍鲦傊行膶W校校長胡亞飛介紹,他們一方面安排專人值守泳池,每日換水清潔,把安全措施落到實處,另一方面通過入戶宣傳、常態化巡邏,從源頭上杜絕私自下水隱患。
預防溺水悲劇發生,一味靠“堵”行不通。我市堅持“疏”“堵”“宣”結合,不斷“解鎖”防溺水新技能。
彭場鎮、長埫口鎮、胡場鎮、杜湖街道等地紛紛將充氣泳池搬進學校操場,滿足孩子合理的親水需求。“看得見的安全”取代了“看不見的擔憂”,防溺水工作從“被動禁止”轉向“主動引導”。
守護當“夏”,既有充氣泳池的設計巧思,更有水路空全域聯動。
“家長朋友不要玩手機,請照看好自己的小孩,盡快離開?!泵客硪鼓唤蹬R,市公安局巡邏車又準時出現在漢江城區段沙灘。
該局聯合應急管理部門、藍天救援隊,采取“步巡+車巡+無人機巡”的立體巡防模式,針對清晨、傍晚、周末等人員密集時段,加密巡邏頻次,延長巡邏時長,確保從日出到日落,沿江岸線都有警燈閃爍。
市紅十字會、藍天救援隊聯合建立紅十字水上救援志愿服務隊,在重點水域和漢江奧運公園開展10場防溺水宣傳路演。市民秦芳第一次實操模擬心肺復蘇,直言這樣的急救路演“很實用、很受用!”
市教育局每日安全打卡掌握學生動向,每周案例警示敲響警鐘,重點群體家訪實現全覆蓋,讓“六不準”知識走進每個家庭。
團市委100多名防溺水志愿者活躍在重點水域,用宣傳手冊與現場科普,把安全知識送到孩子和家長身邊。
張溝鎮先鋒村開展防溺水科普宣傳,志愿者現場演示遇到他人溺水時的正確救援方法,如大聲呼救,利用身邊的竹竿、繩索、漂浮物等進行救援,提醒孩子們切勿盲目下水。
市、鎮、村三級聯動,一張由責任、科技和汗水共同編制的防溺“安全網”在仙桃大地越發堅韌。居家養老難?“養老五件套”解憂
青椒炒肉圓子、蒸菜蒸肉、清炒土豆絲、番茄炒蛋……伴隨著陣陣誘人的香氣,一道道精心烹飪的菜肴被端上餐桌。8月8日中午,長埫口鎮四合村幸福食堂,熱氣騰騰的菜肴準點迎候著老人們。
“2塊5一餐,每天都能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心里舒坦又踏實。”王有才邊吃邊感慨,一臉滿足。
年過七旬的王有才雙目失明,患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兒子在城區工作,他平日里獨自生活。剛放下碗筷沒多久,村婦聯主席肖雪定時送來他常吃的降壓藥,還不忘叮囑幾句用藥注意事項。
王有才享受到的貼心服務,來自全市推行的“養老五件套”服務體系。
我市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29萬余人,占常住人口的26.8%。受傳統觀念影響,居家養老仍是主流選擇,而吃飯、洗衣洗澡等是居家養老必須面對的問題。
聚焦養老服務領域“急難愁盼”,仙桃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助餐、理發、洗衣、助浴、代購代辦“養老五件套”,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讓高齡、空巢、獨居、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樂享晚年。
如何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市民政局根據老年人口分布、交通便利度、設施配套等因素,科學繪制規劃圖,織密服務網絡。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城區按照“15分鐘養老服務圈”標準,精準布局嵌入式居家服務站點。鄉鎮摒棄“一村一食堂”的粗放做法,依托集鎮、中心村、現有養老機構、閑置校舍等資源,統籌規劃建設區域性“中央廚房”或綜合服務點,輻射周邊多個村(社區)。
在服務方式上,堅持“兜底為主、普惠為輔”原則。該負責人介紹,對分散供養特困、低保、重殘、高齡獨居、失能半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通過差異化定價、送餐上門、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實行低于成本的“兜底價”甚至免費,確保他們“吃得上飯、享得到服務”。
“兩菜一湯,葷素搭配,80歲以上免費?!便娉腔刈彐偵凵蚨纱妩h支部書記李新紅介紹,幸福食堂不止提供飯菜,還設置了洗衣房與洗澡房,專業理發師常駐村里,提供基礎理發的同時還貼心地為老人掏耳朵。村委會給老人們發放了代辦服務卡,有專人幫他們代繳水電費、代購生活用品。
而對普通老年群體,采取微利定價,鼓勵設置“年齡階梯折扣”等普惠措施。
長埫口鎮四合村對7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餐象征性地收取2.5元,還有6元錢的成本缺口,則按照“民政補一點、村集體墊一點、愛心人士捐一點、個人出一點”的多元共建模式運營。
從“政府獨奏”到“社會合唱”,多元主體協同為居家養老服務供給注入更強動力。
彭場鎮大嶺村康養中心是由17位鄉賢捐資240萬元建成,專門為孤寡獨居、行動不便、家庭困難的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
張溝鎮投入50萬元建成區域性中央廚房,依托專業公司為200位老人提供送餐上門、300多位堂食老人提供五折優惠卡和敬老專座。
該鎮還將每月20日設置成“愛心探視日”,組織包村機關干部、村干部、黨員志愿者前往看望,從“滿足一餐”向“守護全天”延伸。
截至目前,全市已科學規劃“五件套”服務點位79個,其中65個投入運營。(仙桃日報全媒記者 鄧一凡 鹿丹丹)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