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西縣王家坪紅軍小學將紅色教育融入校園文化——讓紅色種子在校園生根發芽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8月12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鄖西,這片鄂豫陜革命根據地核心區域,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著紅軍戰士的熱血。

如何讓紅色精神與時代同頻共振?在中國工農紅軍鄖西縣王家坪紅軍小學,紅色基因正通過鮮活的教育實踐融入師生血脈,讓紅色種子在校園里生根發芽。

立體紅色畫卷

步步皆見紅色印記

八月的鄂西北,驕陽似火。走進鄖西縣城關鎮王家坪村,距離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鄖西段)“一核一廊二片區六組團”中的“一核”——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紀念園200米,便是我市第一所紅軍小學——王家坪紅軍小學。

校園環境是一本活的教科書。站在校門口,由象征紅色基因傳承的巨大飄帶設計而成的校門,令人肅然起敬。它莊重中透著活力,嚴肅中不乏活潑。清晨,一群學生蹦蹦跳跳走進校園,在紅色飄帶“護衛”下,少年的斑斕夢想與五彩衣袂迎風而動……

大門一側墻壁上,鑲嵌著詩詞《七律·長征》,另一側為《紅軍小學建設章程》節選?!懊看谓涍^這里,我都能感受到先輩們的精神力量,它激勵著我不斷努力學習,長大后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痹撔N迥昙墝W生李佳淇眼中滿是自豪。

步入校園,處處是會“說話”的紅色印記。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的莊重身影與教學樓遙相呼應,仿佛在訴說那段烽火歲月。四棟教學樓分別命名為揚紅樓、潤紅樓、思紅樓、承紅樓,寓意紅色精神的弘揚與傳承。

王家坪紅軍小學校長徐波介紹:“學校始建于民國初期,當時稱為‘保小’,新中國成立后稱為‘黑龍廟小學’,2010年改為城關鎮王家坪小學?!?023年3月20日,該校被命名為中國工農紅軍鄖西縣王家坪紅軍小學。7900余平方米的校園如同立體紅色畫卷,讓師生時刻感受到紅軍精神的力量。

“十個一”項目

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大家知道嗎?90年前,一張傳單在鄖西山區點燃了革命火種……”四年級教室外,學生趙淼正站在講臺上講述《一張傳單的故事》,稚嫩的聲音里透著堅定,臺下同學屏息聆聽,仿佛穿越時空,親歷那段革命歲月。這是王家坪紅軍小學“紅色故事我來講”活動的一幕。

自2024年起,王家坪紅軍小學啟動“小紅軍宣講員”培育計劃。在老師們的精心澆灌下,20余名“小紅軍宣講員”茁壯成長,向更多學生講述紅色故事。

徐波介紹,學校組織教師編寫《紅星閃閃》教材,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和簡潔易懂的語言,闡述黨的歷史和紅軍長征故事;結合鄖西解放地方史,講述學校命名的由來、學校傳承的紅色基因,培養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與榮譽感;定期開展“我心中的英雄”等紅色主題班會,讓學生提前收集英雄人物事跡,在班會上分享交流……

紅色教育“十個一”項目是該校開展紅色教育的有力載體:每天唱響紅色歌曲、誦讀紅色詩詞;每月講紅色故事、讀紅色書籍、聽紅色報告、寫紅色文章;每兩個月編印《紅星閃閃》校刊;每學期觀看紅色電影、開展紅色研學、評選紅色少年。這些活動讓紅色教育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清明時節,師生們走進紀念館祭掃英烈;課余時間,他們參觀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在實地研學中感悟長征精神。紅色教育將愛黨愛國、愛家愛校的情懷有機融合,讓精神力量轉化為具體行動。

硝煙散盡,精神永存。在王家坪紅軍小學,紅色基因不僅僅是課本上的文字,而是歌聲里的信仰、故事中的力量、實踐中的傳承。這里的每一堂課、每一次活動,都在孩子們心中播撒著紅色火種,讓革命先輩的精神跨越時空,指引他們走好成長之路。(十堰日報 記者韓玉硯 特約記者 陳國東

責任編輯:李歡

鄖西縣王家坪紅軍小學將紅色教育融入校園文化——讓紅色種子在校園生根發芽

發表時間:2025-08-12 來源:湖北文明網

鄖西,這片鄂豫陜革命根據地核心區域,每一寸土地都浸染著紅軍戰士的熱血。

如何讓紅色精神與時代同頻共振?在中國工農紅軍鄖西縣王家坪紅軍小學,紅色基因正通過鮮活的教育實踐融入師生血脈,讓紅色種子在校園里生根發芽。

立體紅色畫卷

步步皆見紅色印記

八月的鄂西北,驕陽似火。走進鄖西縣城關鎮王家坪村,距離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鄖西段)“一核一廊二片區六組團”中的“一核”——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紀念園200米,便是我市第一所紅軍小學——王家坪紅軍小學。

校園環境是一本活的教科書。站在校門口,由象征紅色基因傳承的巨大飄帶設計而成的校門,令人肅然起敬。它莊重中透著活力,嚴肅中不乏活潑。清晨,一群學生蹦蹦跳跳走進校園,在紅色飄帶“護衛”下,少年的斑斕夢想與五彩衣袂迎風而動……

大門一側墻壁上,鑲嵌著詩詞《七律·長征》,另一側為《紅軍小學建設章程》節選?!懊看谓涍^這里,我都能感受到先輩們的精神力量,它激勵著我不斷努力學習,長大后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痹撔N迥昙墝W生李佳淇眼中滿是自豪。

步入校園,處處是會“說話”的紅色印記。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的莊重身影與教學樓遙相呼應,仿佛在訴說那段烽火歲月。四棟教學樓分別命名為揚紅樓、潤紅樓、思紅樓、承紅樓,寓意紅色精神的弘揚與傳承。

王家坪紅軍小學校長徐波介紹:“學校始建于民國初期,當時稱為‘保小’,新中國成立后稱為‘黑龍廟小學’,2010年改為城關鎮王家坪小學?!?023年3月20日,該校被命名為中國工農紅軍鄖西縣王家坪紅軍小學。7900余平方米的校園如同立體紅色畫卷,讓師生時刻感受到紅軍精神的力量。

“十個一”項目

厚植愛黨愛國情懷

“大家知道嗎?90年前,一張傳單在鄖西山區點燃了革命火種……”四年級教室外,學生趙淼正站在講臺上講述《一張傳單的故事》,稚嫩的聲音里透著堅定,臺下同學屏息聆聽,仿佛穿越時空,親歷那段革命歲月。這是王家坪紅軍小學“紅色故事我來講”活動的一幕。

自2024年起,王家坪紅軍小學啟動“小紅軍宣講員”培育計劃。在老師們的精心澆灌下,20余名“小紅軍宣講員”茁壯成長,向更多學生講述紅色故事。

徐波介紹,學校組織教師編寫《紅星閃閃》教材,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和簡潔易懂的語言,闡述黨的歷史和紅軍長征故事;結合鄖西解放地方史,講述學校命名的由來、學校傳承的紅色基因,培養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與榮譽感;定期開展“我心中的英雄”等紅色主題班會,讓學生提前收集英雄人物事跡,在班會上分享交流……

紅色教育“十個一”項目是該校開展紅色教育的有力載體:每天唱響紅色歌曲、誦讀紅色詩詞;每月講紅色故事、讀紅色書籍、聽紅色報告、寫紅色文章;每兩個月編印《紅星閃閃》???;每學期觀看紅色電影、開展紅色研學、評選紅色少年。這些活動讓紅色教育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清明時節,師生們走進紀念館祭掃英烈;課余時間,他們參觀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在實地研學中感悟長征精神。紅色教育將愛黨愛國、愛家愛校的情懷有機融合,讓精神力量轉化為具體行動。

硝煙散盡,精神永存。在王家坪紅軍小學,紅色基因不僅僅是課本上的文字,而是歌聲里的信仰、故事中的力量、實踐中的傳承。這里的每一堂課、每一次活動,都在孩子們心中播撒著紅色火種,讓革命先輩的精神跨越時空,指引他們走好成長之路。(十堰日報 記者韓玉硯 特約記者 陳國東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