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村干部王金初,群眾叫她“王拼命”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8月12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王金初(右二)在“五朵金花助三農”直播間里賣貨。 (湖北日報通訊員 宋成瓊 攝)

王金初是位“老典型”。作為湖北省英山縣溫泉鎮百丈河村黨支部書記,她用53年時間帶領該村從貧困村、落后村蝶變成富裕村、文明村。因為工作起來“不要命”,群眾稱她“王拼命”。

8月9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她時,她的狀態卻讓人意外:1個月前摔傷致胸椎骨折,術后僅7天就重返崗位,酷暑中綁著厚厚的支具奔忙;老伴吳建生腦梗昏迷兩個月,她只能抽空探望,未曾守在身邊照料。

“您都69歲了,為什么還這么拼命?”記者不解。

“老百姓信任我,我就要把工作干好?!?她的回答樸實而簡單。

三伏天綁著“防彈衣”堅守崗位

8月9日,近40℃的高溫炙烤著大別山。王金初身著類似“防彈衣”的胸椎固定支具出現在記者面前。這套支具用兩塊近2厘米厚的熱塑板緊緊夾住她的前胸后背,材質看著就極不透氣。盡管汗水早已浸透衣衫,她卻像沒事人一樣輕快解釋:“我工作忙,走路快,綁著這個不容易傷到骨頭?!?/p>

這傷是7月初落下的。那天,王金初像往常一樣,凌晨四五點就到村里巡查,不慎摔倒。起身后她覺得后背隱隱作痛,并沒在意,仍為村里拆遷事務忙了一上午,直到中午突然站不起來,才被匆忙送往醫院。

“醫生既心疼又責備,說再晚點就可能造成粉碎性骨折,這輩子都直不起腰了。”村婦聯主席胡星星說,當時王金初卻反復問醫生:“能不能盡快手術?村里還有一堆事等著我回去呢。”

7月7日摔傷,9日手術,僅7天后王金初就出院了。按醫囑本該臥床靜養,可她徑直回了村委會,忙著布置防汛排查、接待來訪群眾、敲定黃花基地建設計劃……綁著支具的身影在辦公室和田間地頭穿梭,仿佛那沉重的束縛根本不存在。

鄰村黨員群眾都要她當“領頭雁”

溫泉鎮地處大別山腹地,百丈河蜿蜒穿流。沿岸,百丈河村、瀉水巖村、黑石頭村、七里巖村依河而居。

2023年7月,英山縣啟動行政村及黨組織調整工作。溫泉鎮最初設想將百丈河村與瀉水巖村合并,黑石頭村與七里巖村組合。沒想到,黑石頭村和七里巖村的黨員群眾堅決反對,一致要求并入百丈河村?!爸挥凶尅跗疵贫?,我們村才有奔頭,日子才能踏實!”溫泉鎮黨委書記楊愿軍轉述村民們的心聲。

征求王金初意見后,鎮里果斷調整方案,四村合一組建成新的百丈河村。新村占地15.28平方公里,有662戶、2321人,人口和面積較原來增長三倍。各村產業基礎參差不齊,歷史遺留問題交織,治理難題一股腦地壓到了王金初肩頭。

“既然接下這副擔子,就得拼盡全力,才對得起鄉親們的托付!”擔任新百丈河村黨總支書記后,王金初工作更拼了。她嚴守“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鐵規矩”,牽頭四個村的“兩委”班子集中辦公、分片包保。每天清晨7點半雷打不動召開早會,大家一起談工作、理思路、定方案。

王金初的手機號向全村兩千多人公開,成了24小時不打烊的“民情熱線”?!皠偤洗迥菚好茉?,村民有事第一個就打王書記電話。有天夜里她接了36個電話,運營商都差點以為是詐騙電話,專門打電話來核實。”村“兩委”委員劉慰說。

原黑石頭村田師傅家門口的“斷頭路”一直未能解決。并村之后,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到王金初。沒想到幾個月后,一條300多米長的水泥路就通到了家門口。他握著王金初的手,眼眶泛紅:“28年沒辦成的事,你辦到了!”

在王金初帶動下,黨員、網格骨干主動“沉下去”,群眾需求、棘手問題直接“拎上來”。村民的事自己商量著辦,大伙兒的事齊心合力干,新百丈河村矛盾調解率達100%,淳樸民風里更添向上的精氣神。

“五朵金花”助農再闖“產業關”

“并村之后一抓思想、二抓發展。思路統一了,勁才能往一處使;產業興旺了,日子才能紅火起來。”這是王金初的經驗之談。

從2004年起,她頂住壓力,帶領村民先后建成生態茶場、繡品公司、生豬養殖場,讓原百丈河村的村級資產達到2470萬元,村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2.1萬元。

四村合并后,王金初繼續聚焦產業,以年近七旬的高齡牽頭啟動“村播計劃”,組織胡星星等多名年輕“兩委”委員,組成“五朵金花助三農”直播團隊。

“一開始大家特別怕鏡頭,臺詞背得好好的,一開機就腦子一片空白,說話結巴,在直播間鬧出不少笑話。”胡星星回憶,有同志打了退堂鼓,是王金初一次次陪著她們熬夜學習到凌晨1點多,觸動了大家。“王書記都這么拼,我們也不好意思懈怠,只能逼著自己努力?!?/p>

漸漸地,大家在鏡頭前越來越從容,直播間在線人數直線上升,曾登上全省農貨直播銷售榜第48位。

如今,“五朵金花助三農”的粉絲量已達數萬。鏡頭里的茶園晨霧、繡品飛針、水簾洞瀑布,讓山外網友心馳神往。直播間里的土豬肉、土雞、臘肉、腌菜等農貨,雖每次量不多,卻常常一上架就能“秒光”。

“零敲碎打不是長久之計,一定要走規模化道路。”王金初又計劃在四個村各建兩塊百畝示范種植基地,根據市場需求統一種植黃花等作物,同時新建一座農產品深加工工廠,形成“直播+生產+加工”一體化產業鏈。

“我特別虧欠丈夫,這一輩子都還不了”

王金初“拼命”的背后,藏著對家人最深的虧欠。

老伴吳建生今年69歲,結婚46年來一直是她最堅實的后盾。當年村里建養豬場時,老吳主動幫忙施工,不慎摔進5米多深的沼氣池導致腰椎粉碎性骨折,臥床一年多,落下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

今年6月中旬,老吳在家突然暈倒,鄰居急忙把王金初從村委會叫回來,將老吳送醫。后來,老吳接受了開顱手術,至今昏迷未醒。但村里事務纏身,王金初只能請護工照料,自己隔三岔五去醫院探望,從沒陪過一個整宿。

“老公對我全力支持,可我對他關心太少,一天到晚就知道忙……前幾天我守在床邊跟他說,‘你要趕緊好起來,大家都盼著你回去呢’,看到他眼角流下了一滴淚,不知道是不是聽見了我的話……”

提起這些,王金初聲音哽咽,眼淚止不住地流:“我特別虧欠他,這一輩子都還不了?!?/p>

記者問她:“要不就歇一歇,養好身體,陪陪老伴?”

王金初搖搖頭,眼神堅定:“村民們把擔子交給我,我要是松了勁,對得起誰?要是那樣,我晚上都睡不著覺!”

百丈河邊,青山矗立,見證著王金初沉甸甸的信仰,也藏起了這位村支書最深的柔軟與溫情。(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成熔興 通訊員 吳滕鈺 肖熠 宋成瓊

責任編輯:李歡

69歲村干部王金初,群眾叫她“王拼命”

發表時間:2025-08-12 來源:湖北文明網

王金初(右二)在“五朵金花助三農”直播間里賣貨。 (湖北日報通訊員 宋成瓊 攝)

王金初是位“老典型”。作為湖北省英山縣溫泉鎮百丈河村黨支部書記,她用53年時間帶領該村從貧困村、落后村蝶變成富裕村、文明村。因為工作起來“不要命”,群眾稱她“王拼命”。

8月9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她時,她的狀態卻讓人意外:1個月前摔傷致胸椎骨折,術后僅7天就重返崗位,酷暑中綁著厚厚的支具奔忙;老伴吳建生腦梗昏迷兩個月,她只能抽空探望,未曾守在身邊照料。

“您都69歲了,為什么還這么拼命?”記者不解。

“老百姓信任我,我就要把工作干好。” 她的回答樸實而簡單。

三伏天綁著“防彈衣”堅守崗位

8月9日,近40℃的高溫炙烤著大別山。王金初身著類似“防彈衣”的胸椎固定支具出現在記者面前。這套支具用兩塊近2厘米厚的熱塑板緊緊夾住她的前胸后背,材質看著就極不透氣。盡管汗水早已浸透衣衫,她卻像沒事人一樣輕快解釋:“我工作忙,走路快,綁著這個不容易傷到骨頭?!?/p>

這傷是7月初落下的。那天,王金初像往常一樣,凌晨四五點就到村里巡查,不慎摔倒。起身后她覺得后背隱隱作痛,并沒在意,仍為村里拆遷事務忙了一上午,直到中午突然站不起來,才被匆忙送往醫院。

“醫生既心疼又責備,說再晚點就可能造成粉碎性骨折,這輩子都直不起腰了。”村婦聯主席胡星星說,當時王金初卻反復問醫生:“能不能盡快手術?村里還有一堆事等著我回去呢?!?/p>

7月7日摔傷,9日手術,僅7天后王金初就出院了。按醫囑本該臥床靜養,可她徑直回了村委會,忙著布置防汛排查、接待來訪群眾、敲定黃花基地建設計劃……綁著支具的身影在辦公室和田間地頭穿梭,仿佛那沉重的束縛根本不存在。

鄰村黨員群眾都要她當“領頭雁”

溫泉鎮地處大別山腹地,百丈河蜿蜒穿流。沿岸,百丈河村、瀉水巖村、黑石頭村、七里巖村依河而居。

2023年7月,英山縣啟動行政村及黨組織調整工作。溫泉鎮最初設想將百丈河村與瀉水巖村合并,黑石頭村與七里巖村組合。沒想到,黑石頭村和七里巖村的黨員群眾堅決反對,一致要求并入百丈河村?!爸挥凶尅跗疵贫?,我們村才有奔頭,日子才能踏實!”溫泉鎮黨委書記楊愿軍轉述村民們的心聲。

征求王金初意見后,鎮里果斷調整方案,四村合一組建成新的百丈河村。新村占地15.28平方公里,有662戶、2321人,人口和面積較原來增長三倍。各村產業基礎參差不齊,歷史遺留問題交織,治理難題一股腦地壓到了王金初肩頭。

“既然接下這副擔子,就得拼盡全力,才對得起鄉親們的托付!”擔任新百丈河村黨總支書記后,王金初工作更拼了。她嚴守“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鐵規矩”,牽頭四個村的“兩委”班子集中辦公、分片包保。每天清晨7點半雷打不動召開早會,大家一起談工作、理思路、定方案。

王金初的手機號向全村兩千多人公開,成了24小時不打烊的“民情熱線”。“剛合村那會兒矛盾扎堆,村民有事第一個就打王書記電話。有天夜里她接了36個電話,運營商都差點以為是詐騙電話,專門打電話來核實?!贝濉皟晌蔽瘑T劉慰說。

原黑石頭村田師傅家門口的“斷頭路”一直未能解決。并村之后,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到王金初。沒想到幾個月后,一條300多米長的水泥路就通到了家門口。他握著王金初的手,眼眶泛紅:“28年沒辦成的事,你辦到了!”

在王金初帶動下,黨員、網格骨干主動“沉下去”,群眾需求、棘手問題直接“拎上來”。村民的事自己商量著辦,大伙兒的事齊心合力干,新百丈河村矛盾調解率達100%,淳樸民風里更添向上的精氣神。

“五朵金花”助農再闖“產業關”

“并村之后一抓思想、二抓發展。思路統一了,勁才能往一處使;產業興旺了,日子才能紅火起來?!边@是王金初的經驗之談。

從2004年起,她頂住壓力,帶領村民先后建成生態茶場、繡品公司、生豬養殖場,讓原百丈河村的村級資產達到2470萬元,村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2.1萬元。

四村合并后,王金初繼續聚焦產業,以年近七旬的高齡牽頭啟動“村播計劃”,組織胡星星等多名年輕“兩委”委員,組成“五朵金花助三農”直播團隊。

“一開始大家特別怕鏡頭,臺詞背得好好的,一開機就腦子一片空白,說話結巴,在直播間鬧出不少笑話?!焙切腔貞洠型敬蛄送颂霉?,是王金初一次次陪著她們熬夜學習到凌晨1點多,觸動了大家?!巴鯐浂歼@么拼,我們也不好意思懈怠,只能逼著自己努力?!?/p>

漸漸地,大家在鏡頭前越來越從容,直播間在線人數直線上升,曾登上全省農貨直播銷售榜第48位。

如今,“五朵金花助三農”的粉絲量已達數萬。鏡頭里的茶園晨霧、繡品飛針、水簾洞瀑布,讓山外網友心馳神往。直播間里的土豬肉、土雞、臘肉、腌菜等農貨,雖每次量不多,卻常常一上架就能“秒光”。

“零敲碎打不是長久之計,一定要走規?;缆贰!蓖踅鸪跤钟媱澰谒膫€村各建兩塊百畝示范種植基地,根據市場需求統一種植黃花等作物,同時新建一座農產品深加工工廠,形成“直播+生產+加工”一體化產業鏈。

“我特別虧欠丈夫,這一輩子都還不了”

王金初“拼命”的背后,藏著對家人最深的虧欠。

老伴吳建生今年69歲,結婚46年來一直是她最堅實的后盾。當年村里建養豬場時,老吳主動幫忙施工,不慎摔進5米多深的沼氣池導致腰椎粉碎性骨折,臥床一年多,落下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

今年6月中旬,老吳在家突然暈倒,鄰居急忙把王金初從村委會叫回來,將老吳送醫。后來,老吳接受了開顱手術,至今昏迷未醒。但村里事務纏身,王金初只能請護工照料,自己隔三岔五去醫院探望,從沒陪過一個整宿。

“老公對我全力支持,可我對他關心太少,一天到晚就知道忙……前幾天我守在床邊跟他說,‘你要趕緊好起來,大家都盼著你回去呢’,看到他眼角流下了一滴淚,不知道是不是聽見了我的話……”

提起這些,王金初聲音哽咽,眼淚止不住地流:“我特別虧欠他,這一輩子都還不了。”

記者問她:“要不就歇一歇,養好身體,陪陪老伴?”

王金初搖搖頭,眼神堅定:“村民們把擔子交給我,我要是松了勁,對得起誰?要是那樣,我晚上都睡不著覺!”

百丈河邊,青山矗立,見證著王金初沉甸甸的信仰,也藏起了這位村支書最深的柔軟與溫情。(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成熔興 通訊員 吳滕鈺 肖熠 宋成瓊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