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由襄陽市委宣傳部主辦,湖北日報社襄陽分社、棗陽市委宣傳部承辦的“襄理襄情”“大思政課”巡回宣講棗陽專場活動在棗陽市王城鎮古嶺村楸樹塆舉行。棗陽市基層干部群眾代表、工青婦宣講員代表等圍坐一堂,共同聆聽宣講,共享精神盛宴。
活動現場,市史志研究中心退休黨支部書記梁發雙以《英雄血沃襄陽城》為題,講述了大別山精神在襄陽戰場的真實寫照,將革命先烈勇當前鋒的壯舉展現在大家眼前;湖北楚云機電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陶小勇以《打破國際壟斷,我們用技術創造5億元產值》為題,講述了企業從“跟跑”到“領跑”、從“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的創新魄力與硬核擔當;棗陽市楊垱鎮桃園村黨支部書記唐蘭分享了村民們靠著一把把小鐵鍬,興修水利、發展產業的故事,用實干書寫鄉村振興“桃園答卷”;市消防救援支隊作戰訓練科科長宦吉飛帶領大家回顧了支隊援豫抗洪救援經歷,感受襄陽消防用血肉之軀筑起安全堤壩的力量。
“棗陽是大別山革命老區,擁有深厚的漢文化底蘊。在面向群眾宣講中,如何更好地將棗陽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與大別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相融合,讓紅色基因和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飛入尋常百姓家’?”在互動環節,紅色文藝輕騎兵宣講員陳傲君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朱文表示,棗陽是漢光武帝劉秀的故里,走出了黃火青、程克繩、余益庵等老一輩革命家,李先念、賀龍、徐向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過。棗陽不僅有著名教育家劉道玉、英雄航天員聶海勝,還有中國漢城、國家級非遺棗陽粗布制作技藝、葫蘆雕刻、棗陽刺繡等,文化底蘊厚重。要深入?挖掘棗陽本地資源,包括漢文化遺址、歷史故事等,深挖共同價值內核;創新宣講形式,針對不同群體,采用百姓故事匯、情景劇、漢文化研學、紅色劇本殺、小品等形式,嘗試AI賦能傳統文化,創新傳播新路徑。
“如何結合農村實際講好‘大思政課’,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如何豐富村里老人和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針對現場觀眾提出的問題,朱文一一詳細解答。
宣講現場,大家邊聽邊記,共同感悟精神力量。
“聽完宣講,我受益匪淺。傳承紅色精神,要用孩子們聽得懂的語言。課堂上,要把紅色精神和孩子們喜歡的東西結合起來,巧妙利用卡通圖片、小視頻等,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具體且易于理解,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傳承紅色基因;課堂外,要組織開展紅色主題班會,帶領孩子們參觀烈士陵園、革命紀念館,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紅色種子?!睏楆柺型醭擎傂W黨支部副書記、副校長彭學剛說。
“聽完宣講,我深受觸動。經過近4年的努力,我們古嶺村通過小小的黃桃,從曾經的一窮二白到如今的村集體收入達到60萬元,在發展過程中與桃園村有許多相似之處?!睏楆柺型醭擎偣艓X村黨支部書記郭仕新表示,今后將把“三大精神”融入產業發展,團結奮進,共同努力,進一步把桃產業發展好,把古嶺村建設好。(襄陽日報 全媒體記者劉睎菁 通訊員周晏安 陳國鵬)
發表時間:2025-08-11 來源:襄陽日報
8月8日,由襄陽市委宣傳部主辦,湖北日報社襄陽分社、棗陽市委宣傳部承辦的“襄理襄情”“大思政課”巡回宣講棗陽專場活動在棗陽市王城鎮古嶺村楸樹塆舉行。棗陽市基層干部群眾代表、工青婦宣講員代表等圍坐一堂,共同聆聽宣講,共享精神盛宴。
活動現場,市史志研究中心退休黨支部書記梁發雙以《英雄血沃襄陽城》為題,講述了大別山精神在襄陽戰場的真實寫照,將革命先烈勇當前鋒的壯舉展現在大家眼前;湖北楚云機電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陶小勇以《打破國際壟斷,我們用技術創造5億元產值》為題,講述了企業從“跟跑”到“領跑”、從“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的創新魄力與硬核擔當;棗陽市楊垱鎮桃園村黨支部書記唐蘭分享了村民們靠著一把把小鐵鍬,興修水利、發展產業的故事,用實干書寫鄉村振興“桃園答卷”;市消防救援支隊作戰訓練科科長宦吉飛帶領大家回顧了支隊援豫抗洪救援經歷,感受襄陽消防用血肉之軀筑起安全堤壩的力量。
“棗陽是大別山革命老區,擁有深厚的漢文化底蘊。在面向群眾宣講中,如何更好地將棗陽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與大別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相融合,讓紅色基因和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飛入尋常百姓家’?”在互動環節,紅色文藝輕騎兵宣講員陳傲君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朱文表示,棗陽是漢光武帝劉秀的故里,走出了黃火青、程克繩、余益庵等老一輩革命家,李先念、賀龍、徐向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過。棗陽不僅有著名教育家劉道玉、英雄航天員聶海勝,還有中國漢城、國家級非遺棗陽粗布制作技藝、葫蘆雕刻、棗陽刺繡等,文化底蘊厚重。要深入?挖掘棗陽本地資源,包括漢文化遺址、歷史故事等,深挖共同價值內核;創新宣講形式,針對不同群體,采用百姓故事匯、情景劇、漢文化研學、紅色劇本殺、小品等形式,嘗試AI賦能傳統文化,創新傳播新路徑。
“如何結合農村實際講好‘大思政課’,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如何豐富村里老人和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針對現場觀眾提出的問題,朱文一一詳細解答。
宣講現場,大家邊聽邊記,共同感悟精神力量。
“聽完宣講,我受益匪淺。傳承紅色精神,要用孩子們聽得懂的語言。課堂上,要把紅色精神和孩子們喜歡的東西結合起來,巧妙利用卡通圖片、小視頻等,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具體且易于理解,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傳承紅色基因;課堂外,要組織開展紅色主題班會,帶領孩子們參觀烈士陵園、革命紀念館,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紅色種子?!睏楆柺型醭擎傂W黨支部副書記、副校長彭學剛說。
“聽完宣講,我深受觸動。經過近4年的努力,我們古嶺村通過小小的黃桃,從曾經的一窮二白到如今的村集體收入達到60萬元,在發展過程中與桃園村有許多相似之處?!睏楆柺型醭擎偣艓X村黨支部書記郭仕新表示,今后將把“三大精神”融入產業發展,團結奮進,共同努力,進一步把桃產業發展好,把古嶺村建設好。(襄陽日報 全媒體記者劉睎菁 通訊員周晏安 陳國鵬)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