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金融與知識產權深度融合,促進知識產權成果轉化運用,8月7日,2025年湖北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建設推進活動在武漢舉行?;顒蝇F場,全國首家湖北省知識產權投資聯盟正式成立,12組投融資項目簽約,簽約總額達2.65億元。
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冠林表示,要學習貫徹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精神,擔當作為,突出優質效、堅定不移厚植支點的核心優勢,構建健康、高效、可持續的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大膽探索知識產權增信融資機制,創新知識產權金融產品與服務模式,破解知識產權金融“評估難”“處置難”等問題,真正形成“技術—知識產權—金融—產業”的良性循環。
破難題 政策工具精準發力
活動現場,省知識產權局發布了《湖北省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建設工作指引》《湖北省第四批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授信企業白名單》等知識產權金融工作信息,上線了整合19家銀行和11家保險機構129款金融產品的“鄂融通”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專區。
我國擁有巨大的創新潛力和海量知識產權產出,但知識產權投融資依然存在“項目發現難、評估定價難、風險預判難、場景應用難”等問題,企業手握專利卻難換“真金白銀”。
凝聚合力、共解難題,《湖北省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建設試點工作指引》由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湖北監管局、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聯合印發,在武漢市江夏區、宜昌市伍家崗區等湖北省內10個縣(市、區)啟動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建設試點工作,探索構建市場化、專業化、多元化的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體系,優化提升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激發創新主體活力,促進知識產權成果轉化運用。
471家科技型企業入選《湖北省第四批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授信企業白名單》,涵蓋A、B級知識價值信用企業及擁有高價值專利的創新主體。
“今年上半年,湖北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11.37億元,全國第七,同比增長59%?!笔≈R產權局運用促進處處長陳波介紹,將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評估結果運用,探索建立“知識產權運營+投貸聯動”的投融資模式,開展“入園惠企”行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助力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做優做強,賦能產業發展。
投早投小 支持高價值專利轉化
現場成立的全國首家湖北省知識產權投資聯盟匯聚16家知識產權創投機構,專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聯盟將有效促進知識產權技術資產的轉化運用,有力推動政策、資本、產業的無縫對接,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武漢心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AI人工心臟及智械矩陣”等三個高價值專利項目進行路演。武漢心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著名心臟外科專家陶涼教授介紹,AI人工心臟被稱為“會思考的心臟”,它就像一個“會思考的泵”,不僅能像傳統人工心臟一樣將血液泵送到全身、維持血液循環,還能通過AI算法實時分析患者身體狀態,自動調整工作模式。目前,該項目已獲得湖北省知識產權投資聯盟機構之一,光谷知投的一筆投資。
活動促成了一系列知識產權金融合作成果:省知識產權局與省工行、省農行、省中行等10家銀行簽訂知識產權金融賦能創新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武漢知識產權交易所和省內3家銀行達成60億元集中授信,重點支持高價值專利轉化。來自全省10個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建設試點縣區的12組知識產權投融資項目現場簽約,整合銀行、創投機構與企業等多方資源,簽約總額達2.65億元。
此次活動由湖北省知識產權局、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主辦,武漢市江夏區知識產權局、武漢市江夏區財政局承辦,湖北省現代紡織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湖北省先進纖維材料綜合型技術創新平臺協辦?;顒又?,金融、投資機構代表圍繞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建設進行現場交流,展現了湖北科技創新的豐碩成果和廣闊前景。(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通訊員 林治國 實習生 鄒楓燁)
發表時間:2025-08-08 來源:湖北文明網
為推動金融與知識產權深度融合,促進知識產權成果轉化運用,8月7日,2025年湖北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建設推進活動在武漢舉行?;顒蝇F場,全國首家湖北省知識產權投資聯盟正式成立,12組投融資項目簽約,簽約總額達2.65億元。
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冠林表示,要學習貫徹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精神,擔當作為,突出優質效、堅定不移厚植支點的核心優勢,構建健康、高效、可持續的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大膽探索知識產權增信融資機制,創新知識產權金融產品與服務模式,破解知識產權金融“評估難”“處置難”等問題,真正形成“技術—知識產權—金融—產業”的良性循環。
破難題 政策工具精準發力
活動現場,省知識產權局發布了《湖北省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建設工作指引》《湖北省第四批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授信企業白名單》等知識產權金融工作信息,上線了整合19家銀行和11家保險機構129款金融產品的“鄂融通”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專區。
我國擁有巨大的創新潛力和海量知識產權產出,但知識產權投融資依然存在“項目發現難、評估定價難、風險預判難、場景應用難”等問題,企業手握專利卻難換“真金白銀”。
凝聚合力、共解難題,《湖北省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建設試點工作指引》由湖北省知識產權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湖北監管局、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聯合印發,在武漢市江夏區、宜昌市伍家崗區等湖北省內10個縣(市、區)啟動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建設試點工作,探索構建市場化、專業化、多元化的知識產權金融服務體系,優化提升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激發創新主體活力,促進知識產權成果轉化運用。
471家科技型企業入選《湖北省第四批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授信企業白名單》,涵蓋A、B級知識價值信用企業及擁有高價值專利的創新主體。
“今年上半年,湖北知識產權質押融資111.37億元,全國第七,同比增長59%?!笔≈R產權局運用促進處處長陳波介紹,將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評估結果運用,探索建立“知識產權運營+投貸聯動”的投融資模式,開展“入園惠企”行動,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助力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做優做強,賦能產業發展。
投早投小 支持高價值專利轉化
現場成立的全國首家湖北省知識產權投資聯盟匯聚16家知識產權創投機構,專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聯盟將有效促進知識產權技術資產的轉化運用,有力推動政策、資本、產業的無縫對接,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武漢心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AI人工心臟及智械矩陣”等三個高價值專利項目進行路演。武漢心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著名心臟外科專家陶涼教授介紹,AI人工心臟被稱為“會思考的心臟”,它就像一個“會思考的泵”,不僅能像傳統人工心臟一樣將血液泵送到全身、維持血液循環,還能通過AI算法實時分析患者身體狀態,自動調整工作模式。目前,該項目已獲得湖北省知識產權投資聯盟機構之一,光谷知投的一筆投資。
活動促成了一系列知識產權金融合作成果:省知識產權局與省工行、省農行、省中行等10家銀行簽訂知識產權金融賦能創新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武漢知識產權交易所和省內3家銀行達成60億元集中授信,重點支持高價值專利轉化。來自全省10個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建設試點縣區的12組知識產權投融資項目現場簽約,整合銀行、創投機構與企業等多方資源,簽約總額達2.65億元。
此次活動由湖北省知識產權局、武漢市江夏區人民政府主辦,武漢市江夏區知識產權局、武漢市江夏區財政局承辦,湖北省現代紡織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湖北省先進纖維材料綜合型技術創新平臺協辦?;顒又?,金融、投資機構代表圍繞知識產權金融生態建設進行現場交流,展現了湖北科技創新的豐碩成果和廣闊前景。(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通訊員 林治國 實習生 鄒楓燁)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