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云山(右)帶領學生志愿者為北新村創作墻畫。
近日,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教師甘云山帶著6名學生來到黃陂區北新村,為村民們義務繪制墻畫。師生們頂著烈日連續畫了三天,完成了《西游記》《哪吒》等主題墻畫,將村里原本單調的墻面扮靚。
今年是甘云山從教的第31年,也是他成為共產黨員的第13年。作為一名聾啞人,他將個人命運的不幸化作滋養學生的養分,成了守護學生心靈的“甘爸爸”;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融入日復一日的耕耘,傾心助力200多名聾啞學生圓了大學夢。
開辟美術第二課堂激發學生興趣
“我是一個聾啞人,我的兒子也先天失聰,所以更懂得殘疾人的艱辛與痛苦。希望學生和當年的我一樣,能在美術創作中找到目標和希望?!备试粕礁嬖V長江日報記者。
1981年,年僅9歲的甘云山來到了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求學。甘云山從小就對美術有著濃厚的興趣,憑借著刻苦努力,他考上了湖北廣播電視大學,開始了工藝美術的學習。畢業后,甘云山回到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任教。
聾啞學生由于聽力障礙交流困難,學習中容易急躁自卑。如何幫助學生克服自卑、畏難等情緒,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多年來,甘云山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入手,不斷創新美術教學方法。為了打牢聾啞學生的素描、色彩、寫生等基礎技能,他自學制作課件,將自己的繪畫過程拍成視頻播放,讓課堂更顯趣味性、現代化和更直觀。
為了提高學生興趣,激發潛質,他開辟美術第二課堂。每周利用兩個下午共4節課時,對小學部五、六年級的學生進行繪畫、書法、篆刻、剪紙等工藝美術的基本知識及技能培訓。從2010年開始,他還利用雙休日義務對一些住校的小學生、初中生進行繪畫基礎知識輔導,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對美術產生了興趣,大部分學生進步很快,也為他們進入高中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基礎。
從教31年,甘云山牢記黨員教師的責任擔當,堅守無聲講臺。200余名聾啞學生在他的幫助下走進大學。
他的家成了困難學生的“心靈驛站”
甘云山不僅教授知識,更是這群聾啞學生的“甘爸爸”。
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長期在校住讀。甘云山在生活上關心他們,他的家成了困難學生的“心靈驛站”:他經常把節假日不能回家的學生接到家里聚餐,感受家庭溫暖;有的往屆畢業生途經武漢,在他家歇腳轉乘;有的學生來漢找工作,也在他家暫住……他還經常自己出資帶領困難學生到武漢美術館參觀畫展,開闊眼界,積累知識。
天門籍的學生小盧,高中無心學習,經常逃學到校外上網。盧媽媽為了陪讀,放棄了老家的工作,在武漢街頭幫人擦鞋謀生。甘云山了解到情況后,主動和盧媽媽聯系,每天晚上把小盧接到家里免費“一對一”輔導,并進行思想疏導。有時學習晚了,甘云山的父母還給小盧沖牛奶、熬銀耳湯補身體。幾個月下來,小盧的學習態度明顯好轉,學習成績顯著提高,在當年特教學院高考招生中,他的高考成績達到了天津理工大學和長春大學兩所大學的錄取線。
“過去,大點的學生稱他‘甘大哥’,現在的學生們都稱他‘甘爸爸’?!备试粕降耐抡f。
在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里,大家常常能看到甘云山帶領學生美化校園的身影。
2023年12月,甘云山牽頭組建起了一支“甘云山志愿服務隊”,召集了學校教師、學生及社會志愿者等30余人投身公益事業。團隊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校園環境美化工程,完成集裝箱彩繪、墻面藝術創作、地面游線圖案繪制、停車網格線規劃等項目,將原本素白的大幅墻面轉化為充滿教育溫度的校園景觀,為特殊教育環境增添了人文關懷的亮色。
“奉獻是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备试粕秸f,他希望能帶動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務,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社會。(長江日報 記者 劉嘉)
發表時間:2025-08-06 來源:湖北文明網
甘云山(右)帶領學生志愿者為北新村創作墻畫。
近日,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教師甘云山帶著6名學生來到黃陂區北新村,為村民們義務繪制墻畫。師生們頂著烈日連續畫了三天,完成了《西游記》《哪吒》等主題墻畫,將村里原本單調的墻面扮靚。
今年是甘云山從教的第31年,也是他成為共產黨員的第13年。作為一名聾啞人,他將個人命運的不幸化作滋養學生的養分,成了守護學生心靈的“甘爸爸”;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融入日復一日的耕耘,傾心助力200多名聾啞學生圓了大學夢。
開辟美術第二課堂激發學生興趣
“我是一個聾啞人,我的兒子也先天失聰,所以更懂得殘疾人的艱辛與痛苦。希望學生和當年的我一樣,能在美術創作中找到目標和希望?!备试粕礁嬖V長江日報記者。
1981年,年僅9歲的甘云山來到了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求學。甘云山從小就對美術有著濃厚的興趣,憑借著刻苦努力,他考上了湖北廣播電視大學,開始了工藝美術的學習。畢業后,甘云山回到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任教。
聾啞學生由于聽力障礙交流困難,學習中容易急躁自卑。如何幫助學生克服自卑、畏難等情緒,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多年來,甘云山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入手,不斷創新美術教學方法。為了打牢聾啞學生的素描、色彩、寫生等基礎技能,他自學制作課件,將自己的繪畫過程拍成視頻播放,讓課堂更顯趣味性、現代化和更直觀。
為了提高學生興趣,激發潛質,他開辟美術第二課堂。每周利用兩個下午共4節課時,對小學部五、六年級的學生進行繪畫、書法、篆刻、剪紙等工藝美術的基本知識及技能培訓。從2010年開始,他還利用雙休日義務對一些住校的小學生、初中生進行繪畫基礎知識輔導,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對美術產生了興趣,大部分學生進步很快,也為他們進入高中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基礎。
從教31年,甘云山牢記黨員教師的責任擔當,堅守無聲講臺。200余名聾啞學生在他的幫助下走進大學。
他的家成了困難學生的“心靈驛站”
甘云山不僅教授知識,更是這群聾啞學生的“甘爸爸”。
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長期在校住讀。甘云山在生活上關心他們,他的家成了困難學生的“心靈驛站”:他經常把節假日不能回家的學生接到家里聚餐,感受家庭溫暖;有的往屆畢業生途經武漢,在他家歇腳轉乘;有的學生來漢找工作,也在他家暫住……他還經常自己出資帶領困難學生到武漢美術館參觀畫展,開闊眼界,積累知識。
天門籍的學生小盧,高中無心學習,經常逃學到校外上網。盧媽媽為了陪讀,放棄了老家的工作,在武漢街頭幫人擦鞋謀生。甘云山了解到情況后,主動和盧媽媽聯系,每天晚上把小盧接到家里免費“一對一”輔導,并進行思想疏導。有時學習晚了,甘云山的父母還給小盧沖牛奶、熬銀耳湯補身體。幾個月下來,小盧的學習態度明顯好轉,學習成績顯著提高,在當年特教學院高考招生中,他的高考成績達到了天津理工大學和長春大學兩所大學的錄取線。
“過去,大點的學生稱他‘甘大哥’,現在的學生們都稱他‘甘爸爸’?!备试粕降耐抡f。
在武漢市第一聾啞學校里,大家常常能看到甘云山帶領學生美化校園的身影。
2023年12月,甘云山牽頭組建起了一支“甘云山志愿服務隊”,召集了學校教師、學生及社會志愿者等30余人投身公益事業。團隊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校園環境美化工程,完成集裝箱彩繪、墻面藝術創作、地面游線圖案繪制、停車網格線規劃等項目,將原本素白的大幅墻面轉化為充滿教育溫度的校園景觀,為特殊教育環境增添了人文關懷的亮色。
“奉獻是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甘云山說,他希望能帶動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務,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社會。(長江日報 記者 劉嘉)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