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以書香為脈 打造青少年紅色研學思政課堂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8月05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為推動青少年思政教育走深走實,襄陽市圖書館以“場館研學襄陽城 思政同行成長路”為抓手,深度挖掘百年館藏中的紅色底蘊與時代意義,將墨香書韻轉化為鮮活的教育資源。8月3日下午,小記者研學團走進承載著近百年歲月記憶的襄陽市圖書館。通過場館探訪、專題研學、思政授課、技藝實踐等沉浸式活動,為青少年呈現了以“書本里的紅色記憶”為主題的一堂獨具圖書館特色的紅色研學課。

襄陽市圖書館始建于1928年,前身為鄂北圖書館,歷經多次遷址、易名等變遷,于2020年正式定名為襄陽市圖書館(襄陽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現館位于東津新區東津灣路60號,緊鄰漢水之畔與唐代詩人孟浩然故居鹿門山,總建筑面積達5.4萬平方米。館內不僅書香四溢,更借助“一碼通”功能實現了“無卡借閱”的便捷服務。小記者們在觸摸歷史厚重的同時,也真切感受到現代圖書館的創新活力,深刻理解了公共圖書館作為知識傳播與文化傳承重要陣地的獨特價值。

在胡繩藏書館,一段跨越時空的紅色情誼觸動著每位小記者。1938年,青年胡繩徒步抵達襄陽,在老龍堤旁的破屋中創辦《鄂北日報》,于艱苦環境中為抗戰吶喊,用文字凝聚抗敵力量。歲月流轉,他始終眷戀襄陽這片土地。1995年第三次到訪時,恰逢襄陽市圖書館新館建設,胡繩毅然決定捐贈個人珍藏圖書2萬余冊,胡繩藏書館由此誕生。小記者駐足于泛黃的書頁間,在襄陽市圖書館特有的文獻氛圍中,讀懂了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紅色的種子在書香中悄然生長。

“歲月無聲青磚有痕”特展是此次研學的重要一站。該展覽在襄陽市圖書館啟幕,展出百余品精選磚文拓片。襄陽明清時期的文字磚種類豐富、會館磚文眾多、內容鮮活,堪稱“磚石上的襄陽文化簡史”。孩子們指尖輕觸古城磚拓片,在圖書館搭建的文化橋梁上,從斑駁紋路中探尋建筑的滄桑過往,更從磚石文字里解碼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精神密碼,深切感受襄陽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獨特文化魅力。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老師,以圖書館館藏資源為生動教材,為孩子們帶來一堂專題思政課。課堂上,老師不僅講述了《小英雄雨來》《紅巖》等經典紅色故事,還結合襄陽市圖書館百年發展歷程、胡繩與圖書館的紅色淵源,以及特展中古城磚所承載的文化記憶,將紅色歷史、城市文脈與新時代青少年的責任使命巧妙融合,引導孩子們從襄陽市圖書館的“活教材”中汲取奮進力量,樹立遠大理想。

課后的古籍拓印體驗環節,讓小記者在襄陽市圖書館的文化浸潤中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拓印作為傳承文獻的傳統方式,與圖書館保存文獻的使命一脈相承。同學們分組開展古磚瓦傳拓實操,親手體驗“濕紙敷碑、輕敲入字、蘸墨拍刷、揭紙成拓”的全過程。在墨香與紙張的交融中,孩子們感悟到文化傳承的溫度,將對歷史的理解與對傳統的熱愛融入實踐,實現了從“認知”到“傳承”的深度升華,也切身體會到公共圖書館在保護、傳承文化遺產中的重要作用。(漢水襄陽)

責任編輯:王炯

襄陽:以書香為脈 打造青少年紅色研學思政課堂

發表時間:2025-08-05 來源:湖北文明網

為推動青少年思政教育走深走實,襄陽市圖書館以“場館研學襄陽城 思政同行成長路”為抓手,深度挖掘百年館藏中的紅色底蘊與時代意義,將墨香書韻轉化為鮮活的教育資源。8月3日下午,小記者研學團走進承載著近百年歲月記憶的襄陽市圖書館。通過場館探訪、專題研學、思政授課、技藝實踐等沉浸式活動,為青少年呈現了以“書本里的紅色記憶”為主題的一堂獨具圖書館特色的紅色研學課。

襄陽市圖書館始建于1928年,前身為鄂北圖書館,歷經多次遷址、易名等變遷,于2020年正式定名為襄陽市圖書館(襄陽市少年兒童圖書館)?,F館位于東津新區東津灣路60號,緊鄰漢水之畔與唐代詩人孟浩然故居鹿門山,總建筑面積達5.4萬平方米。館內不僅書香四溢,更借助“一碼通”功能實現了“無卡借閱”的便捷服務。小記者們在觸摸歷史厚重的同時,也真切感受到現代圖書館的創新活力,深刻理解了公共圖書館作為知識傳播與文化傳承重要陣地的獨特價值。

在胡繩藏書館,一段跨越時空的紅色情誼觸動著每位小記者。1938年,青年胡繩徒步抵達襄陽,在老龍堤旁的破屋中創辦《鄂北日報》,于艱苦環境中為抗戰吶喊,用文字凝聚抗敵力量。歲月流轉,他始終眷戀襄陽這片土地。1995年第三次到訪時,恰逢襄陽市圖書館新館建設,胡繩毅然決定捐贈個人珍藏圖書2萬余冊,胡繩藏書館由此誕生。小記者駐足于泛黃的書頁間,在襄陽市圖書館特有的文獻氛圍中,讀懂了老一輩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紅色的種子在書香中悄然生長。

“歲月無聲青磚有痕”特展是此次研學的重要一站。該展覽在襄陽市圖書館啟幕,展出百余品精選磚文拓片。襄陽明清時期的文字磚種類豐富、會館磚文眾多、內容鮮活,堪稱“磚石上的襄陽文化簡史”。孩子們指尖輕觸古城磚拓片,在圖書館搭建的文化橋梁上,從斑駁紋路中探尋建筑的滄桑過往,更從磚石文字里解碼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精神密碼,深切感受襄陽深厚的歷史底蘊與獨特文化魅力。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襄陽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老師,以圖書館館藏資源為生動教材,為孩子們帶來一堂專題思政課。課堂上,老師不僅講述了《小英雄雨來》《紅巖》等經典紅色故事,還結合襄陽市圖書館百年發展歷程、胡繩與圖書館的紅色淵源,以及特展中古城磚所承載的文化記憶,將紅色歷史、城市文脈與新時代青少年的責任使命巧妙融合,引導孩子們從襄陽市圖書館的“活教材”中汲取奮進力量,樹立遠大理想。

課后的古籍拓印體驗環節,讓小記者在襄陽市圖書館的文化浸潤中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拓印作為傳承文獻的傳統方式,與圖書館保存文獻的使命一脈相承。同學們分組開展古磚瓦傳拓實操,親手體驗“濕紙敷碑、輕敲入字、蘸墨拍刷、揭紙成拓”的全過程。在墨香與紙張的交融中,孩子們感悟到文化傳承的溫度,將對歷史的理解與對傳統的熱愛融入實踐,實現了從“認知”到“傳承”的深度升華,也切身體會到公共圖書館在保護、傳承文化遺產中的重要作用。(漢水襄陽)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