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心村到網紅村,“國企聯村”讓鳳凰鎮飛出“金鳳凰”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7月29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晨光初綻,薄霧漫過湖面緩緩散去,金色陽光鋪滿鳳凰鎮的黛瓦飛檐。遠處青山如黛,近處流水潺潺,波光與樹影交織成水墨長卷。

這幅靜謐鄉村圖景的背后,正演繹著一場“國企聯村”激活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曾經偏遠貧瘠的新洲區鳳凰鎮毛家沖村,如今已蛻變為產業興旺、人氣聚集的“網紅村”,昔日“窮鳳凰”真正飛出了“金鳳凰”。

破繭成蝶:創新模式喚醒沉睡山村

新洲區鳳凰鎮曾是武漢主片區的偏遠山村,毛家沖村更是重點貧困村。如今,這只昔日的“窮鳳凰”正華麗轉身為“金鳳凰”。這一蛻變的關鍵在于“國企聯村”的創新模式。

“我總記著之前每次開車來鎮上,顛簸的土路上都會揚起煙塵,當時我就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干?!蔽錆h紅色原野生態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夢回憶,道出了鳳凰鎮蛻變的起點。

2021年,武漢“國企聯村”行動開啟,在市委組織部、市政府國資委等單位的主導下,鳳凰鎮的發展步入新篇章。武漢農業集團與鳳凰鎮正式成立“國企聯村”經濟實體紅色原野公司。公司股權結構中,創新的結構成為激活發展的關鍵。武漢農業集團占股51%,毛家沖村等5個村集體占股49%。這一比例既確保了國有資本的引領作用,又賦予了村集體充分的話語權。

同時,公司采取“公司+村集體”模式,將村民土地使用權按市場價折成股份,實現“村民變股東”的身份跨越。經過反復調研,公司與片區聯合黨委敲定“紅色引領、產業驅動、打造鳳凰四元色”戰略——以紅色研學鑄魂、綠色生態筑基、金色產業富民、古色民俗添韻,讓每一寸土地都煥發活力。

從承接西環線道路養護、市政綠化等小微項目積累“第一桶金”,到培育水生植物種植、古法制糖、紅色旅游等多元產業,短短三年間,毛家沖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不足5萬元躍升至86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年遞增。青壯年返鄉創業、閑置土地重煥生機,這個曾“空心”的山村,如今人氣越來越旺。

“現在每月能拿3000多元工資,年底還有分紅,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剛從水生植物基地收工的毛家沖村民程佰良,坐在村口的樟樹下算著增收賬。

民宿經濟:從示范引領到抱團發展

近日,記者走進鳳凰鎮毛家沖村,最引人注目的要數那幾棟白墻黛瓦的特色民宿。在武漢市首批旅游民宿等級評定中,“半山松院”獲評四星級旅游民宿,成為2021年武漢開展“國企聯村”行動以來建成投入運營的首家民宿。

據悉,“半山松院”示范民宿從2021年9月開始建設,到12月項目完工,僅用了三個多月時間就完成了1600多平方米的民宿建設。

“能夠如此快速完工,這多虧了村民們的支持?!眲舯硎?,特別是黨員致富帶頭人程國兵,他不僅把自己的房屋拿出來,還帶動親戚也將房屋拿出來改建民宿。

民宿的運營給村里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2023年民宿實現營收59萬元,帶動村民就近用工1260余人次,實現片區農產品銷售17萬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看到民宿帶來的可觀收益,村民的熱情被點燃,不少村民開始自發搭建民宿。

“我們家剛有空置的房屋,我也想加入進去?!?5歲的熊耀明便是主動投身民宿經濟的代表。今年,在紅色原野公司的專業指導下,熊耀明參照成功民宿的標準,將自家房屋精心改造為民宿,滿懷期待地準備迎接小鎮發展帶來的客流。

目前,鳳凰鎮已整合片區資源,推動5家協議民宿抱團發展,打造標準化服務體系。其中三家合作協議民宿完成擴建升級,“半山松院”榮膺四星級旅游民宿,“點溪園”獲評三星級旅游民宿。鳳凰鎮民宿正在穩步邁向標準化、精品化,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產業融合:資源變現繪就增收畫卷

“每到周末,武漢中小學研學團都排著隊來,聽紅色故事、體驗農耕,村里熱鬧得很!”村民陳娟笑著說。作為紅色鳳凰展覽館的后勤負責人,她每月能多掙2000元,這份收入源自鳳凰鎮對紅色資源的深度挖掘。

紅色原野公司將廢棄村小學改造為紅色鳳凰展覽館,收集38則革命故事、56件老物件,邀請老黨員擔任講解員,打造沉浸式研學基地。

2023年,這里接待研學團超800批次,帶動周邊餐飲、民宿增收近150萬元。紅色資源從“沉睡的歷史”變為“鮮活的教材”,更成了“搖錢樹”。

與此同時,200畝水生植物基地生機盎然。此前,都市農業集團對民主片區的產業、土地、閑置房屋等資源逐一進行摸底,經過半年的物候觀察及分株栽植,花葉美人蕉、紫葉美人蕉等10余個品種在此扎根,不僅繁殖系數穩定在10倍以上,預計總產值達200萬元,更在凈化水體中發揮生態效益。

“水生植物生長穩定、容易打理、種植成本不高。更重要的是,它們在恢復與重建淡水生態系統的穩態轉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相關技術負責人介紹。

紅色研學與綠色產業交織,紅軍路、紅軍樹串聯起的紅色旅游線路,搭配民俗表演、農事采摘等體驗項目,讓“紅色”有看點、“鄉村”有玩點,實現文化傳播與經濟增收的雙向奔赴。

鄉村振興:村民爭當主角奏響大合唱

午后暑氣蒸騰,在鳳凰鎮的農事大講堂里卻一片清涼,程能寶的身影穿梭其間,她正在對接工會采購訂單,聯系村民收集當季優質農產品。

今年43歲的程能寶是毛沖村村民,這位曾經在外多年的打工妹,從最初的辦事員搖身一變,蛻變成了公司負責培訓咨詢和選購的管理人員。

“之前在外打工,聽說家鄉要搞建設需要人手,我便回來了?!背棠軐毟嬖V記者,公司成立之后,采用“線下體驗+線上銷售”的方式,為鳳凰鎮的農產品開辟了穩定外銷的渠道。

程能寶的葡萄再也不愁賣,更讓她欣喜的是,自己從種植戶變成連接公司和農戶之間的橋梁,身份和價值感都發生了質的飛躍。

在公司的帶動下,不少村民開始把自家農產品交由公司代為銷售。金黃的玉米、香甜的黃桃、玲瓏的小番茄、農戶專供的土雞蛋、毛沖村的古法紅糖、遠近聞名的汪集土雞湯、地道的張店魚面、手工制作的豆絲……琳瑯滿目的特色農產品,源源不斷地通過公司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僅土雞蛋一項,平均日銷量就達300個。

產業興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隨著紅色鳳凰展覽館、半山松院民宿、農事體驗中心等項目相繼落地運營,當地就業崗位持續增加。四年來,鳳凰鎮五村累計獲得分紅41.58萬元。村民的“錢袋子”逐漸豐盈,笑容也日益燦爛。

從昔日的窮山僻壤到新地標,“國企聯村”行動如同注入鳳凰鎮的新血液,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成為鄉村振興宏大敘事中的一個生動縮影。在這里,“國企聯村”的資源優勢與鄉村的發展需求實現了完美對接,探索出了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展望未來,劉夢表示將繼續深耕細作,完善紅色教育體系,探索“小規模、個性化”的精品農業模式,助力村民收獲更多發展紅利。紅色鳳凰展覽館、李集蘇區七方田黨支部舊址、紅軍路和紅軍樹串起的紅色旅游經典線路將持續優化;半山松院等特色民宿和餐飲將進一步升級;200畝水生植物產業基地不僅作為研學基地,還將繼續發揮凈化村里水體的生態功能。(極目新聞 記者 常怡 攝影記者 黃士峰 實習生 裴章袺 房娓 林芳灝)

責任編輯:王炯

從空心村到網紅村,“國企聯村”讓鳳凰鎮飛出“金鳳凰”

發表時間:2025-07-29 來源:湖北文明網

晨光初綻,薄霧漫過湖面緩緩散去,金色陽光鋪滿鳳凰鎮的黛瓦飛檐。遠處青山如黛,近處流水潺潺,波光與樹影交織成水墨長卷。

這幅靜謐鄉村圖景的背后,正演繹著一場“國企聯村”激活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曾經偏遠貧瘠的新洲區鳳凰鎮毛家沖村,如今已蛻變為產業興旺、人氣聚集的“網紅村”,昔日“窮鳳凰”真正飛出了“金鳳凰”。

破繭成蝶:創新模式喚醒沉睡山村

新洲區鳳凰鎮曾是武漢主片區的偏遠山村,毛家沖村更是重點貧困村。如今,這只昔日的“窮鳳凰”正華麗轉身為“金鳳凰”。這一蛻變的關鍵在于“國企聯村”的創新模式。

“我總記著之前每次開車來鎮上,顛簸的土路上都會揚起煙塵,當時我就暗暗下定決心要好好干。”武漢紅色原野生態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夢回憶,道出了鳳凰鎮蛻變的起點。

2021年,武漢“國企聯村”行動開啟,在市委組織部、市政府國資委等單位的主導下,鳳凰鎮的發展步入新篇章。武漢農業集團與鳳凰鎮正式成立“國企聯村”經濟實體紅色原野公司。公司股權結構中,創新的結構成為激活發展的關鍵。武漢農業集團占股51%,毛家沖村等5個村集體占股49%。這一比例既確保了國有資本的引領作用,又賦予了村集體充分的話語權。

同時,公司采取“公司+村集體”模式,將村民土地使用權按市場價折成股份,實現“村民變股東”的身份跨越。經過反復調研,公司與片區聯合黨委敲定“紅色引領、產業驅動、打造鳳凰四元色”戰略——以紅色研學鑄魂、綠色生態筑基、金色產業富民、古色民俗添韻,讓每一寸土地都煥發活力。

從承接西環線道路養護、市政綠化等小微項目積累“第一桶金”,到培育水生植物種植、古法制糖、紅色旅游等多元產業,短短三年間,毛家沖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從不足5萬元躍升至86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年遞增。青壯年返鄉創業、閑置土地重煥生機,這個曾“空心”的山村,如今人氣越來越旺。

“現在每月能拿3000多元工資,年底還有分紅,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剛從水生植物基地收工的毛家沖村民程佰良,坐在村口的樟樹下算著增收賬。

民宿經濟:從示范引領到抱團發展

近日,記者走進鳳凰鎮毛家沖村,最引人注目的要數那幾棟白墻黛瓦的特色民宿。在武漢市首批旅游民宿等級評定中,“半山松院”獲評四星級旅游民宿,成為2021年武漢開展“國企聯村”行動以來建成投入運營的首家民宿。

據悉,“半山松院”示范民宿從2021年9月開始建設,到12月項目完工,僅用了三個多月時間就完成了1600多平方米的民宿建設。

“能夠如此快速完工,這多虧了村民們的支持?!眲舯硎?,特別是黨員致富帶頭人程國兵,他不僅把自己的房屋拿出來,還帶動親戚也將房屋拿出來改建民宿。

民宿的運營給村里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2023年民宿實現營收59萬元,帶動村民就近用工1260余人次,實現片區農產品銷售17萬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看到民宿帶來的可觀收益,村民的熱情被點燃,不少村民開始自發搭建民宿。

“我們家剛有空置的房屋,我也想加入進去。”65歲的熊耀明便是主動投身民宿經濟的代表。今年,在紅色原野公司的專業指導下,熊耀明參照成功民宿的標準,將自家房屋精心改造為民宿,滿懷期待地準備迎接小鎮發展帶來的客流。

目前,鳳凰鎮已整合片區資源,推動5家協議民宿抱團發展,打造標準化服務體系。其中三家合作協議民宿完成擴建升級,“半山松院”榮膺四星級旅游民宿,“點溪園”獲評三星級旅游民宿。鳳凰鎮民宿正在穩步邁向標準化、精品化,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產業融合:資源變現繪就增收畫卷

“每到周末,武漢中小學研學團都排著隊來,聽紅色故事、體驗農耕,村里熱鬧得很!”村民陳娟笑著說。作為紅色鳳凰展覽館的后勤負責人,她每月能多掙2000元,這份收入源自鳳凰鎮對紅色資源的深度挖掘。

紅色原野公司將廢棄村小學改造為紅色鳳凰展覽館,收集38則革命故事、56件老物件,邀請老黨員擔任講解員,打造沉浸式研學基地。

2023年,這里接待研學團超800批次,帶動周邊餐飲、民宿增收近150萬元。紅色資源從“沉睡的歷史”變為“鮮活的教材”,更成了“搖錢樹”。

與此同時,200畝水生植物基地生機盎然。此前,都市農業集團對民主片區的產業、土地、閑置房屋等資源逐一進行摸底,經過半年的物候觀察及分株栽植,花葉美人蕉、紫葉美人蕉等10余個品種在此扎根,不僅繁殖系數穩定在10倍以上,預計總產值達200萬元,更在凈化水體中發揮生態效益。

“水生植物生長穩定、容易打理、種植成本不高。更重要的是,它們在恢復與重建淡水生態系統的穩態轉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毕嚓P技術負責人介紹。

紅色研學與綠色產業交織,紅軍路、紅軍樹串聯起的紅色旅游線路,搭配民俗表演、農事采摘等體驗項目,讓“紅色”有看點、“鄉村”有玩點,實現文化傳播與經濟增收的雙向奔赴。

鄉村振興:村民爭當主角奏響大合唱

午后暑氣蒸騰,在鳳凰鎮的農事大講堂里卻一片清涼,程能寶的身影穿梭其間,她正在對接工會采購訂單,聯系村民收集當季優質農產品。

今年43歲的程能寶是毛沖村村民,這位曾經在外多年的打工妹,從最初的辦事員搖身一變,蛻變成了公司負責培訓咨詢和選購的管理人員。

“之前在外打工,聽說家鄉要搞建設需要人手,我便回來了?!背棠軐毟嬖V記者,公司成立之后,采用“線下體驗+線上銷售”的方式,為鳳凰鎮的農產品開辟了穩定外銷的渠道。

程能寶的葡萄再也不愁賣,更讓她欣喜的是,自己從種植戶變成連接公司和農戶之間的橋梁,身份和價值感都發生了質的飛躍。

在公司的帶動下,不少村民開始把自家農產品交由公司代為銷售。金黃的玉米、香甜的黃桃、玲瓏的小番茄、農戶專供的土雞蛋、毛沖村的古法紅糖、遠近聞名的汪集土雞湯、地道的張店魚面、手工制作的豆絲……琳瑯滿目的特色農產品,源源不斷地通過公司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僅土雞蛋一項,平均日銷量就達300個。

產業興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隨著紅色鳳凰展覽館、半山松院民宿、農事體驗中心等項目相繼落地運營,當地就業崗位持續增加。四年來,鳳凰鎮五村累計獲得分紅41.58萬元。村民的“錢袋子”逐漸豐盈,笑容也日益燦爛。

從昔日的窮山僻壤到新地標,“國企聯村”行動如同注入鳳凰鎮的新血液,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成為鄉村振興宏大敘事中的一個生動縮影。在這里,“國企聯村”的資源優勢與鄉村的發展需求實現了完美對接,探索出了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展望未來,劉夢表示將繼續深耕細作,完善紅色教育體系,探索“小規模、個性化”的精品農業模式,助力村民收獲更多發展紅利。紅色鳳凰展覽館、李集蘇區七方田黨支部舊址、紅軍路和紅軍樹串起的紅色旅游經典線路將持續優化;半山松院等特色民宿和餐飲將進一步升級;200畝水生植物產業基地不僅作為研學基地,還將繼續發揮凈化村里水體的生態功能。(極目新聞 記者 常怡 攝影記者 黃士峰 實習生 裴章袺 房娓 林芳灝)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