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重生處 文明花正艷——隨縣萬福鎮鳳凰山村全國文明村創建紀實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7月23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夏日,走進隨縣萬福店農場鳳凰山村,瀝青路如墨帶蜿蜒穿村過灣,光伏板似銀毯鋪展在田野,法治文化廣場陰涼處老人們悠閑弈棋……這幅動靜相宜的鄉村畫卷,藏著鳳凰山村從“臟亂差”到“全國文明村”的涅槃密碼。

這個曾被戲稱“旱包子、亂崗子、窮窩子”的村莊,如今,蛻變為“產業旺、生態美、鄉風淳”的全國文明村,更是集齊了“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40多項榮譽。短短數年,鳳凰山村何以實現華麗轉身?答案藏在黨建引領的紅色基因里,寫在金色產業的富民畫卷中,融于鄉風文明的潤物無聲間,更刻在綠水青山的生態底色上。

黨建引領 筑牢文明創建“紅色堡壘”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文明興不興,核心在引領?!兵P凰山村的文明蝶變,始終以黨建為“紅色引擎”,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讓“支部引領干、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干”成為文明創建的主旋律。

走進鳳凰山村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星級管理”公示欄清晰標注著該村黨員在“干好本職事、做好身邊事、管好家庭事、參與公益事、完成組織事”中的表現,星級高低直接與評優評先掛鉤。這種“五事爭當”機制,讓黨員有了明確的行動指南,引導全體黨員向先進學習、向典型看齊,形成了人人爭做合格黨員的良好氛圍。

鳳凰山村黨支部深知,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黨組織?!叭摗惫ぷ鞣ㄊ窃摯邋懺靾詮姲嘧拥挠辛ξ淦鳎妩h支部書記定期帶領村“兩委”干部開展政策理論聯學、重點任務聯干、能力作風聯促,推動“兩委”班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省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潘祥樹作為市級“興村治社”明星書記,創新“四個一”幫帶機制,每月與后備干部開展一次政策學習、一次實地調研、一次難題會診、一次成果復盤,助力后備力量成長,為村莊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在黨員大會和主題黨日活動中,鳳凰山村將典型案例分析、法律法規解讀、平安建設宣傳融入其中,不僅提升了黨員的政治素養,還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近年來,全村黨員在生產、生活、學習等方面發揮了帶頭作用,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村民家中,都能看到黨員們忙碌的身影,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擔當,成為村民們心中的榜樣。在土地流轉、光伏項目建設等工作中,黨員帶頭簽約,三天完成1300畝土地流轉協議簽訂,創造了“鳳凰速度”。

培育新風 涵養文明創建“精神底氣”

“村規民約編成歌,家家戶戶唱得樂;紅白喜事不攀比,鄰里和睦暖心窩?!兵P凰山村的鄉風文明,既有制度的約束,更有文化的滋養、科技的賦能與互助的溫情,讓“崇德向善、遵規守禮”成為村民的行動自覺。

160字的村規民約,被村民編成朗朗上口的歌謠,在廣場舞伴奏中傳唱?!熬S護穩定”“守約遵章”等內容,通過“一約四會”(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民主議事會)落到實處。紅白理事會規定“彩禮不超3萬、宴席不超10桌”,讓村民從“人情債”中解脫出來;道德評議會每月評選“身邊好人”,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鳳凰山村積分制管理細則》為鄉風文明建設提供了系統性支撐。全村以“戶主文明檔案袋”為載體,將每戶基礎分設定為100分,通過量化考核實現“積分即貢獻、積分聯分紅、積分映文明”的治理目標。積分結果直接與村集體經濟分配掛鉤,形成“多勞多得、善作善成”的正向激勵機制。

農墾文化厚植文明根基。萬福店農墾展覽館挖掘“創業、鼎新”的農墾精神,通過老物件展示、墾荒雕塑等內容,成為村民尤其是中小學生的精神課堂。農耕文化研學活動讓“勤勞質樸、艱苦奮斗”的品質代代相傳,為文明創建增添歷史底蘊。

智慧平臺為文明創建注入科技活力。村級智慧平臺實現村內路口、重點場所全覆蓋,通過精準畫像與網格化管理,將村務公開、干群互動、環境提升等文明創建工作數字化,讓“隨手拍”監督不文明現象、線上參與文明評議成為常態,激活“智慧化+文明創建”的聯動效能。

互助精神在幸福食堂持續傳承。針對村里老齡化現狀,互助式幸福食堂讓村民自助協作,年輕老人照顧年長老人,勞動與自帶食物可抵餐費,做飯與送餐老人獲補貼。這種“鄰里搭把手”的模式,不僅解決了老人吃飯難題,更讓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融入日常生活。

產業發展 夯實文明創建“物質基礎”

光伏板在陽光下泛著藍光,板下的芝麻正使勁拔節;智能雞舍里30萬只蛋雞“打卡”下蛋,傳送帶載著新鮮雞蛋直奔包裝線——鳳凰山村的田野上,藏著一串會“生錢”的密碼。

產業旺,百姓富,文明才有底氣。鳳凰山村念好“產業經”,通過“金色產業興村”,讓村民腰包鼓起來,為文明創建注入持久動力。

該村先后引進隨縣愛康20MW與國能長源8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流轉村集體土地近2100畝,為村集體年增收110萬元。同時成立隨縣福翔勞務有限公司,負責光伏板維護、清洗、除草等工作,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增加了收入。合作社還利用光伏板下土地配套種植芝麻、紅薯、南瓜等農作物,探索種植艾草等中藥材,再次為村集體增加收入,實現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多重收益。

村集體種植黃桃300畝,不僅提供游客休閑采摘,還探索深加工,將黃桃加工成罐頭產品,提高附加值,直供鳳凰人家酒店,實現了產業鏈的延伸。村里還發展葡萄、草莓、黃瓜等大棚作物,建成采摘園3個。每到周末,武漢、襄陽的游客紛至沓來,體驗采摘樂趣,帶動農產品溢價銷售。

村集體作為“領頭雁”,帶動村民參與到產業發展中并受益,引導村民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家庭農場等經營項目25個;村集體公司常年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40余個,帶動村民增收近80萬;引導村民尤其是脫貧戶入股合作社,2024年為86戶村民分紅86萬元。

“村莊變景區”的轉型同樣精彩。鳳凰山村基于現有基礎設施,“培訓經濟”初步成型,已掛牌隨縣縣委黨校鄉村振興現場教學基地、隨州市職工勞模療休養基地、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實習就業基地,還將重點建設鳳凰花海、親子體驗游樂園、隨棗會戰紀念館、游客中心、艾草深加工、中醫醫養體驗館、特色農產品云集市等項目,打造一個有山有水有花的田園風光景區。

“集體富了,服務才能跟上?!蓖ㄟ^合作社經營、勞務公司創收、光伏項目分紅等渠道,村集體的“錢袋子”越來越鼓,這些資金被用于完善基礎設施、幫扶困難群眾。這種“發展成果共享”機制,讓村民對村莊的歸屬感更強,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更高。

環境改善 擦亮文明創建“外在顏值”

“村莊美了,心情順了,文明自然來?!兵P凰山村以“綠色生態美村”為目標,讓“臟亂差”變身“潔凈美”,打造宜居宜業的文明家園。

“以前走的泥巴路,現在是瀝青道;以前喝的塘堰水,現在是自來水?!边@是村民對生活變化的直觀感受。鳳凰山村鋪設污水管網8公里,建成2座污水處理站,生活污水達標排放;13處垃圾分類點實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保潔員分片負責,“三長負責制”(村長、組長、灣長)讓衛生無死角。

從29個自然灣合并為11個,鳳凰山村的規劃藏著“大智慧”。村里保留原有村莊風貌,用本地山石砌景觀墻,用廢磚舊瓦鋪步行道,新建居民安置點,改造8處自然灣,形成“一步一景”的格局。在遷灣騰地過程中,黨員帶頭拆除違建,村民主動參與設計,讓新居既有現代設施,又有鄉土氣息。

“環境整治不是一陣風,要靠制度管長遠?!兵P凰山村制定《農戶保潔責任清單》《保潔工作制度》,將環境衛生納入村規民約,與積分制管理掛鉤——遵守保潔規定可兌換生活用品,反之則在評議會通報。這種“激勵+約束”機制,讓村民從“要我保潔”變為“我要保潔”。

村里在重點路段安裝43個治安監控探頭,與綜治中心“雪亮工程”平臺聯網,發現亂堆亂放、秸稈焚燒等問題,網格員及時處置。2024年夏季,監控發現有人在光伏基地附近燒荒,巡邏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制止,及時消除了火災隱患?!熬€上+線下”的管護模式,讓村莊環境始終保持整潔。

如今的鳳凰山村,既是全國文明村,更是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從黨建引領凝聚合力,到鄉風文明浸潤人心,從產業發展夯實基礎,到環境改善提升顏值,鳳凰山村的文明創建之路,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正如村黨支部書記潘祥樹所說:“文明創建沒有終點,我們要讓鳳凰山村既富‘口袋’,更富‘腦袋’,讓文明之花常開不敗?!保S州日報全媒記者 王松 通訊員 何鳳姣)

責任編輯:何霄

涅槃重生處 文明花正艷——隨縣萬福鎮鳳凰山村全國文明村創建紀實

發表時間:2025-07-23 來源:湖北文明網

夏日,走進隨縣萬福店農場鳳凰山村,瀝青路如墨帶蜿蜒穿村過灣,光伏板似銀毯鋪展在田野,法治文化廣場陰涼處老人們悠閑弈棋……這幅動靜相宜的鄉村畫卷,藏著鳳凰山村從“臟亂差”到“全國文明村”的涅槃密碼。

這個曾被戲稱“旱包子、亂崗子、窮窩子”的村莊,如今,蛻變為“產業旺、生態美、鄉風淳”的全國文明村,更是集齊了“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40多項榮譽。短短數年,鳳凰山村何以實現華麗轉身?答案藏在黨建引領的紅色基因里,寫在金色產業的富民畫卷中,融于鄉風文明的潤物無聲間,更刻在綠水青山的生態底色上。

黨建引領 筑牢文明創建“紅色堡壘”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文明興不興,核心在引領?!兵P凰山村的文明蝶變,始終以黨建為“紅色引擎”,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讓“支部引領干、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干”成為文明創建的主旋律。

走進鳳凰山村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星級管理”公示欄清晰標注著該村黨員在“干好本職事、做好身邊事、管好家庭事、參與公益事、完成組織事”中的表現,星級高低直接與評優評先掛鉤。這種“五事爭當”機制,讓黨員有了明確的行動指南,引導全體黨員向先進學習、向典型看齊,形成了人人爭做合格黨員的良好氛圍。

鳳凰山村黨支部深知,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黨組織?!叭摗惫ぷ鞣ㄊ窃摯邋懺靾詮姲嘧拥挠辛ξ淦鳎妩h支部書記定期帶領村“兩委”干部開展政策理論聯學、重點任務聯干、能力作風聯促,推動“兩委”班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省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潘祥樹作為市級“興村治社”明星書記,創新“四個一”幫帶機制,每月與后備干部開展一次政策學習、一次實地調研、一次難題會診、一次成果復盤,助力后備力量成長,為村莊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在黨員大會和主題黨日活動中,鳳凰山村將典型案例分析、法律法規解讀、平安建設宣傳融入其中,不僅提升了黨員的政治素養,還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近年來,全村黨員在生產、生活、學習等方面發揮了帶頭作用,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村民家中,都能看到黨員們忙碌的身影,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擔當,成為村民們心中的榜樣。在土地流轉、光伏項目建設等工作中,黨員帶頭簽約,三天完成1300畝土地流轉協議簽訂,創造了“鳳凰速度”。

培育新風 涵養文明創建“精神底氣”

“村規民約編成歌,家家戶戶唱得樂;紅白喜事不攀比,鄰里和睦暖心窩?!兵P凰山村的鄉風文明,既有制度的約束,更有文化的滋養、科技的賦能與互助的溫情,讓“崇德向善、遵規守禮”成為村民的行動自覺。

160字的村規民約,被村民編成朗朗上口的歌謠,在廣場舞伴奏中傳唱?!熬S護穩定”“守約遵章”等內容,通過“一約四會”(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民主議事會)落到實處。紅白理事會規定“彩禮不超3萬、宴席不超10桌”,讓村民從“人情債”中解脫出來;道德評議會每月評選“身邊好人”,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鳳凰山村積分制管理細則》為鄉風文明建設提供了系統性支撐。全村以“戶主文明檔案袋”為載體,將每戶基礎分設定為100分,通過量化考核實現“積分即貢獻、積分聯分紅、積分映文明”的治理目標。積分結果直接與村集體經濟分配掛鉤,形成“多勞多得、善作善成”的正向激勵機制。

農墾文化厚植文明根基。萬福店農墾展覽館挖掘“創業、鼎新”的農墾精神,通過老物件展示、墾荒雕塑等內容,成為村民尤其是中小學生的精神課堂。農耕文化研學活動讓“勤勞質樸、艱苦奮斗”的品質代代相傳,為文明創建增添歷史底蘊。

智慧平臺為文明創建注入科技活力。村級智慧平臺實現村內路口、重點場所全覆蓋,通過精準畫像與網格化管理,將村務公開、干群互動、環境提升等文明創建工作數字化,讓“隨手拍”監督不文明現象、線上參與文明評議成為常態,激活“智慧化+文明創建”的聯動效能。

互助精神在幸福食堂持續傳承。針對村里老齡化現狀,互助式幸福食堂讓村民自助協作,年輕老人照顧年長老人,勞動與自帶食物可抵餐費,做飯與送餐老人獲補貼。這種“鄰里搭把手”的模式,不僅解決了老人吃飯難題,更讓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融入日常生活。

產業發展 夯實文明創建“物質基礎”

光伏板在陽光下泛著藍光,板下的芝麻正使勁拔節;智能雞舍里30萬只蛋雞“打卡”下蛋,傳送帶載著新鮮雞蛋直奔包裝線——鳳凰山村的田野上,藏著一串會“生錢”的密碼。

產業旺,百姓富,文明才有底氣。鳳凰山村念好“產業經”,通過“金色產業興村”,讓村民腰包鼓起來,為文明創建注入持久動力。

該村先后引進隨縣愛康20MW與國能長源8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流轉村集體土地近2100畝,為村集體年增收110萬元。同時成立隨縣福翔勞務有限公司,負責光伏板維護、清洗、除草等工作,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增加了收入。合作社還利用光伏板下土地配套種植芝麻、紅薯、南瓜等農作物,探索種植艾草等中藥材,再次為村集體增加收入,實現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多重收益。

村集體種植黃桃300畝,不僅提供游客休閑采摘,還探索深加工,將黃桃加工成罐頭產品,提高附加值,直供鳳凰人家酒店,實現了產業鏈的延伸。村里還發展葡萄、草莓、黃瓜等大棚作物,建成采摘園3個。每到周末,武漢、襄陽的游客紛至沓來,體驗采摘樂趣,帶動農產品溢價銷售。

村集體作為“領頭雁”,帶動村民參與到產業發展中并受益,引導村民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家庭農場等經營項目25個;村集體公司常年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40余個,帶動村民增收近80萬;引導村民尤其是脫貧戶入股合作社,2024年為86戶村民分紅86萬元。

“村莊變景區”的轉型同樣精彩。鳳凰山村基于現有基礎設施,“培訓經濟”初步成型,已掛牌隨縣縣委黨校鄉村振興現場教學基地、隨州市職工勞模療休養基地、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實習就業基地,還將重點建設鳳凰花海、親子體驗游樂園、隨棗會戰紀念館、游客中心、艾草深加工、中醫醫養體驗館、特色農產品云集市等項目,打造一個有山有水有花的田園風光景區。

“集體富了,服務才能跟上。”通過合作社經營、勞務公司創收、光伏項目分紅等渠道,村集體的“錢袋子”越來越鼓,這些資金被用于完善基礎設施、幫扶困難群眾。這種“發展成果共享”機制,讓村民對村莊的歸屬感更強,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更高。

環境改善 擦亮文明創建“外在顏值”

“村莊美了,心情順了,文明自然來。”鳳凰山村以“綠色生態美村”為目標,讓“臟亂差”變身“潔凈美”,打造宜居宜業的文明家園。

“以前走的泥巴路,現在是瀝青道;以前喝的塘堰水,現在是自來水?!边@是村民對生活變化的直觀感受。鳳凰山村鋪設污水管網8公里,建成2座污水處理站,生活污水達標排放;13處垃圾分類點實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保潔員分片負責,“三長負責制”(村長、組長、灣長)讓衛生無死角。

從29個自然灣合并為11個,鳳凰山村的規劃藏著“大智慧”。村里保留原有村莊風貌,用本地山石砌景觀墻,用廢磚舊瓦鋪步行道,新建居民安置點,改造8處自然灣,形成“一步一景”的格局。在遷灣騰地過程中,黨員帶頭拆除違建,村民主動參與設計,讓新居既有現代設施,又有鄉土氣息。

“環境整治不是一陣風,要靠制度管長遠。”鳳凰山村制定《農戶保潔責任清單》《保潔工作制度》,將環境衛生納入村規民約,與積分制管理掛鉤——遵守保潔規定可兌換生活用品,反之則在評議會通報。這種“激勵+約束”機制,讓村民從“要我保潔”變為“我要保潔”。

村里在重點路段安裝43個治安監控探頭,與綜治中心“雪亮工程”平臺聯網,發現亂堆亂放、秸稈焚燒等問題,網格員及時處置。2024年夏季,監控發現有人在光伏基地附近燒荒,巡邏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制止,及時消除了火災隱患?!熬€上+線下”的管護模式,讓村莊環境始終保持整潔。

如今的鳳凰山村,既是全國文明村,更是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從黨建引領凝聚合力,到鄉風文明浸潤人心,從產業發展夯實基礎,到環境改善提升顏值,鳳凰山村的文明創建之路,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正如村黨支部書記潘祥樹所說:“文明創建沒有終點,我們要讓鳳凰山村既富‘口袋’,更富‘腦袋’,讓文明之花常開不敗?!保S州日報全媒記者 王松 通訊員 何鳳姣)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