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在夷陵區三斗坪鎮中心小學,暑假班的孩子們正和老師們玩游戲。 三峽日報記者 范玉峰 攝
7月17日,點軍區牛扎坪村“愛心托管班”的小學生倪梓涵興奮地告訴記者:“暑期班能學到很多課程,老師教得生動有趣,特別是體育課的游戲特別好玩!”該托管班由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暖藝”志愿服務隊的13名青年志愿者提供支持。據團市委介紹,這個夏天,和倪梓涵一樣,宜昌市共有近萬名少年兒童在全市364個暑期“愛心托管班”里,度過一個既安全又充實的假期。
這些托管班背后,活躍著一支2000余人的志愿者隊伍——他們中有“母女檔”社區志愿者,有堅持11年赴鄂支教的港澳及海峽兩岸大學生隊伍,還有發揮余熱的“五老”志愿者團隊……
志愿母女檔,溫暖托管班
在西陵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的“愛心托管班”里,志愿者李芳妮正俯身在課桌旁,手把手教孩子寫字。她不僅是這個托管點位的負責人,更是這里21名孩子們口中的“李老師”。
“曾經我的孩子受益于這個愛心托管?!崩罘寄菪χf,“如今她也大了,是時候回饋曾經給予我們溫暖的社區?!闭n堂一角,李芳妮上高二的女兒張桓祎正協助母親維護秩序。“我媽媽之前參與過這個志愿活動,跟著她耳濡目染,所以今年我來了?!睆埢傅t坦言,母親的行動讓她對志愿服務心生向往。母女倆一主一輔,把課堂管理得井井有條。
“我們暑期會開展防溺水教育、急救措施演練、收納整理課等系列課程?!睆埢傅t翻動著電子課程表向記者介紹,“我在課堂上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同時幫助他人讓我非常有成就感?!?/p>
?跨越山海,播種知識火花
7月16日,在夷陵區三斗坪鎮中心小學的教室里,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羅敏芝正指著屏幕上的圖片說:“誰能告訴老師,果皮屬于什么垃圾呢?”臺下的30名小學生聽得十分認真,不少人舉起了手。
這是“陽光支教?孔子行腳”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大學生湖北支教隊伍來到這的第三天,孩子們早已和這些遠道而來的老師們熟絡起來,課堂上的互動十分熱烈。
“2013年起,該活動組織兩岸與港澳相關高校生到湖北偏遠地區支教,累計有120余人參與宜昌地區的支教活動,足跡遍布夷陵區、遠安縣等地?!睅ш牻處熒甓ㄓ鸾榻B,本次活動共有14名師生參與,其中有來自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及巴基斯坦的學生。他們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設計了包括港澳臺文化知識、急救技巧、AI應用、科學實驗等多種課程,為三斗坪鎮的孩子們帶來新的體驗。
剛結束課程的羅敏芝和記者分享,她希望孩子們養成正確垃圾分類的習慣,所以設計了“環保小先鋒”課程?!斑@里很好玩,上課很有趣?!?1歲的馮詩儀說,支教老師們設置的課程非常新穎。
來自圣若瑟大學的黃立鏵介紹,他設置了關于澳門的歷史和文化課以及關于AI的認知與應用課程,“希望通過多元化的課程,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視野?!?/p>
?老少同臺,“紅”聲入童心
7月17日,宜都市枝城鎮解放路社區愛心托管班的教室里格外熱鬧。宜都市關工委五老紅色故事宣講隊的成員們,正用宜都方言講述著一個個滾燙的紅色故事。
宜都市關工委五老紅色故事宣講隊由3位少兒紅色故事宣講員和3位“五老”志愿者組成。這一“老少同臺”的講演隊伍計劃暑期在宜都部分中小學、社區托管班宣講7場紅色故事,截至7月17日,他們已完成4場宣講,場場座無虛席。
“內容既有劉正萬、曹光勝等本地英雄的戰斗事跡,也有新時代的文明新風故事?!币硕际形謇霞t色故事宣講隊隊長徐榮耀介紹,3位“五老”志愿者分別是劉濤、孫永平、徐榮耀,年齡從62歲到77歲,他們以巡回演講宜都本土英雄《曹光勝故事》,紅色革命故事《運槍記》,文明新風故事《一塊錢的故事》等,與孩子們面對面地交流暑假學習生活,切磋故事演講技藝。
“方言講本地事,老人帶娃娃說,紅色精神才能像種子一樣,在孩子們心里扎根發芽?!毙鞓s耀說。
“我們希望通過多方聯動,讓托管班不僅是一個‘看護點’,更成為孩子們開闊眼界、提升綜合素質的成長平臺。”共青團宜昌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結合走訪反饋,優化托管服務模式,并探索與博物館、科技館、研學基地等機構合作,為鄉村孩子提供更多走出校園、接觸社會的機會。
此外,團市委還呼吁更多高校、企業及公益組織加入志愿服務隊伍,共同為少年兒童教育發展貢獻力量。(三峽日報記者 張亮紅 范玉峰 通訊員 宋莉 李佳琪)
發表時間:2025-07-23 來源:湖北文明網
7月16日,在夷陵區三斗坪鎮中心小學,暑假班的孩子們正和老師們玩游戲。 三峽日報記者 范玉峰 攝
7月17日,點軍區牛扎坪村“愛心托管班”的小學生倪梓涵興奮地告訴記者:“暑期班能學到很多課程,老師教得生動有趣,特別是體育課的游戲特別好玩!”該托管班由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暖藝”志愿服務隊的13名青年志愿者提供支持。據團市委介紹,這個夏天,和倪梓涵一樣,宜昌市共有近萬名少年兒童在全市364個暑期“愛心托管班”里,度過一個既安全又充實的假期。
這些托管班背后,活躍著一支2000余人的志愿者隊伍——他們中有“母女檔”社區志愿者,有堅持11年赴鄂支教的港澳及海峽兩岸大學生隊伍,還有發揮余熱的“五老”志愿者團隊……
志愿母女檔,溫暖托管班
在西陵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的“愛心托管班”里,志愿者李芳妮正俯身在課桌旁,手把手教孩子寫字。她不僅是這個托管點位的負責人,更是這里21名孩子們口中的“李老師”。
“曾經我的孩子受益于這個愛心托管?!崩罘寄菪χf,“如今她也大了,是時候回饋曾經給予我們溫暖的社區?!闭n堂一角,李芳妮上高二的女兒張桓祎正協助母親維護秩序?!拔覌寢屩皡⑴c過這個志愿活動,跟著她耳濡目染,所以今年我來了。”張桓祎坦言,母親的行動讓她對志愿服務心生向往。母女倆一主一輔,把課堂管理得井井有條。
“我們暑期會開展防溺水教育、急救措施演練、收納整理課等系列課程?!睆埢傅t翻動著電子課程表向記者介紹,“我在課堂上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同時幫助他人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跨越山海,播種知識火花
7月16日,在夷陵區三斗坪鎮中心小學的教室里,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羅敏芝正指著屏幕上的圖片說:“誰能告訴老師,果皮屬于什么垃圾呢?”臺下的30名小學生聽得十分認真,不少人舉起了手。
這是“陽光支教?孔子行腳”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大學生湖北支教隊伍來到這的第三天,孩子們早已和這些遠道而來的老師們熟絡起來,課堂上的互動十分熱烈。
“2013年起,該活動組織兩岸與港澳相關高校生到湖北偏遠地區支教,累計有120余人參與宜昌地區的支教活動,足跡遍布夷陵區、遠安縣等地。”帶隊教師申定羽介紹,本次活動共有14名師生參與,其中有來自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及巴基斯坦的學生。他們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設計了包括港澳臺文化知識、急救技巧、AI應用、科學實驗等多種課程,為三斗坪鎮的孩子們帶來新的體驗。
剛結束課程的羅敏芝和記者分享,她希望孩子們養成正確垃圾分類的習慣,所以設計了“環保小先鋒”課程?!斑@里很好玩,上課很有趣。”11歲的馮詩儀說,支教老師們設置的課程非常新穎。
來自圣若瑟大學的黃立鏵介紹,他設置了關于澳門的歷史和文化課以及關于AI的認知與應用課程,“希望通過多元化的課程,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視野?!?/p>
?老少同臺,“紅”聲入童心
7月17日,宜都市枝城鎮解放路社區愛心托管班的教室里格外熱鬧。宜都市關工委五老紅色故事宣講隊的成員們,正用宜都方言講述著一個個滾燙的紅色故事。
宜都市關工委五老紅色故事宣講隊由3位少兒紅色故事宣講員和3位“五老”志愿者組成。這一“老少同臺”的講演隊伍計劃暑期在宜都部分中小學、社區托管班宣講7場紅色故事,截至7月17日,他們已完成4場宣講,場場座無虛席。
“內容既有劉正萬、曹光勝等本地英雄的戰斗事跡,也有新時代的文明新風故事?!币硕际形謇霞t色故事宣講隊隊長徐榮耀介紹,3位“五老”志愿者分別是劉濤、孫永平、徐榮耀,年齡從62歲到77歲,他們以巡回演講宜都本土英雄《曹光勝故事》,紅色革命故事《運槍記》,文明新風故事《一塊錢的故事》等,與孩子們面對面地交流暑假學習生活,切磋故事演講技藝。
“方言講本地事,老人帶娃娃說,紅色精神才能像種子一樣,在孩子們心里扎根發芽?!毙鞓s耀說。
“我們希望通過多方聯動,讓托管班不僅是一個‘看護點’,更成為孩子們開闊眼界、提升綜合素質的成長平臺。”共青團宜昌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結合走訪反饋,優化托管服務模式,并探索與博物館、科技館、研學基地等機構合作,為鄉村孩子提供更多走出校園、接觸社會的機會。
此外,團市委還呼吁更多高校、企業及公益組織加入志愿服務隊伍,共同為少年兒童教育發展貢獻力量。(三峽日報記者 張亮紅 范玉峰 通訊員 宋莉 李佳琪)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