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香氤氳,古韻新聲。
在“時珍故里·中國艾都”湖北蘄春,千年蘄艾正通過非遺活化,在文化體驗、技藝傳承、產業拓展等領域多點發力,以品牌創新推動文化創新,讓傳統中醫藥文化煥發蓬勃生機。
沉浸式體驗非遺技藝
“我們挑選存放三年的艾葉,經古法碾碎、石臼捶打,制成高品質艾絨用于艾條制作?!?月17日,一支來自湖南的旅行團走進蘄艾集團“非遺體驗工坊”,講解員胡小慧向游客介紹蘄艾傳統制作工藝。
在蘄艾生產車間的人工卷艾窗口,工作人員為了更好保留艾葉藥性,完全按照古法制作艾絨,全程僅與木頭、石頭接觸,避免接觸金屬,引得游客駐足拍照。
據蘄艾集團營銷中心劉欣介紹,在蘄艾工坊,每一件艾草產品都賦予獨一無二的溯源碼,代表每一片進入生產線的艾草都源自蘄春優質產區。
在李時珍醫藥集團的艾草展廳內,游客們可參與鮮艾葉采摘晾曬、艾條卷制、非遺手辦、蘄艾精油手工皂制作、蘄艾香囊縫制等項目,沉浸式體驗非遺技術的獨特魅力。
“非遺+體驗”模式的創新實踐,成為蘄艾非遺活化的生動縮影。
今年,李時珍中醫藥文化節期間,《醫圣拜師》《何以蘄艾》等六部劇目采用“戲劇 + 沉浸式體驗”模式,通過3D全息投影、AR場景還原等前沿技術,將蘄艾非遺制作工藝、傳統中醫藥診療場景搬上舞臺,讓李時珍等歷史文化名人“鮮活”再現。
8.3萬名艾灸師走向全國
“保持3—5厘米施灸距離,手要穩……”在李時珍養生學院實操課堂上,學員們手持雷火灸,在老師的精準指導下,學習蘄春艾灸療法技法要領。
蘄春艾灸療法作為民間傳統技藝,以其選穴精準、技法獨特、灸材地道及強大的熱穿透力著稱,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傳統工藝至今仍得以傳承,成為蘄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這些傳統工藝的傳承與推廣,離不開專業的艾灸師。
蘄春縣積極構建完善的艾灸師培訓體系,創新政企合作模式,整合31家培訓機構資源。截至2024年,累計開班800余期,培育獲證艾灸師8.3萬名。這些專業的艾灸師走向全國各地的養生館、中醫館,將艾灸這一傳統療法帶到更多人身邊。
如今,蘄春艾灸師勞務品牌價值達326.91億元,榮獲全國“我最關注的勞務品牌”評選第一名。蘄春艾灸師月均收入達6500元,年創造勞務經濟收入超百億元。
開發文創產品500余件
在蘄春縣文創中心“哈啰李時珍”文創展區,身著漢服的李時珍手辦、融入“蘄春四寶”元素的Q版鑰匙扣、印有本草圖譜的鼠標墊等文創產品,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巧妙融合。
“蘄艾文創為非遺活化注入新活力,深受消費者喜愛。”蘄春縣文創中心辦公室主任王維維介紹,目前形成了“蘄之艾”“蘄之陶”“蘄之味”“蘄之韻”“蘄之圣”五大系列500余件文創產品,研發設計文創雪糕、文創布鞋、陶藝手抓壺等精品文創產品30余種。
去年,省委農辦出臺“艾七條”政策,打造蘄春蘄艾公用品牌,搶占艾產業發展制高點。蘄春縣連續舉辦李時珍中藥材交易會和蘄艾文化節等活動,并在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下,成立湖北省中藥材協會蘄艾專業委員會,率先在全國發布 《蘄艾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構建品牌聯盟,加快蘄艾標準化、品牌化、國際化步伐。
2025年,蘄艾品牌價值達到142.58億元,實現十年連續攀升。蘄艾綜合產值達到160億元,帶動全產業鏈就業創業30萬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沖 彭磊 通訊員 李聚森)
發表時間:2025-07-21 來源:湖北文明網
艾香氤氳,古韻新聲。
在“時珍故里·中國艾都”湖北蘄春,千年蘄艾正通過非遺活化,在文化體驗、技藝傳承、產業拓展等領域多點發力,以品牌創新推動文化創新,讓傳統中醫藥文化煥發蓬勃生機。
沉浸式體驗非遺技藝
“我們挑選存放三年的艾葉,經古法碾碎、石臼捶打,制成高品質艾絨用于艾條制作。”6月17日,一支來自湖南的旅行團走進蘄艾集團“非遺體驗工坊”,講解員胡小慧向游客介紹蘄艾傳統制作工藝。
在蘄艾生產車間的人工卷艾窗口,工作人員為了更好保留艾葉藥性,完全按照古法制作艾絨,全程僅與木頭、石頭接觸,避免接觸金屬,引得游客駐足拍照。
據蘄艾集團營銷中心劉欣介紹,在蘄艾工坊,每一件艾草產品都賦予獨一無二的溯源碼,代表每一片進入生產線的艾草都源自蘄春優質產區。
在李時珍醫藥集團的艾草展廳內,游客們可參與鮮艾葉采摘晾曬、艾條卷制、非遺手辦、蘄艾精油手工皂制作、蘄艾香囊縫制等項目,沉浸式體驗非遺技術的獨特魅力。
“非遺+體驗”模式的創新實踐,成為蘄艾非遺活化的生動縮影。
今年,李時珍中醫藥文化節期間,《醫圣拜師》《何以蘄艾》等六部劇目采用“戲劇 + 沉浸式體驗”模式,通過3D全息投影、AR場景還原等前沿技術,將蘄艾非遺制作工藝、傳統中醫藥診療場景搬上舞臺,讓李時珍等歷史文化名人“鮮活”再現。
8.3萬名艾灸師走向全國
“保持3—5厘米施灸距離,手要穩……”在李時珍養生學院實操課堂上,學員們手持雷火灸,在老師的精準指導下,學習蘄春艾灸療法技法要領。
蘄春艾灸療法作為民間傳統技藝,以其選穴精準、技法獨特、灸材地道及強大的熱穿透力著稱,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傳統工藝至今仍得以傳承,成為蘄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這些傳統工藝的傳承與推廣,離不開專業的艾灸師。
蘄春縣積極構建完善的艾灸師培訓體系,創新政企合作模式,整合31家培訓機構資源。截至2024年,累計開班800余期,培育獲證艾灸師8.3萬名。這些專業的艾灸師走向全國各地的養生館、中醫館,將艾灸這一傳統療法帶到更多人身邊。
如今,蘄春艾灸師勞務品牌價值達326.91億元,榮獲全國“我最關注的勞務品牌”評選第一名。蘄春艾灸師月均收入達6500元,年創造勞務經濟收入超百億元。
開發文創產品500余件
在蘄春縣文創中心“哈啰李時珍”文創展區,身著漢服的李時珍手辦、融入“蘄春四寶”元素的Q版鑰匙扣、印有本草圖譜的鼠標墊等文創產品,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巧妙融合。
“蘄艾文創為非遺活化注入新活力,深受消費者喜愛?!碧I春縣文創中心辦公室主任王維維介紹,目前形成了“蘄之艾”“蘄之陶”“蘄之味”“蘄之韻”“蘄之圣”五大系列500余件文創產品,研發設計文創雪糕、文創布鞋、陶藝手抓壺等精品文創產品30余種。
去年,省委農辦出臺“艾七條”政策,打造蘄春蘄艾公用品牌,搶占艾產業發展制高點。蘄春縣連續舉辦李時珍中藥材交易會和蘄艾文化節等活動,并在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下,成立湖北省中藥材協會蘄艾專業委員會,率先在全國發布 《蘄艾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構建品牌聯盟,加快蘄艾標準化、品牌化、國際化步伐。
2025年,蘄艾品牌價值達到142.58億元,實現十年連續攀升。蘄艾綜合產值達到160億元,帶動全產業鏈就業創業30萬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沖 彭磊 通訊員 李聚森)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