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映文筆塔——全國文明村鎮尾筆村的創建紀實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7月14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尾筆村老女橋稻蝦基地

2024年度尾筆村家庭文明誠信五星級授牌儀式

尾筆村集體祝壽活動之洗腳報親恩

尾筆村村標

在宜都市老城以南的高處,曾矗立著三座筆形石塔,相傳在清朝乾隆年間,一門三杰同登皇榜,當地為紀念三人,修建三座文筆塔,分布在如今的頭筆社區、中筆社區以及尾筆村。

尾筆因此得名。

近年來,尾筆村早已將這份文化基因融入血脈,充分用好用活文化資源,深入挖掘文筆塔的歷史文化內涵,將其融入鄉村建設和精神文明培育中,建設文明鄉村。因地制宜務實探索村規民約、移風易俗等鄉村善治“尾筆模式”,推動鄉風文明建設。2025年,該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立足“小切口” 撬動“大治理”

今年高考結束,村里迅速啟動高考學子摸排走訪工作,為今年的“談理想、講正氣、樹新風”聯誼慶?;顒幼鰷蕚洹N补P村黨委書記黃攀虹告訴記者,村里每年暑期都會組織高考學子集中座談、宣傳,簽訂不辦升學宴的承諾書,并按照錄取高校檔次給予500-1000元的獎勵。

這是該村狠剎人情風的又一創新舉措,而這一探索源于2018年村民曹婆婆的“靈魂拷問”?!拔医裉煊蛛S了500元的份子錢,一年光隨禮就要花兩三萬元,現在還欠債。你們村干部管不管?能不能管?會不會管?”彼時新上任的黃攀虹才驚覺大伙對人情減負的迫切期盼。

“當年村里平均要辦500多場紅白事,每戶一年就得花3萬元用于人情開支,村民一年下來掙的錢全花在里面了。”黃攀虹說,管不管,是態度問題;能不能管,是權限問題;會不會管,是能力問題。

破立之間見真章。面對群眾訴求,尾筆村“兩委”班子堅定狠剎人情風、培樹新風尚的決心。在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紅白事辦理暫行規定》,明確“新生兒出生、結婚、喪事3件事可辦,其他事項一律不能辦,普通賓客隨禮不超過100元,允許辦的不超過20桌,不允許辦的在家不超過5桌”等硬性規定。

為推動規定的有效執行,村里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并積極爭取相關行政執法部門的支持,對村民紅白事進行事前報備審批和行為監督。

但是治理人情風并不是消除人情味。

“村里連續八年為60歲以上整生老人開展集體敬老祝壽活動,把家庭壽宴變集體壽禮,家風、家庭、家教得到很好的傳承。”黃攀虹介紹,經過治理,全村紅白事減少到如今50場以內,每戶家庭年均人情支出也減少到7000元以下。

玩轉“小積分” 兌出“大文明”

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不只點上發力,還需面上提升。嘗到甜頭的黃攀虹隨即與村黨組織成員研究頒布了28條具有可操作性、可實施、可復制、接地氣的《尾筆村村規民約》,同時制定《家庭文明誠信檔案管理暫行規定》《家庭文明誠信積分實施細則》,建立道德評議會。

在尾筆村,家家戶戶都有本“文明賬”。每個家庭每年基礎分為100分,當年得分90分及以上為誠信戶,低于90分為失信戶。不僅明確了志愿服務、移風易俗、創業帶富等22個加分項,還確定違反村規民約的31個減分項。

“每季度開展一次道德評審會,先由個人申請或群眾反饋加減分,安排專人實地調查取證后,再經道德評議會評審初步確定‘文明誠信戶’和‘失信戶’,到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公示后最終記入誠信檔案?!?/p>

“四兌三丟!”黃攀虹介紹道,文明誠信戶可兌物資、兌服務、兌榮譽、兌信用,而失信戶則既丟面子、丟實惠,還丟前途。

一位村民因欠繳村內土地流轉租金,被村道德評議會認定為失信行為,并記錄在其家庭文明誠信檔案上。而后他及時繳清欠款,并簽訂承諾書,才將其失信記錄銷號。此后,這位村民不僅每年按時繳納租金,還積極參加村內公益事業,并為村捐款捐物,成了鄉賢。

據統計,積分制實施以來,該村家庭文明誠信積分加分戶逐年攀高。2024年,加分戶數已達545戶,約占全村戶數一半。

改變“小環境” 促成“大產業”

如今的尾筆村,不僅里子厚實,面子也十分光鮮。

筆硯灣的清晨,村民吳順芳踏著菜園里的彩磚小道摘菜,“到菜園子摘菜,都不會弄臟鞋?!彼砗螅掭菀恍碌呐镂菖c規整的菜畦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現代“農耕圖”。

近五年,尾筆村依托美麗鄉村項目建設完成美麗蛻變:新建改擴建道路4000余米、黑化5000余米、亮化7000余米,新安裝路燈230余盞,整治堰塘40余口,新建3個活動廣場,1處休閑公園,全村實現天然氣全覆蓋。

環境改變的同時,也為村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依托美麗鄉村等項目資金,規劃建設全村“兩核一軸”示范帶,并在沿線謀劃打造冷鏈物流、倉儲展銷、電商直播、餐飲民宿等特色產業,致力于建成全市設施農業、智慧農業先行區。

為更好發揮城郊區位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產業。黃攀虹帶領村“兩委”班子走遍田間地頭,深入農戶家中,扎實調研,謀劃“一中心四區域”的產業布局,努力繪就發展藍圖。一方面依托優美的田園風光,協調流轉土地610畝,招引五家家庭農場,開發果蔬采摘、農事體驗等休閑項目,配套建設親子樂園、水上娛樂等設施;另一方面深耕文化底蘊,通過舉辦稻蝦美食節、“三桿筆”“老女橋”等特色文化IP,建成全市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持續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轉型升級,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能。

2024年,尾筆村集體經濟突破130萬元,農戶可支配收入達到35200元。

漫步在尾筆村,柏油路蜿蜒串聯起古塔遺韻與現代農居,文筆塔的傳說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被重新講述;稻蝦田里泛起的漣漪映照著村民的笑臉,而誠信積分公示欄前總有人駐足比較——那不僅是數字的增減,更是鄉風文明的刻度。

當夕陽為筆硯灣倒懸的毛筆鍍上金邊,廣場上響起歡快的廣場舞曲,這全國文明村正以文明為筆、以產業為墨,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文明新篇。(三峽商報記者  方勇華  孫玉敏  通訊員  胡絲竹

責任編輯:王炯

文明花映文筆塔——全國文明村鎮尾筆村的創建紀實

發表時間:2025-07-14 來源:湖北文明網

尾筆村老女橋稻蝦基地

2024年度尾筆村家庭文明誠信五星級授牌儀式

尾筆村集體祝壽活動之洗腳報親恩

尾筆村村標

在宜都市老城以南的高處,曾矗立著三座筆形石塔,相傳在清朝乾隆年間,一門三杰同登皇榜,當地為紀念三人,修建三座文筆塔,分布在如今的頭筆社區、中筆社區以及尾筆村。

尾筆因此得名。

近年來,尾筆村早已將這份文化基因融入血脈,充分用好用活文化資源,深入挖掘文筆塔的歷史文化內涵,將其融入鄉村建設和精神文明培育中,建設文明鄉村。因地制宜務實探索村規民約、移風易俗等鄉村善治“尾筆模式”,推動鄉風文明建設。2025年,該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立足“小切口” 撬動“大治理”

今年高考結束,村里迅速啟動高考學子摸排走訪工作,為今年的“談理想、講正氣、樹新風”聯誼慶祝活動做準備。尾筆村黨委書記黃攀虹告訴記者,村里每年暑期都會組織高考學子集中座談、宣傳,簽訂不辦升學宴的承諾書,并按照錄取高校檔次給予500-1000元的獎勵。

這是該村狠剎人情風的又一創新舉措,而這一探索源于2018年村民曹婆婆的“靈魂拷問”。“我今天又隨了500元的份子錢,一年光隨禮就要花兩三萬元,現在還欠債。你們村干部管不管?能不能管?會不會管?”彼時新上任的黃攀虹才驚覺大伙對人情減負的迫切期盼。

“當年村里平均要辦500多場紅白事,每戶一年就得花3萬元用于人情開支,村民一年下來掙的錢全花在里面了?!秉S攀虹說,管不管,是態度問題;能不能管,是權限問題;會不會管,是能力問題。

破立之間見真章。面對群眾訴求,尾筆村“兩委”班子堅定狠剎人情風、培樹新風尚的決心。在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紅白事辦理暫行規定》,明確“新生兒出生、結婚、喪事3件事可辦,其他事項一律不能辦,普通賓客隨禮不超過100元,允許辦的不超過20桌,不允許辦的在家不超過5桌”等硬性規定。

為推動規定的有效執行,村里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并積極爭取相關行政執法部門的支持,對村民紅白事進行事前報備審批和行為監督。

但是治理人情風并不是消除人情味。

“村里連續八年為60歲以上整生老人開展集體敬老祝壽活動,把家庭壽宴變集體壽禮,家風、家庭、家教得到很好的傳承?!秉S攀虹介紹,經過治理,全村紅白事減少到如今50場以內,每戶家庭年均人情支出也減少到7000元以下。

玩轉“小積分” 兌出“大文明”

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不只點上發力,還需面上提升。嘗到甜頭的黃攀虹隨即與村黨組織成員研究頒布了28條具有可操作性、可實施、可復制、接地氣的《尾筆村村規民約》,同時制定《家庭文明誠信檔案管理暫行規定》《家庭文明誠信積分實施細則》,建立道德評議會。

在尾筆村,家家戶戶都有本“文明賬”。每個家庭每年基礎分為100分,當年得分90分及以上為誠信戶,低于90分為失信戶。不僅明確了志愿服務、移風易俗、創業帶富等22個加分項,還確定違反村規民約的31個減分項。

“每季度開展一次道德評審會,先由個人申請或群眾反饋加減分,安排專人實地調查取證后,再經道德評議會評審初步確定‘文明誠信戶’和‘失信戶’,到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公示后最終記入誠信檔案?!?/p>

“四兌三丟!”黃攀虹介紹道,文明誠信戶可兌物資、兌服務、兌榮譽、兌信用,而失信戶則既丟面子、丟實惠,還丟前途。

一位村民因欠繳村內土地流轉租金,被村道德評議會認定為失信行為,并記錄在其家庭文明誠信檔案上。而后他及時繳清欠款,并簽訂承諾書,才將其失信記錄銷號。此后,這位村民不僅每年按時繳納租金,還積極參加村內公益事業,并為村捐款捐物,成了鄉賢。

據統計,積分制實施以來,該村家庭文明誠信積分加分戶逐年攀高。2024年,加分戶數已達545戶,約占全村戶數一半。

改變“小環境” 促成“大產業”

如今的尾筆村,不僅里子厚實,面子也十分光鮮。

筆硯灣的清晨,村民吳順芳踏著菜園里的彩磚小道摘菜,“到菜園子摘菜,都不會弄臟鞋?!彼砗螅掭菀恍碌呐镂菖c規整的菜畦相映成趣,宛如一幅現代“農耕圖”。

近五年,尾筆村依托美麗鄉村項目建設完成美麗蛻變:新建改擴建道路4000余米、黑化5000余米、亮化7000余米,新安裝路燈230余盞,整治堰塘40余口,新建3個活動廣場,1處休閑公園,全村實現天然氣全覆蓋。

環境改變的同時,也為村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依托美麗鄉村等項目資金,規劃建設全村“兩核一軸”示范帶,并在沿線謀劃打造冷鏈物流、倉儲展銷、電商直播、餐飲民宿等特色產業,致力于建成全市設施農業、智慧農業先行區。

為更好發揮城郊區位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產業。黃攀虹帶領村“兩委”班子走遍田間地頭,深入農戶家中,扎實調研,謀劃“一中心四區域”的產業布局,努力繪就發展藍圖。一方面依托優美的田園風光,協調流轉土地610畝,招引五家家庭農場,開發果蔬采摘、農事體驗等休閑項目,配套建設親子樂園、水上娛樂等設施;另一方面深耕文化底蘊,通過舉辦稻蝦美食節、“三桿筆”“老女橋”等特色文化IP,建成全市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持續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轉型升級,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能。

2024年,尾筆村集體經濟突破130萬元,農戶可支配收入達到35200元。

漫步在尾筆村,柏油路蜿蜒串聯起古塔遺韻與現代農居,文筆塔的傳說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被重新講述;稻蝦田里泛起的漣漪映照著村民的笑臉,而誠信積分公示欄前總有人駐足比較——那不僅是數字的增減,更是鄉風文明的刻度。

當夕陽為筆硯灣倒懸的毛筆鍍上金邊,廣場上響起歡快的廣場舞曲,這全國文明村正以文明為筆、以產業為墨,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文明新篇。(三峽商報記者  方勇華  孫玉敏  通訊員  胡絲竹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