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開耀茶鄉 德潤五峰領風尚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7月11日    來源:三峽日報

今年5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對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榮譽的地方、單位和個人授予了榮譽稱號,其中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楠木河村上榜全國文明村鎮,水浕司村向宗樂家庭入選全國文明家庭。

近年來,五峰聚焦立精神支柱、樹價值標桿、育時代新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有力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進一步形成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截至目前,五峰已涌現出1位全國道德模范、10位“中國好人”、12位“荊楚楷?!保珖拿鞔鍞盗吭鲋?個,新增全國文明家庭1個,全縣志愿者注冊人數達2萬余名。

文明沃土深耕善治滋養“楠木常青”

夏山如滴,茶鄉染翠。近日,記者來到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五峰鎮楠木河村,古野茶2號基地內挖掘機轟鳴作響。望著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村黨支部書記伍學林笑意盈盈:“咱們的‘餃子宴’,又辦成一樁民生實事!”

幾天前,60余位村民圍坐一堂,在餃子的鮮香中敲定施工方案,為全村1200畝珍稀古茶樹資源打通產業騰飛的道路。

“50余場流動餃子宴,100余件民生實事,靠的是‘村級出資、東家出地、村民出力’三股繩。”伍學林翻開議事本表示,“餃子宴”凝聚民心共謀和發展共識的背后,折射的是楠木河村文明鄉風的向善向好。

宜昌市國家保密局駐楠木河村工作隊員秦文哲對楠木河村干事創業的凝聚力深有印象。今年大年初九是他前來駐村報到的第2天,剛剛下過大雪,村里一處道路發生小規模塌方,隨著村干部在通聯群里一聲吆喝,還在過年團聚的村民們都積極響應。“一會兒就來了三四十人,還有一家老小傾巢出動的?!鼻匚恼鼙贿@片文明沃土深深觸動。

楠木河村以文明鄉村建設破題人居環境,發起“清潔家園”行動,根治“三堆兩垛”頑疾。更以“美麗庭院”為載體,硬化4.7公里入戶道路,為80戶村民發放菜種花苗。昔日的雜亂角落蛻變為小菜園、小花園,房前屋后皆是風景。村委會門前的法治長廊鐫刻的村規民約,與漫山蒼翠相映成輝。

“婚宴少擺五桌,庭院評上星級,去年攢了80幾分?!迸彺逦瘯摹罢\信積分超市”,數位村民正用積分兌換商品。楠木河村依托宜昌市司法局、宜昌市國家保密局、招商銀行等駐村單位的幫扶資金,組建積分評定小組,將婚喪簡辦、庭院美化等納入考核,每季度發放積分兌換物資。據了解,該村已開展集中兌換活動20余次,兌換實物金額達18.3萬元,帶動200余名黨員群眾投身基層社會治理。小小積分冊,記錄著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文明蝶變。

夜幕降臨,村民文化廣場上撒葉兒嗬廣場舞步歡騰。楠木河村按需打造“N個陣地”——法治長廊、共享書屋、綜合服務站等。而最特別的當屬山坳里的共享直播間,“小河彎彎”等本土網紅化身志愿者,將臘肉、茶葉銷往全國,以直播帶貨助農增收5萬余元。65場接地氣的文化活動讓“小陣地”持續釋放大能量。

楠木河村還發動“多元力量”,不斷推進基層治理的組織融合、服務融合、治理融合。自成立“1+8+N”文明實踐隊以來,能人調解員、“法律明白人”“一警三專N員”隊伍各展所長,結合“智頻安楠”監控平臺全天候守護,讓54起矛盾糾紛在月度研判會上及時化解。

科技賦能守護平安和諧的同時,文化的柔性力量也在春風化雨中浸潤心田。記者在新繪的連環畫冊上看到,“新六尺巷故事”傳頌著鄰里禮讓的佳話,生動詮釋著這座全國文明村崇德向善、和諧共生的精神內核。

向宗樂夫婦相濡以沫筑造愛的港灣

夏日晨光剛爬上五峰山尖,五峰鎮水浕司村向宗樂家的菜園子已沾著露珠醒了。77歲的向宗樂雙臂夾緊木柄鋤頭,正深耕著菜地。妻子田科秀蹲在田邊,用葫蘆瓢往菜根部澆水,鬢角的白發被晨露打濕。

“慢些搞,莫搞傷了?!碧锟菩汴P心地說道。

“當年砌石坎磨破幾十次,這點小傷怕啥?!毕蜃跇泛敛辉谝猓譃⒚?。

露水從菜葉間滾落,打濕了兩人的褲腳。這對相伴50年的夫妻,用布滿老繭的“雙手”,在命運的荊棘里辟出了一片溫暖的港灣。

1975年,27歲的向宗樂因意外失去雙手和左眼。從醫院醒來時,妻子田科秀紅腫的眼睛里寫滿心疼,兩個女兒躲在墻角怯生生地望著他。出院后,穿衣靠妻子幫、吃飯靠妻子喂,這個曾經的壯勞力成了“累贅”。

“你走吧,別跟著我受苦?!毕蜃跇窡o數次哽咽著趕妻子走,田科秀卻把他的殘臂輕輕抱在懷里:“你在,家才在?!?/p>

為了讓丈夫重拾希望,田科秀變著法兒做軟爛的面糊,用鐵絲彎成“鐵手套”套在他殘臂上,教他用臂彎夾木勺。一頓飯常常吃一個小時,湯汁灑得滿身都是,田科秀就默默在旁擦汗遞毛巾。三個月后的一個清晨,當向宗樂終于獨自喝完一碗粥,夫妻倆相視而笑,淚水里藏著劫后余生的堅定——日子再難,只要兩人同心,就沒有跨不過的坎。

為了給家人一個像樣的家,向宗樂決定開墾天池河邊的亂石灘。第一次下田,磨破的傷口滲出鮮血,在泥土里留下血印,田科秀心疼得直掉淚,他卻咬牙說:“慢慢來?!?/p>

為了能順利開墾田地,夫妻倆改造農具,在鋤頭把刻凹槽、給鐵鍬焊鐵環,讓殘臂能穩穩卡住。田科秀在前牽牛,向宗樂在后抵著犁,一壟一壟翻耕貧瘠的土地。

1982年,他們借錢買下河灘地。挖亂石、砍荊棘、壘石坎,向宗樂每天泡在河灘上,雙臂磨得血肉模糊,田科秀就帶著草藥守在旁邊,白天遞工具、夜里敷藥。兩年時間,夫妻倆移走近百車亂石,用碎磚和石頭砌起新房。

當第一縷陽光照進新家,向宗樂摸著磚縫說:“這輩子苦了你?!碧锟菩銚u頭:“苦日子熬過去,就是甜?!?/p>

隨著女兒長大,家庭開支漸增,夫妻倆又琢磨起新營生。田科秀收拾出一處空地改造成酒窖,向宗樂用雙臂夾著木勺攪拌酒曲;他們挖魚塘、搭豬圈,向宗樂練出用殘臂喂豬的技巧,田科秀背著竹簍走幾里山路賣雞蛋。

2012年,魚塘遭偷、積蓄花光,向宗樂卻笑著說:“魚沒了,咱養豬;豬賣了,咱釀酒?!毕蜃跇返臉酚^感染著全家,田科秀帶著女兒整理茶園,他則摸索著用嘴咬著繩子放羊。到目前,家里的豬圈有2頭肥豬,雞圈里十幾只雞,酒窖每年出產幾百斤純糧酒,日子終于“冒了尖”。

向宗樂在把日子過好的同時不忘幫助別人。他水性好,聽見呼救就下河救人,幾十年來救了十多人。有人問起,他總說:“我沒手,但有力氣,能拉一把是一把?!焙唵卧捳Z里,藏著至純的善良。

抽屜里,靜靜躺著他們“全國五好家庭”、“全國最美家庭”等榮譽證書,夫妻倆卻很少提及。田科秀總說:“一家人不吵架、不偷懶,互相幫襯就比啥都強?!毕蜃跇穭t常對孫輩念叨:“手沒了不怕,心不能放棄;日子難不怕,勁往一處使?!?/p>

“一葉蘭舟”催生“文明新風”澎湃浪潮

“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我們,讓志愿精神吹遍五峰山,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身在五峰、心在五峰、干在五峰’,進而‘扎根五峰,深愛五峰’?!痹谌涨伴_展的“我和我的五峰”大討論主題訪談中,五峰三農客運有限公司駕駛員鄧蘭舟這樣說道。

今年“五一”前夕,先后榮獲“中國好人”“第八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2022年感動交通十大年度人物”等榮譽的鄧蘭舟,走進北京人民大會堂捧回“全國勞動模范”獎章,隨后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用質樸的話語講述了一個關于堅守與傳遞的故事:17年義務帶貨10萬余件,服務沿線8000多名村民,安全行車90萬公里零事故。

在五峰鎮至麥莊村和漁洋關鎮至懷抱窩村等險峻山路上,鄧蘭舟常年駕駛著鄂E22227號鄉村客運,既當司機又當貨郎,除了將乘客們安全送達目的地,還為沿線村民帶貨,從急用藥品、學童課本到飼料農資、年貨臘肉,清單寫滿了十幾個筆記本。網友們親切地稱他為“大山里的幸福擺渡人”。更深層的改變發生在“鄧蘭舟車隊”成立后,9名司機分工協作,日均送運貨物超300件,義務帶貨的身影從一條線覆蓋到全鎮。

在鄧蘭舟的影響下,五峰鎮各村(社區)相繼組建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鄧蘭舟志愿服務隊,并設立文明鄉村志愿服務、美麗家園志愿服務、親情茶鄉志愿服務、應急救援志愿服務四支分隊,每年開展40余項鎮級志愿服務活動。

從“一人一車”到“群星閃耀”,鄧蘭舟的善舉催生了五峰最動人的文明風景線。2022年3月,在五峰各級各部門推動下,“鄧蘭舟志愿服務隊”逐步發展壯大。這支最初僅有9名司機、6輛客車的隊伍,如今已增至585名志愿者,涵蓋客運司機、理發師、村支書等各行各業,他們以鄧蘭舟為榜樣,開展志愿服務900余場,惠及群眾近3萬人次,將“義務帶貨”的微瀾漣漪匯集成“文明新風”的澎湃浪潮。

善施者善得,愛出者愛返。有一年冬天,鄧蘭舟的班車被大雪阻斷了去路,正當他著急的時候,一支熟悉的隊伍出現了,“鄧蘭舟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扛著鐵鍬、掃把前來,沿路鏟雪清掃,為客車開辟出一條通途。“眾人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就能成為照亮大山的火炬?!边@一刻,鄧蘭舟為眾人感動,也為自己自豪。

“鄧蘭舟的事跡和影響,是五峰遍地盛開‘文明之花’最生動的注腳?!蔽宸逋良易遄灾慰h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力動情地說:“鄧蘭舟們點燃的志愿之火,已融入‘身在五峰、心在五峰、干在五峰、愛上五峰’的城市基因,當每個平凡個體都被激發出向上向善自覺,文明便從一處‘風景’升華為全域‘風尚’,凝聚成為推動鄉村振興最深厚的精神力量?!?span style="text-indent: 2em;">(三峽日報記者 宋鈺杰 通訊員 聶悟婧 余娟 付亞敏

責任編輯:李歡

文明花開耀茶鄉 德潤五峰領風尚

發表時間:2025-07-11 來源:三峽日報

今年5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對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等榮譽的地方、單位和個人授予了榮譽稱號,其中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楠木河村上榜全國文明村鎮,水浕司村向宗樂家庭入選全國文明家庭。

近年來,五峰聚焦立精神支柱、樹價值標桿、育時代新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有力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進一步形成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截至目前,五峰已涌現出1位全國道德模范、10位“中國好人”、12位“荊楚楷?!?,全國文明村數量增至3個,新增全國文明家庭1個,全縣志愿者注冊人數達2萬余名。

文明沃土深耕善治滋養“楠木常青”

夏山如滴,茶鄉染翠。近日,記者來到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五峰鎮楠木河村,古野茶2號基地內挖掘機轟鳴作響。望著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村黨支部書記伍學林笑意盈盈:“咱們的‘餃子宴’,又辦成一樁民生實事!”

幾天前,60余位村民圍坐一堂,在餃子的鮮香中敲定施工方案,為全村1200畝珍稀古茶樹資源打通產業騰飛的道路。

“50余場流動餃子宴,100余件民生實事,靠的是‘村級出資、東家出地、村民出力’三股繩。”伍學林翻開議事本表示,“餃子宴”凝聚民心共謀和發展共識的背后,折射的是楠木河村文明鄉風的向善向好。

宜昌市國家保密局駐楠木河村工作隊員秦文哲對楠木河村干事創業的凝聚力深有印象。今年大年初九是他前來駐村報到的第2天,剛剛下過大雪,村里一處道路發生小規模塌方,隨著村干部在通聯群里一聲吆喝,還在過年團聚的村民們都積極響應。“一會兒就來了三四十人,還有一家老小傾巢出動的?!鼻匚恼鼙贿@片文明沃土深深觸動。

楠木河村以文明鄉村建設破題人居環境,發起“清潔家園”行動,根治“三堆兩垛”頑疾。更以“美麗庭院”為載體,硬化4.7公里入戶道路,為80戶村民發放菜種花苗。昔日的雜亂角落蛻變為小菜園、小花園,房前屋后皆是風景。村委會門前的法治長廊鐫刻的村規民約,與漫山蒼翠相映成輝。

“婚宴少擺五桌,庭院評上星級,去年攢了80幾分?!迸彺逦瘯摹罢\信積分超市”,數位村民正用積分兌換商品。楠木河村依托宜昌市司法局、宜昌市國家保密局、招商銀行等駐村單位的幫扶資金,組建積分評定小組,將婚喪簡辦、庭院美化等納入考核,每季度發放積分兌換物資。據了解,該村已開展集中兌換活動20余次,兌換實物金額達18.3萬元,帶動200余名黨員群眾投身基層社會治理。小小積分冊,記錄著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文明蝶變。

夜幕降臨,村民文化廣場上撒葉兒嗬廣場舞步歡騰。楠木河村按需打造“N個陣地”——法治長廊、共享書屋、綜合服務站等。而最特別的當屬山坳里的共享直播間,“小河彎彎”等本土網紅化身志愿者,將臘肉、茶葉銷往全國,以直播帶貨助農增收5萬余元。65場接地氣的文化活動讓“小陣地”持續釋放大能量。

楠木河村還發動“多元力量”,不斷推進基層治理的組織融合、服務融合、治理融合。自成立“1+8+N”文明實踐隊以來,能人調解員、“法律明白人”“一警三專N員”隊伍各展所長,結合“智頻安楠”監控平臺全天候守護,讓54起矛盾糾紛在月度研判會上及時化解。

科技賦能守護平安和諧的同時,文化的柔性力量也在春風化雨中浸潤心田。記者在新繪的連環畫冊上看到,“新六尺巷故事”傳頌著鄰里禮讓的佳話,生動詮釋著這座全國文明村崇德向善、和諧共生的精神內核。

向宗樂夫婦相濡以沫筑造愛的港灣

夏日晨光剛爬上五峰山尖,五峰鎮水浕司村向宗樂家的菜園子已沾著露珠醒了。77歲的向宗樂雙臂夾緊木柄鋤頭,正深耕著菜地。妻子田科秀蹲在田邊,用葫蘆瓢往菜根部澆水,鬢角的白發被晨露打濕。

“慢些搞,莫搞傷了?!碧锟菩汴P心地說道。

“當年砌石坎磨破幾十次,這點小傷怕啥?!毕蜃跇泛敛辉谝?,十分灑脫。

露水從菜葉間滾落,打濕了兩人的褲腳。這對相伴50年的夫妻,用布滿老繭的“雙手”,在命運的荊棘里辟出了一片溫暖的港灣。

1975年,27歲的向宗樂因意外失去雙手和左眼。從醫院醒來時,妻子田科秀紅腫的眼睛里寫滿心疼,兩個女兒躲在墻角怯生生地望著他。出院后,穿衣靠妻子幫、吃飯靠妻子喂,這個曾經的壯勞力成了“累贅”。

“你走吧,別跟著我受苦。”向宗樂無數次哽咽著趕妻子走,田科秀卻把他的殘臂輕輕抱在懷里:“你在,家才在。”

為了讓丈夫重拾希望,田科秀變著法兒做軟爛的面糊,用鐵絲彎成“鐵手套”套在他殘臂上,教他用臂彎夾木勺。一頓飯常常吃一個小時,湯汁灑得滿身都是,田科秀就默默在旁擦汗遞毛巾。三個月后的一個清晨,當向宗樂終于獨自喝完一碗粥,夫妻倆相視而笑,淚水里藏著劫后余生的堅定——日子再難,只要兩人同心,就沒有跨不過的坎。

為了給家人一個像樣的家,向宗樂決定開墾天池河邊的亂石灘。第一次下田,磨破的傷口滲出鮮血,在泥土里留下血印,田科秀心疼得直掉淚,他卻咬牙說:“慢慢來?!?/p>

為了能順利開墾田地,夫妻倆改造農具,在鋤頭把刻凹槽、給鐵鍬焊鐵環,讓殘臂能穩穩卡住。田科秀在前牽牛,向宗樂在后抵著犁,一壟一壟翻耕貧瘠的土地。

1982年,他們借錢買下河灘地。挖亂石、砍荊棘、壘石坎,向宗樂每天泡在河灘上,雙臂磨得血肉模糊,田科秀就帶著草藥守在旁邊,白天遞工具、夜里敷藥。兩年時間,夫妻倆移走近百車亂石,用碎磚和石頭砌起新房。

當第一縷陽光照進新家,向宗樂摸著磚縫說:“這輩子苦了你?!碧锟菩銚u頭:“苦日子熬過去,就是甜?!?/p>

隨著女兒長大,家庭開支漸增,夫妻倆又琢磨起新營生。田科秀收拾出一處空地改造成酒窖,向宗樂用雙臂夾著木勺攪拌酒曲;他們挖魚塘、搭豬圈,向宗樂練出用殘臂喂豬的技巧,田科秀背著竹簍走幾里山路賣雞蛋。

2012年,魚塘遭偷、積蓄花光,向宗樂卻笑著說:“魚沒了,咱養豬;豬賣了,咱釀酒?!毕蜃跇返臉酚^感染著全家,田科秀帶著女兒整理茶園,他則摸索著用嘴咬著繩子放羊。到目前,家里的豬圈有2頭肥豬,雞圈里十幾只雞,酒窖每年出產幾百斤純糧酒,日子終于“冒了尖”。

向宗樂在把日子過好的同時不忘幫助別人。他水性好,聽見呼救就下河救人,幾十年來救了十多人。有人問起,他總說:“我沒手,但有力氣,能拉一把是一把?!焙唵卧捳Z里,藏著至純的善良。

抽屜里,靜靜躺著他們“全國五好家庭”、“全國最美家庭”等榮譽證書,夫妻倆卻很少提及。田科秀總說:“一家人不吵架、不偷懶,互相幫襯就比啥都強?!毕蜃跇穭t常對孫輩念叨:“手沒了不怕,心不能放棄;日子難不怕,勁往一處使?!?/p>

“一葉蘭舟”催生“文明新風”澎湃浪潮

“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我們,讓志愿精神吹遍五峰山,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身在五峰、心在五峰、干在五峰’,進而‘扎根五峰,深愛五峰’?!痹谌涨伴_展的“我和我的五峰”大討論主題訪談中,五峰三農客運有限公司駕駛員鄧蘭舟這樣說道。

今年“五一”前夕,先后榮獲“中國好人”“第八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2022年感動交通十大年度人物”等榮譽的鄧蘭舟,走進北京人民大會堂捧回“全國勞動模范”獎章,隨后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用質樸的話語講述了一個關于堅守與傳遞的故事:17年義務帶貨10萬余件,服務沿線8000多名村民,安全行車90萬公里零事故。

在五峰鎮至麥莊村和漁洋關鎮至懷抱窩村等險峻山路上,鄧蘭舟常年駕駛著鄂E22227號鄉村客運,既當司機又當貨郎,除了將乘客們安全送達目的地,還為沿線村民帶貨,從急用藥品、學童課本到飼料農資、年貨臘肉,清單寫滿了十幾個筆記本。網友們親切地稱他為“大山里的幸福擺渡人”。更深層的改變發生在“鄧蘭舟車隊”成立后,9名司機分工協作,日均送運貨物超300件,義務帶貨的身影從一條線覆蓋到全鎮。

在鄧蘭舟的影響下,五峰鎮各村(社區)相繼組建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鄧蘭舟志愿服務隊,并設立文明鄉村志愿服務、美麗家園志愿服務、親情茶鄉志愿服務、應急救援志愿服務四支分隊,每年開展40余項鎮級志愿服務活動。

從“一人一車”到“群星閃耀”,鄧蘭舟的善舉催生了五峰最動人的文明風景線。2022年3月,在五峰各級各部門推動下,“鄧蘭舟志愿服務隊”逐步發展壯大。這支最初僅有9名司機、6輛客車的隊伍,如今已增至585名志愿者,涵蓋客運司機、理發師、村支書等各行各業,他們以鄧蘭舟為榜樣,開展志愿服務900余場,惠及群眾近3萬人次,將“義務帶貨”的微瀾漣漪匯集成“文明新風”的澎湃浪潮。

善施者善得,愛出者愛返。有一年冬天,鄧蘭舟的班車被大雪阻斷了去路,正當他著急的時候,一支熟悉的隊伍出現了,“鄧蘭舟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扛著鐵鍬、掃把前來,沿路鏟雪清掃,為客車開辟出一條通途?!氨娙说牧α繀R聚在一起,就能成為照亮大山的火炬?!边@一刻,鄧蘭舟為眾人感動,也為自己自豪。

“鄧蘭舟的事跡和影響,是五峰遍地盛開‘文明之花’最生動的注腳?!蔽宸逋良易遄灾慰h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力動情地說:“鄧蘭舟們點燃的志愿之火,已融入‘身在五峰、心在五峰、干在五峰、愛上五峰’的城市基因,當每個平凡個體都被激發出向上向善自覺,文明便從一處‘風景’升華為全域‘風尚’,凝聚成為推動鄉村振興最深厚的精神力量?!?span style="text-indent: 2em;">(三峽日報記者 宋鈺杰 通訊員 聶悟婧 余娟 付亞敏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