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渝廈高鐵重慶段(重慶東至黔江段)正式開通運營,宣恩至重慶主城區車程從5小時縮短至2.5小時。這座鄂西小縣城融入重慶“兩小時經濟圈”,迎來發展新機遇。
近年來,宣恩縣按照“景城一體、主客共享”發展思路,依托貢水河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文化資源,打造全省唯一以縣城核心區域為支撐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形成了以城促旅、以旅興城的良好發展態勢。
2024年4月,宣恩仙山貢水旅游區入選全國十大旅游高質量發展案例,成為湖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景區。2025年7月5日,“仙山貢水 浪漫宣恩”案例再次脫穎而出,成功入選2025旅游名城創新發展案例。
城景共融 主客同歡
“天天都住景區,實在太舒服了!”退休老人鄭從道漫步在貢水河畔親水走廊,對宣恩城市建設連連稱贊。
“城區即景區”的體驗,源于宣恩縣堅持“四統一”原則編制規劃,通過引入“總設計師”制度,邀請專家提供專業支持,鼓勵市民和游客參與規劃設計,確保規劃科學合理且符合民意,保障景區提升與縣城建設協同推進。
以游客的眼光打造景區,利用穿城而過的貢水河,宣恩成功打造“仙山貢水4.0版”“親水拱廊道”“六渡八樓十二橋”、音樂噴泉、花園堡梅園等特色景點,讓游客樂游其中。
從市民的角度提質景區,將荒地改建為體育公園,把棚戶區改造為城市綠島,讓黃河溝從“臭水溝”蛻變為“清水渠”……
2021年,宣恩入圍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鶎又卫戆珈n了景區“面子”,志愿服務充實了城市“里子”。
“在這里,志愿者隨處可見,有什么不懂或者找不到的地方,他們都會細心引導?!苯饔慰完惲赵谛鞯挠瓮骟w驗,印證了這座宜居宜游縣城的魅力。
文脈蘇醒 非遺添彩
時間回溯到2015年。當時的宣恩已在貢水河兩岸建成數十個景點,但構成城市底蘊的文化特色還未得到充分挖掘。
作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宣恩的薅草鑼鼓、三棒鼓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宣恩耍耍、滾龍連廂曾走進中南海。如何讓游客“留下來”“再回來”?宣恩的答案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將土家族、苗族文化要素融入旅游場景。
貢水河畔,特色建筑與綠水青山相映成趣,樓、橋、塔、廊點綴其間,展現獨特土家族韻味;精心雕琢以墨達樓、文瀾橋、惹溪峒等為代表的特色民族建筑,修葺完善了“呂寺晚鐘”“貢水文瀾”等“宣恩八景”;利用現代元素激活文化內涵,打造音樂噴泉、水幕電影、光影夜秀等場景,形成山水與人文交相輝映、傳統與現代和諧共生的浪漫畫卷。
與此同時,非遺也大放異彩。婚俗展演活動上,三棒鼓、哭嫁歌謠精彩亮相;寨遇廣場中,西蘭卡普、八寶銅鈴舞、土家擺手舞吸睛無數;非遺主題街區上,游客沉浸式體驗打糍粑、看燈戲;貢水河畔,非遺打鐵花絢麗綻放,游客沉醉其中。
文化為魂,旅游為體,宣恩正用文旅融合,講好自己的故事。
煙火人間 百業俱興
惹溪街,過去是一條普通街巷,如今已是宣恩有名的“烤活魚美食街”,今年3月更是被評為全省十大必打卡荊楚美食街。
“夜經濟讓城市更有煙火氣。”宣恩縣仙山貢水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開鵬說,惹溪街以“餐飲、娛樂、體驗”為主線,培育夜間經濟消費新場景。
近年來,宣恩對外影響力和美譽度大幅提升,游客越來越多。讓游客在景區玩得開心、吃得放心、行得安心成了當務之急。
為此,宣恩以200余個沿街商鋪、創意集裝箱和景觀型移動商鋪為載體,完善景觀小品、綠化設施等,沿河布局臨時經營固定點100余個。
同時,策劃烤活魚節、啤酒節、美食大賽等活動,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夜間消費模式,推出沉浸式非遺演出、龍游貢水、音樂噴泉、燈光水車等夜間游玩項目。
“很多客人是為看‘龍游貢水’而來。”烤魚店老板陳國強的話,道出了文旅融合帶來的新機遇。風雨橋頭的“壩壩茶”、新興的旅拍業態,都印證著消費場景的創新活力。
一河璀璨,百業興旺。今年一季度,仙山貢水旅游區累計接待游客587.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8.8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3.57%和39.14%。(恩施日報 全媒體記者 向利雄)
發表時間:2025-07-11 來源:恩施日報
近日,渝廈高鐵重慶段(重慶東至黔江段)正式開通運營,宣恩至重慶主城區車程從5小時縮短至2.5小時。這座鄂西小縣城融入重慶“兩小時經濟圈”,迎來發展新機遇。
近年來,宣恩縣按照“景城一體、主客共享”發展思路,依托貢水河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文化資源,打造全省唯一以縣城核心區域為支撐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形成了以城促旅、以旅興城的良好發展態勢。
2024年4月,宣恩仙山貢水旅游區入選全國十大旅游高質量發展案例,成為湖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景區。2025年7月5日,“仙山貢水 浪漫宣恩”案例再次脫穎而出,成功入選2025旅游名城創新發展案例。
城景共融 主客同歡
“天天都住景區,實在太舒服了!”退休老人鄭從道漫步在貢水河畔親水走廊,對宣恩城市建設連連稱贊。
“城區即景區”的體驗,源于宣恩縣堅持“四統一”原則編制規劃,通過引入“總設計師”制度,邀請專家提供專業支持,鼓勵市民和游客參與規劃設計,確保規劃科學合理且符合民意,保障景區提升與縣城建設協同推進。
以游客的眼光打造景區,利用穿城而過的貢水河,宣恩成功打造“仙山貢水4.0版”“親水拱廊道”“六渡八樓十二橋”、音樂噴泉、花園堡梅園等特色景點,讓游客樂游其中。
從市民的角度提質景區,將荒地改建為體育公園,把棚戶區改造為城市綠島,讓黃河溝從“臭水溝”蛻變為“清水渠”……
2021年,宣恩入圍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鶎又卫戆珈n了景區“面子”,志愿服務充實了城市“里子”。
“在這里,志愿者隨處可見,有什么不懂或者找不到的地方,他們都會細心引導。”江西游客陳琳在宣恩的游玩體驗,印證了這座宜居宜游縣城的魅力。
文脈蘇醒 非遺添彩
時間回溯到2015年。當時的宣恩已在貢水河兩岸建成數十個景點,但構成城市底蘊的文化特色還未得到充分挖掘。
作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宣恩的薅草鑼鼓、三棒鼓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宣恩耍耍、滾龍連廂曾走進中南海。如何讓游客“留下來”“再回來”?宣恩的答案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將土家族、苗族文化要素融入旅游場景。
貢水河畔,特色建筑與綠水青山相映成趣,樓、橋、塔、廊點綴其間,展現獨特土家族韻味;精心雕琢以墨達樓、文瀾橋、惹溪峒等為代表的特色民族建筑,修葺完善了“呂寺晚鐘”“貢水文瀾”等“宣恩八景”;利用現代元素激活文化內涵,打造音樂噴泉、水幕電影、光影夜秀等場景,形成山水與人文交相輝映、傳統與現代和諧共生的浪漫畫卷。
與此同時,非遺也大放異彩?;樗渍寡莼顒由希艄?、哭嫁歌謠精彩亮相;寨遇廣場中,西蘭卡普、八寶銅鈴舞、土家擺手舞吸睛無數;非遺主題街區上,游客沉浸式體驗打糍粑、看燈戲;貢水河畔,非遺打鐵花絢麗綻放,游客沉醉其中。
文化為魂,旅游為體,宣恩正用文旅融合,講好自己的故事。
煙火人間 百業俱興
惹溪街,過去是一條普通街巷,如今已是宣恩有名的“烤活魚美食街”,今年3月更是被評為全省十大必打卡荊楚美食街。
“夜經濟讓城市更有煙火氣?!毙骺h仙山貢水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開鵬說,惹溪街以“餐飲、娛樂、體驗”為主線,培育夜間經濟消費新場景。
近年來,宣恩對外影響力和美譽度大幅提升,游客越來越多。讓游客在景區玩得開心、吃得放心、行得安心成了當務之急。
為此,宣恩以200余個沿街商鋪、創意集裝箱和景觀型移動商鋪為載體,完善景觀小品、綠化設施等,沿河布局臨時經營固定點100余個。
同時,策劃烤活魚節、啤酒節、美食大賽等活動,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夜間消費模式,推出沉浸式非遺演出、龍游貢水、音樂噴泉、燈光水車等夜間游玩項目。
“很多客人是為看‘龍游貢水’而來?!笨爵~店老板陳國強的話,道出了文旅融合帶來的新機遇。風雨橋頭的“壩壩茶”、新興的旅拍業態,都印證著消費場景的創新活力。
一河璀璨,百業興旺。今年一季度,仙山貢水旅游區累計接待游客587.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8.8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3.57%和39.14%。(恩施日報 全媒體記者 向利雄)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