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市荊州區:用“繡花功夫”織就文明底色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7月08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清晨的東升農貿市場,人聲鼎沸。干貨攤主陳姐利落地擦拭著新掛上的“誠信商戶”牌匾,臉上滿是笑意?!耙郧暗睦鲜袌鰞?,通道十分擁擠,地面污水橫流,業主、顧客怨聲載道?!彼钢缃駥挸髁痢⒎謪^清晰的攤位說,“多虧了區里下大力氣進行改造,現在這里干凈整潔、秩序井然,我們做生意、顧客買菜的心情都好了許多。”

陳姐的感受,正是荊州市荊州區以文明城市創建為抓手,推動城市提檔升級、精細治理、惠民利民的生動注腳。

“痛點”變“亮點”?精細治理讓老城區煥新顏

告別“臟亂堵”,市場有了新氣象——東升農貿市場的蛻變,源自荊州區下的一招“硬棋”。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城管、商務等部門成立市場整治專班,“我們的標準很明確:劃行歸市、整潔有序、誠信經營、安全放心?!鼻G州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于是,搬遷新址、分區經營、設立公平秤、每日公布價格和農殘檢測結果成了硬規矩?!艾F在環境好多了。停車方便了,買菜像逛超市,明碼標價還放心?!背碣I菜的劉阿姨贊不絕口。

曾經跟城管“打游擊”的流動攤販老張,如今也在市場外開起了餐館?!艾F在每天只需要琢磨怎么把味道弄得更好,再也不用東躲西藏了?!崩蠌埿χf。

監管細心、經營良心、消費放心,已成為東升市場最亮眼的招牌。

“憂居”變“優居”,小區有了新活力——

走進改造后的長豐公寓,以前像蜘蛛網一樣的“飛線”不見蹤影,坑洼路面變成平整的瀝青路,嶄新的垃圾分類箱旁,居民們自覺進行分類投放。

區住建局牽頭成立老舊小區改造專班,按照“缺什么就補什么、群眾需要什么就改什么”的標準,逐項解決小區內飛線整治、道路硬化、雨污分流、樓道清理等問題。同時,社區還新設“議事亭”,居民對環境衛生、小區管理等有意見或建議,都可以聚集在此討論、解決,共建美好家園。

“煙火氣”也有了“文明范兒”——

交通擁堵、垃圾遍地、油煙漫天、噪聲擾民……新風一路美食街是荊州區“網紅打卡地”,也曾是城市管理的痛點。

城南街道辦事處聯合區城管、交管部門成立工作專班,實施美食街整體南移優化舉措,公平抽簽分配300個攤位,科學劃分行人、攤位、車輛區域,選派專人維護秩序和清理垃圾。與此同時,新建16處臨時疏導點,讓流動攤販“有家可歸”,實現城市文明與人間煙火氣的“雙向奔赴”。

近年來,荊州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著力推動城市面貌煥新。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底,累計綜合養護綠帶面積100萬平方米,灌木補植1436.8平方米;累計修復道路坑洼、破損、裂縫、人行步道破損等問題400余處,人行道鋪磚4658.68平方米、路緣石581米,新建49座口袋公園、2座垃圾分類主題公園,改造公廁23處。同時,依法拆除違建14.2萬平方米,改造雨污管道68公里,新增停車位3924個、充電棚178處、路燈2004盞,新增5.8萬平方米綠地……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讓居民樂享新生活。

“小站”聚“大愛”?文明實踐讓服務更有溫度

小陣地釋放大能量——

今年端午前夕,西城街道通會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格外熱鬧?!盎輴偂敝驹肝乃囮牭母栉璞硌葳A得陣陣掌聲,居民們圍坐一起包粽子、做香囊,歡聲笑語不斷?!耙郧吧鐓^活動少,現在這里可熱鬧了。學知識、看表演、做手工,還能認識新鄰居,感覺社區像個大家庭?!奔易∏G實幼兒園小區的退休教師李奶奶是實踐站的“常客”。

近年來,荊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著力強化陣地建設,指導各實踐站打造特色品牌?!拔覀兊哪繕耸亲寣嵺`站成為居民愿意來、喜歡待、有收獲的‘精神家園’,活動要接地氣、聚人氣?!蓖〞蛏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負責人譚靜介紹。

老資源煥發新光彩——

如何讓博物館、科技館的“寶貝”走進尋常百姓家? 荊州市博物館推出“荊楚瑰寶趣味講堂”,將文物復制品、生動的故事帶進社區??破栈顒右采壛?,通過整合高校、企業資源的“1+N科普大聯盟”,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體驗科技魅力。

好機制激發新動力——

荊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首創“每月10日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日”,去年共開展文明實踐活動4500余場,參與群眾超過25萬人次?!拔覀兊幕顒印略掠兄黝}、場場有實效’,現在有306支志愿服務隊伍的管理員成為‘資源調度師’。”荊州區文明辦工作人員說。

“鄉音”傳“新風”?文明培育讓城鄉心相連

楚韻悠長,唱響文明新風尚——

“哎,風吹哩個桂花吶,飄起香味吶……”悠揚的馬山民歌在社區廣場響起,非遺傳承人正帶著居民傳唱新編的文明禮儀歌謠。“用我們熟悉的調子唱新規矩,好聽又好記。現在村里辦紅白事,都曉得要節儉了?!眮碜择R山鎮的李大叔覺得這法子“很對味”。近年來,荊州區推動“知荊州、愛荊州、興荊州”等主題活動與“村晚”“送戲下鄉”深度融合,在各鄉鎮、村居組建紅色文藝輕騎兵、文化文藝志愿服務隊141支,年均開展文化惠民活動400余場。

村規民約,“約”出文明新氣象——

在郢城鎮的公示欄前,“紅白理事會”成員老周指著“白榜”上的幾戶人家說:“瞧,這幾家嫁閨女娶媳婦,辦得熱鬧又節儉,上了白榜,大家都夸!”旁邊的“黑榜”則是移風易俗的無聲宣教?!坝辛诉@個‘黑白榜’,大家心里都有桿秤,攀比少了,負擔輕了,人情味更濃了。”郢城鎮荊北村村民孫大姐深有體會。區文明辦聯合區民政局指導全區83個村(社區)動態修訂村規民約(居民公約),設立移風易俗事務公示欄97個,累計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400余場。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荊州區涌現出“荊楚楷?!睓嗪7?、“全國文明家庭”朱小紅家庭等先進楷模,以及“全國文明校園”荊州實驗小學、“全國文明村”八嶺山鎮銅嶺村等先進典型,家風、鄉風、民風煥然一新。

當“痛點”不再是城市文明的頑疾,而是精準施治的革新起點;當“煙火氣”不再與“臟亂差”共生,而是在秩序與溫度中升騰;當“老破舊”褪去困頓,在共治共享中煥發生機——荊州區正以一場深刻的文明建設實踐,解鎖城市更新的基因密碼。這密碼,是以創新實踐破解治理難題,以人文關懷滋養城鄉肌理,以價值引領凝聚精神力量。

一條條街巷變靚,一個個難題化解,一項項服務暖心,一陣陣新風拂面……荊州區以文明城市創建為筆,飽蘸精細治理的墨汁,在城市的肌理上描繪出惠民利民的溫暖圖景。

這并非終點,而是新的起點。下一步,荊州區將繼續聚焦市民的新期待:如何讓“721工作法(七分服務、二分管理、一分執法)”服務理念滲透到每個角落?如何讓垃圾分類從“新時尚”內化為“好習慣”? 如何讓更多像“議事亭”“金點子”這樣的基層智慧點亮城市治理? 答案,就在干部下沉一線的腳步里,在精益求精的工作標準里,更在千千萬萬市民綻放的笑容和積極參與的行動中。

文明城市建設,前路漫漫亦燦燦。我們相信,在每一寸被照亮的煙火人間里,都將生長出屬于新時代的古城精神圖譜。(荊州日報 記者 琳玲 胡威虎 通訊員 周浪

責任編輯:李歡

荊州市荊州區:用“繡花功夫”織就文明底色

發表時間:2025-07-08 來源:湖北文明網

清晨的東升農貿市場,人聲鼎沸。干貨攤主陳姐利落地擦拭著新掛上的“誠信商戶”牌匾,臉上滿是笑意?!耙郧暗睦鲜袌鰞?,通道十分擁擠,地面污水橫流,業主、顧客怨聲載道?!彼钢缃駥挸髁?、分區清晰的攤位說,“多虧了區里下大力氣進行改造,現在這里干凈整潔、秩序井然,我們做生意、顧客買菜的心情都好了許多?!?/span>

陳姐的感受,正是荊州市荊州區以文明城市創建為抓手,推動城市提檔升級、精細治理、惠民利民的生動注腳。

“痛點”變“亮點”?精細治理讓老城區煥新顏

告別“臟亂堵”,市場有了新氣象——東升農貿市場的蛻變,源自荊州區下的一招“硬棋”。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城管、商務等部門成立市場整治專班,“我們的標準很明確:劃行歸市、整潔有序、誠信經營、安全放心?!鼻G州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于是,搬遷新址、分區經營、設立公平秤、每日公布價格和農殘檢測結果成了硬規矩?!艾F在環境好多了。停車方便了,買菜像逛超市,明碼標價還放心?!背碣I菜的劉阿姨贊不絕口。

曾經跟城管“打游擊”的流動攤販老張,如今也在市場外開起了餐館?!艾F在每天只需要琢磨怎么把味道弄得更好,再也不用東躲西藏了?!崩蠌埿χf。

監管細心、經營良心、消費放心,已成為東升市場最亮眼的招牌。

“憂居”變“優居”,小區有了新活力——

走進改造后的長豐公寓,以前像蜘蛛網一樣的“飛線”不見蹤影,坑洼路面變成平整的瀝青路,嶄新的垃圾分類箱旁,居民們自覺進行分類投放。

區住建局牽頭成立老舊小區改造專班,按照“缺什么就補什么、群眾需要什么就改什么”的標準,逐項解決小區內飛線整治、道路硬化、雨污分流、樓道清理等問題。同時,社區還新設“議事亭”,居民對環境衛生、小區管理等有意見或建議,都可以聚集在此討論、解決,共建美好家園。

“煙火氣”也有了“文明范兒”——

交通擁堵、垃圾遍地、油煙漫天、噪聲擾民……新風一路美食街是荊州區“網紅打卡地”,也曾是城市管理的痛點。

城南街道辦事處聯合區城管、交管部門成立工作專班,實施美食街整體南移優化舉措,公平抽簽分配300個攤位,科學劃分行人、攤位、車輛區域,選派專人維護秩序和清理垃圾。與此同時,新建16處臨時疏導點,讓流動攤販“有家可歸”,實現城市文明與人間煙火氣的“雙向奔赴”。

近年來,荊州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著力推動城市面貌煥新。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底,累計綜合養護綠帶面積100萬平方米,灌木補植1436.8平方米;累計修復道路坑洼、破損、裂縫、人行步道破損等問題400余處,人行道鋪磚4658.68平方米、路緣石581米,新建49座口袋公園、2座垃圾分類主題公園,改造公廁23處。同時,依法拆除違建14.2萬平方米,改造雨污管道68公里,新增停車位3924個、充電棚178處、路燈2004盞,新增5.8萬平方米綠地……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讓居民樂享新生活。

“小站”聚“大愛”?文明實踐讓服務更有溫度

小陣地釋放大能量——

今年端午前夕,西城街道通會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格外熱鬧?!盎輴偂敝驹肝乃囮牭母栉璞硌葳A得陣陣掌聲,居民們圍坐一起包粽子、做香囊,歡聲笑語不斷?!耙郧吧鐓^活動少,現在這里可熱鬧了。學知識、看表演、做手工,還能認識新鄰居,感覺社區像個大家庭?!奔易∏G實幼兒園小區的退休教師李奶奶是實踐站的“??汀薄?/p>

近年來,荊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著力強化陣地建設,指導各實踐站打造特色品牌?!拔覀兊哪繕耸亲寣嵺`站成為居民愿意來、喜歡待、有收獲的‘精神家園’,活動要接地氣、聚人氣?!蓖〞蛏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負責人譚靜介紹。

老資源煥發新光彩——

如何讓博物館、科技館的“寶貝”走進尋常百姓家? 荊州市博物館推出“荊楚瑰寶趣味講堂”,將文物復制品、生動的故事帶進社區。科普活動也升級了,通過整合高校、企業資源的“1+N科普大聯盟”,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體驗科技魅力。

好機制激發新動力——

荊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首創“每月10日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日”,去年共開展文明實踐活動4500余場,參與群眾超過25萬人次?!拔覀兊幕顒印略掠兄黝}、場場有實效’,現在有306支志愿服務隊伍的管理員成為‘資源調度師’。”荊州區文明辦工作人員說。

“鄉音”傳“新風”?文明培育讓城鄉心相連

楚韻悠長,唱響文明新風尚——

“哎,風吹哩個桂花吶,飄起香味吶……”悠揚的馬山民歌在社區廣場響起,非遺傳承人正帶著居民傳唱新編的文明禮儀歌謠?!坝梦覀兪煜さ恼{子唱新規矩,好聽又好記?,F在村里辦紅白事,都曉得要節儉了。”來自馬山鎮的李大叔覺得這法子“很對味”。近年來,荊州區推動“知荊州、愛荊州、興荊州”等主題活動與“村晚”“送戲下鄉”深度融合,在各鄉鎮、村居組建紅色文藝輕騎兵、文化文藝志愿服務隊141支,年均開展文化惠民活動400余場。

村規民約,“約”出文明新氣象——

在郢城鎮的公示欄前,“紅白理事會”成員老周指著“白榜”上的幾戶人家說:“瞧,這幾家嫁閨女娶媳婦,辦得熱鬧又節儉,上了白榜,大家都夸!”旁邊的“黑榜”則是移風易俗的無聲宣教?!坝辛诉@個‘黑白榜’,大家心里都有桿秤,攀比少了,負擔輕了,人情味更濃了。”郢城鎮荊北村村民孫大姐深有體會。區文明辦聯合區民政局指導全區83個村(社區)動態修訂村規民約(居民公約),設立移風易俗事務公示欄97個,累計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400余場。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荊州區涌現出“荊楚楷?!睓嗪7濉ⅰ叭珖拿骷彝ァ敝煨〖t家庭等先進楷模,以及“全國文明校園”荊州實驗小學、“全國文明村”八嶺山鎮銅嶺村等先進典型,家風、鄉風、民風煥然一新。

當“痛點”不再是城市文明的頑疾,而是精準施治的革新起點;當“煙火氣”不再與“臟亂差”共生,而是在秩序與溫度中升騰;當“老破舊”褪去困頓,在共治共享中煥發生機——荊州區正以一場深刻的文明建設實踐,解鎖城市更新的基因密碼。這密碼,是以創新實踐破解治理難題,以人文關懷滋養城鄉肌理,以價值引領凝聚精神力量。

一條條街巷變靚,一個個難題化解,一項項服務暖心,一陣陣新風拂面……荊州區以文明城市創建為筆,飽蘸精細治理的墨汁,在城市的肌理上描繪出惠民利民的溫暖圖景。

這并非終點,而是新的起點。下一步,荊州區將繼續聚焦市民的新期待:如何讓“721工作法(七分服務、二分管理、一分執法)”服務理念滲透到每個角落?如何讓垃圾分類從“新時尚”內化為“好習慣”? 如何讓更多像“議事亭”“金點子”這樣的基層智慧點亮城市治理? 答案,就在干部下沉一線的腳步里,在精益求精的工作標準里,更在千千萬萬市民綻放的笑容和積極參與的行動中。

文明城市建設,前路漫漫亦燦燦。我們相信,在每一寸被照亮的煙火人間里,都將生長出屬于新時代的古城精神圖譜。(荊州日報 記者 琳玲 胡威虎 通訊員 周浪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