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廈門之興看中國之治——習近平同志領導編制《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啟示錄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7月04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一)長遠考慮 統籌全局

“我們從事現代化經濟建設,要有長遠考慮,統籌全局,不能只顧眼前,臨事應付,那樣會事倍功半,甚至會迷失方向,把握不住全局的主動權?!?/p>

(二)開門問策 集思廣益

“面對這樣艱巨的研究任務,我們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都顯得很不足。為此,專門班子要努力學習、勇于探索?!?/p>

(三)改革創新 勇立潮頭

“經濟特區的任務就是改革,經濟特區應改革而生,我們要承擔起這個責任。”

(四)人民至上 久久為功

“廈門取得的成績,是一任接一任、一代接一代的接力賽,靠的是廈門建設和改革的參與者,廈門人民群眾才是廈門建設的主體,各方面的建設都離不開廈門人民的辛勤努力。”

任何偉大的理論,都能找到思想和實踐的源流。

40年前,改革開放浪潮初起,習近平同志前往廈門工作,“第一次直接參與沿海發達地區的改革開放,第一次親歷城市的建設和管理”。

當年,習近平同志領導編制的《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指明廈門永續發展之路,成為中國地方政府最早編制的一個縱跨十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

如今,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澎湃,“海風海浪依舊,廈門卻已舊貌換新顏”,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中國式現代化氣象萬千。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正引領全黨科學制定“十五五”規劃,擘畫接續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戰略藍圖。

從一城之興到一國之治,從地方發展戰略到國家發展戰略規劃,從改革開放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時間,見證思想演進的恢弘脈絡,書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絢麗詩篇。

(一)長遠考慮 統籌全局

“我們從事現代化經濟建設,要有長遠考慮,統籌全局,不能只顧眼前,臨事應付,那樣會事倍功半,甚至會迷失方向,把握不住全局的主動權?!?/p>

2024年10月16日,在全黨上下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熱潮中,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廈門考察。

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果展,一本藍色封皮、300多頁厚的《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吸引了總書記的目光。仔細翻閱,往事如潮,涌上心頭,總書記感慨系之:“我們在這里參與了創業,如今的發展,比我們當時想象的還要好。”

那是1985年,國務院批準將廈門經濟特區范圍由此前的2.5平方公里擴大到全島131平方公里,逐步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廈門發展,來到了一個重要歷史關口。也正是這年夏天,習近平同志從河北正定南下,擔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

如何完整準確把握貫徹黨中央意圖,把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習近平同志深入調研、冷靜思考,提出制定一個中長期的發展戰略。

“我們從事現代化經濟建設,要有長遠考慮,統籌全局,不能只顧眼前,臨事應付,那樣會事倍功半,甚至會迷失方向,把握不住全局的主動權?!绷暯酵?986年7月30日在廈門市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課題專職人員動員和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至今仍發人深省、振聾發聵。

隨后,廈門市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究辦公室(市戰略辦)正式成立,在習近平同志直接領導下工作。

把廈門置于世界經濟發展規律和趨勢、全國改革開放的大局中來謀劃,這是習近平同志領導制定發展戰略的明確原則。

這種全局意識和戰略眼光,有跡可循、一以貫之——

在正定時就提出:“搞經濟,搞大農業,都需要多一些戰略眼光,從時間上看得遠一些,從空間上看得寬一些”;主政福州,旗幟鮮明:“一個城市的發展,不僅要考慮中長期10年、20年的發展目標,還得考慮到要有遠期30年、50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目標”。

進入新時代,統籌“兩個大局”,反復強調“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

登高望遠、腳踏實地,大處著眼、細處入手,習近平同志在發展戰略制定過程中多次強調,“要尊重城市特色和發展規律”。

翻開發展戰略,廈門發展的定位精準清晰——“閩南的經濟中心、我國東南沿海的門戶、實現祖國統一的橋梁、我國同亞太經濟區域聯系的基地”。

到廈門工作不久,習近平同志就到東渡碼頭調研。在高聳的橋吊旁,他向工作人員詢問能吊多少貨、工作效率怎么樣。當時,廈門港僅有兩臺橋吊,一臺一年僅能完成3.5萬標箱,而國外的先進橋吊一臺每年能完成10多萬標箱。

為此,發展戰略對“廈門港的發展與布局”進行了專題研究,大膽提出廈門港“逐步發展成為我國大陸東南沿海的中心樞紐港”的目標。30多年來,廈門港始終沿著發展戰略擘畫的藍圖,完成從支線港向干線港、樞紐港的蛻變。

目前,廈門存續經營的臺資企業6000多家,累計批準臺資項目超過1.2萬個。沿著發展戰略指引的方向,廈門正加快建設兩岸共同產業、共同市場、共同家園。

每到關鍵節點,習近平同志都為廈門改革發展指明方向。

2002年6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同志到廈門調研,為廈門擘畫“提升本島、跨島發展”戰略,促進海島型城市向海灣型城市轉變。

2021年12月,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鼓勵廈門“勇立潮頭、勇毅前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廈門改革發展的實踐充分證明,只有胸懷“兩個大局”,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自覺把工作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局,善于發現機遇、創造機遇、把握和用好機遇,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探索試驗、探路先行,才能實現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

(二)開門問策 集思廣益

“面對這樣艱巨的研究任務,我們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都顯得很不足。為此,專門班子要努力學習、勇于探索。”

2025年5月20日起,“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開展。

習近平總書記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把頂層設計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加強調研論證,廣泛凝聚共識,以多種方式聽取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充分吸收干部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注重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高質量完成規劃編制工作。

1986年10月,一場征文活動——“2000年——我心目中的廈門”在《廈門日報》展開,公開征集對《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意見,引發全市大討論。

彼時,從國家到地方,五年計劃、年度安排是常見的,為一座城市制定15年的發展戰略,卻是頭一回。

習近平同志有著清醒認識:“面對這樣艱巨的研究任務,我們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都顯得很不足。為此,專門班子要努力學習、勇于探索。”

于是,習近平同志帶著廈門市戰略辦成員到北京,登門拜訪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拜訪于老之后,習近平同志又帶大家來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向劉國光、董輔礽等專家請教。

習近平同志親自審定了發展戰略涉及的各個具體項目,分21個專題進行全面規劃,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廈門大學等有關院所專家學者,廈門黨政部門工作人員等100多人承擔。

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吸納民意、匯聚民智,這種自覺的意識和工作方法,貫穿于從地方到中央的為政實踐。

“正確的道路從哪里來?從群眾中來。我們要眼睛向下,把頂層設計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绷暯娇倳浂啻螐娬{。

2020年,“十四五”規劃編制通過互聯網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同年,習近平總書記3個月內先后主持召開7場覆蓋各領域各階層人士的專題座談會。

2022年,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開展。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次將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相關工作面向全黨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基層百姓的所思所想,社會各界的智慧力量,融入黨和國家的頂層設計,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這是中國之治的獨特優勢。

(三)改革創新 勇立潮頭

“經濟特區的任務就是改革,經濟特區應改革而生,我們要承擔起這個責任?!?/p>

經濟特區應改革而生,擔當起改革重任不僅責無旁貸,而且具有極大的示范效應。

對于上世紀80年代的廈門乃至中國而言,“逐步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這是一個全新的改革課題。

在一次廈門市委常委會會議上,習近平同志語氣堅定:“改革,先走一步有風險,但國家需要有人去蹚路子,搞好了,為國家以后的改革提供經驗,起綱舉目張的作用”。

習近平同志帶隊到新加坡等地學習自由港經驗,并組織“出口加工區和自由港”廈門國際研討會,廣泛聽取國內外專家意見。

“我們要立足中國的實際、廈門的實際,不能全搬新加坡的模式,更不能搬用香港的模式,可以把它們作為重要參考?!绷暯酵疽笳n題組的同志根據廈門的實際情況研究廈門自由港發展模式,爭取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發展自由港的路子。

在學習借鑒境外自由港建設經驗,對廈門發展歷史、家底、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進行深入研究基礎上,發展戰略對廈門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提出“三步走”路徑——

實施保稅政策,建保稅區;保稅區范圍擴大到全島,擴展功能為自由貿易區,實施自由貿易區政策;有限度地在全島放開的自由港。

在廈門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親自推動一系列重要改革,憑一股闖勁,蹚出了一條雙向輻射的開放發展之路。

發展戰略率先提出,按照“小政府、大社會”的原則,建立精簡高效的特區行政管理機構。在全國率先出臺稅利分流措施,率先建立經濟特區金融體系,率先借外債搞基礎設施建設,率先成立外匯調劑中心,成立我國第一家合資經營、企業化運作的航空公司——廈門航空,設立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廈門國際銀行……一項項敢為人先的改革實踐,彰顯“勇立潮頭、勇毅前行”的智慧和勇氣。

2023年6月,中辦、國辦印發廈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賦予廈門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大自主權,開啟了廈門新一輪改革開放新征程。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2024年10月,在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勉勵:“今天,抓改革開放,無論深度還是廣度,都比過去要求更高了。福建和廈門要適應形勢發展,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對接國際高標準深耕細作,多出一些制度性、政策性成果,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再立新功?!?/p>

(四)人民至上 久久為功

“廈門取得的成績,是一任接一任、一代接一代的接力賽,靠的是廈門建設和改革的參與者,廈門人民群眾才是廈門建設的主體,各方面的建設都離不開廈門人民的辛勤努力?!?/p>

“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向世界推介廈門,筼筜湖正是這座高顏值城市生態之美的代表。

如今流連于此的人們難以想象,這里當年曾是一片湖水黑臭、魚蝦白鷺絕跡的景象。

1986年1月,廈門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習近平同志代表市政府發言,開宗明義表明態度,“保護自然風景資源,影響深遠,意義重大?!薄拔襾碜员狈剑瑢B門的一草一石都感到是很珍貴的?!薄皬B門是屬于祖國的、屬于民族的,我們應當非常重視和珍惜,好好保護,這要作為戰略任務來抓好?!?/p>

1988年3月30日,關于加強筼筜湖綜合治理專題會議召開,打響了廈門整治環境污染的一場大硬仗。習近平同志提出治湖“20字方針”: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筑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

遵循“20字方針”,筼筜湖經歷5期治理從未停歇,水質提升、保證防汛抗洪安全、修復筼筜湖生態環境等目標先后實現。

發展戰略明確的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六大戰略目標中,居民收入增長、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良好等直接關系民生的指標占到一半,體現著鮮明的民生導向。

“發揚釘釘子精神,有堅持不懈的韌勁,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鍥而不舍向前走”——這種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眼光,狠抓落實的實踐精神,格外鮮明。

在福州,“3820”戰略工程推動“紙褙的福州城”向“現代化國際城市”邁進;在浙江,“千萬工程”造就萬千美麗鄉村,造福廣大農民群眾;在上海,“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化為現實圖景……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持久戰”咬定目標,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長江十年禁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生態文明建設馳而不息;聚焦區域協調發展,一場場座談會接續部署,一處處關鍵處落子開辟發展新空間……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把歷史視角、戰略思維,都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來”,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遠見和擔當。

穿越30多年時光,《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以其所蘊含的人民性、前瞻性、系統性、務實性、一貫性,已成為廈門發展進程中歷久彌新的戰略基石,并在新的時代坐標下進一步彰顯出深沉而持久的力量。

當前,“十五五”規劃正在謀劃?!翱茖W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绷暯娇倳浻H自領銜掛帥,身體力行調查研究,凝聚各方智慧力量,致力于科學制定指引未來發展的戰略藍圖。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眱|萬人民團結一心不懈奮斗,必將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再創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跡!(據新華社廈門7月3日電)

責任編輯:何霄

從廈門之興看中國之治——習近平同志領導編制《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啟示錄

發表時間:2025-07-04 來源:湖北文明網

(一)長遠考慮 統籌全局

“我們從事現代化經濟建設,要有長遠考慮,統籌全局,不能只顧眼前,臨事應付,那樣會事倍功半,甚至會迷失方向,把握不住全局的主動權。”

(二)開門問策 集思廣益

“面對這樣艱巨的研究任務,我們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都顯得很不足。為此,專門班子要努力學習、勇于探索?!?/p>

(三)改革創新 勇立潮頭

“經濟特區的任務就是改革,經濟特區應改革而生,我們要承擔起這個責任?!?/p>

(四)人民至上 久久為功

“廈門取得的成績,是一任接一任、一代接一代的接力賽,靠的是廈門建設和改革的參與者,廈門人民群眾才是廈門建設的主體,各方面的建設都離不開廈門人民的辛勤努力。”

任何偉大的理論,都能找到思想和實踐的源流。

40年前,改革開放浪潮初起,習近平同志前往廈門工作,“第一次直接參與沿海發達地區的改革開放,第一次親歷城市的建設和管理”。

當年,習近平同志領導編制的《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指明廈門永續發展之路,成為中國地方政府最早編制的一個縱跨十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

如今,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澎湃,“海風海浪依舊,廈門卻已舊貌換新顏”,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中國式現代化氣象萬千。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正引領全黨科學制定“十五五”規劃,擘畫接續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戰略藍圖。

從一城之興到一國之治,從地方發展戰略到國家發展戰略規劃,從改革開放到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時間,見證思想演進的恢弘脈絡,書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絢麗詩篇。

(一)長遠考慮 統籌全局

“我們從事現代化經濟建設,要有長遠考慮,統籌全局,不能只顧眼前,臨事應付,那樣會事倍功半,甚至會迷失方向,把握不住全局的主動權?!?/p>

2024年10月16日,在全黨上下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熱潮中,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廈門考察。

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果展,一本藍色封皮、300多頁厚的《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吸引了總書記的目光。仔細翻閱,往事如潮,涌上心頭,總書記感慨系之:“我們在這里參與了創業,如今的發展,比我們當時想象的還要好?!?/p>

那是1985年,國務院批準將廈門經濟特區范圍由此前的2.5平方公里擴大到全島131平方公里,逐步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

廈門發展,來到了一個重要歷史關口。也正是這年夏天,習近平同志從河北正定南下,擔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

如何完整準確把握貫徹黨中央意圖,把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習近平同志深入調研、冷靜思考,提出制定一個中長期的發展戰略。

“我們從事現代化經濟建設,要有長遠考慮,統籌全局,不能只顧眼前,臨事應付,那樣會事倍功半,甚至會迷失方向,把握不住全局的主動權。”習近平同志1986年7月30日在廈門市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課題專職人員動員和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至今仍發人深省、振聾發聵。

隨后,廈門市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究辦公室(市戰略辦)正式成立,在習近平同志直接領導下工作。

把廈門置于世界經濟發展規律和趨勢、全國改革開放的大局中來謀劃,這是習近平同志領導制定發展戰略的明確原則。

這種全局意識和戰略眼光,有跡可循、一以貫之——

在正定時就提出:“搞經濟,搞大農業,都需要多一些戰略眼光,從時間上看得遠一些,從空間上看得寬一些”;主政福州,旗幟鮮明:“一個城市的發展,不僅要考慮中長期10年、20年的發展目標,還得考慮到要有遠期30年、50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目標”。

進入新時代,統籌“兩個大局”,反復強調“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

登高望遠、腳踏實地,大處著眼、細處入手,習近平同志在發展戰略制定過程中多次強調,“要尊重城市特色和發展規律”。

翻開發展戰略,廈門發展的定位精準清晰——“閩南的經濟中心、我國東南沿海的門戶、實現祖國統一的橋梁、我國同亞太經濟區域聯系的基地”。

到廈門工作不久,習近平同志就到東渡碼頭調研。在高聳的橋吊旁,他向工作人員詢問能吊多少貨、工作效率怎么樣。當時,廈門港僅有兩臺橋吊,一臺一年僅能完成3.5萬標箱,而國外的先進橋吊一臺每年能完成10多萬標箱。

為此,發展戰略對“廈門港的發展與布局”進行了專題研究,大膽提出廈門港“逐步發展成為我國大陸東南沿海的中心樞紐港”的目標。30多年來,廈門港始終沿著發展戰略擘畫的藍圖,完成從支線港向干線港、樞紐港的蛻變。

目前,廈門存續經營的臺資企業6000多家,累計批準臺資項目超過1.2萬個。沿著發展戰略指引的方向,廈門正加快建設兩岸共同產業、共同市場、共同家園。

每到關鍵節點,習近平同志都為廈門改革發展指明方向。

2002年6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同志到廈門調研,為廈門擘畫“提升本島、跨島發展”戰略,促進海島型城市向海灣型城市轉變。

2021年12月,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鼓勵廈門“勇立潮頭、勇毅前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廈門改革發展的實踐充分證明,只有胸懷“兩個大局”,發揚歷史主動精神,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自覺把工作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局,善于發現機遇、創造機遇、把握和用好機遇,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探索試驗、探路先行,才能實現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

(二)開門問策 集思廣益

“面對這樣艱巨的研究任務,我們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都顯得很不足。為此,專門班子要努力學習、勇于探索?!?/p>

2025年5月20日起,“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開展。

習近平總書記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把頂層設計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加強調研論證,廣泛凝聚共識,以多種方式聽取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充分吸收干部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注重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高質量完成規劃編制工作。

1986年10月,一場征文活動——“2000年——我心目中的廈門”在《廈門日報》展開,公開征集對《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意見,引發全市大討論。

彼時,從國家到地方,五年計劃、年度安排是常見的,為一座城市制定15年的發展戰略,卻是頭一回。

習近平同志有著清醒認識:“面對這樣艱巨的研究任務,我們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都顯得很不足。為此,專門班子要努力學習、勇于探索。”

于是,習近平同志帶著廈門市戰略辦成員到北京,登門拜訪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拜訪于老之后,習近平同志又帶大家來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向劉國光、董輔礽等專家請教。

習近平同志親自審定了發展戰略涉及的各個具體項目,分21個專題進行全面規劃,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廈門大學等有關院所專家學者,廈門黨政部門工作人員等100多人承擔。

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吸納民意、匯聚民智,這種自覺的意識和工作方法,貫穿于從地方到中央的為政實踐。

“正確的道路從哪里來?從群眾中來。我們要眼睛向下,把頂層設計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

2020年,“十四五”規劃編制通過互聯網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同年,習近平總書記3個月內先后主持召開7場覆蓋各領域各階層人士的專題座談會。

2022年,黨的二十大相關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開展。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次將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相關工作面向全黨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基層百姓的所思所想,社會各界的智慧力量,融入黨和國家的頂層設計,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這是中國之治的獨特優勢。

(三)改革創新 勇立潮頭

“經濟特區的任務就是改革,經濟特區應改革而生,我們要承擔起這個責任?!?/p>

經濟特區應改革而生,擔當起改革重任不僅責無旁貸,而且具有極大的示范效應。

對于上世紀80年代的廈門乃至中國而言,“逐步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這是一個全新的改革課題。

在一次廈門市委常委會會議上,習近平同志語氣堅定:“改革,先走一步有風險,但國家需要有人去蹚路子,搞好了,為國家以后的改革提供經驗,起綱舉目張的作用”。

習近平同志帶隊到新加坡等地學習自由港經驗,并組織“出口加工區和自由港”廈門國際研討會,廣泛聽取國內外專家意見。

“我們要立足中國的實際、廈門的實際,不能全搬新加坡的模式,更不能搬用香港的模式,可以把它們作為重要參考。”習近平同志要求課題組的同志根據廈門的實際情況研究廈門自由港發展模式,爭取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發展自由港的路子。

在學習借鑒境外自由港建設經驗,對廈門發展歷史、家底、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進行深入研究基礎上,發展戰略對廈門實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提出“三步走”路徑——

實施保稅政策,建保稅區;保稅區范圍擴大到全島,擴展功能為自由貿易區,實施自由貿易區政策;有限度地在全島放開的自由港。

在廈門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親自推動一系列重要改革,憑一股闖勁,蹚出了一條雙向輻射的開放發展之路。

發展戰略率先提出,按照“小政府、大社會”的原則,建立精簡高效的特區行政管理機構。在全國率先出臺稅利分流措施,率先建立經濟特區金融體系,率先借外債搞基礎設施建設,率先成立外匯調劑中心,成立我國第一家合資經營、企業化運作的航空公司——廈門航空,設立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廈門國際銀行……一項項敢為人先的改革實踐,彰顯“勇立潮頭、勇毅前行”的智慧和勇氣。

2023年6月,中辦、國辦印發廈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賦予廈門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大自主權,開啟了廈門新一輪改革開放新征程。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2024年10月,在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勉勵:“今天,抓改革開放,無論深度還是廣度,都比過去要求更高了。福建和廈門要適應形勢發展,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對接國際高標準深耕細作,多出一些制度性、政策性成果,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再立新功?!?/p>

(四)人民至上 久久為功

“廈門取得的成績,是一任接一任、一代接一代的接力賽,靠的是廈門建設和改革的參與者,廈門人民群眾才是廈門建設的主體,各方面的建設都離不開廈門人民的辛勤努力?!?/p>

“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向世界推介廈門,筼筜湖正是這座高顏值城市生態之美的代表。

如今流連于此的人們難以想象,這里當年曾是一片湖水黑臭、魚蝦白鷺絕跡的景象。

1986年1月,廈門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習近平同志代表市政府發言,開宗明義表明態度,“保護自然風景資源,影響深遠,意義重大?!薄拔襾碜员狈剑瑢B門的一草一石都感到是很珍貴的?!薄皬B門是屬于祖國的、屬于民族的,我們應當非常重視和珍惜,好好保護,這要作為戰略任務來抓好。”

1988年3月30日,關于加強筼筜湖綜合治理專題會議召開,打響了廈門整治環境污染的一場大硬仗。習近平同志提出治湖“20字方針”: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筑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

遵循“20字方針”,筼筜湖經歷5期治理從未停歇,水質提升、保證防汛抗洪安全、修復筼筜湖生態環境等目標先后實現。

發展戰略明確的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六大戰略目標中,居民收入增長、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良好等直接關系民生的指標占到一半,體現著鮮明的民生導向。

“發揚釘釘子精神,有堅持不懈的韌勁,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鍥而不舍向前走”——這種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眼光,狠抓落實的實踐精神,格外鮮明。

在福州,“3820”戰略工程推動“紙褙的福州城”向“現代化國際城市”邁進;在浙江,“千萬工程”造就萬千美麗鄉村,造福廣大農民群眾;在上海,“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化為現實圖景……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持久戰”咬定目標,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長江十年禁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生態文明建設馳而不息;聚焦區域協調發展,一場場座談會接續部署,一處處關鍵處落子開辟發展新空間……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把歷史視角、戰略思維,都落實到具體行動上來”,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遠見和擔當。

穿越30多年時光,《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以其所蘊含的人民性、前瞻性、系統性、務實性、一貫性,已成為廈門發展進程中歷久彌新的戰略基石,并在新的時代坐標下進一步彰顯出深沉而持久的力量。

當前,“十五五”規劃正在謀劃?!翱茖W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我們黨治國理政一條重要經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重要政治優勢?!绷暯娇倳浻H自領銜掛帥,身體力行調查研究,凝聚各方智慧力量,致力于科學制定指引未來發展的戰略藍圖。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眱|萬人民團結一心不懈奮斗,必將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再創舉世矚目的偉大奇跡!(據新華社廈門7月3日電)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