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襄陽市魚梁洲經濟開發區明珠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紀實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7月01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在襄陽市魚梁洲經濟開發區明珠路社區,一支由2600余名退休教師、在職醫生、專業技工、企業白領等組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隊,將點滴愛心匯聚成海,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自2019年成立以來,該志愿服務隊累計服務時長超過390小時,開展活動307次,惠及居民2.2萬人次。

他們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專業紓解民憂,用真情溫暖民心。

暢通培訓教育“最后一米”

“手腕要這樣托住寶寶的頭部……”6月23日,在魚梁洲經濟開發區明珠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寶月匯月子中心的高級育嬰師薛貝貝正在手把手指導學員學習嬰兒護理技巧。

據薛貝貝介紹,這支由高級育嬰師組成的專業志愿服務隊,依托就業培訓中心實訓基地,以“理論+實操”模式開設育嬰技能“微課堂”,幫助居民實現技能學習與職業發展無縫銜接。

“以前想學技能要去培訓機構,現在志愿者把課堂開到了家門口。經過培訓,我接單的機會多了,每月能增收3000元!”學員謝蕾說。

志愿者們還通過社區微信群,隨時解答學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據統計,已有13名居民通過培訓實現家門口就業。

志愿者暢通培訓教育“最后一米”,讓群眾獲得感在家門口落地生根。

從技能培訓到安全教育,志愿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社區每個角落。

“遇到有人落水,要找大人幫忙。”在魚梁洲經濟開發區鹿鳴島幼兒園防溺水主題“微課堂”上,孩子們通過情景模擬、觀看動畫片等方式,輕松掌握安全避險知識。

志愿者聯合社區創新構建“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防護體系,定期走進校園開展安全教育,加強轄區水域日常巡查,通過家長群推送安全提醒,實現安全教育從課堂到生活的全面覆蓋。

暢通安全守護“最后一米”

5月27日下午3時左右,明珠路社區一洲小區上演了一場生命接力。

居民馬先生意外摔倒在樓道內,情況緊急。同院居民駱小美發現后大聲呼救,商戶樊貴軍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物業經理陸祖群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檢查傷者生命體征,其他居民自發維持現場秩序,并通知社區及業委會成員。

隨后,120救護車及時趕到,馬先生順利脫離危險。家屬感動地說:“多虧志愿者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及時幫助,讓我們在焦急時刻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這場沒有彩排的救援,恰是魚梁洲志愿者暢通安全守護“最后一米”的真實寫照。

與一洲小區的驚心動魄相比,宏華小區的電路搶修故事更顯溫情。

今年4月的一個深夜,宏華小區的電路再次出現故障。

據了解,宏華小區因電路老化問題頻繁停電,嚴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作為典型的老舊小區,宏華小區既缺乏專業維修力量,也沒有專項維修資金。

緊急關頭,志愿者聯合社區啟動互助機制,聯系相鄰的福地小區物業尋求支援。福地小區物業經理王國強迅速派出專業電工協助排查故障,僅用兩小時就完成搶修,及時恢復宏華小區供電。以此為契機,兩個小區建立長效互助機制,定期聯合開展電路安全檢查,切實保障居民用電安全。

“我們作為物業,也是服務居民的志愿者。維修電路是小事,守護萬家燈火是大事。”王國強說。

暢通矛盾化解“最后一米”

近期,明珠路社區嘉源新村一棟居民樓頂樓住戶家中的太陽能設備出現漏水問題,導致樓下住戶受損,雙方因此產生糾紛。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志愿者石洋迅速介入,聯合社區組織雙方進行調解。

經過詳細調查,石洋采取面對面調解方式,聯系兩家住戶及物業公司協商,耐心細致地跟雙方擺事實、講道理,從共同維護居住環境的角度出發,對雙方進行勸導。最終,雙方達成共識,同意共同承擔維修費用。

“志愿者做好居民群眾的‘和事佬’,將矛盾化解在網格、化解在萌芽,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暢通了矛盾化解‘最后一米’?!笔笳f。

此外,魚梁洲經濟開發區創新探索出“民意收集—民主協商—監督落實”的基層治理新路徑,將“為民做主”變為“讓民做主”,讓每個訴求都有回音、每個建議都能落地。

近日,針對明珠路社區神州佳園小區2號樓1單元加裝電梯的難題,志愿者聯合社區邀請魚梁洲經濟開發區生態建設局、綜合執法局、施工方和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在“紅色驛站”召開議事會。

會上,業委會代表闡述加裝電梯的迫切需求與現實困難,職能部門解讀政策規范,施工方說明技術方案,居民代表充分表達對樹木移栽、管網改造等問題的關切。

經過志愿者積極協調,各方達成共識:嚴格按照報備方案實施管網改道與樹木處理,施工方需出具管網維護承諾書,并繳納環境保障保證金;同時,要求施工前通過業主群公示計劃,大型機械進場提前告知,確保施工規范有序。

“志愿者最了解居民的需求,也最清楚怎么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濒~梁洲經濟開發區明珠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隊相關負責人盧偉說:“志愿者用專業、熱忱、細致的服務,真正暢通了基層治理矛盾化解的‘最后一米’?!?/p>

從技能培訓到安全守護,從矛盾調解到暖心服務,2600余名志愿者用專業與熱情織就了一張覆蓋社區每個角落的“幸福網”。(襄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秀嫣 通訊員 曹越 盧偉

責任編輯:何霄

暢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襄陽市魚梁洲經濟開發區明珠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紀實

發表時間:2025-07-01 來源:湖北文明網

在襄陽市魚梁洲經濟開發區明珠路社區,一支由2600余名退休教師、在職醫生、專業技工、企業白領等組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隊,將點滴愛心匯聚成海,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

自2019年成立以來,該志愿服務隊累計服務時長超過390小時,開展活動307次,惠及居民2.2萬人次。

他們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專業紓解民憂,用真情溫暖民心。

暢通培訓教育“最后一米”

“手腕要這樣托住寶寶的頭部……”6月23日,在魚梁洲經濟開發區明珠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寶月匯月子中心的高級育嬰師薛貝貝正在手把手指導學員學習嬰兒護理技巧。

據薛貝貝介紹,這支由高級育嬰師組成的專業志愿服務隊,依托就業培訓中心實訓基地,以“理論+實操”模式開設育嬰技能“微課堂”,幫助居民實現技能學習與職業發展無縫銜接。

“以前想學技能要去培訓機構,現在志愿者把課堂開到了家門口。經過培訓,我接單的機會多了,每月能增收3000元!”學員謝蕾說。

志愿者們還通過社區微信群,隨時解答學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據統計,已有13名居民通過培訓實現家門口就業。

志愿者暢通培訓教育“最后一米”,讓群眾獲得感在家門口落地生根。

從技能培訓到安全教育,志愿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社區每個角落。

“遇到有人落水,要找大人幫忙?!痹隰~梁洲經濟開發區鹿鳴島幼兒園防溺水主題“微課堂”上,孩子們通過情景模擬、觀看動畫片等方式,輕松掌握安全避險知識。

志愿者聯合社區創新構建“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防護體系,定期走進校園開展安全教育,加強轄區水域日常巡查,通過家長群推送安全提醒,實現安全教育從課堂到生活的全面覆蓋。

暢通安全守護“最后一米”

5月27日下午3時左右,明珠路社區一洲小區上演了一場生命接力。

居民馬先生意外摔倒在樓道內,情況緊急。同院居民駱小美發現后大聲呼救,商戶樊貴軍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物業經理陸祖群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檢查傷者生命體征,其他居民自發維持現場秩序,并通知社區及業委會成員。

隨后,120救護車及時趕到,馬先生順利脫離危險。家屬感動地說:“多虧志愿者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及時幫助,讓我們在焦急時刻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這場沒有彩排的救援,恰是魚梁洲志愿者暢通安全守護“最后一米”的真實寫照。

與一洲小區的驚心動魄相比,宏華小區的電路搶修故事更顯溫情。

今年4月的一個深夜,宏華小區的電路再次出現故障。

據了解,宏華小區因電路老化問題頻繁停電,嚴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作為典型的老舊小區,宏華小區既缺乏專業維修力量,也沒有專項維修資金。

緊急關頭,志愿者聯合社區啟動互助機制,聯系相鄰的福地小區物業尋求支援。福地小區物業經理王國強迅速派出專業電工協助排查故障,僅用兩小時就完成搶修,及時恢復宏華小區供電。以此為契機,兩個小區建立長效互助機制,定期聯合開展電路安全檢查,切實保障居民用電安全。

“我們作為物業,也是服務居民的志愿者。維修電路是小事,守護萬家燈火是大事?!蓖鯂鴱娬f。

暢通矛盾化解“最后一米”

近期,明珠路社區嘉源新村一棟居民樓頂樓住戶家中的太陽能設備出現漏水問題,導致樓下住戶受損,雙方因此產生糾紛。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志愿者石洋迅速介入,聯合社區組織雙方進行調解。

經過詳細調查,石洋采取面對面調解方式,聯系兩家住戶及物業公司協商,耐心細致地跟雙方擺事實、講道理,從共同維護居住環境的角度出發,對雙方進行勸導。最終,雙方達成共識,同意共同承擔維修費用。

“志愿者做好居民群眾的‘和事佬’,將矛盾化解在網格、化解在萌芽,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暢通了矛盾化解‘最后一米’。”石洋說。

此外,魚梁洲經濟開發區創新探索出“民意收集—民主協商—監督落實”的基層治理新路徑,將“為民做主”變為“讓民做主”,讓每個訴求都有回音、每個建議都能落地。

近日,針對明珠路社區神州佳園小區2號樓1單元加裝電梯的難題,志愿者聯合社區邀請魚梁洲經濟開發區生態建設局、綜合執法局、施工方和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在“紅色驛站”召開議事會。

會上,業委會代表闡述加裝電梯的迫切需求與現實困難,職能部門解讀政策規范,施工方說明技術方案,居民代表充分表達對樹木移栽、管網改造等問題的關切。

經過志愿者積極協調,各方達成共識:嚴格按照報備方案實施管網改道與樹木處理,施工方需出具管網維護承諾書,并繳納環境保障保證金;同時,要求施工前通過業主群公示計劃,大型機械進場提前告知,確保施工規范有序。

“志愿者最了解居民的需求,也最清楚怎么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濒~梁洲經濟開發區明珠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服務隊相關負責人盧偉說:“志愿者用專業、熱忱、細致的服務,真正暢通了基層治理矛盾化解的‘最后一米’。”

從技能培訓到安全守護,從矛盾調解到暖心服務,2600余名志愿者用專業與熱情織就了一張覆蓋社區每個角落的“幸福網”。(襄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秀嫣 通訊員 曹越 盧偉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