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悼h店埡鎮大林村,有這樣一戶“文明家庭”:丈夫郭大榮因意外雙目失明,憑著不屈不撓的信念、敢想敢干的勇氣,和妻子黎榮梅一起養豬、種煙葉、種藥材,帶領鄉鄰共同致富,以誠信與擔當反哺鄉鄰,在鄉村振興路上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
這個歷經風雨的家庭,用堅韌與溫情詮釋了“文明”的深刻內涵。郭大榮曾榮獲“中國好人”“荊楚楷?!钡葮s譽稱號,家庭先后獲評“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五好家庭”“全國農業技術推廣科技示范戶”“荊楚最美家庭”“湖北省文明家庭”。5月23日,郭大榮家庭獲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逆境中不離不棄
20世紀80年代,因村里太窮,郭大榮帶著部分村民一起外出謀生活。從挖礦開始,一直做到承包礦山。1990年,郭大榮手下已有160多名工人,個人年收入5萬多元。
沒想到,一場意外改變了郭大榮的人生軌跡。
1991年3月的一天,郭大榮和工人們到開礦作業面檢查炮點,突然一聲炮響,所有石塊朝著走在最前面的郭大榮的臉上砸來……郭大榮醒來時,雙目失明,聽力受損,全身6處骨折。為了恢復身體機能和基本樣貌,他先后經歷了3次大型手術,不僅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還欠下了幾萬元外債。
從“萬元戶”到負債累累的殘疾人,郭大榮一度陷入絕望,甚至產生輕生念頭。
妻子黎榮梅怕他再尋短見,把家中所有鋒利的物品藏了起來。丈夫發脾氣摔東西,她一聲不響地撿回來,放在他手邊;丈夫賭氣不吃飯,她像哄孩子一樣耐心勸導,寸步不離。
黎榮梅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擔,每天牽著丈夫熟悉家中環境,在煙葉田里一鋤一鋤地教他辨識地形;兒子郭道坤放棄外出務工機會,留在父親身邊當“眼睛”;女兒郭春燕省下生活費,為父親買助聽器。
家人的不離不棄,讓郭大榮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他下定決心:“老天爺沒讓我死,我就要打起精神,活出個人樣!”
困境中自立自強
“我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既然牽了你的手,今生就要一起走?!痹谄拮拥膸椭?,郭大榮用4個月時間摸清了屋內屋外的地形,又用大半年時間學會了生活自理。
此后,在妻子的鼓勵下,郭大榮開始學習養豬賺錢。
郭大榮失明后,夫妻二人摸索出“聽覺養豬法”:通過豬的叫聲判斷需求,用手感知飼料濃度,用竹杖丈量豬舍每一寸空間。
從最初2頭豬起步,到年出欄100多頭,他們用雙手“摸”出了養殖規模,鄉親們紛紛向郭大榮取經。
2012年,因為豬瘟,郭大榮虧損7萬元,黎榮梅變賣嫁妝支持他轉型種煙葉。夫妻二人背土700余趟,自建烤煙葉房。
作為一名盲人,發展產業注定比健全人要艱難得多。從烤煙葉房三樓摔了下來、乘坐三輪車時摔了下來,雖然兩次遇險,但郭大榮沒有向命運低頭。
郭大榮說:“鎮干部、村干部非常照顧我,資金不夠,他們想方設法幫我貸款;勞力不夠,他們幫我組織人員。我非常感謝他們,我一定要好好往前奔,不讓他們失望?!?/p>
后來,夫妻二人逐漸摸索出“聽雨辨天、摸葉知熟”的種植經驗,將煙葉田從3畝擴至80畝。如今,他們承包土地60畝,年收入超10萬元,家中建了新房、買了轎車。
順境中不忘初心
在富起來的同時,郭大榮將“獨富不如眾富”寫入家訓,自費7萬元修建蓄水池,干旱時免費供村民灌溉;墊資平整山路,方便鄉親們出行。
郭大榮每年請村民務工至少800人次,支付工資8萬余元,優先照顧年老體弱的村民,并免費向村民傳授養豬、種煙葉、種白芨的技術,帶動全村40余戶發展種植和養殖業。2017年,郭大榮種植煙葉虧損4萬元,但他心里想著“不能讓鄉親白干活”,堅持賣車支付工人工資。
妻子黎榮梅被店埡鎮評為“巾幗致富帶頭人”,郭大榮成為科技示范戶,家庭榮膺“全國農業技術推廣科技示范戶”稱號。
“心里想的事,一定要辦成?!边@句話深深烙印在郭家子女的血脈中。兒子繼承父親的韌性,成為煙葉種植能手;女兒大學畢業后返鄉創業,帶動村民通過電商銷售農產品。家庭定期舉辦“互助會”,分享養殖、種植技術,郭大榮拄著竹杖為村民傳授經驗的身影,成為山村最溫暖的風景。村民們紛紛表示:“郭家不僅是致富榜樣,更是教我們挺直脊梁的‘文明燈塔’?!?/p>
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困境邁向富裕,郭大榮一家用近40年的攜手奮斗,書寫了“文明家庭”最生動的注腳。他們以愛凝聚親情,以誠聯結鄉情,以堅韌創造價值,讓“自強、互助、奉獻”的精神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綻放出最美的文明之花。(襄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子威 通訊員 尚進 李翠)
發表時間:2025-06-30 來源:湖北文明網
在??悼h店埡鎮大林村,有這樣一戶“文明家庭”:丈夫郭大榮因意外雙目失明,憑著不屈不撓的信念、敢想敢干的勇氣,和妻子黎榮梅一起養豬、種煙葉、種藥材,帶領鄉鄰共同致富,以誠信與擔當反哺鄉鄰,在鄉村振興路上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
這個歷經風雨的家庭,用堅韌與溫情詮釋了“文明”的深刻內涵。郭大榮曾榮獲“中國好人”“荊楚楷?!钡葮s譽稱號,家庭先后獲評“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五好家庭”“全國農業技術推廣科技示范戶”“荊楚最美家庭”“湖北省文明家庭”。5月23日,郭大榮家庭獲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逆境中不離不棄
20世紀80年代,因村里太窮,郭大榮帶著部分村民一起外出謀生活。從挖礦開始,一直做到承包礦山。1990年,郭大榮手下已有160多名工人,個人年收入5萬多元。
沒想到,一場意外改變了郭大榮的人生軌跡。
1991年3月的一天,郭大榮和工人們到開礦作業面檢查炮點,突然一聲炮響,所有石塊朝著走在最前面的郭大榮的臉上砸來……郭大榮醒來時,雙目失明,聽力受損,全身6處骨折。為了恢復身體機能和基本樣貌,他先后經歷了3次大型手術,不僅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還欠下了幾萬元外債。
從“萬元戶”到負債累累的殘疾人,郭大榮一度陷入絕望,甚至產生輕生念頭。
妻子黎榮梅怕他再尋短見,把家中所有鋒利的物品藏了起來。丈夫發脾氣摔東西,她一聲不響地撿回來,放在他手邊;丈夫賭氣不吃飯,她像哄孩子一樣耐心勸導,寸步不離。
黎榮梅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擔,每天牽著丈夫熟悉家中環境,在煙葉田里一鋤一鋤地教他辨識地形;兒子郭道坤放棄外出務工機會,留在父親身邊當“眼睛”;女兒郭春燕省下生活費,為父親買助聽器。
家人的不離不棄,讓郭大榮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他下定決心:“老天爺沒讓我死,我就要打起精神,活出個人樣!”
困境中自立自強
“我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既然牽了你的手,今生就要一起走?!痹谄拮拥膸椭?,郭大榮用4個月時間摸清了屋內屋外的地形,又用大半年時間學會了生活自理。
此后,在妻子的鼓勵下,郭大榮開始學習養豬賺錢。
郭大榮失明后,夫妻二人摸索出“聽覺養豬法”:通過豬的叫聲判斷需求,用手感知飼料濃度,用竹杖丈量豬舍每一寸空間。
從最初2頭豬起步,到年出欄100多頭,他們用雙手“摸”出了養殖規模,鄉親們紛紛向郭大榮取經。
2012年,因為豬瘟,郭大榮虧損7萬元,黎榮梅變賣嫁妝支持他轉型種煙葉。夫妻二人背土700余趟,自建烤煙葉房。
作為一名盲人,發展產業注定比健全人要艱難得多。從烤煙葉房三樓摔了下來、乘坐三輪車時摔了下來,雖然兩次遇險,但郭大榮沒有向命運低頭。
郭大榮說:“鎮干部、村干部非常照顧我,資金不夠,他們想方設法幫我貸款;勞力不夠,他們幫我組織人員。我非常感謝他們,我一定要好好往前奔,不讓他們失望?!?/p>
后來,夫妻二人逐漸摸索出“聽雨辨天、摸葉知熟”的種植經驗,將煙葉田從3畝擴至80畝。如今,他們承包土地60畝,年收入超10萬元,家中建了新房、買了轎車。
順境中不忘初心
在富起來的同時,郭大榮將“獨富不如眾富”寫入家訓,自費7萬元修建蓄水池,干旱時免費供村民灌溉;墊資平整山路,方便鄉親們出行。
郭大榮每年請村民務工至少800人次,支付工資8萬余元,優先照顧年老體弱的村民,并免費向村民傳授養豬、種煙葉、種白芨的技術,帶動全村40余戶發展種植和養殖業。2017年,郭大榮種植煙葉虧損4萬元,但他心里想著“不能讓鄉親白干活”,堅持賣車支付工人工資。
妻子黎榮梅被店埡鎮評為“巾幗致富帶頭人”,郭大榮成為科技示范戶,家庭榮膺“全國農業技術推廣科技示范戶”稱號。
“心里想的事,一定要辦成?!边@句話深深烙印在郭家子女的血脈中。兒子繼承父親的韌性,成為煙葉種植能手;女兒大學畢業后返鄉創業,帶動村民通過電商銷售農產品。家庭定期舉辦“互助會”,分享養殖、種植技術,郭大榮拄著竹杖為村民傳授經驗的身影,成為山村最溫暖的風景。村民們紛紛表示:“郭家不僅是致富榜樣,更是教我們挺直脊梁的‘文明燈塔’?!?/p>
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困境邁向富裕,郭大榮一家用近40年的攜手奮斗,書寫了“文明家庭”最生動的注腳。他們以愛凝聚親情,以誠聯結鄉情,以堅韌創造價值,讓“自強、互助、奉獻”的精神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綻放出最美的文明之花。(襄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余子威 通訊員 尚進 李翠)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