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圍墻 打通“心墻”——潛江小南門社區老舊小區改造的故事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6月25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潛江泰豐街道實施“拆圍透綠”“美化添綠”,老舊小區煥發生機。(湖北日報通訊員 關洪磊 攝)

6月19日,潛江市小南門社區制藥廠一區居民郭兆梅吃過早飯,來到園林青廣場散步。

從小區到公園,郭兆梅步行不到2分鐘?!斑^去可沒這么方便。公園近在眼前,但隔著幾道圍墻,要繞幾條街?!彼f。

改變,從泰豐街道小南門社區老舊小區“拆墻并院”開始。

由于歷史原因,該社區有規模不一的老舊小區16個。今年2月,小南門社區在8個老舊小區探索實施“拆墻并院”,讓“小院”變“大院”,不僅環境得到改善,社區的和諧氛圍也日漸濃厚。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今年來,潛江市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將政府主導與群眾主體結合起來,扮靚城市“面子”,做實民生“里子”,獲得群眾點贊,激活了基層治理的“一池春水”。

小區怎么改,居民說了算

小南門社區常住人口3012戶、7612人,人員結構復雜。

“這里不僅有老舊小區,還有獨門獨棟破產改制的單位住宅區?!毙∧祥T社區黨委書記楊洲介紹,最小的小區只有1棟樓、8戶居民,卻又以墻相隔,久而久之形成34個小區,其中老舊小區16個、單位小區18個。

除了圍墻阻隔,老舊小區還面臨著一堆“疑難雜癥”:基礎設施老化、管線雜亂無章、私搭亂建嚴重、車輛無處停放、活動空間小,各小區自行管理,長期處于“無人管、管不好”的狀態,群眾獲得感不強。

怎么辦?改!

“若按傳統方式改造,小修小補易,提質增效難,小區通道窄、停車難等問題依然無法解決?!睏钪尢寡?,要想徹底改變,只有打破傳統,“拆墻并院”,釋放空間,變“零星”為“整體”,達到“以小區改造帶動片區環境整體提升”的目的。

然而,“拆墻并院”的改造進展并不順利?!案脑烨?,社區干部通過線上線下征求居民意見,多數居民同意改造,但也有環境相對較好的小區居民反對。”楊洲說。

“我們小區車位多,合并后豈不是要搶車位?”“合了以后,人多車雜,安全怎么保障?”

為了打消居民顧慮,社區安排大巴車,接上居民代表參觀已經改造好的小區。接著社區干部登門拜訪,講道理、說政策。

小區怎么改,居民說了算。

社區以板凳會形式,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哪里拆、怎么建?請大家共同拿主意;同時,邀請住建部門和群眾代表現場踏勘,開展方案討論,征求群眾意見200多條,梳理形成六大類問題清單,明確18條治理提升事項。

“拆!改好了,大家受益。”最終,通過群眾提、大家議、共建管,確定了以“拆墻并院”為切入點的共治方案。

拆墻并院,收獲1+1>2的幸福

拆墻難,拆違更難。

在園林青酒廠小區,一棟40平方米的違建房,影響消防通道的通暢,必須要拆除。

“這個房子是花錢買的,還沒用上,說拆就拆,我想不通?!鄙鐓^干部上門做工作時,居民張女士拿出了購房合同。

2023年,張女士通過房產中介,在園林青酒廠小區為兒子買了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同時加上這間40平方米的違建房,一共花費了40多萬元。

社區工作人員上門不下20次,工作怎么都做不通。無奈之下,社區聯系上她的兒子,兒子十分理解社區工作,主動回來勸說母親。同時,張女士簽訂的合同涉嫌中介欺騙,社區主動提供法律援助,為張女士挽回一定的損失。最終,工作做通了。

就這樣一個個攻關,一個月下來,10堵圍墻拆除了,亂搭亂建清理了,騰挪出550平方米的公共空間。

騰挪出來的空間,重歸大家所有。

在園林青酒廠小區建設100平方米的共享活動室,在制藥廠一區完善兒童服務站功能,在衛生學校小區建設60平方米的公共健身場所,在民主黨派機關小區添置晾曬設施,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便利化的服務需求,逐步建立起“15分鐘便民服務圈”。

“拆墻并院”,不是一拆了之,基礎設施也同步提升。

原本狹窄的3條機動車道,從3米拓寬至5米,并進行道路刷黑。新增停車位和充電樁,還進行下水管網改造、弱電入地、步道硬化、花壇修復等建設。對于居民擔心的安全問題,小區安裝了“智慧門禁”和監控攝像頭,實現安防全覆蓋。

“‘拆墻并院’之后,院子敞亮了,環境美了,生活方便了,活動也有空間了,住著安全又舒心?!睂τ诟脑旌蟮男^,制藥廠一區居民羅愛平贊不絕口。

小區院落里的“透綠增綠”工作也沒落下。

小南門社區有條800米長的健康巷,曾經3米多高的破舊圍墻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花墻,十分漂亮。衛校與民主黨派機關小區之間的圍墻拆除后,利用空置地塊栽植綠化樹,形成高低錯落的綠色景觀帶,讓人賞心悅目。

楊洲說,“拆墻并院”就是希望能為群眾提供更多公共空間,讓居民收獲1+1>2的幸福。

從“各唱各調”變“同心協力”

老舊小區要改造好,更要管理好。

小區合并后,小南門社區及時組建連片小區黨支部,社區居委會、小區業委會、 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聚焦小區安全、環境衛生等重點問題開展議事協商,確保群眾訴求有人傾聽、問題有人解決。

在衛校、園林青、園林青酒廠等3個小區連接處,有一個垃圾投放點,原來3個小區都不愿管,導致小區垃圾清運不及時,一到夏天味道特別大。社區召開三方聯動會議,最終商議,由社區牽頭組織小區物業、環衛每日定時清理,群眾負責監督。如今,再也沒有出現過垃圾滯留現象。

“有什么事情,社區主導,三方聯動,共同為群眾辦實事?!睏钪拚f。

社區組織自管黨員、雙報到黨員、志愿服務隊等力量,深入走訪群眾,建立民情臺賬清單,協助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同時,按照300戶至500戶的標準,將小區劃分成網格,居民在線上通過愛家社區微信小程序,有事情隨時呼叫,形成治理“一張網”。

拆掉的是院墻,打通的是“心墻”,居民們的主人翁意識被點燃。

楊靜等4位園林青小區居民,主動騰出自家養花養草的地塊,清理陳年垃圾,暢通小區道路。

制藥廠一區居民蔣逸平,有做工程的經驗,投工投勞,參與小區增綠和花壇改造。

60多歲的居民佘群科,承擔起小區綠地的日常養護與管理工作;70多歲的居民萬述芳,參與共享活動室的衛生打掃、秩序維護。

“從‘各唱各調’變為‘同心協力’?!睏钪拚f,居民們從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到交心,鄰里關系日益和諧,共建共管蔚然成風,老舊小區迎來“逆生長”。(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璐 通訊員 杜少華 周瑞)

責任編輯:李歡

拆掉圍墻 打通“心墻”——潛江小南門社區老舊小區改造的故事

發表時間:2025-06-25 來源:湖北文明網

潛江泰豐街道實施“拆圍透綠”“美化添綠”,老舊小區煥發生機。(湖北日報通訊員 關洪磊 攝)

6月19日,潛江市小南門社區制藥廠一區居民郭兆梅吃過早飯,來到園林青廣場散步。

從小區到公園,郭兆梅步行不到2分鐘。“過去可沒這么方便。公園近在眼前,但隔著幾道圍墻,要繞幾條街。”她說。

改變,從泰豐街道小南門社區老舊小區“拆墻并院”開始。

由于歷史原因,該社區有規模不一的老舊小區16個。今年2月,小南門社區在8個老舊小區探索實施“拆墻并院”,讓“小院”變“大院”,不僅環境得到改善,社區的和諧氛圍也日漸濃厚。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今年來,潛江市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將政府主導與群眾主體結合起來,扮靚城市“面子”,做實民生“里子”,獲得群眾點贊,激活了基層治理的“一池春水”。

小區怎么改,居民說了算

小南門社區常住人口3012戶、7612人,人員結構復雜。

“這里不僅有老舊小區,還有獨門獨棟破產改制的單位住宅區?!毙∧祥T社區黨委書記楊洲介紹,最小的小區只有1棟樓、8戶居民,卻又以墻相隔,久而久之形成34個小區,其中老舊小區16個、單位小區18個。

除了圍墻阻隔,老舊小區還面臨著一堆“疑難雜癥”:基礎設施老化、管線雜亂無章、私搭亂建嚴重、車輛無處停放、活動空間小,各小區自行管理,長期處于“無人管、管不好”的狀態,群眾獲得感不強。

怎么辦?改!

“若按傳統方式改造,小修小補易,提質增效難,小區通道窄、停車難等問題依然無法解決?!睏钪尢寡?,要想徹底改變,只有打破傳統,“拆墻并院”,釋放空間,變“零星”為“整體”,達到“以小區改造帶動片區環境整體提升”的目的。

然而,“拆墻并院”的改造進展并不順利?!案脑烨?,社區干部通過線上線下征求居民意見,多數居民同意改造,但也有環境相對較好的小區居民反對?!睏钪拚f。

“我們小區車位多,合并后豈不是要搶車位?”“合了以后,人多車雜,安全怎么保障?”

為了打消居民顧慮,社區安排大巴車,接上居民代表參觀已經改造好的小區。接著社區干部登門拜訪,講道理、說政策。

小區怎么改,居民說了算。

社區以板凳會形式,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哪里拆、怎么建?請大家共同拿主意;同時,邀請住建部門和群眾代表現場踏勘,開展方案討論,征求群眾意見200多條,梳理形成六大類問題清單,明確18條治理提升事項。

“拆!改好了,大家受益?!弊罱K,通過群眾提、大家議、共建管,確定了以“拆墻并院”為切入點的共治方案。

拆墻并院,收獲1+1>2的幸福

拆墻難,拆違更難。

在園林青酒廠小區,一棟40平方米的違建房,影響消防通道的通暢,必須要拆除。

“這個房子是花錢買的,還沒用上,說拆就拆,我想不通?!鄙鐓^干部上門做工作時,居民張女士拿出了購房合同。

2023年,張女士通過房產中介,在園林青酒廠小區為兒子買了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同時加上這間40平方米的違建房,一共花費了40多萬元。

社區工作人員上門不下20次,工作怎么都做不通。無奈之下,社區聯系上她的兒子,兒子十分理解社區工作,主動回來勸說母親。同時,張女士簽訂的合同涉嫌中介欺騙,社區主動提供法律援助,為張女士挽回一定的損失。最終,工作做通了。

就這樣一個個攻關,一個月下來,10堵圍墻拆除了,亂搭亂建清理了,騰挪出550平方米的公共空間。

騰挪出來的空間,重歸大家所有。

在園林青酒廠小區建設100平方米的共享活動室,在制藥廠一區完善兒童服務站功能,在衛生學校小區建設60平方米的公共健身場所,在民主黨派機關小區添置晾曬設施,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便利化的服務需求,逐步建立起“15分鐘便民服務圈”。

“拆墻并院”,不是一拆了之,基礎設施也同步提升。

原本狹窄的3條機動車道,從3米拓寬至5米,并進行道路刷黑。新增停車位和充電樁,還進行下水管網改造、弱電入地、步道硬化、花壇修復等建設。對于居民擔心的安全問題,小區安裝了“智慧門禁”和監控攝像頭,實現安防全覆蓋。

“‘拆墻并院’之后,院子敞亮了,環境美了,生活方便了,活動也有空間了,住著安全又舒心?!睂τ诟脑旌蟮男^,制藥廠一區居民羅愛平贊不絕口。

小區院落里的“透綠增綠”工作也沒落下。

小南門社區有條800米長的健康巷,曾經3米多高的破舊圍墻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花墻,十分漂亮。衛校與民主黨派機關小區之間的圍墻拆除后,利用空置地塊栽植綠化樹,形成高低錯落的綠色景觀帶,讓人賞心悅目。

楊洲說,“拆墻并院”就是希望能為群眾提供更多公共空間,讓居民收獲1+1>2的幸福。

從“各唱各調”變“同心協力”

老舊小區要改造好,更要管理好。

小區合并后,小南門社區及時組建連片小區黨支部,社區居委會、小區業委會、 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聚焦小區安全、環境衛生等重點問題開展議事協商,確保群眾訴求有人傾聽、問題有人解決。

在衛校、園林青、園林青酒廠等3個小區連接處,有一個垃圾投放點,原來3個小區都不愿管,導致小區垃圾清運不及時,一到夏天味道特別大。社區召開三方聯動會議,最終商議,由社區牽頭組織小區物業、環衛每日定時清理,群眾負責監督。如今,再也沒有出現過垃圾滯留現象。

“有什么事情,社區主導,三方聯動,共同為群眾辦實事?!睏钪拚f。

社區組織自管黨員、雙報到黨員、志愿服務隊等力量,深入走訪群眾,建立民情臺賬清單,協助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同時,按照300戶至500戶的標準,將小區劃分成網格,居民在線上通過愛家社區微信小程序,有事情隨時呼叫,形成治理“一張網”。

拆掉的是院墻,打通的是“心墻”,居民們的主人翁意識被點燃。

楊靜等4位園林青小區居民,主動騰出自家養花養草的地塊,清理陳年垃圾,暢通小區道路。

制藥廠一區居民蔣逸平,有做工程的經驗,投工投勞,參與小區增綠和花壇改造。

60多歲的居民佘群科,承擔起小區綠地的日常養護與管理工作;70多歲的居民萬述芳,參與共享活動室的衛生打掃、秩序維護。

“從‘各唱各調’變為‘同心協力’?!睏钪拚f,居民們從陌生到熟悉,從熟悉到交心,鄰里關系日益和諧,共建共管蔚然成風,老舊小區迎來“逆生長”。(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璐 通訊員 杜少華 周瑞)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