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高校教師深耕課堂教學?如何推動AI技術賦能課堂?黃石一高校以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為切口,在探索中給出解題思路。
上周四,湖北師范大學2025年教學示范觀摩活動暨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總結大會舉行,會上,2位優秀青年教師以深厚的學術素養進行了精彩的教學示范,一批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青年教師獲得了表彰。
這一活動,是該校重視教師教學能力建設、以賽促教、以教促研的生動實踐,更是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系列舉措中的重要一環。
以賽促教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為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鞏固本科教學“以本為本”地位,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湖北師范大學于今年4月啟動2025年青年教師講課比賽。
比賽吸引了全校眾多青年教師踴躍參與,來自17個教學學院的50余名45周歲以下、教齡滿一年的青年教師報名參賽,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教師的風采與活力。比賽分為初賽、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嚴格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參賽教師需提交詳盡教學設計、進行課堂教學展示并完成反思答辯,全面考察了他們的教學能力、創新思維及專業素養。
經過激烈角逐,一批優秀青年教師脫穎而出,他們的精彩表現贏得評委高度評價,為全校教師樹立了榜樣。總結會上,該校宣布了2025年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的獲獎名單并為獲獎教師們進行頒獎。
會上,來自該校文學院的教師田咪和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的教師黃會玲,分別進行了文科組和理科組的精彩教學示范。她們憑借精湛的教學技藝、深厚的學術素養,為全體教師呈現了精彩紛呈的優質課程。
現場觀摩的新入職教師余冰,博士畢業于南京大學物理學院,他告訴記者:“今天優秀青年教師的示范課對我而言是一場及時雨,為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剛入職時,如何將所學知識傳授給學生是難題,今天的示范課讓我對未來教學工作充滿信心。”
在教學示范觀摩點評環節,多次指導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國賽”的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周東明教授,圍繞“內容為王、設計為要、學生為主”三大維度提出教學建議。他強調,教師應以學科知識為載體深化課程思政融合,強化教學分析,精準把握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與重難點,并要以學生為本,依據學情動態調整教學策略。同時,鼓勵教師借助教學競賽汲取前沿教育理念、拓寬教學視野,將競賽經驗運用到日常教學中,推動教學質量提升。
激發活力 促進教師反思成長
對于參賽青年教師而言,此次比賽不僅是技藝較量,更是寶貴的學習與成長機會。
田咪第一次參加此項比賽,獲得了文史哲組的一等獎,她說:“參加比賽讓我深刻意識到教學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從課程設計到課堂實施,每個環節都需精心打磨。通過反思和比賽經驗,我學會了抓住學生注意力、設計課程導入以及適時解答問題,教學能力得到提升?!?/p>
獲得理工組一等獎的黃會玲也向記者分享了備賽上的收獲:“準備比賽過程中,我向許多有經驗的老師們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與專家和評委的交流讓我明確了教學短板,確定了努力方向。特別是將AI技術有效融入教學,對我而言是全新挑戰,也是巨大收獲?!?/p>
“經濟學原理本身較為抽象,我希望能找到一種方式,讓這些理論變得生動起來,讓學生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經濟管理與法學院教師馬文婧說,在比賽中她一直在思考如何讓經濟學原理課程更加深入淺出且充滿趣味。為此,她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力求在講好課程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如何將其有效融入教學成為本次比賽的一大亮點。多位參賽教師在比賽中展示了AI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也提高了教學效果。
文學院的教師胡婷婷在《應用寫作訓練》課程中,巧妙地將AI技術作為輔助工具,引導學生正向使用AI,提升寫作效率與質量。她表示:“通過AI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思路和素材,同時讓他們意識到AI只是一種工具,不能完全替代人類的思考和創造力。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平常會重點考察教師們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三個方面的表現?!焙睅煼洞髮W教學督導吳瑞霞說,“作為一所師范類院校,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學表現,更要關注如何引導學生踐行師德的能力,培養學生們如何成為一名好的人民教師,只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p>
多措并舉 推進教學能力提升
近年來,湖北師范大學始終高度重視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引進了大量優秀的年輕教師。從機構健全到制度創新,從賽事引領到機制改革,湖北師范大學正以系統思維構建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生態體系。
學校構建“學校 - 學院 - 基層教學組織”三級聯動體系。多部門協同負責思政教育、教學能力培訓、科研提升等專項工作;17個教學學院均由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基層教學組織負責人,定期開展集體備課、教學研討等活動,形成“縱向貫通、橫向協同”的立體化青年教師培養格局。
制度保障方面,學校以《青年教師導師制管理辦法》為核心,構建“傳幫帶”機制。為青年教師定制個性化成長方案,通過示范觀摩、教學研討等形式助力其快速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常態化舉辦講課比賽、教學創新大賽,建立涵蓋學生評教、督導評價等多維度的教學評價體系,并將評教結果與職稱評聘、資源分配直接掛鉤,形成“以賽促教、以評促建”的閉環管理。
湖北師范大學教學質量監測與評估中心主任荊玉梅介紹,學校高度重視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為應對數智時代對教育教學工作提出的新挑戰,學校未來將在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智能巡課系統使用、精準培訓體系構建、數智督導模式引入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推動課堂教學水平智能化升級,有效激發青年教師教學創新活力。
“要弘揚教育家精神,做 ‘四有’好老師,這不是一句空話。作為教師,最高尊嚴在課堂,所以老師們要敬畏課堂,尊重學生,上好每一堂課,這是最基本的師德修養?!痹撔8毙iL胡艷軍說,“希望全體教師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互學共進、博采眾長,讓優質課堂成為教師共同的追求,讓‘上好每一堂課’成為每位師者的自覺擔當?!?/p>
未來,湖北師范大學將繼續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力推進“課堂革命”,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爭做時代良師。(黃石日報、新華社湖北頻道 程鑫)
發表時間:2025-06-11 來源:湖北文明網
如何激發高校教師深耕課堂教學?如何推動AI技術賦能課堂?黃石一高校以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為切口,在探索中給出解題思路。
上周四,湖北師范大學2025年教學示范觀摩活動暨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總結大會舉行,會上,2位優秀青年教師以深厚的學術素養進行了精彩的教學示范,一批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青年教師獲得了表彰。
這一活動,是該校重視教師教學能力建設、以賽促教、以教促研的生動實踐,更是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系列舉措中的重要一環。
以賽促教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為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鞏固本科教學“以本為本”地位,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湖北師范大學于今年4月啟動2025年青年教師講課比賽。
比賽吸引了全校眾多青年教師踴躍參與,來自17個教學學院的50余名45周歲以下、教齡滿一年的青年教師報名參賽,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教師的風采與活力。比賽分為初賽、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嚴格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參賽教師需提交詳盡教學設計、進行課堂教學展示并完成反思答辯,全面考察了他們的教學能力、創新思維及專業素養。
經過激烈角逐,一批優秀青年教師脫穎而出,他們的精彩表現贏得評委高度評價,為全校教師樹立了榜樣??偨Y會上,該校宣布了2025年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的獲獎名單并為獲獎教師們進行頒獎。
會上,來自該校文學院的教師田咪和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的教師黃會玲,分別進行了文科組和理科組的精彩教學示范。她們憑借精湛的教學技藝、深厚的學術素養,為全體教師呈現了精彩紛呈的優質課程。
現場觀摩的新入職教師余冰,博士畢業于南京大學物理學院,他告訴記者:“今天優秀青年教師的示范課對我而言是一場及時雨,為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剛入職時,如何將所學知識傳授給學生是難題,今天的示范課讓我對未來教學工作充滿信心?!?/p>
在教學示范觀摩點評環節,多次指導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國賽”的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生導師周東明教授,圍繞“內容為王、設計為要、學生為主”三大維度提出教學建議。他強調,教師應以學科知識為載體深化課程思政融合,強化教學分析,精準把握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與重難點,并要以學生為本,依據學情動態調整教學策略。同時,鼓勵教師借助教學競賽汲取前沿教育理念、拓寬教學視野,將競賽經驗運用到日常教學中,推動教學質量提升。
激發活力 促進教師反思成長
對于參賽青年教師而言,此次比賽不僅是技藝較量,更是寶貴的學習與成長機會。
田咪第一次參加此項比賽,獲得了文史哲組的一等獎,她說:“參加比賽讓我深刻意識到教學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從課程設計到課堂實施,每個環節都需精心打磨。通過反思和比賽經驗,我學會了抓住學生注意力、設計課程導入以及適時解答問題,教學能力得到提升。”
獲得理工組一等獎的黃會玲也向記者分享了備賽上的收獲:“準備比賽過程中,我向許多有經驗的老師們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與專家和評委的交流讓我明確了教學短板,確定了努力方向。特別是將AI技術有效融入教學,對我而言是全新挑戰,也是巨大收獲?!?/p>
“經濟學原理本身較為抽象,我希望能找到一種方式,讓這些理論變得生動起來,讓學生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經濟管理與法學院教師馬文婧說,在比賽中她一直在思考如何讓經濟學原理課程更加深入淺出且充滿趣味。為此,她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力求在講好課程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如何將其有效融入教學成為本次比賽的一大亮點。多位參賽教師在比賽中展示了AI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也提高了教學效果。
文學院的教師胡婷婷在《應用寫作訓練》課程中,巧妙地將AI技術作為輔助工具,引導學生正向使用AI,提升寫作效率與質量。她表示:“通過AI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思路和素材,同時讓他們意識到AI只是一種工具,不能完全替代人類的思考和創造力。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在教學中,我們平常會重點考察教師們在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三個方面的表現。”湖北師范大學教學督導吳瑞霞說,“作為一所師范類院校,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學表現,更要關注如何引導學生踐行師德的能力,培養學生們如何成為一名好的人民教師,只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多措并舉 推進教學能力提升
近年來,湖北師范大學始終高度重視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引進了大量優秀的年輕教師。從機構健全到制度創新,從賽事引領到機制改革,湖北師范大學正以系統思維構建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生態體系。
學校構建“學校 - 學院 - 基層教學組織”三級聯動體系。多部門協同負責思政教育、教學能力培訓、科研提升等專項工作;17個教學學院均由教授或副教授擔任基層教學組織負責人,定期開展集體備課、教學研討等活動,形成“縱向貫通、橫向協同”的立體化青年教師培養格局。
制度保障方面,學校以《青年教師導師制管理辦法》為核心,構建“傳幫帶”機制。為青年教師定制個性化成長方案,通過示范觀摩、教學研討等形式助力其快速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常態化舉辦講課比賽、教學創新大賽,建立涵蓋學生評教、督導評價等多維度的教學評價體系,并將評教結果與職稱評聘、資源分配直接掛鉤,形成“以賽促教、以評促建”的閉環管理。
湖北師范大學教學質量監測與評估中心主任荊玉梅介紹,學校高度重視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為應對數智時代對教育教學工作提出的新挑戰,學校未來將在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智能巡課系統使用、精準培訓體系構建、數智督導模式引入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推動課堂教學水平智能化升級,有效激發青年教師教學創新活力。
“要弘揚教育家精神,做 ‘四有’好老師,這不是一句空話。作為教師,最高尊嚴在課堂,所以老師們要敬畏課堂,尊重學生,上好每一堂課,這是最基本的師德修養。”該校副校長胡艷軍說,“希望全體教師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互學共進、博采眾長,讓優質課堂成為教師共同的追求,讓‘上好每一堂課’成為每位師者的自覺擔當?!?/p>
未來,湖北師范大學將繼續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力推進“課堂革命”,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爭做時代良師。(黃石日報、新華社湖北頻道 程鑫)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