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樊城區牛首鎮張湖村、太平店鎮金牛村榮獲全國文明村稱號,牛首鎮花園村、太平店鎮高田村經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村稱號。
榮譽的背后,是樊城區干部群眾多年如一日堅守信念、傾注心血、揮灑汗水;是樊城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推動城鄉文明協調發展的生動實踐。
產業興村、旅游活村、文化立村……一座座村落面貌煥然一新,如繁星般閃耀。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熠熠生輝,詮釋著鄉村振興的內涵,書寫著文明發展的篇章。
未來,樊城區將繼續在文明創建的道路上砥礪前行,讓文明之花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得更加絢爛。
全國文明村太平店鎮高田村:文明新風撲面來
走進太平店鎮高田村,白墻灰瓦的房屋錯落有致,村道干凈整潔,庭院清新宜人,一幅“潔、凈、美”的美麗鄉村新圖景在眼前徐徐展開。
“高田村圍繞美麗鄉村建設,以涵養文明鄉風為重要抓手,以‘推窗見綠、抬頭賞景、起步聞香’為美好愿景,精心打造集現代文明、田園風光、鄉村風情于一體的魅力鄉村?!备咛锎妩h支部書記高明說。
為實現農村環境的凈化、美化、綠化,高田村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礎上,建立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機制,與村民簽訂“庭院三包”等制度。在環境整治過程中,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引導村民參與環境整治。按照“拆通透、碼整齊、掃干凈、保常態”的標準,全面提升村容村貌。通過共建共治,打造出“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帶面”的格局。
與此同時,高田村新建文化體育廣場,為村民開展文體活動提供便利場所。實施旱廁無公害化改造、自來水管網全面改造,提升村民生活品質。栽種風景樹2000余棵,綠化村莊道路3公里,形成“家家門前有風景,戶戶院落是田園”的美麗景象。
高田村積極選樹典型,在全村范圍內開展“身邊好人”“好公婆”“好兒媳”“好鄰居”評選活動,通過表彰先進,倡導和鼓勵更多村民以先進為榜樣,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在“四好”評選基礎上,不斷增加“庭院整潔、垃圾分類”示范戶等各類評選活動,激發村民參與熱情。
同時,高田村組建腰鼓、籃球、秧歌、廣場舞等8支文化隊伍,每周定期開展主題鮮明的村民文體活動,常態化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以村文化廣場為中心,打造法治文化廣場、善行義舉榜、孝廉文化長廊、聚賢亭、家規家訓等道德文化宣傳陣地,讓村民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精神文明建設氛圍中,積極爭創文明戶,爭做文明人。
全國文明村牛首鎮張湖村:繪就和美新畫卷
“村里干凈整潔,有廣場可以跳舞、健身,還有運動場,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現在的生活像蜜一樣甜!”談及如今的生活,張湖村村民馬曉菊笑得合不攏嘴。樸實的話語,是張湖村蝶變的生動寫照。
“我們以‘繡花功夫’做好各項工作,讓鄉村‘顏值’‘氣質’雙提升?!睆埡妩h總支書記張衛東說,張湖村地理位置優越,207國道、274省道、樊城區一號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
近年來,張湖村緊扣“產業興村、旅游活村、文化立村”建設目標,不斷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村莊面貌日新月異,先后獲評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美麗鄉村示范村。
漫步村中,詩詞文化如春風拂面。張湖村積極推進“中華詩詞之村”創建工作,成立農村詩詞協會,將廉潔文化、鄉風文明、詩詞文化等有機融合,開展“鄉村詩詞大賽”“詩詞歌賦·詠清明”等豐富多彩的詩詞朗誦和鑒賞活動,讓村民在文化滋養中提升精神境界。
張湖村立足自身優勢,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全力打造蓮藕之鄉,策劃以藕為主題的文旅活動,通過農旅融合發展,實現了村美、民富、產業旺。
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后,張湖村將更多資源投入民生領域。截至目前,累計硬化道路6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455盞,清理溝渠1萬余米,打機井30余口,刷黑道路1200米,改造廁所595戶,種植綠植3萬多株,打造“小三園”200余個……一系列舉措讓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張衛東滿懷信心地表示:“全村已形成‘以家風帶村風,以村風帶民風,以民風促和諧,以和諧促發展’的良好局面。這次獲評全國文明村,讓我們信心十足,我們將努力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p>
全國文明村牛首鎮花園村:夢中花園成現實
每逢周末,牛首鎮花園村襄西月季苑里便呈現出游客如織的熱鬧景象。房車營地里,游人愜意地搭起燒烤架,享受野炊的樂趣;果蔬大棚內,游人興致勃勃地采摘西紅柿、黃瓜;池塘邊,垂釣者悠然等待魚兒上鉤……一幅幅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畫面,是花園村發展成果的生動展現。
近年來,在花園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全體村民齊心共建,將這里打造成如詩如畫的美麗家園。
2013年,花園村大膽嘗試,發展藍莓、蓮藕、花卉等有機農作物種植。隨著產業的逐步發展,撂荒地得到有效利用,富余勞動力問題得以解決,集體經濟收入大幅提高。
2022年,村“兩委”召集村民,就襄西月季苑改造廣泛征求意見。村民們積極參與、各抒己見。村委會將意見梳理成8個具體項目,并積極與樊城區政府、區農業農村局等對接。與此同時,村民們自發來到襄西月季苑,打掃衛生、修剪花草樹木,以實際行動支持村莊建設。
經過三年多的精心建設,如今,襄西月季苑已建成了集垂釣、采摘、露營、餐飲于一體的農家樂,這里不僅成為游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更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老百姓腰包鼓了,精神世界也要豐富起來。”林偉說。為此,村里新建燈光文化廣場,常態化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黨群服務中心,為全村黨員群眾提供優質服務;日間照料中心,讓村里老人能夠安享幸福晚年。
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花園村毫不松懈,常態化開展整治行動。此外,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就地取材打造“小三園”,持續提升村容村貌。
與此同時,花園村推廣“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以襄西月季苑為龍頭,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蓮藕種植業、金蟬養殖業、稻蝦共作、中藥材種植等。隨著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集體收入持續增長。通過不懈努力,花園村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中國休閑美麗鄉村”等榮譽稱號。
全國文明村太平店鎮金牛村:誠信文化潤心田
太平店鎮金牛村北靠冢子灣水庫,南鄰302省道?!扒趯W善耕、崇德尚賢”的金牛精神和誠信文化在這里延續,成為村莊發展的精神內核。
“近年來,我們以弘揚金牛精神為核心,推進文化服務民生工作?!苯鹋4妩h總支書記李元文介紹說,經過多年精心規劃,村里相繼建成金牛作文館、金牛漢江奇石收藏館、展覽館、金牛書院、金牛畫院等文化場所。
金牛村在金牛廣場和誠信廣場,設立狀元榜、長城榜、敬老榜、愛幼榜。這些榜單上的先進人物成為村民身邊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榜樣,在全村形成了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村里定期開展鄉村課程講解。
近年來,金牛村持續推進道路硬化、水系整治、道路照明、公廁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定期組織村民參與人居環境集中整治。開展美麗庭院、潔凈家園評比活動,激發村民積極性和主動性。繪制文明墻,讓文明理念潛移默化。如今的金牛村,白墻黛瓦,街道干凈衛生,村民安居樂業。
2016年,金牛村獲評“湖北省第五批宜居村莊”;2019年,金牛村被納入“全省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名單;2020年,金牛村獲評省級生態村、襄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2021年,金牛村成為湖北省森林鄉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創建工作先進村;2022年,金牛村被襄陽市評為A級旅游景區式村莊……
“我們將以獲評全國文明村為新起點,繼續以鄉愁文化、敬老文化、誠信文化為依托,展現新時代農民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李元文充滿信心地說。
本期策劃:郭小虎 王茜 丁濤
本期圖/文:全媒體記者丁濤 王晶晶 通訊員張沛 熊笑冉 雷莎
發表時間:2025-06-04 來源:湖北文明網
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樊城區牛首鎮張湖村、太平店鎮金牛村榮獲全國文明村稱號,牛首鎮花園村、太平店鎮高田村經復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村稱號。
榮譽的背后,是樊城區干部群眾多年如一日堅守信念、傾注心血、揮灑汗水;是樊城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推動城鄉文明協調發展的生動實踐。
產業興村、旅游活村、文化立村……一座座村落面貌煥然一新,如繁星般閃耀。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熠熠生輝,詮釋著鄉村振興的內涵,書寫著文明發展的篇章。
未來,樊城區將繼續在文明創建的道路上砥礪前行,讓文明之花在這片土地上綻放得更加絢爛。
全國文明村太平店鎮高田村:文明新風撲面來
走進太平店鎮高田村,白墻灰瓦的房屋錯落有致,村道干凈整潔,庭院清新宜人,一幅“潔、凈、美”的美麗鄉村新圖景在眼前徐徐展開。
“高田村圍繞美麗鄉村建設,以涵養文明鄉風為重要抓手,以‘推窗見綠、抬頭賞景、起步聞香’為美好愿景,精心打造集現代文明、田園風光、鄉村風情于一體的魅力鄉村?!备咛锎妩h支部書記高明說。
為實現農村環境的凈化、美化、綠化,高田村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礎上,建立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管護機制,與村民簽訂“庭院三包”等制度。在環境整治過程中,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引導村民參與環境整治。按照“拆通透、碼整齊、掃干凈、保常態”的標準,全面提升村容村貌。通過共建共治,打造出“以點串線、以線連片、以片帶面”的格局。
與此同時,高田村新建文化體育廣場,為村民開展文體活動提供便利場所。實施旱廁無公害化改造、自來水管網全面改造,提升村民生活品質。栽種風景樹2000余棵,綠化村莊道路3公里,形成“家家門前有風景,戶戶院落是田園”的美麗景象。
高田村積極選樹典型,在全村范圍內開展“身邊好人”“好公婆”“好兒媳”“好鄰居”評選活動,通過表彰先進,倡導和鼓勵更多村民以先進為榜樣,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在“四好”評選基礎上,不斷增加“庭院整潔、垃圾分類”示范戶等各類評選活動,激發村民參與熱情。
同時,高田村組建腰鼓、籃球、秧歌、廣場舞等8支文化隊伍,每周定期開展主題鮮明的村民文體活動,常態化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以村文化廣場為中心,打造法治文化廣場、善行義舉榜、孝廉文化長廊、聚賢亭、家規家訓等道德文化宣傳陣地,讓村民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精神文明建設氛圍中,積極爭創文明戶,爭做文明人。
全國文明村牛首鎮張湖村:繪就和美新畫卷
“村里干凈整潔,有廣場可以跳舞、健身,還有運動場,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現在的生活像蜜一樣甜!”談及如今的生活,張湖村村民馬曉菊笑得合不攏嘴。樸實的話語,是張湖村蝶變的生動寫照。
“我們以‘繡花功夫’做好各項工作,讓鄉村‘顏值’‘氣質’雙提升?!睆埡妩h總支書記張衛東說,張湖村地理位置優越,207國道、274省道、樊城區一號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
近年來,張湖村緊扣“產業興村、旅游活村、文化立村”建設目標,不斷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村莊面貌日新月異,先后獲評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美麗鄉村示范村。
漫步村中,詩詞文化如春風拂面。張湖村積極推進“中華詩詞之村”創建工作,成立農村詩詞協會,將廉潔文化、鄉風文明、詩詞文化等有機融合,開展“鄉村詩詞大賽”“詩詞歌賦·詠清明”等豐富多彩的詩詞朗誦和鑒賞活動,讓村民在文化滋養中提升精神境界。
張湖村立足自身優勢,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全力打造蓮藕之鄉,策劃以藕為主題的文旅活動,通過農旅融合發展,實現了村美、民富、產業旺。
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后,張湖村將更多資源投入民生領域。截至目前,累計硬化道路6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455盞,清理溝渠1萬余米,打機井30余口,刷黑道路1200米,改造廁所595戶,種植綠植3萬多株,打造“小三園”200余個……一系列舉措讓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張衛東滿懷信心地表示:“全村已形成‘以家風帶村風,以村風帶民風,以民風促和諧,以和諧促發展’的良好局面。這次獲評全國文明村,讓我們信心十足,我們將努力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全國文明村牛首鎮花園村:夢中花園成現實
每逢周末,牛首鎮花園村襄西月季苑里便呈現出游客如織的熱鬧景象。房車營地里,游人愜意地搭起燒烤架,享受野炊的樂趣;果蔬大棚內,游人興致勃勃地采摘西紅柿、黃瓜;池塘邊,垂釣者悠然等待魚兒上鉤……一幅幅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畫面,是花園村發展成果的生動展現。
近年來,在花園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全體村民齊心共建,將這里打造成如詩如畫的美麗家園。
2013年,花園村大膽嘗試,發展藍莓、蓮藕、花卉等有機農作物種植。隨著產業的逐步發展,撂荒地得到有效利用,富余勞動力問題得以解決,集體經濟收入大幅提高。
2022年,村“兩委”召集村民,就襄西月季苑改造廣泛征求意見。村民們積極參與、各抒己見。村委會將意見梳理成8個具體項目,并積極與樊城區政府、區農業農村局等對接。與此同時,村民們自發來到襄西月季苑,打掃衛生、修剪花草樹木,以實際行動支持村莊建設。
經過三年多的精心建設,如今,襄西月季苑已建成了集垂釣、采摘、露營、餐飲于一體的農家樂,這里不僅成為游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更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老百姓腰包鼓了,精神世界也要豐富起來。”林偉說。為此,村里新建燈光文化廣場,常態化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黨群服務中心,為全村黨員群眾提供優質服務;日間照料中心,讓村里老人能夠安享幸福晚年。
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花園村毫不松懈,常態化開展整治行動。此外,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重點,就地取材打造“小三園”,持續提升村容村貌。
與此同時,花園村推廣“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以襄西月季苑為龍頭,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蓮藕種植業、金蟬養殖業、稻蝦共作、中藥材種植等。隨著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集體收入持續增長。通過不懈努力,花園村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中國休閑美麗鄉村”等榮譽稱號。
全國文明村太平店鎮金牛村:誠信文化潤心田
太平店鎮金牛村北靠冢子灣水庫,南鄰302省道。“勤學善耕、崇德尚賢”的金牛精神和誠信文化在這里延續,成為村莊發展的精神內核。
“近年來,我們以弘揚金牛精神為核心,推進文化服務民生工作?!苯鹋4妩h總支書記李元文介紹說,經過多年精心規劃,村里相繼建成金牛作文館、金牛漢江奇石收藏館、展覽館、金牛書院、金牛畫院等文化場所。
金牛村在金牛廣場和誠信廣場,設立狀元榜、長城榜、敬老榜、愛幼榜。這些榜單上的先進人物成為村民身邊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榜樣,在全村形成了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村里定期開展鄉村課程講解。
近年來,金牛村持續推進道路硬化、水系整治、道路照明、公廁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定期組織村民參與人居環境集中整治。開展美麗庭院、潔凈家園評比活動,激發村民積極性和主動性。繪制文明墻,讓文明理念潛移默化。如今的金牛村,白墻黛瓦,街道干凈衛生,村民安居樂業。
2016年,金牛村獲評“湖北省第五批宜居村莊”;2019年,金牛村被納入“全省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名單;2020年,金牛村獲評省級生態村、襄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2021年,金牛村成為湖北省森林鄉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創建工作先進村;2022年,金牛村被襄陽市評為A級旅游景區式村莊……
“我們將以獲評全國文明村為新起點,繼續以鄉愁文化、敬老文化、誠信文化為依托,展現新時代農民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崩钤某錆M信心地說。
本期策劃:郭小虎 王茜 丁濤
本期圖/文:全媒體記者丁濤 王晶晶 通訊員張沛 熊笑冉 雷莎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