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拂過山崗,筆者循著蜿蜒的柏油鄉道,走進湖北省安陸市趙棚鎮團山村,只見綠水青山間房舍錯落有致,白墻青瓦中升起裊裊炊煙,寧靜而祥和。藍莓采摘大棚里熱鬧非凡,藍莓果綴滿枝頭,游客三五成群、挎著竹籃,或悠然閑逛,或拍照打卡,或采摘品嘗,歡聲笑語不時回蕩在空中。這座藏于山坳的“全國文明村”,正以產業與生態的雙生共美,奏響鄉村振興的春日和弦。
近年來,團山村緊緊圍繞“花果飄香,多彩團山”發展目標,以美麗鄉村建設和黨建示范打造為契機,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村莊人居環境、提高基層治理水平。先后獲“湖北省文明村”“全國文明村”“美麗鄉村建設典型示范村”“2023年湖北省鄉村振興示范村”湖北省第一批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藍莓)等榮譽稱號。
山水換新顏
古村落打造“詩意棲居”
團山人守護綠水青山的執著,藏在一串數字里。
2018年,團山村在保持原有歷史風貌、地域風格和傳統特色基礎上,按照荊楚風格特點,對坡子灣、殷家灣、葉家大灣、崔家大灣民居進行改造,建成荊楚傳統民居88戶。
2021年通過村灣自籌、政府配套、社會捐贈等方式建小游園和休息涼亭,設候車廳和交通驛站,造休閑廣場和旅游廁所,繪紅色文化墻繪,完成主要道路黑化7.5公里;在24個自然灣安裝路燈230盞,硬化公路24公里,實現灣灣亮、村村通。
2022年提檔升級改造黨群服務中心,精細化設置便民服務大廳、農家書屋、愛心超市、婦女兒童之家、老年大學教學點等區域,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
2023年以提升群眾幸福感為目標,以滿足群眾現實需求為抓手,清淤擴挖塘堰53口、農村戶廁改造336戶。民主選聘衛生保潔員、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承諾書、定點投放和集中處理生活垃圾,以常抓長治的有效機制保障環境整治成果穩定向好。
2024年開展“綠化美化”行動,新增綠化面積500畝;發動群眾參與“清潔家園”行動12次,清理生活垃圾300噸……生態賬本上的數字,見證著團山村生態環境的蛻變。
眾治潤鄉田
聚民力澆開“和美家園”
近年來,在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團山村積極探索創新治理模式,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通過建立健全村黨組織體系,優化治理結構,強化群眾參與,不僅提升了鄉村治理的效能,更讓村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建立村黨組織抓面、網格黨小組抓線、黨員聯系戶抓點的村黨組織體系,?搭建干群連心橋;落實黨務村務公開、“四議兩公開”等制度,實現民事民辦、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激活基層黨建活力。開展“人大代表在行動”“我在群眾身邊”等活動,入戶走訪傾聽群眾聲音,發現訴求需要,領辦民生實事,解決疑難問題。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征集匯聚群眾意見,協商制定村規民約,規范約束村民行為;成立人民調解委員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協會等自治組織,通過“干部定方向,群眾提想法,組織齊帶動”方式,逐步引導村民共商民生事項、共議治理難題、共化矛盾糾紛、共謀發展藍圖、共促和諧鄉風,從基層治理的“旁觀者”,變成共謀共建的“參與者”,走出一條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新路子。
新風植沃野
山水間綻放“文明之花”
在鋪就產業振興路、繪就生態新畫卷征程中,團山村將移風易俗和文明新風深植于鄉土沃野,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在青山碧水間交織出和諧韻律。文化墻上“團山保衛戰”的紅色故事與殷家灣百年皂莢樹共同訴說著歷史記憶,文化文藝人才崔安平的書法創作、余首慶的嗩吶技藝等在田間地頭煥發新生。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百姓大舞臺等陣地,以文“潤德”“提智”“增技”,傳遞文明新風尚,繪就和美新家園?!拔覀兊墓澣铡必S富多彩,春節寫對聯、畫“?!弊帧偠菇z、打年糕,年味兒十足;十五鬧元宵、舞獅子、耍龍燈,互動沾喜氣……志愿服務蔚然成風,通過“群眾點單、干部接單”,將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書寫為民服務的“大文章”;“百姓講堂”精彩連連,用百姓之口講紅色故事、說藍莓種植、敘家鄉變化、傳致富經驗、話模范典型、傳文明風尚;“書香閱讀”以農家書屋為平臺,以志愿服務為依托,讓村民在知識的海洋里徜徉,“閱”享休閑時光;典型選樹常態開展,以“小家美”帶動“鄉村美”……
一花一果一世界。這個春天,不少游客到趙棚鎮團山村漫步云端花海,品鑒藍莓果香,讓如詩如畫的美景滌蕩心靈,在山野清風中珍藏一份獨特的春日記憶,聆聽一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明之歌。(精神文明報 蘇易雪)
發表時間:2025-05-21 來源:湖北文明網
微風拂過山崗,筆者循著蜿蜒的柏油鄉道,走進湖北省安陸市趙棚鎮團山村,只見綠水青山間房舍錯落有致,白墻青瓦中升起裊裊炊煙,寧靜而祥和。藍莓采摘大棚里熱鬧非凡,藍莓果綴滿枝頭,游客三五成群、挎著竹籃,或悠然閑逛,或拍照打卡,或采摘品嘗,歡聲笑語不時回蕩在空中。這座藏于山坳的“全國文明村”,正以產業與生態的雙生共美,奏響鄉村振興的春日和弦。
近年來,團山村緊緊圍繞“花果飄香,多彩團山”發展目標,以美麗鄉村建設和黨建示范打造為契機,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村莊人居環境、提高基層治理水平。先后獲“湖北省文明村”“全國文明村”“美麗鄉村建設典型示范村”“2023年湖北省鄉村振興示范村”湖北省第一批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藍莓)等榮譽稱號。
山水換新顏
古村落打造“詩意棲居”
團山人守護綠水青山的執著,藏在一串數字里。
2018年,團山村在保持原有歷史風貌、地域風格和傳統特色基礎上,按照荊楚風格特點,對坡子灣、殷家灣、葉家大灣、崔家大灣民居進行改造,建成荊楚傳統民居88戶。
2021年通過村灣自籌、政府配套、社會捐贈等方式建小游園和休息涼亭,設候車廳和交通驛站,造休閑廣場和旅游廁所,繪紅色文化墻繪,完成主要道路黑化7.5公里;在24個自然灣安裝路燈230盞,硬化公路24公里,實現灣灣亮、村村通。
2022年提檔升級改造黨群服務中心,精細化設置便民服務大廳、農家書屋、愛心超市、婦女兒童之家、老年大學教學點等區域,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
2023年以提升群眾幸福感為目標,以滿足群眾現實需求為抓手,清淤擴挖塘堰53口、農村戶廁改造336戶。民主選聘衛生保潔員、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承諾書、定點投放和集中處理生活垃圾,以常抓長治的有效機制保障環境整治成果穩定向好。
2024年開展“綠化美化”行動,新增綠化面積500畝;發動群眾參與“清潔家園”行動12次,清理生活垃圾300噸……生態賬本上的數字,見證著團山村生態環境的蛻變。
眾治潤鄉田
聚民力澆開“和美家園”
近年來,在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團山村積極探索創新治理模式,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通過建立健全村黨組織體系,優化治理結構,強化群眾參與,不僅提升了鄉村治理的效能,更讓村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建立村黨組織抓面、網格黨小組抓線、黨員聯系戶抓點的村黨組織體系,?搭建干群連心橋;落實黨務村務公開、“四議兩公開”等制度,實現民事民辦、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激活基層黨建活力。開展“人大代表在行動”“我在群眾身邊”等活動,入戶走訪傾聽群眾聲音,發現訴求需要,領辦民生實事,解決疑難問題。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征集匯聚群眾意見,協商制定村規民約,規范約束村民行為;成立人民調解委員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協會等自治組織,通過“干部定方向,群眾提想法,組織齊帶動”方式,逐步引導村民共商民生事項、共議治理難題、共化矛盾糾紛、共謀發展藍圖、共促和諧鄉風,從基層治理的“旁觀者”,變成共謀共建的“參與者”,走出一條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新路子。
新風植沃野
山水間綻放“文明之花”
在鋪就產業振興路、繪就生態新畫卷征程中,團山村將移風易俗和文明新風深植于鄉土沃野,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在青山碧水間交織出和諧韻律。文化墻上“團山保衛戰”的紅色故事與殷家灣百年皂莢樹共同訴說著歷史記憶,文化文藝人才崔安平的書法創作、余首慶的嗩吶技藝等在田間地頭煥發新生。
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百姓大舞臺等陣地,以文“潤德”“提智”“增技”,傳遞文明新風尚,繪就和美新家園。“我們的節日”豐富多彩,春節寫對聯、畫“?!弊?、攤豆絲、打年糕,年味兒十足;十五鬧元宵、舞獅子、耍龍燈,互動沾喜氣……志愿服務蔚然成風,通過“群眾點單、干部接單”,將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書寫為民服務的“大文章”;“百姓講堂”精彩連連,用百姓之口講紅色故事、說藍莓種植、敘家鄉變化、傳致富經驗、話模范典型、傳文明風尚;“書香閱讀”以農家書屋為平臺,以志愿服務為依托,讓村民在知識的海洋里徜徉,“閱”享休閑時光;典型選樹常態開展,以“小家美”帶動“鄉村美”……
一花一果一世界。這個春天,不少游客到趙棚鎮團山村漫步云端花海,品鑒藍莓果香,讓如詩如畫的美景滌蕩心靈,在山野清風中珍藏一份獨特的春日記憶,聆聽一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明之歌。(精神文明報 蘇易雪)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