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小河鎮符埫村:破舊立新出實招 文明新風潤心田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5月19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符埫村地處宜城市小河鎮西南部,346國道穿境而過,南面是蠻河。初夏時節,符埫村麥香四溢,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近年來,符埫村充分發揮黨員、村民代表模范帶頭作用,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教育引導村民積極參與移風易俗,充分發揮婦女在調解鄰里矛盾糾紛方面的獨特優勢,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建設,著力樹立文明新風尚。

黨群共建新家園

走進符埫村,粉墻黛瓦的農家小樓整齊分布在道路兩側,硬化道路直通每家院落。來到各戶庭院,門前綠意盎然,木柴、農具碼放整齊,房前屋后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幅和美鄉村的畫卷徐徐展開。

誰能想到,十年前的符埫村還是“臟亂差”的代表。符埫村黨支部書記鄭風國回憶,那時村民們衛生意識淡薄,垃圾隨意丟棄在屋旁、水溝里;村道全是土路,一到雨天就變成泥巴路;部分村民占用村公共道路開荒種菜,影響村容村貌和出行安全。

2015年,符埫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要求村所有黨員、村民代表帶頭拆除違建,把侵占的公共道路騰出來,發動廣大村民共同整治村莊環境衛生。

同時,符埫村積極向上申請資金,將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戶,修建排水渠、村文化廣場,購置垃圾桶,引導村民將垃圾統一丟至桶中。

“最難的是轉變村民固有觀念?!编嶏L國回憶,對不愿意配合環境整治的村民,黨員干部挨家挨戶上門勸說,講政策、算長遠賬,使之充分了解到人居環境整治的好處。漸漸地,村民從“要我改”變為“我要改”,主動配合環境整治。

修建新的排水渠,需要從四組村民鄭大爺的院內經過。鄭大爺二話沒說,主動把院墻拆了。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參與,把自家舊瓦舊磚捐出來當路基,閑暇時主動幫施工隊搬運石料,爭取早日修好路。

為激發村民整治環境衛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符埫村還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衛生之星”等評選活動,村民們自覺打掃房前屋后,精心打造美麗庭院,主動清理公共區域雜物,共同營造整潔、優美、舒適的村莊環境。

“以前每逢下雨,村里到處積水,廁所里蚊蠅到處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后,環境衛生改善了,生活質量也提高了,真好!”村民們紛紛感慨道。

“零彩禮”引領新風尚

受愛面子、互相攀比等影響,許多地方的彩禮水漲船高。在符埫村,一股清新的“零彩禮”嫁女之風悄然興起,為傳統婚俗文化帶來全新變革。

8年前,四組村民楊大叔的女兒出嫁,身為村里紅白理事會理事長的鄭風國上門祝賀,順口問能否降低彩禮,給村民們樹立榜樣,沒想到楊大叔一口答應。

“婚姻幸福不能用彩禮衡量,孩子們過得好才最重要?!睏畲笫灞硎?,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婚禮不應該大操大辦,雙方父母還要全力支持小兩口組建新家庭。對此,女婿很感激,隔三差五上門看望岳父,送菜、送水果。

楊大叔“零彩禮”嫁女的舉動在村里傳為美談,成為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的典范,也逐漸改變了符埫村村民們的觀念?,F在大家和楊大叔有了一樣的想法:只要年輕人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行。

如今,“零彩禮、低彩禮”已成為符埫村村民們的共識。這一新風尚的推行,不僅減輕了村民的經濟負擔,還有力推動了鄉村文明建設。

為減輕村民負擔,符埫村紅白理事會號召黨員、村民代表帶頭踐行文明風尚,以榜樣力量引導村民擯棄陳規陋習、培育文明新風。村里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良婚俗逐漸減少,喜事新辦、文明婚嫁的新風尚日益興起。

廣場舞跳出大和諧

傍晚時分,符埫村數十位村民來到村文化廣場,伴隨著歡快的音樂節奏,跳起廣場舞。她們步伐輕快,笑容滿面,成為鄉村夜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支廣場舞隊不僅是鄉村文化生活的生力軍,更是基層矛盾調解的“潤滑劑”。

前不久,符埫村五組的陳氏兄弟四人因贍養老人問題產生爭執,經常在村里吵架,情緒很激動。得知這一情況后,村婦女執委會負責人趙春梅利用跳廣場舞的時機,和廣場舞隊其他成員分別約談四兄弟的妻子,從“婆婆帶孫子孫女的辛苦”聊到“子女應盡的孝道”,分享自家贍養老人的經驗,用拉家常、講道理的方式促成四兄弟達成協議:老人由四家按季度輪流照料,醫療費用均攤。

“很多問題在跳廣場舞時就能解決。”趙春梅說,男同志大多外出務工,留守的婦女同志就是村里的“壓艙石”,符埫村婦女執委會充分利用廣場舞這一陣地,發揮女性耐心、細心、善于溝通的特長,利用好她們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積極投身當地基層治理工作,調解鄰里矛盾和家庭矛盾,有效推動了和諧鄉村與幸福家庭建設。

廣場舞隊更是一支政策宣傳隊,隊員們還利用空閑時間,上門宣傳秸稈禁燒、防溺水、交通安全、冬天謹防一氧化碳中毒等,增強群眾安全防范意識。此外,逢年過節,符埫村廣場舞隊都會義務在村里、鎮上、宜城市表演舞蹈、踩高蹺、劃旱船,烘托節日氣氛。

如今,符埫村的廣場舞不僅是休閑健身運動項目,還是凝聚文明共識、完善基層治理的新載體。下一步,該村將充分利用女性在調解鄰里矛盾糾紛、搜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等方面的優勢,繼續發揮好婦女“半邊天”作用,為基層治理注入更多“她力量”,繪就鄉村和諧發展新畫卷。(襄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敏 余子威 通訊員 劉峻峰 高昂

責任編輯:何霄

宜城市小河鎮符埫村:破舊立新出實招 文明新風潤心田

發表時間:2025-05-19 來源:湖北文明網

符埫村地處宜城市小河鎮西南部,346國道穿境而過,南面是蠻河。初夏時節,符埫村麥香四溢,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

近年來,符埫村充分發揮黨員、村民代表模范帶頭作用,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教育引導村民積極參與移風易俗,充分發揮婦女在調解鄰里矛盾糾紛方面的獨特優勢,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建設,著力樹立文明新風尚。

黨群共建新家園

走進符埫村,粉墻黛瓦的農家小樓整齊分布在道路兩側,硬化道路直通每家院落。來到各戶庭院,門前綠意盎然,木柴、農具碼放整齊,房前屋后打掃得干干凈凈,一幅和美鄉村的畫卷徐徐展開。

誰能想到,十年前的符埫村還是“臟亂差”的代表。符埫村黨支部書記鄭風國回憶,那時村民們衛生意識淡薄,垃圾隨意丟棄在屋旁、水溝里;村道全是土路,一到雨天就變成泥巴路;部分村民占用村公共道路開荒種菜,影響村容村貌和出行安全。

2015年,符埫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要求村所有黨員、村民代表帶頭拆除違建,把侵占的公共道路騰出來,發動廣大村民共同整治村莊環境衛生。

同時,符埫村積極向上申請資金,將水泥路修到每家每戶,修建排水渠、村文化廣場,購置垃圾桶,引導村民將垃圾統一丟至桶中。

“最難的是轉變村民固有觀念。”鄭風國回憶,對不愿意配合環境整治的村民,黨員干部挨家挨戶上門勸說,講政策、算長遠賬,使之充分了解到人居環境整治的好處。漸漸地,村民從“要我改”變為“我要改”,主動配合環境整治。

修建新的排水渠,需要從四組村民鄭大爺的院內經過。鄭大爺二話沒說,主動把院墻拆了。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參與,把自家舊瓦舊磚捐出來當路基,閑暇時主動幫施工隊搬運石料,爭取早日修好路。

為激發村民整治環境衛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符埫村還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衛生之星”等評選活動,村民們自覺打掃房前屋后,精心打造美麗庭院,主動清理公共區域雜物,共同營造整潔、優美、舒適的村莊環境。

“以前每逢下雨,村里到處積水,廁所里蚊蠅到處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后,環境衛生改善了,生活質量也提高了,真好!”村民們紛紛感慨道。

“零彩禮”引領新風尚

受愛面子、互相攀比等影響,許多地方的彩禮水漲船高。在符埫村,一股清新的“零彩禮”嫁女之風悄然興起,為傳統婚俗文化帶來全新變革。

8年前,四組村民楊大叔的女兒出嫁,身為村里紅白理事會理事長的鄭風國上門祝賀,順口問能否降低彩禮,給村民們樹立榜樣,沒想到楊大叔一口答應。

“婚姻幸福不能用彩禮衡量,孩子們過得好才最重要?!睏畲笫灞硎?,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婚禮不應該大操大辦,雙方父母還要全力支持小兩口組建新家庭。對此,女婿很感激,隔三差五上門看望岳父,送菜、送水果。

楊大叔“零彩禮”嫁女的舉動在村里傳為美談,成為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的典范,也逐漸改變了符埫村村民們的觀念?,F在大家和楊大叔有了一樣的想法:只要年輕人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行。

如今,“零彩禮、低彩禮”已成為符埫村村民們的共識。這一新風尚的推行,不僅減輕了村民的經濟負擔,還有力推動了鄉村文明建設。

為減輕村民負擔,符埫村紅白理事會號召黨員、村民代表帶頭踐行文明風尚,以榜樣力量引導村民擯棄陳規陋習、培育文明新風。村里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良婚俗逐漸減少,喜事新辦、文明婚嫁的新風尚日益興起。

廣場舞跳出大和諧

傍晚時分,符埫村數十位村民來到村文化廣場,伴隨著歡快的音樂節奏,跳起廣場舞。她們步伐輕快,笑容滿面,成為鄉村夜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支廣場舞隊不僅是鄉村文化生活的生力軍,更是基層矛盾調解的“潤滑劑”。

前不久,符埫村五組的陳氏兄弟四人因贍養老人問題產生爭執,經常在村里吵架,情緒很激動。得知這一情況后,村婦女執委會負責人趙春梅利用跳廣場舞的時機,和廣場舞隊其他成員分別約談四兄弟的妻子,從“婆婆帶孫子孫女的辛苦”聊到“子女應盡的孝道”,分享自家贍養老人的經驗,用拉家常、講道理的方式促成四兄弟達成協議:老人由四家按季度輪流照料,醫療費用均攤。

“很多問題在跳廣場舞時就能解決?!壁w春梅說,男同志大多外出務工,留守的婦女同志就是村里的“壓艙石”,符埫村婦女執委會充分利用廣場舞這一陣地,發揮女性耐心、細心、善于溝通的特長,利用好她們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積極投身當地基層治理工作,調解鄰里矛盾和家庭矛盾,有效推動了和諧鄉村與幸福家庭建設。

廣場舞隊更是一支政策宣傳隊,隊員們還利用空閑時間,上門宣傳秸稈禁燒、防溺水、交通安全、冬天謹防一氧化碳中毒等,增強群眾安全防范意識。此外,逢年過節,符埫村廣場舞隊都會義務在村里、鎮上、宜城市表演舞蹈、踩高蹺、劃旱船,烘托節日氣氛。

如今,符埫村的廣場舞不僅是休閑健身運動項目,還是凝聚文明共識、完善基層治理的新載體。下一步,該村將充分利用女性在調解鄰里矛盾糾紛、搜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等方面的優勢,繼續發揮好婦女“半邊天”作用,為基層治理注入更多“她力量”,繪就鄉村和諧發展新畫卷。(襄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敏 余子威 通訊員 劉峻峰 高昂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