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春:時珍故里探路中醫藥IP活化新方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5月14日    來源:黃岡日報

5月的蘄春,艾香漫溢。赤龍湖畔,游客摩肩接踵;李時珍紀念館前,年輕人舉著“脆皮青年養生局”標語牌拍照打卡;管窯柿外陶園里,親子家庭圍坐在陶藝工坊體驗手工捏陶。

這個五一假期,蘄春迎來游客25萬人次,同比增長23.1%,旅游綜合收入1.67億元。全縣18家文創精品店單日銷售額創新高,“哈啰李時珍”手辦等文創產品頻頻售罄。

作為全市首個縣級專職文創機構,蘄春文創中心正用“機構+產品+場景”的創新實踐,破解縣域文化產業“有資源無產業”困局。

改革激活文化資源

“縣城搞文創,能玩出什么名堂?”2022年7月,蘄春縣文創產業發展中心掛牌成立時,不少人心生疑惑。

作為全市首家專注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專職機構,沒有現成經驗沿用,團隊選擇“走出去”取經。他們到杭州、上海、深圳、南京等地考察,學習先進地區文創產業經驗。還邀請省知識產權局、華中科技大學專家作文創產業專題輔導報告,通過理論政策講解和案例分析,汲取文創知識營養。

2023年4月,中心正式運營后,運作框架逐漸成型。文創中心統籌資源、文化、人才和技術優勢,聯合縣委宣傳部和縣文旅局組建工作專班,將本土企業納入文創產業協會,形成政府引導、協會協同、企業參與的聯動機制。

思路一變天地寬。按照“文產文創文傳”構思和“聯名聯產聯粉”路徑,蘄春做實做大“哈啰李時珍”文化IP;圍繞蘄艾產業特色化、品牌化、融合化發展方向,重點培育引導60家文創會員單位深耕“蘄艾+”特色品牌建設;結合李時珍中醫藥文化,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文旅體驗項目,增強游客參與感和體驗感。同時,將文創和文化小劇相結合,通過文創大賽等方式主動走出去,讓更多人了解蘄春李時珍中醫藥文化和文創產品。

“中心秉承‘文化引領,產業協同’的工作理念,深入挖掘‘時珍故里,中國艾都’文化底蘊,目前已梳理形成‘蘄之艾、蘄之陶、蘄之味、蘄之韻、蘄之圣’5大系列文創產品500余件,研發設計文創雪糕、文創布鞋、陶藝手抓壺、李時珍手辦等精品文創產品30余種?!敝行呢撠熑岁愄毂榻B,2024年,蘄春文創產業綜合產值突破2.5億元,機構改革成功激活了寶貴文化資源。

文創IP持續“出圈”

5月5日,在艾都數字產業園文創店,游客張彎彎盯著展柜猶豫不決——左邊是《本草綱目》書簽套裝,右邊是“艾之韻”香囊盲盒,面前還有一款可愛的李時珍手辦?!懊靠疃枷霂Щ丶摇!彼罱K選購了398元的“養生禮包”,包含艾灸貼、楚陶杯墊和手抓茶壺。

蘄艾灸療法盤因其操作簡單實用,方便對癥定點施灸、貼敷,讓眾多艾灸養生愛好者愛不釋手。市民余禾說:“拿著這個穴位圖就可以找到自己要灸的穴位,實用又方便,我會介紹更多朋友來使用?!?/p>

科技與文化的碰撞讓文創IP持續“出圈”。輕便好看,內置艾灸點陣,3秒速暖,最長4小時續航,3檔調溫,實現“隨時隨地艾灸”——蘄艾供應鏈公司推出的電發熱艾灸圍脖,廣受都市白領喜愛。今年,公司精準抓住都市白領伏案工作肩頸問題突出的痛點,新推出智能艾灸矯姿帶,線上銷量可觀。

“IP活化不能自娛自樂?!碧I艾供應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敏介紹,公司以“蘄艾+文創”為重點,通過專屬IP形象打造、跨界聯名合作等方式推動文創產品產業化。

“公司還借助供應鏈后臺實時獲取用戶畫像,結合銷售數據迭代產品,用數字化賦能生產銷售體系?!迸嗣艚榻B,目前公司根據用戶畫像,已針對性推出“元氣地帶”和“明大媽”兩個文創品牌。

蘄春縣深入挖掘李時珍文化IP內涵,創新不斷。傳統黃梅戲《李時珍》被改編為沉浸式舞臺劇,觀眾能參與“把脈問診”互動;聯合武漢DM科技團隊設計的二次元李時珍形象,催生了艾灸貼、蒸汽眼罩等“養生潮品”,環保袋、鑰匙扣、冰箱貼等各類文創產品披上了時尚新衣,頻頻“出圈”。

產業思維激活文旅新生態

如果你置身蘄春,在文創中心、會展中心、蘄春高鐵站、蘄春火車站等地,會看到“哈啰李時珍”萌趣十足的卡通形象,也會遇見在“本草盲盒”里拆出艾草香囊、楚陶杯墊的“蘄妙”驚喜。

“五一期間,線下每天約200名游客到展廳體驗并購買蘄艾相關文創產品,每日營業額近6萬元?!碧I艾供應鏈有限公司選品中心負責人吳桂玲說。

市民陳利、張麗瓊等人刷卡買單后由衷點贊:“一路走來,這些文創精品店不僅吸引我們游覽打卡,還成為我們品味文化、體驗消費的好去處,太有創意了!”

在管窯鎮明窯工作室,兩套茶具擁有不同身價:左邊是傳統蘄陶,右邊是文創中心定制的“艾草紋”系列。以前月銷不到百套,現在通過“文創+研學”模式,單日就能賣出數十套。

這種轉變背后,是文創中心對產業鏈的重新梳理。

生產端,企業提出需求后,協會組織設計團隊攻關,中心提供研發支持。

銷售端,線下堅持“文創店+文創點”的產品運營,持續推動文創產品進機關、進景區、進新華書店、進直營店,創辦1家“哈啰李時珍”文創旗艦形象店和10處景點景區店;線上在京東商城、淘寶、i黃岡等平臺開設旗艦店,與主播合作進行直播帶貨。

體驗端,“艾草探秘之旅”研學線路串聯古法制香、藥膳DIY等項目,帶動周邊民宿入住率提升和文創品銷售,打通“線下體驗+線上復購”路徑。

文旅市場蓬勃發展。目前蘄春正在加快“七里雷溪”文創主題街區落地,打造集文創零售、非遺體驗、網紅打卡于一體的文旅地標;探索“文化資產運營+IP授權”模式,力爭三年內培育3-5個省級知名文創品牌,推動蘄春文化從“資源沉淀”走向“價值輸出”,助力蘄艾產業突破性發展,為湖北大健康產業引領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貢獻文創力量。(黃岡日報 記者 李嬌  通訊員 陳祥 王維維

責任編輯:李歡

蘄春:時珍故里探路中醫藥IP活化新方

發表時間:2025-05-14 來源:黃岡日報

5月的蘄春,艾香漫溢。赤龍湖畔,游客摩肩接踵;李時珍紀念館前,年輕人舉著“脆皮青年養生局”標語牌拍照打卡;管窯柿外陶園里,親子家庭圍坐在陶藝工坊體驗手工捏陶。

這個五一假期,蘄春迎來游客25萬人次,同比增長23.1%,旅游綜合收入1.67億元。全縣18家文創精品店單日銷售額創新高,“哈啰李時珍”手辦等文創產品頻頻售罄。

作為全市首個縣級專職文創機構,蘄春文創中心正用“機構+產品+場景”的創新實踐,破解縣域文化產業“有資源無產業”困局。

改革激活文化資源

“縣城搞文創,能玩出什么名堂?”2022年7月,蘄春縣文創產業發展中心掛牌成立時,不少人心生疑惑。

作為全市首家專注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專職機構,沒有現成經驗沿用,團隊選擇“走出去”取經。他們到杭州、上海、深圳、南京等地考察,學習先進地區文創產業經驗。還邀請省知識產權局、華中科技大學專家作文創產業專題輔導報告,通過理論政策講解和案例分析,汲取文創知識營養。

2023年4月,中心正式運營后,運作框架逐漸成型。文創中心統籌資源、文化、人才和技術優勢,聯合縣委宣傳部和縣文旅局組建工作專班,將本土企業納入文創產業協會,形成政府引導、協會協同、企業參與的聯動機制。

思路一變天地寬。按照“文產文創文傳”構思和“聯名聯產聯粉”路徑,蘄春做實做大“哈啰李時珍”文化IP;圍繞蘄艾產業特色化、品牌化、融合化發展方向,重點培育引導60家文創會員單位深耕“蘄艾+”特色品牌建設;結合李時珍中醫藥文化,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文旅體驗項目,增強游客參與感和體驗感。同時,將文創和文化小劇相結合,通過文創大賽等方式主動走出去,讓更多人了解蘄春李時珍中醫藥文化和文創產品。

“中心秉承‘文化引領,產業協同’的工作理念,深入挖掘‘時珍故里,中國艾都’文化底蘊,目前已梳理形成‘蘄之艾、蘄之陶、蘄之味、蘄之韻、蘄之圣’5大系列文創產品500余件,研發設計文創雪糕、文創布鞋、陶藝手抓壺、李時珍手辦等精品文創產品30余種?!敝行呢撠熑岁愄毂榻B,2024年,蘄春文創產業綜合產值突破2.5億元,機構改革成功激活了寶貴文化資源。

文創IP持續“出圈”

5月5日,在艾都數字產業園文創店,游客張彎彎盯著展柜猶豫不決——左邊是《本草綱目》書簽套裝,右邊是“艾之韻”香囊盲盒,面前還有一款可愛的李時珍手辦?!懊靠疃枷霂Щ丶??!彼罱K選購了398元的“養生禮包”,包含艾灸貼、楚陶杯墊和手抓茶壺。

蘄艾灸療法盤因其操作簡單實用,方便對癥定點施灸、貼敷,讓眾多艾灸養生愛好者愛不釋手。市民余禾說:“拿著這個穴位圖就可以找到自己要灸的穴位,實用又方便,我會介紹更多朋友來使用?!?/p>

科技與文化的碰撞讓文創IP持續“出圈”。輕便好看,內置艾灸點陣,3秒速暖,最長4小時續航,3檔調溫,實現“隨時隨地艾灸”——蘄艾供應鏈公司推出的電發熱艾灸圍脖,廣受都市白領喜愛。今年,公司精準抓住都市白領伏案工作肩頸問題突出的痛點,新推出智能艾灸矯姿帶,線上銷量可觀。

“IP活化不能自娛自樂。”蘄艾供應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敏介紹,公司以“蘄艾+文創”為重點,通過專屬IP形象打造、跨界聯名合作等方式推動文創產品產業化。

“公司還借助供應鏈后臺實時獲取用戶畫像,結合銷售數據迭代產品,用數字化賦能生產銷售體系?!迸嗣艚榻B,目前公司根據用戶畫像,已針對性推出“元氣地帶”和“明大媽”兩個文創品牌。

蘄春縣深入挖掘李時珍文化IP內涵,創新不斷。傳統黃梅戲《李時珍》被改編為沉浸式舞臺劇,觀眾能參與“把脈問診”互動;聯合武漢DM科技團隊設計的二次元李時珍形象,催生了艾灸貼、蒸汽眼罩等“養生潮品”,環保袋、鑰匙扣、冰箱貼等各類文創產品披上了時尚新衣,頻頻“出圈”。

產業思維激活文旅新生態

如果你置身蘄春,在文創中心、會展中心、蘄春高鐵站、蘄春火車站等地,會看到“哈啰李時珍”萌趣十足的卡通形象,也會遇見在“本草盲盒”里拆出艾草香囊、楚陶杯墊的“蘄妙”驚喜。

“五一期間,線下每天約200名游客到展廳體驗并購買蘄艾相關文創產品,每日營業額近6萬元。”蘄艾供應鏈有限公司選品中心負責人吳桂玲說。

市民陳利、張麗瓊等人刷卡買單后由衷點贊:“一路走來,這些文創精品店不僅吸引我們游覽打卡,還成為我們品味文化、體驗消費的好去處,太有創意了!”

在管窯鎮明窯工作室,兩套茶具擁有不同身價:左邊是傳統蘄陶,右邊是文創中心定制的“艾草紋”系列。以前月銷不到百套,現在通過“文創+研學”模式,單日就能賣出數十套。

這種轉變背后,是文創中心對產業鏈的重新梳理。

生產端,企業提出需求后,協會組織設計團隊攻關,中心提供研發支持。

銷售端,線下堅持“文創店+文創點”的產品運營,持續推動文創產品進機關、進景區、進新華書店、進直營店,創辦1家“哈啰李時珍”文創旗艦形象店和10處景點景區店;線上在京東商城、淘寶、i黃岡等平臺開設旗艦店,與主播合作進行直播帶貨。

體驗端,“艾草探秘之旅”研學線路串聯古法制香、藥膳DIY等項目,帶動周邊民宿入住率提升和文創品銷售,打通“線下體驗+線上復購”路徑。

文旅市場蓬勃發展。目前蘄春正在加快“七里雷溪”文創主題街區落地,打造集文創零售、非遺體驗、網紅打卡于一體的文旅地標;探索“文化資產運營+IP授權”模式,力爭三年內培育3-5個省級知名文創品牌,推動蘄春文化從“資源沉淀”走向“價值輸出”,助力蘄艾產業突破性發展,為湖北大健康產業引領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貢獻文創力量。(黃岡日報 記者 李嬌  通訊員 陳祥 王維維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