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縣城夜景。(全媒體記者 陳緒開 攝)
宣恩縣城全景。(通訊員 陶 沙 攝)
武陵山深處,蜿蜒流淌的貢水河宛如一條靈動的絲帶。宣恩縣城,靜靜依偎在這一河蕩漾的碧波中。河畔,苗族鐘樓、土家墨達樓、侗族風雨橋遙相呼應。夜幕下,璀璨燈光如繁星灑落,潺潺流水與時尚音樂共舞,烤活魚的香味與歡聲笑語,繪就一幅動人的煙火畫卷。
近年來,宣恩縣以“生態優先、城旅融合”為破題之鑰,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變革。從興旅強城到匠心雕琢,從龍舟競渡到龍游貢水……一座山區小城,正以生態為底色、人文為靈魂、融合為路徑,書寫著美美與共的浪漫詩篇。
煙火升騰,激活夜間經濟磁場
傍晚,貢水河兩岸燈光次第亮起,音樂噴泉隨旋律起舞,“貢秀”舞臺呈現融合土(家)苗風情的沉浸式演出,游客乘竹筏泛舟“龍游貢水”,仿佛穿行于3D山水畫卷。興隆老街的“蹦仙迪”活動,將傳統民俗與現代電音碰撞,千人共舞的盛況屢屢刷屏社交平臺。
近年來,宣恩縣聚焦夜游、夜娛、夜演、夜食、夜宿五大要素,豐富旅游場景,完善旅游業態,璀璨了一城煙火,點亮了山水小城。仙山貢水旅游區獲評湖北省夜間消費集聚區。
“這里民族風情濃郁,景觀建筑特色鮮明,穿一身民族服飾走在貢水河畔,仿佛穿越了時空,每一張照片都驚艷朋友圈?!庇慰桶壮砍空f。
聚力景區夜間景觀打造,精心雕琢以墨達樓、鐘樓、文瀾橋為代表的土(家)苗侗少數民族文化建筑,輔以美化亮化工程,營造沉浸式夜游空間,讓游客看不夠、不愿走。
夜經濟的火爆,離不開多元業態的支撐。圍繞各年齡段游客需求,打造了烤活魚一條街、風情美食街等夜間消費地標,豐富休閑場景,引進酒窩精釀等34家市場主體入駐國家級休閑旅游街區興隆老街,補充酒吧、清吧、咖啡茶飲等休閑業態,發展旅拍門店130余家,宣恩烤活魚、張關合渣等地道美食餐飲門店1700余家。
為提升仙山貢水旅游區夜經濟附加值,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增加留宿率,宣恩縣更新出臺旅游業發展獎勵辦法,引進亞悅、全季、君瀾、如家、錦江都城等知名品牌酒店,大力發展經濟型快捷酒店,初步構建起集特色酒店、城市民宿、青年旅舍、露營營地于一體的多元化住宿體系。
“我們圍繞‘吃購游娛演’,突出土(家)苗侗民俗文化、緊扣時尚潮流,為游客準備了豐富多彩的夜間活動,讓來宣游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毕缮截曀糜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文化鑄魂,演奏美美與共樂章
“我在人間正回顧,一城煙火照長路,若山水如初我們亦如故……”夜幕降臨,《施南謠》在貢水河上唱響,一撥撥游客登上百米長的“龍游貢水”,開啟一段奇妙的穿越之旅。燈火璀璨的墨達樓和鐘樓遙相呼應,一幅天上人間的美麗畫卷隨著游客的視線鋪展。
在興隆老街寨遇廣場上,融合了土家民俗的戶外音樂節——“蹦仙迪”熱鬧開場,游客隨著音樂的節奏,圍著篝火歡快起舞,將夜游宣恩的氛圍推向高潮。
“這里的舞蹈很有民族特色,我非常喜歡,明年還要來?!苯K游客周佳燕說。在她看來,宣恩不僅生態景觀優美,其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蘊更是魅力十足。
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蹦仙迪”是宣恩將地域文化融入活動項目的一個生動縮影。宣恩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境內土家、苗、侗等33個少數民族和諧交融。八寶銅鈴、薅草鑼鼓、滾龍連廂等民俗文化異彩紛呈。
今年春節,連續舉辦9年的新春燈會依舊火爆。從2017年首屆新春燈會吸引車輛排隊15公里的奇觀,到如今數十萬人同賞元宵燈火,新春燈會將宣恩多彩的民俗文化內涵融入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打造了一場場“光影為媒、文化為魂、煙火為韻”的文旅盛宴。
“我們年輕的時候就喜歡唱山歌、打三棒鼓,現在景區發展起來了,我們也有了展示的舞臺。”蓮花壩社區老年健身團團長吳樂銀說。隨著縣域旅游的不斷發展,傳統文化獲得了新的發展土壤,她們每天堅持練習三棒鼓、采蓮船等傳統戲曲舞蹈,并經常參與縣里舉辦的各種活動。
宣恩創新“文化+旅游+互動”模式,讓游客能夠參與手工藝品制作、土家婚俗體驗和沉浸式文化展演等活動,將靜態的文化資源轉化為動態的消費場景,贏得了越來越多想要體驗“當地人”生活的旅行者稱贊。
精細治理,繪就主客共享圖景
城市之美,始于顏值,精于文化,久于管理。
“這么多市民和游客聚集在城區,要保持河水清澈、街道干凈,雖然困難重重,但我們必須做到?!毙飨缮截曀糜斡邢薰矩撠熑藦堥_鵬表示。做好城市的服務和管理,既是維護城市高顏值的“面子問題”,也是滿足市民和游客日常生活需求的“里子工程”。
在宣恩縣城建設路,每隔500米左右就設有一塊電子路牌,上面簡潔的標注了附近停車場的位置以及剩余車位數量。對于初次來到宣恩的人來說,這樣的電子路牌十分貼心。
“停車難”是許多城市和景區面臨的共性問題。宣恩縣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建設停車位1.5萬個,并將全縣95家機關單位的3132個停車位免費開放,緩解了城市停車難題;以智慧賦能,打造全域智慧旅游服務平臺,讓市民和游客都能實現“一機游宣恩”。
從“網紅”變“長紅”,優質的管理和服務至關重要,而修煉城市管理服務的內功需要全員參與、團結協作。
在重大節會期間,宣恩縣多部門聯合推出暖民措施,包括對外免費開放車位、引導市場主體以親民價格經營、提升網絡信號覆蓋強度等。同時,號召商家無償為游客提供洗手間、WiFi、飲水等服務。
宣恩充分發揮商圈黨委作用。商圈運營企業,市場監管、文旅、城管、規劃等部門和屬地社區黨組織攥指成拳,成立興隆老街商圈黨委,打破資源要素壁壘,破解經營發展難題。同時,在大型活動期間,號召市民徒步出行、當好導游,并設立志愿服務崗,為廣大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便民服務。
景城共融,重構山水美學版圖
“在這里,縣城即景區,市民與游客共享詩意棲居。”宣恩縣文旅局局長王菊芳說。宣恩縣以“景城一體”理念重塑城市空間,貢水河串聯起“六渡八樓十二橋”景觀帶,墨達樓、文瀾橋等民族建筑與音樂噴泉、卡通墻繪等現代元素交織,形成“山水入城、城景共生”的獨特風貌。
山區小城如何布局才能行穩致遠?在城市建設中,宣恩立足山形地勢和資源稟賦,統籌考慮旅游項目和城市功能設施的布局,既推進景區建設,又完善城市功能。
從細節入手,合理安排生活空間;推倒機關院墻,拆圍透綠;精心雕琢每一米人行步道和河邊棧道;見縫插針式的增加景觀綠化和兒童公園,布局“15分鐘生活圈”……一個個細節彰顯用心,一條條舉措透射暖意,打造情景交融Citywalk(城市漫游)。
“來這里第一感覺是舒暢,很多設計看似平常卻十分巧妙,非常符合人的需求?!备拭C游客孟思成說。他一直喜愛各種河流,卻不善游泳,而宣恩縣城沿河棧道布置的“水中月臺”,滿足了他走進河中親水打卡的愿望。
宣恩以游客的視角打造景區,讓游客流連忘返;從市民的角度提升景區品質,讓居民安居樂業。統籌住建、城管、環保、交通、水利等各部門項目,累計投入43.2億元,建成核心景區3.6平方公里。推動景區建設與城市配套功能風格一致、整體協調,做到天際線更靚麗、景觀更精彩。在這里,“仙氣”與“煙火氣”相互交融,“靈氣”與“秀氣”相得益彰。
宣恩同步提升城市內涵,創新節會IP,舉辦新春燈會、烤活魚嘉年華、貢水河水上運動會、七夕水上女兒會等活動賽事,確?!霸略掠谢顒?,季季有賽事”。節會活動期間,整個縣城就是一個巨大的演藝場,讓游客有看頭、有玩頭,市民有想頭、有賺頭。在這里,游客點贊城市,市民歡迎游客,游客與這座城市的彼此交融也成就了市民與游客的雙向奔赴。
久久為功,續寫浪漫山水詩篇
從最初的摸索前行到如今的持之以恒、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從曾經的空有山水到如今的步步為營、點“綠”成金的堅定初心;從河道治理到景觀雕琢、融城于景的深遠匠心,這是宣恩文旅事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的真實寫照,也是景城一體、主客共享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2024年,宣恩縣連續獲得“中國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示范縣”“2024全國十佳旅游目的地高質量發展經典案例”兩項榮譽。
得益于旅游業的興盛,全國各地的游客紛紛走進這座山中縣城,娛樂、餐飲、消費、住宿等行業全線升溫,形成了新的旅游經濟增長極?!跋缮截曀だ寺鳌钡某鞘新糜纹放朴l閃亮,城市空間格局、百姓生活品質和經濟發展氣質都發生了顯著變化。
2019年到2024年,該縣旅游接待從300.88萬人次增長到1100.17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從14.85億元上升至71.8億元?!褒堄呜曀表椖俊耙黄彪y求”,烤活魚街區“一座難求”,酒店民宿“一房難求”……旅游的火爆極大地提升了市場主體的信心,帶動了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匯聚。
“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擦亮‘仙山貢水·浪漫宣恩’文旅品牌,做活‘水文章’,念好‘山字經’,加快形成以‘一城兩關’(以縣城為核心、東門關和獅子關為兩極)的旅游發展新格局?!毙骺h委書記王闖表示。該縣將啟動仙山貢水旅游區5A級旅游景區創建,抓好獅子關、伍家臺、彭家寨、矅天眼、野椒園等景區運營,有序推進貢水畫廊、雙龍湖旅游度假區開發,重點打造珠山鎮東門關片區、長潭河侗族鄉馬虎坪片區等一批鄉村旅游景點,發揮文化旅游業“一業興帶動百業旺”的倍增效應,推動縣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恩施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緒開 通訊員 張曾婭)
發表時間:2025-04-10 來源:湖北文明網
宣恩縣城夜景。(全媒體記者 陳緒開 攝)
宣恩縣城全景。(通訊員 陶 沙 攝)
武陵山深處,蜿蜒流淌的貢水河宛如一條靈動的絲帶。宣恩縣城,靜靜依偎在這一河蕩漾的碧波中。河畔,苗族鐘樓、土家墨達樓、侗族風雨橋遙相呼應。夜幕下,璀璨燈光如繁星灑落,潺潺流水與時尚音樂共舞,烤活魚的香味與歡聲笑語,繪就一幅動人的煙火畫卷。
近年來,宣恩縣以“生態優先、城旅融合”為破題之鑰,開啟了一場意義非凡的變革。從興旅強城到匠心雕琢,從龍舟競渡到龍游貢水……一座山區小城,正以生態為底色、人文為靈魂、融合為路徑,書寫著美美與共的浪漫詩篇。
煙火升騰,激活夜間經濟磁場
傍晚,貢水河兩岸燈光次第亮起,音樂噴泉隨旋律起舞,“貢秀”舞臺呈現融合土(家)苗風情的沉浸式演出,游客乘竹筏泛舟“龍游貢水”,仿佛穿行于3D山水畫卷。興隆老街的“蹦仙迪”活動,將傳統民俗與現代電音碰撞,千人共舞的盛況屢屢刷屏社交平臺。
近年來,宣恩縣聚焦夜游、夜娛、夜演、夜食、夜宿五大要素,豐富旅游場景,完善旅游業態,璀璨了一城煙火,點亮了山水小城。仙山貢水旅游區獲評湖北省夜間消費集聚區。
“這里民族風情濃郁,景觀建筑特色鮮明,穿一身民族服飾走在貢水河畔,仿佛穿越了時空,每一張照片都驚艷朋友圈?!庇慰桶壮砍空f。
聚力景區夜間景觀打造,精心雕琢以墨達樓、鐘樓、文瀾橋為代表的土(家)苗侗少數民族文化建筑,輔以美化亮化工程,營造沉浸式夜游空間,讓游客看不夠、不愿走。
夜經濟的火爆,離不開多元業態的支撐。圍繞各年齡段游客需求,打造了烤活魚一條街、風情美食街等夜間消費地標,豐富休閑場景,引進酒窩精釀等34家市場主體入駐國家級休閑旅游街區興隆老街,補充酒吧、清吧、咖啡茶飲等休閑業態,發展旅拍門店130余家,宣恩烤活魚、張關合渣等地道美食餐飲門店1700余家。
為提升仙山貢水旅游區夜經濟附加值,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增加留宿率,宣恩縣更新出臺旅游業發展獎勵辦法,引進亞悅、全季、君瀾、如家、錦江都城等知名品牌酒店,大力發展經濟型快捷酒店,初步構建起集特色酒店、城市民宿、青年旅舍、露營營地于一體的多元化住宿體系。
“我們圍繞‘吃購游娛演’,突出土(家)苗侗民俗文化、緊扣時尚潮流,為游客準備了豐富多彩的夜間活動,讓來宣游客乘興而來、盡興而歸?!毕缮截曀糜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文化鑄魂,演奏美美與共樂章
“我在人間正回顧,一城煙火照長路,若山水如初我們亦如故……”夜幕降臨,《施南謠》在貢水河上唱響,一撥撥游客登上百米長的“龍游貢水”,開啟一段奇妙的穿越之旅。燈火璀璨的墨達樓和鐘樓遙相呼應,一幅天上人間的美麗畫卷隨著游客的視線鋪展。
在興隆老街寨遇廣場上,融合了土家民俗的戶外音樂節——“蹦仙迪”熱鬧開場,游客隨著音樂的節奏,圍著篝火歡快起舞,將夜游宣恩的氛圍推向高潮。
“這里的舞蹈很有民族特色,我非常喜歡,明年還要來。”江蘇游客周佳燕說。在她看來,宣恩不僅生態景觀優美,其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蘊更是魅力十足。
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蹦仙迪”是宣恩將地域文化融入活動項目的一個生動縮影。宣恩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境內土家、苗、侗等33個少數民族和諧交融。八寶銅鈴、薅草鑼鼓、滾龍連廂等民俗文化異彩紛呈。
今年春節,連續舉辦9年的新春燈會依舊火爆。從2017年首屆新春燈會吸引車輛排隊15公里的奇觀,到如今數十萬人同賞元宵燈火,新春燈會將宣恩多彩的民俗文化內涵融入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打造了一場場“光影為媒、文化為魂、煙火為韻”的文旅盛宴。
“我們年輕的時候就喜歡唱山歌、打三棒鼓,現在景區發展起來了,我們也有了展示的舞臺?!鄙徎▔紊鐓^老年健身團團長吳樂銀說。隨著縣域旅游的不斷發展,傳統文化獲得了新的發展土壤,她們每天堅持練習三棒鼓、采蓮船等傳統戲曲舞蹈,并經常參與縣里舉辦的各種活動。
宣恩創新“文化+旅游+互動”模式,讓游客能夠參與手工藝品制作、土家婚俗體驗和沉浸式文化展演等活動,將靜態的文化資源轉化為動態的消費場景,贏得了越來越多想要體驗“當地人”生活的旅行者稱贊。
精細治理,繪就主客共享圖景
城市之美,始于顏值,精于文化,久于管理。
“這么多市民和游客聚集在城區,要保持河水清澈、街道干凈,雖然困難重重,但我們必須做到?!毙飨缮截曀糜斡邢薰矩撠熑藦堥_鵬表示。做好城市的服務和管理,既是維護城市高顏值的“面子問題”,也是滿足市民和游客日常生活需求的“里子工程”。
在宣恩縣城建設路,每隔500米左右就設有一塊電子路牌,上面簡潔的標注了附近停車場的位置以及剩余車位數量。對于初次來到宣恩的人來說,這樣的電子路牌十分貼心。
“停車難”是許多城市和景區面臨的共性問題。宣恩縣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建設停車位1.5萬個,并將全縣95家機關單位的3132個停車位免費開放,緩解了城市停車難題;以智慧賦能,打造全域智慧旅游服務平臺,讓市民和游客都能實現“一機游宣恩”。
從“網紅”變“長紅”,優質的管理和服務至關重要,而修煉城市管理服務的內功需要全員參與、團結協作。
在重大節會期間,宣恩縣多部門聯合推出暖民措施,包括對外免費開放車位、引導市場主體以親民價格經營、提升網絡信號覆蓋強度等。同時,號召商家無償為游客提供洗手間、WiFi、飲水等服務。
宣恩充分發揮商圈黨委作用。商圈運營企業,市場監管、文旅、城管、規劃等部門和屬地社區黨組織攥指成拳,成立興隆老街商圈黨委,打破資源要素壁壘,破解經營發展難題。同時,在大型活動期間,號召市民徒步出行、當好導游,并設立志愿服務崗,為廣大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便民服務。
景城共融,重構山水美學版圖
“在這里,縣城即景區,市民與游客共享詩意棲居?!毙骺h文旅局局長王菊芳說。宣恩縣以“景城一體”理念重塑城市空間,貢水河串聯起“六渡八樓十二橋”景觀帶,墨達樓、文瀾橋等民族建筑與音樂噴泉、卡通墻繪等現代元素交織,形成“山水入城、城景共生”的獨特風貌。
山區小城如何布局才能行穩致遠?在城市建設中,宣恩立足山形地勢和資源稟賦,統籌考慮旅游項目和城市功能設施的布局,既推進景區建設,又完善城市功能。
從細節入手,合理安排生活空間;推倒機關院墻,拆圍透綠;精心雕琢每一米人行步道和河邊棧道;見縫插針式的增加景觀綠化和兒童公園,布局“15分鐘生活圈”……一個個細節彰顯用心,一條條舉措透射暖意,打造情景交融Citywalk(城市漫游)。
“來這里第一感覺是舒暢,很多設計看似平常卻十分巧妙,非常符合人的需求?!备拭C游客孟思成說。他一直喜愛各種河流,卻不善游泳,而宣恩縣城沿河棧道布置的“水中月臺”,滿足了他走進河中親水打卡的愿望。
宣恩以游客的視角打造景區,讓游客流連忘返;從市民的角度提升景區品質,讓居民安居樂業。統籌住建、城管、環保、交通、水利等各部門項目,累計投入43.2億元,建成核心景區3.6平方公里。推動景區建設與城市配套功能風格一致、整體協調,做到天際線更靚麗、景觀更精彩。在這里,“仙氣”與“煙火氣”相互交融,“靈氣”與“秀氣”相得益彰。
宣恩同步提升城市內涵,創新節會IP,舉辦新春燈會、烤活魚嘉年華、貢水河水上運動會、七夕水上女兒會等活動賽事,確?!霸略掠谢顒樱炯居匈愂隆?。節會活動期間,整個縣城就是一個巨大的演藝場,讓游客有看頭、有玩頭,市民有想頭、有賺頭。在這里,游客點贊城市,市民歡迎游客,游客與這座城市的彼此交融也成就了市民與游客的雙向奔赴。
久久為功,續寫浪漫山水詩篇
從最初的摸索前行到如今的持之以恒、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略定力;從曾經的空有山水到如今的步步為營、點“綠”成金的堅定初心;從河道治理到景觀雕琢、融城于景的深遠匠心,這是宣恩文旅事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從優到強的真實寫照,也是景城一體、主客共享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2024年,宣恩縣連續獲得“中國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示范縣”“2024全國十佳旅游目的地高質量發展經典案例”兩項榮譽。
得益于旅游業的興盛,全國各地的游客紛紛走進這座山中縣城,娛樂、餐飲、消費、住宿等行業全線升溫,形成了新的旅游經濟增長極?!跋缮截曀だ寺鳌钡某鞘新糜纹放朴l閃亮,城市空間格局、百姓生活品質和經濟發展氣質都發生了顯著變化。
2019年到2024年,該縣旅游接待從300.88萬人次增長到1100.17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從14.85億元上升至71.8億元?!褒堄呜曀表椖俊耙黄彪y求”,烤活魚街區“一座難求”,酒店民宿“一房難求”……旅游的火爆極大地提升了市場主體的信心,帶動了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匯聚。
“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擦亮‘仙山貢水·浪漫宣恩’文旅品牌,做活‘水文章’,念好‘山字經’,加快形成以‘一城兩關’(以縣城為核心、東門關和獅子關為兩極)的旅游發展新格局?!毙骺h委書記王闖表示。該縣將啟動仙山貢水旅游區5A級旅游景區創建,抓好獅子關、伍家臺、彭家寨、矅天眼、野椒園等景區運營,有序推進貢水畫廊、雙龍湖旅游度假區開發,重點打造珠山鎮東門關片區、長潭河侗族鄉馬虎坪片區等一批鄉村旅游景點,發揮文化旅游業“一業興帶動百業旺”的倍增效應,推動縣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恩施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緒開 通訊員 張曾婭)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