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福燈影映貢水。
鼓聲歡快賀新年。
民族風情旅拍熱。
乘船看鐵花。
“幺妹”“財神”共起舞。
聚福集市美食香。
雪世界里歡樂多。
夜幕初垂,宣恩縣貢水河兩岸已是流光溢彩。各具特色的燈組亮化和新春活動在長達3 公里的河道沿線依次展開?!褒堄呜曀庇未瑵M載賓朋,船身燈光璀璨,仿若金色光影蜿蜒于水波之上;打鐵花、水上火壺、火裙舞等表演驚艷眾人,引得陣陣歡呼。聚福燈影搖曳生姿,“七巧長空”震撼上演,模擬七仙女撒下的花瓣造型隨風飄動;板凳龍蜿蜒前行,無數游客跟隨巡游隊伍穿梭于古色古香的廊橋間,快門聲與歡笑聲交織,勾勒出一幅“燈如晝、人如織”的熱鬧盛景。
宣恩乙巳年新春燈會以“仙山貢水聚萬福 浪漫宣恩過大年”為主題,將從1月23日持續至2月12日。橫跨凌波橋的聚福燈是今年新春燈會的主燈。聚福燈燈組整體為寓意聚集新年福氣的“?!弊盅b置,整體高19米,主體最高點19.8米,底部內空高3米,可供行人通過。它不僅具備亮化觀賞功能,還是今年新春燈會的主要舞臺。
晚7時許,興隆街聚福集市煙火升騰,100 余家攤位沿路排列,炕土豆、糍粑、烤肉等美食香氣四溢。民族風情街、惹溪街同樣人頭攢動,身著民族服飾的李玉瓊一邊直播美景一邊售賣烤腸,忙得不亦樂乎:“每天能賣幾百根烤腸,收入比平時好多天的總和還多!”
一場場文化大戲同樣引人入勝。在人民廣場上,該縣文旅局全員傾情排演紅色情景劇《板栗園大捷》,宣恩縣各個鄉鎮及現場民間藝術團體精心編排的節目,如滾龍連廂、八寶銅鈴舞等陸續上演,圍觀游客紛紛舉起手機記錄精彩瞬間。在工農街江西會館里,沉浸式戲劇《閆小姐的晚宴》也為游客的春節增添了別樣的風情。
近年來,宣恩以“全域旅游”為突破口,將夜經濟培育成新的增長極。著眼于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推動消費業態從單純的餐飲購物向互動娛樂轉變,打造了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蹦仙迪”“龍游貢水”等大型戶外項目,推出地方演藝情景劇,串聯起“食游購娛”的完整鏈條?!拔姨貏e喜歡這里的烤魚,雖然夏天和冬天城市的景色變化不大,但新春期間這里的夜景更有氛圍和活力?!眮碜杂挠慰图s翰·費倫在2024年夏天就領略過宣恩的風景,春節假期,他又邀約家人到宣恩過年。
晚10點,貢水河畔的燈光依舊璀璨奪目,流連忘返的游客們依舊在貢水河畔穿梭。連續多年舉辦新春燈會,創新是宣恩能夠持續火爆的源動力。當古老民俗與現代創意相遇,這座山水小城逐步將“美麗山水”轉化為“美麗經濟”,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恩施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緒開 通訊員 王法鈞 攝影報道)
發表時間:2025-02-06 來源:湖北文明網
聚福燈影映貢水。
鼓聲歡快賀新年。
民族風情旅拍熱。
乘船看鐵花。
“幺妹”“財神”共起舞。
聚福集市美食香。
雪世界里歡樂多。
夜幕初垂,宣恩縣貢水河兩岸已是流光溢彩。各具特色的燈組亮化和新春活動在長達3 公里的河道沿線依次展開?!褒堄呜曀庇未瑵M載賓朋,船身燈光璀璨,仿若金色光影蜿蜒于水波之上;打鐵花、水上火壺、火裙舞等表演驚艷眾人,引得陣陣歡呼。聚福燈影搖曳生姿,“七巧長空”震撼上演,模擬七仙女撒下的花瓣造型隨風飄動;板凳龍蜿蜒前行,無數游客跟隨巡游隊伍穿梭于古色古香的廊橋間,快門聲與歡笑聲交織,勾勒出一幅“燈如晝、人如織”的熱鬧盛景。
宣恩乙巳年新春燈會以“仙山貢水聚萬福 浪漫宣恩過大年”為主題,將從1月23日持續至2月12日。橫跨凌波橋的聚福燈是今年新春燈會的主燈。聚福燈燈組整體為寓意聚集新年福氣的“?!弊盅b置,整體高19米,主體最高點19.8米,底部內空高3米,可供行人通過。它不僅具備亮化觀賞功能,還是今年新春燈會的主要舞臺。
晚7時許,興隆街聚福集市煙火升騰,100 余家攤位沿路排列,炕土豆、糍粑、烤肉等美食香氣四溢。民族風情街、惹溪街同樣人頭攢動,身著民族服飾的李玉瓊一邊直播美景一邊售賣烤腸,忙得不亦樂乎:“每天能賣幾百根烤腸,收入比平時好多天的總和還多!”
一場場文化大戲同樣引人入勝。在人民廣場上,該縣文旅局全員傾情排演紅色情景劇《板栗園大捷》,宣恩縣各個鄉鎮及現場民間藝術團體精心編排的節目,如滾龍連廂、八寶銅鈴舞等陸續上演,圍觀游客紛紛舉起手機記錄精彩瞬間。在工農街江西會館里,沉浸式戲劇《閆小姐的晚宴》也為游客的春節增添了別樣的風情。
近年來,宣恩以“全域旅游”為突破口,將夜經濟培育成新的增長極。著眼于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推動消費業態從單純的餐飲購物向互動娛樂轉變,打造了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蹦仙迪”“龍游貢水”等大型戶外項目,推出地方演藝情景劇,串聯起“食游購娛”的完整鏈條?!拔姨貏e喜歡這里的烤魚,雖然夏天和冬天城市的景色變化不大,但新春期間這里的夜景更有氛圍和活力。”來自英國的游客約翰·費倫在2024年夏天就領略過宣恩的風景,春節假期,他又邀約家人到宣恩過年。
晚10點,貢水河畔的燈光依舊璀璨奪目,流連忘返的游客們依舊在貢水河畔穿梭。連續多年舉辦新春燈會,創新是宣恩能夠持續火爆的源動力。當古老民俗與現代創意相遇,這座山水小城逐步將“美麗山水”轉化為“美麗經濟”,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恩施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緒開 通訊員 王法鈞 攝影報道)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