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非遺賀新春”活動在潛江啟動 熱氣騰騰的荊楚年味兒撲面而來

A-   A+
發表時間:2025年01月24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潛江燈會上花燈流光溢彩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張盼

1月22日晚,湖北省“非遺賀新春”活動在潛江市啟動,全省17個市州千余名非遺傳承人齊聚在此,為大家奉上一場非遺大賞。

據了解,該活動作為知音湖北·2025歡喜過大年重要活動之一,按照“省級統籌、市州聯動、全民參與、線上線下”的工作思路,精心策劃了啟動儀式、花燈展、民俗表演和非遺嘉年華四個板塊,呈現了一場別具風味、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非遺盛宴”。

數條非遺舞龍鬧新春

當晚7時許,潛江龍展館廣場上群英薈萃、熱鬧非凡,數條非遺龍舞動恭賀新春。

在打擊樂的助威下,潛江草把龍舞動起來時,稻草扎的龍身隨音樂飛舞,沙沙作響,氣勢磅礴。

據潛江草把龍非遺傳承人介紹,潛江草把龍是流行于潛江地區的傳統龍舞習俗,是楚人崇龍、尊龍意識及長江中游悠久的稻作文化的民間體現,已有一百多年歷史,通常在春節、元宵和二月二“龍抬頭”的時令表演,用以祈求吉祥安康。

現場還有一些獨具特色的舞龍項奪人眼球,黃石王貴武龍燈由300多人舞動,龍體達350米,舞動時交錯盤旋,甚為壯觀。武漢南湖高龍龍頭高達5米、重達60多斤,但在非遺表演人員手中時行動自如,甚至還能用嘴叼起。

此外,潛江燭龍、高臺舞獅、蚌殼精、采蓮船、海馬、黑驢子、腰鼓等,武漢金口草把龍、十堰鄖陽鳳凰燈、荊州五蝦鬧鯰、天門三棒鼓等全省國家級、省級非遺民俗代表項目悉數亮相,引無數群眾喝彩連連。

據極目新聞記者了解,2024年,“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節日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所以今年的春節具有特殊意義,非遺一詞也變得更濃墨重彩。

據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匯集全省非遺資源,外場民俗類表演節目14個,舞臺展演節目11個、現場展示類項目74個,匯聚全省非遺傳承人千余人。通過非遺項目的沉浸式體驗和多元化互動,大家穿越時空,觸摸歷史,深切感受傳統文化蓬勃躍動的時代生命力。

潛江燈會亮至正月十五

為迎接首個“世界非遺版春節”,啟動儀式以國家非遺代表性項目“湖北評書"為敘事脈絡,巧妙串聯起十大精品節目。

民歌聯唱、武漢杖頭木偶戲、長江峽江號子、土家族打溜子、利川燈歌、民俗舞蹈《板凳龍》、枝江民間吹打樂、潛江民歌《打花哪吔》、武當武術和古琴演奏等全省非遺精品節目接連上演,精彩紛呈。

作為此次活動的重要看點——2025國家級非遺“潛江燈會”也在當晚啟幕。金蛇吐瑞、龍蝦之鄉……近百組主題花燈、300余組裝飾彩燈正式亮起。

據極目新聞記者了解,潛江燈會歷史悠久,是潛江春節、元宵期間全民趕會的綜合性傳統民俗活動,入選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4年,潛江燈會參與申報春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湖北四個申報項目之一。

此次燈會的花燈將亮至2月12日(正月十五元宵節),陪伴市民游客歡度整個新春佳節。

此外,非遺嘉年華活動區域,市民游客現場參與互動,體驗打糍粑、做米糕等。剪紙、面塑、麥稈畫等特色鮮明的非遺項目琳瑯滿目,潛江小龍蝦、毛嘴鹵雞、孝感米酒等特色美食香飄四溢。

據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活動通過打造非遺展演、巡游鬧春、集市年貨、互動游藝、研學體驗等核心內容,讓廣大群眾在春節期間盡享“玩非遺”“吃非遺”“賞非遺”“逛非遺”“購非遺”“學非遺”的多元樂趣,并且所有活動全部免費,只為讓大家沉浸式感受那撲面而來、熱氣騰騰的荊楚年味兒,重拾記憶中的年俗美好。(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張盼 通訊員 杜少華 周瑞

責任編輯:李歡

湖北省“非遺賀新春”活動在潛江啟動 熱氣騰騰的荊楚年味兒撲面而來

發表時間:2025-01-24 來源:湖北文明網

潛江燈會上花燈流光溢彩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張盼

1月22日晚,湖北省“非遺賀新春”活動在潛江市啟動,全省17個市州千余名非遺傳承人齊聚在此,為大家奉上一場非遺大賞。

據了解,該活動作為知音湖北·2025歡喜過大年重要活動之一,按照“省級統籌、市州聯動、全民參與、線上線下”的工作思路,精心策劃了啟動儀式、花燈展、民俗表演和非遺嘉年華四個板塊,呈現了一場別具風味、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非遺盛宴”。

數條非遺舞龍鬧新春

當晚7時許,潛江龍展館廣場上群英薈萃、熱鬧非凡,數條非遺龍舞動恭賀新春。

在打擊樂的助威下,潛江草把龍舞動起來時,稻草扎的龍身隨音樂飛舞,沙沙作響,氣勢磅礴。

據潛江草把龍非遺傳承人介紹,潛江草把龍是流行于潛江地區的傳統龍舞習俗,是楚人崇龍、尊龍意識及長江中游悠久的稻作文化的民間體現,已有一百多年歷史,通常在春節、元宵和二月二“龍抬頭”的時令表演,用以祈求吉祥安康。

現場還有一些獨具特色的舞龍項奪人眼球,黃石王貴武龍燈由300多人舞動,龍體達350米,舞動時交錯盤旋,甚為壯觀。武漢南湖高龍龍頭高達5米、重達60多斤,但在非遺表演人員手中時行動自如,甚至還能用嘴叼起。

此外,潛江燭龍、高臺舞獅、蚌殼精、采蓮船、海馬、黑驢子、腰鼓等,武漢金口草把龍、十堰鄖陽鳳凰燈、荊州五蝦鬧鯰、天門三棒鼓等全省國家級、省級非遺民俗代表項目悉數亮相,引無數群眾喝彩連連。

據極目新聞記者了解,2024年,“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節日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所以今年的春節具有特殊意義,非遺一詞也變得更濃墨重彩。

據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匯集全省非遺資源,外場民俗類表演節目14個,舞臺展演節目11個、現場展示類項目74個,匯聚全省非遺傳承人千余人。通過非遺項目的沉浸式體驗和多元化互動,大家穿越時空,觸摸歷史,深切感受傳統文化蓬勃躍動的時代生命力。

潛江燈會亮至正月十五

為迎接首個“世界非遺版春節”,啟動儀式以國家非遺代表性項目“湖北評書"為敘事脈絡,巧妙串聯起十大精品節目。

民歌聯唱、武漢杖頭木偶戲、長江峽江號子、土家族打溜子、利川燈歌、民俗舞蹈《板凳龍》、枝江民間吹打樂、潛江民歌《打花哪吔》、武當武術和古琴演奏等全省非遺精品節目接連上演,精彩紛呈。

作為此次活動的重要看點——2025國家級非遺“潛江燈會”也在當晚啟幕。金蛇吐瑞、龍蝦之鄉……近百組主題花燈、300余組裝飾彩燈正式亮起。

據極目新聞記者了解,潛江燈會歷史悠久,是潛江春節、元宵期間全民趕會的綜合性傳統民俗活動,入選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4年,潛江燈會參與申報春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湖北四個申報項目之一。

此次燈會的花燈將亮至2月12日(正月十五元宵節),陪伴市民游客歡度整個新春佳節。

此外,非遺嘉年華活動區域,市民游客現場參與互動,體驗打糍粑、做米糕等。剪紙、面塑、麥稈畫等特色鮮明的非遺項目琳瑯滿目,潛江小龍蝦、毛嘴鹵雞、孝感米酒等特色美食香飄四溢。

據活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活動通過打造非遺展演、巡游鬧春、集市年貨、互動游藝、研學體驗等核心內容,讓廣大群眾在春節期間盡享“玩非遺”“吃非遺”“賞非遺”“逛非遺”“購非遺”“學非遺”的多元樂趣,并且所有活動全部免費,只為讓大家沉浸式感受那撲面而來、熱氣騰騰的荊楚年味兒,重拾記憶中的年俗美好。(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張盼 通訊員 杜少華 周瑞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