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為補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短板,解決教育資源不足、統籌力度不夠,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家庭監護缺位等問題,按照教育部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以陣地建設、資源建設、機制建設為入口,加快構建政府統籌協調、學校積極主導、家庭主動盡責、社會有效支持的協同育人機制,破解學生協同教育管理上的系列難題,合力護航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做強“三個平臺”,筑牢共育陣地
為加強對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統籌協調,孝感市探索以縣為單位成立家校社協同育人中心,建成“三個平臺”。由市級統籌部署,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全覆蓋設立家校社協同育人中心,建設指揮調度實體平臺。鄉鎮(街道)級實體平臺設在各地中心學校,依托學校心理咨詢輔導室、家長學校陣地開展日常工作。村級平臺設在各地村(社區),依托村(社區)心靈驛站、社區兒童之家、家庭教育指導站等陣地開展日常工作。
為及時滿足家長答疑解惑,提供緊急教育援助需求,孝感市教育局開通24小時熱線電話及微信公眾號。設置“空中課堂”“互動空間”“信息動態”三個服務端口,發布區域協同育人工作動態和政策舉措,宣傳科學教育方法和家庭教育理念,提供線上公益免費學習課程、線上留言咨詢服務。
在全面摸排的基礎上,全市建立了“三類學生”(特殊身體、特殊心理、特殊家庭)信息數據庫、協同育人活動場所信息數據庫、協同育人工作隊伍信息數據庫,在市縣鄉三級建立了特殊群體學生信息預警、關愛幫扶機制。形成了以“三庫”、“兩制”為重點的信息預警平臺。
全市協同育人服務平臺運行以來,開展業務骨干培訓15場2100余人次,開辦家長講堂40場7600人次,受理個案咨詢1027人次,充分發揮了協同育人中心陣地作用,形成了宣傳教育、監測預警、咨詢服務、干預處置“四位一體”的未成年保護工作體系。
凝聚“三方力量”,豐富共育資源
面對家校社協同育人力量分散,資源不足的問題,孝感市聚焦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統籌各方資源,在實踐育人上加強協同聯合。心理咨詢輔導室建設,做到所有高中、初中和規模小學全覆蓋。以教聯體為單位,組建心理咨詢師資團隊。在孝感教育大講堂開設家校社協同育人專題講座。今年以來,全市共開展各類專題講座1152場次,參加對象超過34萬人次,社會反響良好。
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依托湖北工程學院、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分別打造“孝愛中國”“孝道中國”思政金課,建設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試點基地學校20所,遴選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18個。
整合部門屬地協同關愛力量。孝感市根據各部門職能,組建了包括教育、婦聯、民政、團委、公檢法司等15個部門,以及心理健康教師、志愿者在內300余人的協同育人工作隊伍。教育部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聯合開展各方責任包保、集中宣傳教育、重點對象排查、結對幫扶關愛、協同共育共建“五大行動”,提前防范化解隱患。
充分發揮社會資源育人力量,開展“萬生游百館”實踐活動,遴選100個優秀社會實踐基地,引導學生利用周末、寒暑假感受中華優秀文化、孝感名勝古跡。打造以鄉土鄉情、市情縣情為主題的研學課程體系;孝感主城區建成“社區兒童之家”44個,建成示范家庭教育指導站11個,發動社工和志愿者參與周末及假期托管,提供“四點半”課后服務,開設家長講堂。
健全“三項機制”,保障共育效果
為強化協同育人保障、提高協同育人能力,孝感市建立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組建協同工作專班,堅持每月召開一次協同育人工作機制成員單位會議,協調解決制度建設、指導服務、條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協同育人工作機制各成員單位安排專人負責信息交互工作,重要信息第一時間相互通報,閉環交互各類數據資源。建立預警干預制度,每學期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測試,時刻關注重點對象生活、行為及心理狀況,聯合學校、家庭、政法部門、衛健部門等提早防范,確定關愛措施,提早預警應對。
通過家校社共育體系建設,孝感市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聯動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逐步完善,部門合作更加有力,家校溝通更加順暢,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明顯降低。孝感市孝南區獲批“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靶⒏惺谐字袑W千紙鶴關愛女生行動”等4項成果獲全省表彰。(新華社記者彭勇 王明瑞 孝感日報全媒體記者沈紅明)
發表時間:2024-11-21 來源:湖北文明網
湖北省孝感市為補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短板,解決教育資源不足、統籌力度不夠,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家庭監護缺位等問題,按照教育部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以陣地建設、資源建設、機制建設為入口,加快構建政府統籌協調、學校積極主導、家庭主動盡責、社會有效支持的協同育人機制,破解學生協同教育管理上的系列難題,合力護航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做強“三個平臺”,筑牢共育陣地
為加強對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統籌協調,孝感市探索以縣為單位成立家校社協同育人中心,建成“三個平臺”。由市級統籌部署,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全覆蓋設立家校社協同育人中心,建設指揮調度實體平臺。鄉鎮(街道)級實體平臺設在各地中心學校,依托學校心理咨詢輔導室、家長學校陣地開展日常工作。村級平臺設在各地村(社區),依托村(社區)心靈驛站、社區兒童之家、家庭教育指導站等陣地開展日常工作。
為及時滿足家長答疑解惑,提供緊急教育援助需求,孝感市教育局開通24小時熱線電話及微信公眾號。設置“空中課堂”“互動空間”“信息動態”三個服務端口,發布區域協同育人工作動態和政策舉措,宣傳科學教育方法和家庭教育理念,提供線上公益免費學習課程、線上留言咨詢服務。
在全面摸排的基礎上,全市建立了“三類學生”(特殊身體、特殊心理、特殊家庭)信息數據庫、協同育人活動場所信息數據庫、協同育人工作隊伍信息數據庫,在市縣鄉三級建立了特殊群體學生信息預警、關愛幫扶機制。形成了以“三庫”、“兩制”為重點的信息預警平臺。
全市協同育人服務平臺運行以來,開展業務骨干培訓15場2100余人次,開辦家長講堂40場7600人次,受理個案咨詢1027人次,充分發揮了協同育人中心陣地作用,形成了宣傳教育、監測預警、咨詢服務、干預處置“四位一體”的未成年保護工作體系。
凝聚“三方力量”,豐富共育資源
面對家校社協同育人力量分散,資源不足的問題,孝感市聚焦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統籌各方資源,在實踐育人上加強協同聯合。心理咨詢輔導室建設,做到所有高中、初中和規模小學全覆蓋。以教聯體為單位,組建心理咨詢師資團隊。在孝感教育大講堂開設家校社協同育人專題講座。今年以來,全市共開展各類專題講座1152場次,參加對象超過34萬人次,社會反響良好。
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機結合。依托湖北工程學院、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分別打造“孝愛中國”“孝道中國”思政金課,建設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試點基地學校20所,遴選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18個。
整合部門屬地協同關愛力量。孝感市根據各部門職能,組建了包括教育、婦聯、民政、團委、公檢法司等15個部門,以及心理健康教師、志愿者在內300余人的協同育人工作隊伍。教育部門牽頭,相關職能部門聯合開展各方責任包保、集中宣傳教育、重點對象排查、結對幫扶關愛、協同共育共建“五大行動”,提前防范化解隱患。
充分發揮社會資源育人力量,開展“萬生游百館”實踐活動,遴選100個優秀社會實踐基地,引導學生利用周末、寒暑假感受中華優秀文化、孝感名勝古跡。打造以鄉土鄉情、市情縣情為主題的研學課程體系;孝感主城區建成“社區兒童之家”44個,建成示范家庭教育指導站11個,發動社工和志愿者參與周末及假期托管,提供“四點半”課后服務,開設家長講堂。
健全“三項機制”,保障共育效果
為強化協同育人保障、提高協同育人能力,孝感市建立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組建協同工作專班,堅持每月召開一次協同育人工作機制成員單位會議,協調解決制度建設、指導服務、條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協同育人工作機制各成員單位安排專人負責信息交互工作,重要信息第一時間相互通報,閉環交互各類數據資源。建立預警干預制度,每學期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測試,時刻關注重點對象生活、行為及心理狀況,聯合學校、家庭、政法部門、衛健部門等提早防范,確定關愛措施,提早預警應對。
通過家校社共育體系建設,孝感市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聯動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逐步完善,部門合作更加有力,家校溝通更加順暢,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明顯降低。孝感市孝南區獲批“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靶⒏惺谐字袑W千紙鶴關愛女生行動”等4項成果獲全省表彰。(新華社記者彭勇 王明瑞 孝感日報全媒體記者沈紅明)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