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 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湖北省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解讀

A-   A+
發表時間:2024年10月11日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省人大法制委員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知識產權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保障,在國家發展全局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有力的知識產權制度支撐。為加快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湖北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于2024年9月26日表決通過了湖北首部知識產權綜合性地方性法規《湖北省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為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條例制定背景及過程

當前,我國正處在由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從追求知識產權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的關鍵時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近年來先后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并推動制定修訂了《民法典》《商標法》《著作權法》《專利法》等知識產權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法規。湖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確立了建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知識產權強省的戰略目標,將知識產權工作作為全省重要工作納入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出臺《湖北省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關于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積累了一批“湖北探索”和“湖北經驗”。同時,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省還存在知識產權整體質量不優、轉化運用效益不高、保護力度有待加強等問題,地域發展不平衡、國際化水平不高、人才缺口較大的矛盾仍然突出,與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符,亟需通過立法推動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提升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整體效能。

2023年,省人大常委會將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立法列入我省五年立法規劃,并及時納入2024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啟動立法工作。省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條例制定工作,成立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長為組長的立法項目領導小組,組建省人大法制委、財經委、常委會法工委、省知識產權局和相關專家參與的立法工作專班,在深入開展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立足實踐基礎,堅持問題導向,充分凝聚共識,科學推進立法工作。

條例共7章60條,分為總則、培育和創造、轉化和運用、保護和管理、服務和激勵、法律責任、附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嚴格對標對表,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關于知識產權強國、強省建設的決策部署和國家相關上位法;立足地方事權,聚焦解決制約我省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突出問題;堅持綜合立法定位,分類規范和全面覆蓋知識產權各領域、全鏈條,具有鮮明地方特色。

以質為要 提升智慧成果“含金量”

核心專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權、優質地理標志產品、優良植物新品種、高水平集成電路布圖設計、高價值數據資源等知識產權,體現著生產力要素的發展水平,彰顯著國家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文化軟實力和綜合國力。2023年,我國授權發明專利92.1萬件,核準注冊商標438.3萬件,登記集成電路布圖設計1.1萬件。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數量達到24個,首次躍居全球第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大力培育高價值知識產權,提升知識產權的“含金量”,持續為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關于培育和創造高質量、高價值知識產權,條例一是推動建立市場培育機制,政府及部門加強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服相結合的知識產權培育和創造機制,引導市場主體圍繞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培育和創造高質量、高價值知識產權。二是規定各類客體培育路徑,明確高價值知識產權促進的導向及重點,推動市場主體在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領域培育高價值專利,健全和創新優勢商標培育機制,培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軟件設計、動漫游戲、文化創意等領域著作權精品,加強傳統知識、民間文藝等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加強地理標志統籌規劃和統一管理,支持企業在芯片、集成電路裝備和工藝技術、集成電路設計工具、基礎軟件、工業軟件、應用軟件等關鍵領域進行創新,加強植物新品種權以及相關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布局。

以用為先 打通價值實現“中梗阻”

湖北創新資源富集,是中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創新能力居全國第一方陣。截至2023年底,全省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4.47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24.78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達9.7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連續五年過千件,有效商標注冊量近107萬件。當前,我省正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打造“51020”現代產業集群。進一步打通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堵點,促進省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創新主體知識產權快速高效轉化,有利于推動區域重點產業資源聯動發展,不斷增強戰略支點的創新驅動力和支撐力。條例抓住知識產權轉化和運用“牛鼻子”,針對知識產權運用效益不高的問題,一是規定政府應當強化運用導向,推動知識產權與產業發展融合,完善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機制,提升轉化運用效益。二是明確知識產權轉化和運用的方式,規定權利人可以依法采取自行實施、入股、轉讓、許可、質押等方式轉化運用知識產權。三是對利用財政性資金形成的知識產權應當轉化運用提出要求,明確在合理期限內沒有轉化運用且無正當理由的,有關部門按照國家規定可以無償實施或者許可他人實施。四是明確政府及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推進知識產權歸屬和權益分配機制改革,充分賦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單位知識產權處置自主權。五是盤活存量知識產權,要求部門組織開展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未轉化有效專利的轉化運用。六是鼓勵專利開放許可,以及訂單式研發和投放式創新。七是規定金融信貸支持措施和政府知識產權融資風險補償機制。

同時,條例在知識產權激勵和促進措施方面也進一步突出轉化運用導向,要求政府健全財政、稅收、金融、產業、科技、人才等知識產權激勵政策措施體系,加強政策措施的針對性、組合性、協同性;明確政府及部門涉及知識產權的考核和評審評定等,應當突出知識產權質量和轉化運用導向;加強關鍵領域自主知識產權創造和儲備,明確政府及部門在科技立項、成果產業化、創新基金使用等方面優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對在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等。

完善格局 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彪S著新技術新業態蓬勃發展,知識產權領域仍存在侵權易發多發和侵權易、維權難的現象,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呈現新型化、復雜化、高技術化等特點,必須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的行政、司法、社會保護,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等多種手段,構建更為高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格局。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條例一是明確建立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政府監管與行業自律、企業自治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二是建立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機制,健全知識產權違法線索通報、案件流轉、執法聯動等制度,加強跨地區、跨部門知識產權案件的辦案協作。三是完善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制度,提高專利侵權糾紛處理能力。四是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專業支撐機制,建立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制度。五是規定涉及國家安全的知識產權對外轉讓審查以及海關保護。六是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實施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七是明確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健全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工作機制。八是明確人民法院依法提升知識產權案件審理效率和質量,加強知識產權審判專門化相關要求;明確人民檢察院依法開展法律監督,探索知識產權公益訴訟司法保護相關要求。九是鼓勵知識產權糾紛仲裁、調解以及知識產權公證服務的具體措施。十是明確商業秘密以及網絡服務、展會活動、數據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的要求和措施。

統分結合 完善知識產權管理服務體制

知識產權種類繁多,知識產權執法和服務職能分散在知識產權、市場監督管理、版權、農業農村、林業、文化和旅游等部門,同時,各級各類創新主體對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規范化、精準化、便利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都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強部門區域統籌協調,著力構建更加完善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和服務體制。在知識產權管理方面,條例明確政府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將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相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明確了知識產權主管部門職責,同時根據知識產權類別分別列舉負有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職責的部門,避免監管空白和盲區。在優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方面,條例要求政府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優化公共服務網點布局,推動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網絡化,對于部門加強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能力建設以及維權援助、信息服務等提出要求。同時明確政府及部門在重大經濟、科技活動和產業規劃、重大政府投資項目、重大科技創新項目中,應當開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防范知識產權風險。此外,為保障高水平對外開放,條例對于加強境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建立健全境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及時發布境外知識產權風險警示作出規定,為市場主體提供境外知識產權維權服務。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站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新的歷史節點,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將持續抓好《湖北省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貫徹實施相關工作,更好發揮知識產權在激勵全面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優化營商環境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為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省,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提供法治保障。

責任編輯:李歡

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 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湖北省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解讀

發表時間:2024-10-11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省人大法制委員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知識產權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保障,在國家發展全局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作用,中國式現代化需要有力的知識產權制度支撐。為加快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湖北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于2024年9月26日表決通過了湖北首部知識產權綜合性地方性法規《湖北省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為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條例制定背景及過程

當前,我國正處在由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從追求知識產權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的關鍵時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近年來先后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并推動制定修訂了《民法典》《商標法》《著作權法》《專利法》等知識產權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法規。湖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確立了建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知識產權強省的戰略目標,將知識產權工作作為全省重要工作納入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出臺《湖北省知識產權“十四五”規劃》《關于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積累了一批“湖北探索”和“湖北經驗”。同時,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省還存在知識產權整體質量不優、轉化運用效益不高、保護力度有待加強等問題,地域發展不平衡、國際化水平不高、人才缺口較大的矛盾仍然突出,與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符,亟需通過立法推動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提升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整體效能。

2023年,省人大常委會將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立法列入我省五年立法規劃,并及時納入2024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啟動立法工作。省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條例制定工作,成立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長為組長的立法項目領導小組,組建省人大法制委、財經委、常委會法工委、省知識產權局和相關專家參與的立法工作專班,在深入開展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立足實踐基礎,堅持問題導向,充分凝聚共識,科學推進立法工作。

條例共7章60條,分為總則、培育和創造、轉化和運用、保護和管理、服務和激勵、法律責任、附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嚴格對標對表,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關于知識產權強國、強省建設的決策部署和國家相關上位法;立足地方事權,聚焦解決制約我省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突出問題;堅持綜合立法定位,分類規范和全面覆蓋知識產權各領域、全鏈條,具有鮮明地方特色。

以質為要 提升智慧成果“含金量”

核心專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權、優質地理標志產品、優良植物新品種、高水平集成電路布圖設計、高價值數據資源等知識產權,體現著生產力要素的發展水平,彰顯著國家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文化軟實力和綜合國力。2023年,我國授權發明專利92.1萬件,核準注冊商標438.3萬件,登記集成電路布圖設計1.1萬件。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數量達到24個,首次躍居全球第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大力培育高價值知識產權,提升知識產權的“含金量”,持續為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關于培育和創造高質量、高價值知識產權,條例一是推動建立市場培育機制,政府及部門加強規劃引導和政策支持,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服相結合的知識產權培育和創造機制,引導市場主體圍繞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培育和創造高質量、高價值知識產權。二是規定各類客體培育路徑,明確高價值知識產權促進的導向及重點,推動市場主體在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領域培育高價值專利,健全和創新優勢商標培育機制,培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軟件設計、動漫游戲、文化創意等領域著作權精品,加強傳統知識、民間文藝等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加強地理標志統籌規劃和統一管理,支持企業在芯片、集成電路裝備和工藝技術、集成電路設計工具、基礎軟件、工業軟件、應用軟件等關鍵領域進行創新,加強植物新品種權以及相關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布局。

以用為先 打通價值實現“中梗阻”

湖北創新資源富集,是中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創新能力居全國第一方陣。截至2023年底,全省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4.47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24.78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達9.7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連續五年過千件,有效商標注冊量近107萬件。當前,我省正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打造“51020”現代產業集群。進一步打通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的堵點,促進省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創新主體知識產權快速高效轉化,有利于推動區域重點產業資源聯動發展,不斷增強戰略支點的創新驅動力和支撐力。條例抓住知識產權轉化和運用“牛鼻子”,針對知識產權運用效益不高的問題,一是規定政府應當強化運用導向,推動知識產權與產業發展融合,完善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機制,提升轉化運用效益。二是明確知識產權轉化和運用的方式,規定權利人可以依法采取自行實施、入股、轉讓、許可、質押等方式轉化運用知識產權。三是對利用財政性資金形成的知識產權應當轉化運用提出要求,明確在合理期限內沒有轉化運用且無正當理由的,有關部門按照國家規定可以無償實施或者許可他人實施。四是明確政府及有關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推進知識產權歸屬和權益分配機制改革,充分賦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單位知識產權處置自主權。五是盤活存量知識產權,要求部門組織開展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未轉化有效專利的轉化運用。六是鼓勵專利開放許可,以及訂單式研發和投放式創新。七是規定金融信貸支持措施和政府知識產權融資風險補償機制。

同時,條例在知識產權激勵和促進措施方面也進一步突出轉化運用導向,要求政府健全財政、稅收、金融、產業、科技、人才等知識產權激勵政策措施體系,加強政策措施的針對性、組合性、協同性;明確政府及部門涉及知識產權的考核和評審評定等,應當突出知識產權質量和轉化運用導向;加強關鍵領域自主知識產權創造和儲備,明確政府及部門在科技立項、成果產業化、創新基金使用等方面優先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項目;對在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等。

完善格局 加強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彪S著新技術新業態蓬勃發展,知識產權領域仍存在侵權易發多發和侵權易、維權難的現象,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呈現新型化、復雜化、高技術化等特點,必須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的行政、司法、社會保護,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等多種手段,構建更為高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格局。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條例一是明確建立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政府監管與行業自律、企業自治與社會監督相結合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二是建立知識產權執法協作機制,健全知識產權違法線索通報、案件流轉、執法聯動等制度,加強跨地區、跨部門知識產權案件的辦案協作。三是完善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制度,提高專利侵權糾紛處理能力。四是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專業支撐機制,建立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制度。五是規定涉及國家安全的知識產權對外轉讓審查以及海關保護。六是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實施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七是明確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健全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工作機制。八是明確人民法院依法提升知識產權案件審理效率和質量,加強知識產權審判專門化相關要求;明確人民檢察院依法開展法律監督,探索知識產權公益訴訟司法保護相關要求。九是鼓勵知識產權糾紛仲裁、調解以及知識產權公證服務的具體措施。十是明確商業秘密以及網絡服務、展會活動、數據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的要求和措施。

統分結合 完善知識產權管理服務體制

知識產權種類繁多,知識產權執法和服務職能分散在知識產權、市場監督管理、版權、農業農村、林業、文化和旅游等部門,同時,各級各類創新主體對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規范化、精準化、便利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都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強部門區域統籌協調,著力構建更加完善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和服務體制。在知識產權管理方面,條例明確政府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將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相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明確了知識產權主管部門職責,同時根據知識產權類別分別列舉負有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職責的部門,避免監管空白和盲區。在優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方面,條例要求政府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優化公共服務網點布局,推動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網絡化,對于部門加強知識產權管理和服務能力建設以及維權援助、信息服務等提出要求。同時明確政府及部門在重大經濟、科技活動和產業規劃、重大政府投資項目、重大科技創新項目中,應當開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防范知識產權風險。此外,為保障高水平對外開放,條例對于加強境外知識產權風險防控,建立健全境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及時發布境外知識產權風險警示作出規定,為市場主體提供境外知識產權維權服務。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站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新的歷史節點,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將持續抓好《湖北省知識產權促進和保護條例》貫徹實施相關工作,更好發揮知識產權在激勵全面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優化營商環境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為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省,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提供法治保障。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