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共建文明交通 共享平安出行

A-   A+
發表時間:2024年08月01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交通秩序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年來,咸寧市多元化開展文明交通倡導和交通秩序整治行動,優化城市區域交通組織,努力提升廣大交通參與者的守法意識和文明意識,全力構建安全、文明、暢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

如今,咸寧城區的交通環境有何變化?近日,記者進行了探訪。

看一看

7月22日中午12時許,正值下班高峰期,記者在咸寧大道湖北科技學院路段看到,路面鮮紅的斑馬線格外醒目,來往車輛川流不息。

然而,只要有行人通過斑馬線,來往車輛一律停車讓行。有時人流通行時間較長,也沒有司機鳴笛催促,大家默契地遵循著“禮讓之風”。

隨后,記者在書臺街、金桂路等路段發現,盡管很多斑馬線上方沒有抓拍交通違法的監控,過往車輛遇到行人通行時,仍然自覺停車禮讓。當行人看到車輛在斑馬線前緩慢停車后,也會加快步伐,縮短過馬路的時間。

在長安大道、書雅巷等地,凡是施劃了停車位的地方,車輛均停放在車位內。

如今,“開文明車、行文明路、做文明人”的理念在咸寧城區已蔚然成風——人行道上曾亂停亂放的電動車不見了,隨意加塞變道的車輛少了,行人闖紅燈的現象少了,文明行車的司機多了、騎車戴頭盔的人多了……

說一說

城區的交通環境到底怎么樣?廣大交通參與者最有話語權。

“以前很少有車讓人的事情……”說起變化,市民孫群感嘆,近年來市民的文明素質顯著提高,以前都是人讓車,而現在都是車讓人,而且這樣的現象幾乎在每個路口都會出現。

“作為一名駕駛員,遵守法規是基本要求,開車禮讓行人,既是法定義務,也是文明素養。”車主陳邦認為,無論是司機還是行人都要遵守交規,大家互相理解,文明出行。

市民龐女士說:“剛開始嫌麻煩不愿意戴頭盔,覺得自己騎得慢也不會發生事故,但在民警和交通志愿者堅持不懈的勸導、宣傳下,現在騎車戴頭盔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近幾年,咸寧城區的面貌變化很大,尤其是很多路段和路口進行升級改造后,出行環境更暢通、更安全了?!本W約車司機王師傅如是說。

文明交通勸導員李淑萍同樣深有感觸:“以前騎車不戴頭盔、行人闖紅燈等交通陋習時有發生,勸導員在路口有時候忙不過來。如今,很多市民的守法意識顯著增強,文明出行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p>

數一數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交警部門每日組織民輔警、協管員在轄區12個主要路口、21條主次干道上路執勤,強力整治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對輕微的交通違法行為實行喊話勸導,或開展 “敲門行動”,對文明行為上門表彰,同時常態化開展各種交通安全宣傳,交通文明程度逐步提升。

去年,市城區多個十字路口經過改造升級,科學設置了兩輪車道和二次過街引導,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同時,強力推進以二、三、四輪車為重點的專項整治,目前,中心城區汽車、兩輪車各行其道,通行有序,電動車、摩托車雨篷安裝率降低至4%以下,帶牌上路率達到95%以上,頭盔佩戴率94%以上,道路車輛通行效率提升18%以上。主城區發生二、三輪車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0%,亡人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35.7%。

今年以來,市城區排查整改交通隱患120余處,增設更新標牌標識17處,做好對事故多發、急彎陡坡、平交路口等重點路段和交通安防設施、標識標牌缺失等隱患的上報整改工作,并緊盯“兩客一危一掛”,嚴查“帶病車”,防住重點人,消除事故隱患,提高交通安全系數。(咸寧日報 記者 方達星 通訊員 阮文玉)

責任編輯:李歡

咸寧:共建文明交通 共享平安出行

發表時間:2024-08-01 來源:湖北文明網

交通秩序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年來,咸寧市多元化開展文明交通倡導和交通秩序整治行動,優化城市區域交通組織,努力提升廣大交通參與者的守法意識和文明意識,全力構建安全、文明、暢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

如今,咸寧城區的交通環境有何變化?近日,記者進行了探訪。

看一看

7月22日中午12時許,正值下班高峰期,記者在咸寧大道湖北科技學院路段看到,路面鮮紅的斑馬線格外醒目,來往車輛川流不息。

然而,只要有行人通過斑馬線,來往車輛一律停車讓行。有時人流通行時間較長,也沒有司機鳴笛催促,大家默契地遵循著“禮讓之風”。

隨后,記者在書臺街、金桂路等路段發現,盡管很多斑馬線上方沒有抓拍交通違法的監控,過往車輛遇到行人通行時,仍然自覺停車禮讓。當行人看到車輛在斑馬線前緩慢停車后,也會加快步伐,縮短過馬路的時間。

在長安大道、書雅巷等地,凡是施劃了停車位的地方,車輛均停放在車位內。

如今,“開文明車、行文明路、做文明人”的理念在咸寧城區已蔚然成風——人行道上曾亂停亂放的電動車不見了,隨意加塞變道的車輛少了,行人闖紅燈的現象少了,文明行車的司機多了、騎車戴頭盔的人多了……

說一說

城區的交通環境到底怎么樣?廣大交通參與者最有話語權。

“以前很少有車讓人的事情……”說起變化,市民孫群感嘆,近年來市民的文明素質顯著提高,以前都是人讓車,而現在都是車讓人,而且這樣的現象幾乎在每個路口都會出現。

“作為一名駕駛員,遵守法規是基本要求,開車禮讓行人,既是法定義務,也是文明素養。”車主陳邦認為,無論是司機還是行人都要遵守交規,大家互相理解,文明出行。

市民龐女士說:“剛開始嫌麻煩不愿意戴頭盔,覺得自己騎得慢也不會發生事故,但在民警和交通志愿者堅持不懈的勸導、宣傳下,現在騎車戴頭盔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近幾年,咸寧城區的面貌變化很大,尤其是很多路段和路口進行升級改造后,出行環境更暢通、更安全了?!本W約車司機王師傅如是說。

文明交通勸導員李淑萍同樣深有感觸:“以前騎車不戴頭盔、行人闖紅燈等交通陋習時有發生,勸導員在路口有時候忙不過來。如今,很多市民的守法意識顯著增強,文明出行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p>

數一數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交警部門每日組織民輔警、協管員在轄區12個主要路口、21條主次干道上路執勤,強力整治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對輕微的交通違法行為實行喊話勸導,或開展 “敲門行動”,對文明行為上門表彰,同時常態化開展各種交通安全宣傳,交通文明程度逐步提升。

去年,市城區多個十字路口經過改造升級,科學設置了兩輪車道和二次過街引導,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同時,強力推進以二、三、四輪車為重點的專項整治,目前,中心城區汽車、兩輪車各行其道,通行有序,電動車、摩托車雨篷安裝率降低至4%以下,帶牌上路率達到95%以上,頭盔佩戴率94%以上,道路車輛通行效率提升18%以上。主城區發生二、三輪車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0%,亡人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35.7%。

今年以來,市城區排查整改交通隱患120余處,增設更新標牌標識17處,做好對事故多發、急彎陡坡、平交路口等重點路段和交通安防設施、標識標牌缺失等隱患的上報整改工作,并緊盯“兩客一危一掛”,嚴查“帶病車”,防住重點人,消除事故隱患,提高交通安全系數。(咸寧日報 記者 方達星 通訊員 阮文玉)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