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牽頭領建義務巡邏隊、消防隊守護全村,巡邏、救火、救送病人等,樣樣都干。
他手機里存了2000多個號碼,個個能叫出名字,一來電話他就沖出門。
他就是荊門市掇刀區麻城鎮義務巡邏隊隊長李濤,不久前被評為“湖北省崗位學雷鋒標兵”。近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麻城鎮,傾聽李濤18年如一日守護鄉親的感人故事。
自建義巡隊消防隊
救火防盜樣樣干
6月12日晚,掇刀區麻城鎮丁店村,李濤和村民黎晴、楊勇一起走村串巷,開始了義務巡邏。
像這樣的義務巡邏,他們已堅持了18年。
2006年,李濤返鄉養豬,準備大干一場的他,剛起步就遇到難題:丁店村地處偏遠,與鄰縣犬牙交錯,盜竊團伙時常入村,短短半年他家就被“光顧”了3次。
如何讓村民們不再被盜?經過深思熟慮,李濤拿出積蓄,買來迷彩服、手電筒、膠鞋和二手吉普車,拉上6位村民,正式成立義務巡邏隊。
白天,他和妻子馮娟一同種田、經營小酒廠,夜間抽空帶領村民開展義務巡邏,蹲守路段、攔截小偷。經過幾年的發展,義務巡邏逐漸擴展到麻城鎮朱廟、雷集等8個村,守護村民上萬人。
2015年,李濤發現,隨著空調、電磁爐等大功率電器走進普通家庭,意外火災事件增加,而麻城鎮沒有消防站,掇刀城區消防車到雷集片區8個村耗時又長。隨后,李濤買來灑水車當消防車,在公安消防等部門支持下,建起全省第一支村級消防隊。每當突發火災時,李濤總是沖鋒在前,化解群眾的“燃眉”之急。因消防效果明顯,掇刀區還獎勵了巡邏隊一輛消防車和機動水泵等設備。
隨著年輕人進城,義巡隊又承擔起照看留守老人的重任。丁店村村支書陳剛介紹,村里有孤寡和留守老人近百人,李濤帶領義巡隊,經常上門查看、幫忙搶種搶收,有時還自掏腰包給老人送藥送物。
“群眾需要什么就干什么。”李濤說。如今,義巡隊“越管越寬”,集義務巡邏、矛盾調解、法治宣傳、消防滅火、群眾救助、矛盾化解等于一體。
2000個號碼全是“親戚”
手機一響就往外沖
“喂,巡邏隊嗎,我家燃氣灶壞了,能不能幫我看一下?!?月14日中午,丁店村留守老人李家杰因擔心煤氣泄漏,急切地給李濤打來電話,正在吃飯的李濤立刻放下碗筷就往外沖。
18年來,這種場景對李濤來說是家常便飯。
2016年10月,村民李德貴因心臟病倒在家門口,接到求助的李濤第一時間趕到,將李德貴送往醫院。在麻城高速橋下,雖經120醫生全力搶救,老人仍在李濤懷中不幸去世,他含淚幫忙料理后事。
“李隊長,我家豬場起火了?!?018年5月,丁店村村民杜秀珍家的養豬場因電線老化起火,危及上百頭豬。此時已是凌晨3時,李濤接到電話后,迅速和另兩名義巡隊員駕駛消防車趕到,一直忙到凌晨5時,確認現場無復燃可能后才回家?!耙驕缁鸺皶r,僅幾頭豬被燒傷,未造成大的損失?!倍判阏涓屑さ卣f。
丁店村八組村民馬冬冬說,今年正月初十晚上10點,中風的父親意外摔倒,此時大雪凍雨交加,夜黑路滑,家里又沒車,慌亂之時,他撥通了李濤的電話。李濤趕到后,迅速將老人送到15公里外的麻城鎮醫院,經過10余天的救治,老人轉危為安。
“每當大火被撲滅、病人被成功送醫的那一刻,真的很欣慰?!崩顫锌卣f。
然而,件件好事的背后,也有不為人知的辛酸。
妻子馮娟說,義巡隊剛成立時,一家人多次被小偷恐嚇,她多次勸丈夫不干了,但他就是不聽。
為方便村民聯系,李濤手機號沒換過一次,共存有電話號碼近2000個。每個號碼都是“親戚”,一接到電話,李濤都能叫出名字。
播撒“雷鋒種子”
義巡隊擴展到全區
“關鍵時刻,義巡隊幫了我,我要把愛心傳承下去?!贝迕穸判阏?年前加入義巡隊,現在每周都參加義巡隊的活動。
村民馬冬冬今年在家照顧父親,一有時間就和李濤一起看望留守老人李家杰,還幫老人搶收玉米。
麻城鎮黨委書記胡學平介紹,在李濤影響下,如今義巡隊隊員增至百余人,守護范圍覆蓋麻城鎮雷集片區8個村,面積達70多平方公里。麻城鎮21個村均組建起義務巡邏隊,人數達240多人,各村之間相互配合,成為保障群眾安居樂業的重要力量。2019年以來,麻城鎮治安案件下降了25%,80%的村實現零發案。
“掇刀城區持續開展‘我為大家巡一天,大家為我巡一個月’行動。”掇刀區公安分局副局長趙怡洲說,行動覆蓋全區所有街道、企事業單位。如軍馬場社區有醫院、學校等12家單位,每個單位出一到兩個人,每晚分班巡防,共同維護社區環境。
做一件好事容易,一直做好事難。18年來,李濤以青春熱血、用一件件好事續寫“雷鋒日記”,今年4月被評為“湖北省崗位學雷鋒標兵”。(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華 通訊員 李德銀 陳偉 周隗偉)
發表時間:2024-07-02 來源:湖北文明網
他牽頭領建義務巡邏隊、消防隊守護全村,巡邏、救火、救送病人等,樣樣都干。
他手機里存了2000多個號碼,個個能叫出名字,一來電話他就沖出門。
他就是荊門市掇刀區麻城鎮義務巡邏隊隊長李濤,不久前被評為“湖北省崗位學雷鋒標兵”。近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麻城鎮,傾聽李濤18年如一日守護鄉親的感人故事。
自建義巡隊消防隊
救火防盜樣樣干
6月12日晚,掇刀區麻城鎮丁店村,李濤和村民黎晴、楊勇一起走村串巷,開始了義務巡邏。
像這樣的義務巡邏,他們已堅持了18年。
2006年,李濤返鄉養豬,準備大干一場的他,剛起步就遇到難題:丁店村地處偏遠,與鄰縣犬牙交錯,盜竊團伙時常入村,短短半年他家就被“光顧”了3次。
如何讓村民們不再被盜?經過深思熟慮,李濤拿出積蓄,買來迷彩服、手電筒、膠鞋和二手吉普車,拉上6位村民,正式成立義務巡邏隊。
白天,他和妻子馮娟一同種田、經營小酒廠,夜間抽空帶領村民開展義務巡邏,蹲守路段、攔截小偷。經過幾年的發展,義務巡邏逐漸擴展到麻城鎮朱廟、雷集等8個村,守護村民上萬人。
2015年,李濤發現,隨著空調、電磁爐等大功率電器走進普通家庭,意外火災事件增加,而麻城鎮沒有消防站,掇刀城區消防車到雷集片區8個村耗時又長。隨后,李濤買來灑水車當消防車,在公安消防等部門支持下,建起全省第一支村級消防隊。每當突發火災時,李濤總是沖鋒在前,化解群眾的“燃眉”之急。因消防效果明顯,掇刀區還獎勵了巡邏隊一輛消防車和機動水泵等設備。
隨著年輕人進城,義巡隊又承擔起照看留守老人的重任。丁店村村支書陳剛介紹,村里有孤寡和留守老人近百人,李濤帶領義巡隊,經常上門查看、幫忙搶種搶收,有時還自掏腰包給老人送藥送物。
“群眾需要什么就干什么。”李濤說。如今,義巡隊“越管越寬”,集義務巡邏、矛盾調解、法治宣傳、消防滅火、群眾救助、矛盾化解等于一體。
2000個號碼全是“親戚”
手機一響就往外沖
“喂,巡邏隊嗎,我家燃氣灶壞了,能不能幫我看一下。”6月14日中午,丁店村留守老人李家杰因擔心煤氣泄漏,急切地給李濤打來電話,正在吃飯的李濤立刻放下碗筷就往外沖。
18年來,這種場景對李濤來說是家常便飯。
2016年10月,村民李德貴因心臟病倒在家門口,接到求助的李濤第一時間趕到,將李德貴送往醫院。在麻城高速橋下,雖經120醫生全力搶救,老人仍在李濤懷中不幸去世,他含淚幫忙料理后事。
“李隊長,我家豬場起火了?!?018年5月,丁店村村民杜秀珍家的養豬場因電線老化起火,危及上百頭豬。此時已是凌晨3時,李濤接到電話后,迅速和另兩名義巡隊員駕駛消防車趕到,一直忙到凌晨5時,確認現場無復燃可能后才回家?!耙驕缁鸺皶r,僅幾頭豬被燒傷,未造成大的損失?!倍判阏涓屑さ卣f。
丁店村八組村民馬冬冬說,今年正月初十晚上10點,中風的父親意外摔倒,此時大雪凍雨交加,夜黑路滑,家里又沒車,慌亂之時,他撥通了李濤的電話。李濤趕到后,迅速將老人送到15公里外的麻城鎮醫院,經過10余天的救治,老人轉危為安。
“每當大火被撲滅、病人被成功送醫的那一刻,真的很欣慰?!崩顫锌卣f。
然而,件件好事的背后,也有不為人知的辛酸。
妻子馮娟說,義巡隊剛成立時,一家人多次被小偷恐嚇,她多次勸丈夫不干了,但他就是不聽。
為方便村民聯系,李濤手機號沒換過一次,共存有電話號碼近2000個。每個號碼都是“親戚”,一接到電話,李濤都能叫出名字。
播撒“雷鋒種子”
義巡隊擴展到全區
“關鍵時刻,義巡隊幫了我,我要把愛心傳承下去?!贝迕穸判阏?年前加入義巡隊,現在每周都參加義巡隊的活動。
村民馬冬冬今年在家照顧父親,一有時間就和李濤一起看望留守老人李家杰,還幫老人搶收玉米。
麻城鎮黨委書記胡學平介紹,在李濤影響下,如今義巡隊隊員增至百余人,守護范圍覆蓋麻城鎮雷集片區8個村,面積達70多平方公里。麻城鎮21個村均組建起義務巡邏隊,人數達240多人,各村之間相互配合,成為保障群眾安居樂業的重要力量。2019年以來,麻城鎮治安案件下降了25%,80%的村實現零發案。
“掇刀城區持續開展‘我為大家巡一天,大家為我巡一個月’行動。”掇刀區公安分局副局長趙怡洲說,行動覆蓋全區所有街道、企事業單位。如軍馬場社區有醫院、學校等12家單位,每個單位出一到兩個人,每晚分班巡防,共同維護社區環境。
做一件好事容易,一直做好事難。18年來,李濤以青春熱血、用一件件好事續寫“雷鋒日記”,今年4月被評為“湖北省崗位學雷鋒標兵”。(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華 通訊員 李德銀 陳偉 周隗偉)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