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城市面容“逆生長” 生活品質再升級

A-   A+
發表時間:2024年07月08日    來源:湖北文明網

城市更新,是空間的再生,也是社區與經濟活力的再激發。

2021年,城市更新首次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上升為國家戰略。

近年來,湖北秉承人民城市理念,大力推進城市更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居住生活的新期待。

眼下,一批老舊小區“逆生長”,居民幸福生活再升級;多地歷史文化街區“活起來”,成為新的文化地標打卡地;不少城市邊角地、畸零地、廢棄地“微更新”,變為小而美、小而精的高品質公共空間。

喚醒“全齡友好”

老舊小區變完整社區

不想在家做飯,社區里有“幸福食堂”;孩子沒人管,社區聯合實驗幼兒園共建“四點半課堂”;想跳舞、健身,社區里有文體中心……歷經改造,位于應城市城中街道月圓小區的居民們,正在享受完整社區帶來的便利。

誰能想到,一年前,這個有著近30年房齡的老舊小區因基礎設施老舊、配套不足、缺乏公共服務,被不少業主急著拋售。

與月圓小區一樣,湖北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正經歷改造、提升,實現升級煥新,慢慢變“完整”。

作為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和獲得感的重大民生工程,據統計,2023年全省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4296個,惠及53.01萬戶居民。2024年計劃老舊小區改造4090個、60.4萬戶,截至5月底已開工3598個。

眼下,全省正在對照完整社區標準,結合社區體檢,繼續推進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智慧小區建設、國球進社區、適老適兒化改造等工作,增加居民活動空間,營造全齡友好、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

對于老舊小區的“銀發一族”、殘障群體來說,加裝電梯是不少人的深切期盼。但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加裝電梯一直是痛點、難點。

去年,湖北省創新采取整體加裝、集中采購、連片托管等方式,允許一樓業主同步增設入戶連廊等路徑,探索破解加裝電梯難題。黃石在全省率先啟動加裝電梯立法工作,每部電梯給予10萬元財政補貼,加速推進這項民生工程。

據統計,2023年全省完成老舊小區加裝電梯2159部;2024年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截至5月底,全省已完成加裝1398部。

重塑城市特色風貌

老街區成“新網紅”

作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Citywalk(城市漫步)在年輕人中盛行。漫步街頭,一處處煥新的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打卡勝地。

在武漢,今年3月,隨著煥新升級的曇華林人文小鎮三期對外開街,意味著曇華林拼齊完整版圖。52處百年歷史建筑完成升級,讓千年武昌城再次鮮亮起來。

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是武漢市歷史遺存最為集中的片區之一,于2005年正式啟動修繕提升工程。十多年來,通過修舊如舊、新舊結合、修繕更新等多元修繕策略,利用三維激光掃描、數字3D打印、BIM模型設計等創新技術,再結合建筑特色、文化特色,引進書店、劇場、非遺項目等新業態,這里已經成為國內文青熱門打卡新地標。

在荊州,歷經5年改造,洋碼頭歷史文化街區已成為長江沿岸靚麗的文旅名片。當地將原廢棄的打包廠廠房、候船室等老建筑,進行保護性改造,引入創意工坊、旅游休閑、濱江觀光、運動健身、文創空間等多種業態,打造長江商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如今已是市民和周邊游客共度愜意時光的好去處。

在黃石,礦渣庫升級改造為展陳中心、維修班車間變身獨具水泥本色的城市書店、草坪上用集裝箱方式建設了獨樹一幟的網紅創意餐廳……有著百年歷史的華新水泥廠已變身新潮的華新1907文化公園。從2022年5月1日開園以來,這里已經接待游客和參觀體驗人員達30萬人次。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保護好、活化利用好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筑是重要抓手。“修舊如舊,建新如故?!笔∽〗◤d相關負責人介紹,各地正在下足“繡花功夫”,培育出一批新業態、新模式,讓文脈綿延不息,讓城市更具韻味,打造更多藝術文化高地和潮流生活目的地。

營造高品質公共空間

家門口變“樂園”

城市公共空間是城市生活的最大福祉之一。環顧周邊,社區里、馬路邊、拐角處……口袋公園正在見縫插針地點綴城市的街頭巷尾,成為居民喜愛的休閑娛樂場所。

口袋公園,是指一批隱藏在城市角落的微小空間,比如各種金邊銀角、閑置地塊、橋下空間打造的小微公園。據悉,去年全省共“上新”口袋公園381個。

“讓群眾先‘點菜’,建好后再‘點贊’。”省住建廳相關人士介紹,不少地方把口袋公園作為展現城市魅力、彰顯城市歷史文化的窗口,通過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有機融入特色文化元素,讓城市歷史文化“看得見、摸得著”。

“一時美”變“長久美”。在口袋公園管護方面,省住建廳要求各地將口袋公園養護管理納入城市園林綠化日常管理范疇,實行精細化管理,讓群眾進得來、留得住、玩得好。創新管護方式,探索“智慧園林”等技術應用,逐步提升管護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一些地方還探索推行“市民園長制”,通過招募熱心市民輪流做園長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志愿服務,鼓勵引導群眾共同參與“口袋公園”維護與管理,真正實現共建共享。

此外,湖北省還正在實施街道改造提升、公園改造更新、道路交叉口改造等多項工作,不斷營造精致靚麗的“微景觀”、更多美好生活場景,提升居民出行的體驗感和城市公共空間環境品質。(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責任編輯:李歡

湖北:城市面容“逆生長” 生活品質再升級

發表時間:2024-07-08 來源:湖北文明網

城市更新,是空間的再生,也是社區與經濟活力的再激發。

2021年,城市更新首次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上升為國家戰略。

近年來,湖北秉承人民城市理念,大力推進城市更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居住生活的新期待。

眼下,一批老舊小區“逆生長”,居民幸福生活再升級;多地歷史文化街區“活起來”,成為新的文化地標打卡地;不少城市邊角地、畸零地、廢棄地“微更新”,變為小而美、小而精的高品質公共空間。

喚醒“全齡友好”

老舊小區變完整社區

不想在家做飯,社區里有“幸福食堂”;孩子沒人管,社區聯合實驗幼兒園共建“四點半課堂”;想跳舞、健身,社區里有文體中心……歷經改造,位于應城市城中街道月圓小區的居民們,正在享受完整社區帶來的便利。

誰能想到,一年前,這個有著近30年房齡的老舊小區因基礎設施老舊、配套不足、缺乏公共服務,被不少業主急著拋售。

與月圓小區一樣,湖北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正經歷改造、提升,實現升級煥新,慢慢變“完整”。

作為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和獲得感的重大民生工程,據統計,2023年全省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4296個,惠及53.01萬戶居民。2024年計劃老舊小區改造4090個、60.4萬戶,截至5月底已開工3598個。

眼下,全省正在對照完整社區標準,結合社區體檢,繼續推進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智慧小區建設、國球進社區、適老適兒化改造等工作,增加居民活動空間,營造全齡友好、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

對于老舊小區的“銀發一族”、殘障群體來說,加裝電梯是不少人的深切期盼。但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加裝電梯一直是痛點、難點。

去年,湖北省創新采取整體加裝、集中采購、連片托管等方式,允許一樓業主同步增設入戶連廊等路徑,探索破解加裝電梯難題。黃石在全省率先啟動加裝電梯立法工作,每部電梯給予10萬元財政補貼,加速推進這項民生工程。

據統計,2023年全省完成老舊小區加裝電梯2159部;2024年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截至5月底,全省已完成加裝1398部。

重塑城市特色風貌

老街區成“新網紅”

作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Citywalk(城市漫步)在年輕人中盛行。漫步街頭,一處處煥新的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打卡勝地。

在武漢,今年3月,隨著煥新升級的曇華林人文小鎮三期對外開街,意味著曇華林拼齊完整版圖。52處百年歷史建筑完成升級,讓千年武昌城再次鮮亮起來。

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是武漢市歷史遺存最為集中的片區之一,于2005年正式啟動修繕提升工程。十多年來,通過修舊如舊、新舊結合、修繕更新等多元修繕策略,利用三維激光掃描、數字3D打印、BIM模型設計等創新技術,再結合建筑特色、文化特色,引進書店、劇場、非遺項目等新業態,這里已經成為國內文青熱門打卡新地標。

在荊州,歷經5年改造,洋碼頭歷史文化街區已成為長江沿岸靚麗的文旅名片。當地將原廢棄的打包廠廠房、候船室等老建筑,進行保護性改造,引入創意工坊、旅游休閑、濱江觀光、運動健身、文創空間等多種業態,打造長江商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如今已是市民和周邊游客共度愜意時光的好去處。

在黃石,礦渣庫升級改造為展陳中心、維修班車間變身獨具水泥本色的城市書店、草坪上用集裝箱方式建設了獨樹一幟的網紅創意餐廳……有著百年歷史的華新水泥廠已變身新潮的華新1907文化公園。從2022年5月1日開園以來,這里已經接待游客和參觀體驗人員達30萬人次。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保護好、活化利用好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筑是重要抓手?!靶夼f如舊,建新如故?!笔∽〗◤d相關負責人介紹,各地正在下足“繡花功夫”,培育出一批新業態、新模式,讓文脈綿延不息,讓城市更具韻味,打造更多藝術文化高地和潮流生活目的地。

營造高品質公共空間

家門口變“樂園”

城市公共空間是城市生活的最大福祉之一。環顧周邊,社區里、馬路邊、拐角處……口袋公園正在見縫插針地點綴城市的街頭巷尾,成為居民喜愛的休閑娛樂場所。

口袋公園,是指一批隱藏在城市角落的微小空間,比如各種金邊銀角、閑置地塊、橋下空間打造的小微公園。據悉,去年全省共“上新”口袋公園381個。

“讓群眾先‘點菜’,建好后再‘點贊’?!笔∽〗◤d相關人士介紹,不少地方把口袋公園作為展現城市魅力、彰顯城市歷史文化的窗口,通過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有機融入特色文化元素,讓城市歷史文化“看得見、摸得著”。

“一時美”變“長久美”。在口袋公園管護方面,省住建廳要求各地將口袋公園養護管理納入城市園林綠化日常管理范疇,實行精細化管理,讓群眾進得來、留得住、玩得好。創新管護方式,探索“智慧園林”等技術應用,逐步提升管護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一些地方還探索推行“市民園長制”,通過招募熱心市民輪流做園長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志愿服務,鼓勵引導群眾共同參與“口袋公園”維護與管理,真正實現共建共享。

此外,湖北省還正在實施街道改造提升、公園改造更新、道路交叉口改造等多項工作,不斷營造精致靚麗的“微景觀”、更多美好生活場景,提升居民出行的體驗感和城市公共空間環境品質。(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

欧美人牲a欧美精品,久久理论片午夜琪琪电影网,国产精品免费区二区三区观看,亚洲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