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煒榮獲2023年度“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選。
胡洪煒在500千伏玉軍線開展缺陷消除工作。
胡洪煒在進行高空作業。
胡洪煒正在攀登桿塔,準備開展近電位帶電作業。
技能成才,匠心筑夢。
3月1日晚,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2023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活動,揭曉10位“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和40位提名人選,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超高壓公司輸電檢修中心班長胡洪煒榮獲“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選。
3月2日上午,湖北省總工會專門致賀電,向胡洪煒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祝賀。賀電高度評價胡洪煒不懼危險,勇闖生命禁區,成為±800千伏特高壓帶電作業世界第一人,以“一輩子干好一件事”的執著專注,堅持創新,勇攀高峰,在平凡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廣大產業工人做出了示范榜樣。
2023年11月3日,“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程”全國職工宣講比賽在安徽合肥圓滿落幕。我省選手胡洪煒成功晉級總決賽,并在總決賽中榮獲總分第三名、銀獎第一名的好成績,為湖北爭光添彩。
今年1月23日,勞模廣播劇《夜空中最亮的星》上線儀式在胡洪煒創新工作室舉行。該劇由湖北省總工會聯合湖北廣播電視臺精心創作打造,以胡洪煒的事跡為原型,生動細膩地還原了胡洪煒用心用情守護萬家燈火的一個個感人場景,展現了新時代電力產業工人愛黨、愛崗,勤于奮斗、勇于創造的精神風貌和時代風采,在全社會營造了學習勞模、崇尚勞動的濃厚氛圍。
從業23年來,他一直奮戰在“大國重器”“中國名片”的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領域。百米高空、百萬伏電壓、百斤工具,高空、高危、高壓,帶電作業消除電力“大動脈”隱患,是他的“絕活”。
他是2023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選、國家電網湖北電力超高壓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帶電作業二班班長胡洪煒。
從一名退役軍人成長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最美職工、±800千伏特高壓線路帶電作業“世界第一人”,成長軌跡的背后是胡洪煒8000多個日夜的鉆研和堅守。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會永不干涸。一個人,只有在奉獻中才能實現應有的價值,這正是我作為一名勞模、一名國家電網人的心聲和責任?!焙闊樥f。
磨礪技能 勇闖禁區“第一人”
作為±800千伏特高壓帶電作業世界第一人,胡洪煒以“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執著和十年磨一劍的韌勁,挑戰“三高”——高空高壓高標準,逐漸從一名“門外漢”成長為國內頂尖的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精英人才。
當時光回溯到2001年,胡洪煒對第一次參加線路檢修記憶猶新。第一天,師傅一口氣換了8個,胡洪煒卻只換了3個,最后師傅返回幫他換了1檔線的間隔棒,他慚愧地琢磨了一晚上操作技巧。第二天,他先纏著師傅講解操作要領,探討改進辦法,邊干邊琢磨,基本上能與師傅“并駕齊驅”。到了第三天,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后,胡洪煒還返回來幫師傅換了1檔線?!叭斐^師傅”一時成為佳話。
2009年6月10日,胡洪煒迎來了從業生涯中最大的挑戰:世界上首次±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
“±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帶電作業”作為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重點攻堅項目,一旦成功,意味著我國將掌握世界最高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全套檢修技術。同時,特高壓輸電線路上具有超強電磁場,產生強大的感應電流,如果沒有相應保護措施,稍一觸碰便會瞬間化為火球。由此,特高壓帶電作業成為“禁區”。
世界首次,意味著沒有任何經驗可供借鑒,意味著進入超強電磁場便可能“一去不復返”。它要求的不僅是技術,更需要探索“禁區”的膽魄和闖勁。
憑借半年里每天十幾個小時的魔鬼訓練,胡洪煒用完200副手套、穿壞了14雙工作鞋、磨破了7套工作服,硬是將作業風險降到了最低。2009年6月10日上午9點30分,在北京特高壓直流試驗基地內,胡洪煒身穿金屬屏蔽服,一步一步登上高聳的特高壓鐵塔。
伴隨著導線刺耳的“滋滋滋”瞬時放電聲,他毫無畏懼,憑借令人目眩的技術動作瞬間進入了特高壓直流強電場,在電光石火間起舞,行云流水般地完成了多項操作項目,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在那之后,胡洪煒被譽為世界上首位勇闖特高壓帶電作業領域的“禁區勇士”?!罢嬲慕麉^不在于距離而在于每個人的內心,選擇一個方向,努力工作,堅持不懈。只要堅持,每個人都是英雄?!彼缡钦f。
乘勢而上,五年后的2014年12月,胡洪煒帶領團隊完成了世界1000千伏特高壓線路直升飛機帶電檢修,我國特高壓帶電作業技術躍升到世界頂尖水平,再次擦亮“中國名片”,讓世界為之震撼。
勇毅前行 帶電作業“搶修員”
萬家燈火的背后離不開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而作為電網主動脈的超、特高壓輸電線路一旦發現緊急缺陷,帶電作業就必須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處理。23年來,胡洪煒一直堅守在帶電作業第一線,2008年抗冰搶險、2016年抗洪保電、2019年軍運保電、2020年抗疫保電……可以說哪里有急難險重的帶電作業搶修任務,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漢,在疫情防控和主網防山火形勢下,他帶領著防疫保電“洪煒”黨員先鋒服務隊員,積極投入到物資搬運、應急、特巡保電等工作中。在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封城期間,他一共開展帶電作業112個小時,消除缺陷56處,為防疫保電期間維護好湖北主網和跨區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做出了積極貢獻。
2021年5月14日,武漢蔡甸區奓山片區、經開區軍山片區突發EF2級龍卷風,國網湖北超高壓公司輸電檢修中心位于該區域的500千伏葛軍線、漢軍線、玉軍一回3條線路在10分鐘內相繼發生跳閘。
胡洪煒立即組織人員前往搶修,到達現場后看到的景象讓他們震驚不已:路邊的大樹已經全部被刮倒,大量工棚鐵皮、生活垃圾、地面防塵網被卷掛到桿塔、導線上,前幾天巡視看到的工地集裝箱更是蕩然無存。
胡洪煒立即制定消缺方案,先用“激光炮”將桿塔上異物清除,將線路恢復送電,剩余無法用“激光炮”清除的異物、導線修補工作采用帶電作業的方式進行。經過8個小時的連續作業,激光炮通道異物清理86處。
5月16日,現場環境符合帶電作業條件,胡洪煒立即帶領應急搶修隊帶電消缺。在隊友的配合下,胡洪煒將身體縮到極致,雙腿用力向外張,一格一格蹬著軟梯向上爬,順利進入等電位,之后,胡洪煒雙手將斷股的導線一圈一圈地繞開剪斷又將導線補強條中部安裝在導線斷股處,往兩邊一圈圈地纏繞,補強條安裝完成后,缺陷被順利消除。
這樣的搶險在胡洪煒的職業生涯不計其數,成為“業務超人”的背后有這樣一組詳細的數字:8000多個日夜的堅守,2000多小時的超、特高壓等電位作業時間,1600多公里高空走線,登塔12000多基,地面巡視12000多公里……
傳承匠心 創新路上“帶頭人”
高光時刻,只是一瞬;前路漫漫,上下求索。
在世界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一次次闖過禁區,一次次刷新紀錄的同時,胡洪煒不曾有片刻懈怠。他深知推動帶電作業關鍵技術,特別是核心產品迭代升級和新技術智慧賦能,是電力保供和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
懷著“能源強國”的夢想,他穿山越嶺、攀塔走線、消缺保電,足跡遍及湖北9670公里的超、特高壓線路,并先后馳援廣東、安徽、廣西、貴州等省進行帶電作業,通過帶電作業避免經濟損失數十億元,并從生產一線搜集一手資料開展技術攻堅和科技創新,勇做領航人。
“課題來源于生產,成果應用于一線”,這是胡洪煒的攻關原則。帶電更換特高壓耐張單片絕緣子機器人的研制就來源于生產實踐。特高壓線路耐張單片絕緣子重量達20公斤,作業工具也非常笨重,更換起來極不方便。為了改變這種傳統高強度作業方式,2023年,他主持研制的第二代帶電更換特高壓絕緣子機器人,已獲發明專利授權,并進入試用階段。他主持的《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實用技術研究》成果,填補了世界超、特高壓帶電作業多項技術空白。
依托“主網洪煒勞模創新工作室”,他帶領團隊堅持探索新技術、新裝備在特高壓帶電作業領域的應用,先后獲得科技成果獎62項、專利授權55項。其中,他作為主創人獲得科技成果獎14項、專利授權26項。
科技攻堅,技術領航,技能輸出,胡洪煒不僅自己嘔心瀝血鉆研超、特高壓工器具研制與創新,更是想方設法把帶電作業技能無私傳授給同行后輩。2023年,作為我國首批特高壓帶電作業培訓教員,胡洪煒為10余個省市的90余名特高壓帶電作業取證人員講授技術、傳授技能,先后有600余人經他培訓后取得資格證書。他主編的《胡洪煒工作法》,作為我國“大國工匠系列叢書”之一,成為行業培訓的必備教材,緩解了我國特高壓帶電作業人才緊缺局面。
發表時間:2024-03-05 來源:湖北文明網
胡洪煒榮獲2023年度“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選。
胡洪煒在500千伏玉軍線開展缺陷消除工作。
胡洪煒在進行高空作業。
胡洪煒正在攀登桿塔,準備開展近電位帶電作業。
技能成才,匠心筑夢。
3月1日晚,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的2023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活動,揭曉10位“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和40位提名人選,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超高壓公司輸電檢修中心班長胡洪煒榮獲“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選。
3月2日上午,湖北省總工會專門致賀電,向胡洪煒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祝賀。賀電高度評價胡洪煒不懼危險,勇闖生命禁區,成為±800千伏特高壓帶電作業世界第一人,以“一輩子干好一件事”的執著專注,堅持創新,勇攀高峰,在平凡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廣大產業工人做出了示范榜樣。
2023年11月3日,“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程”全國職工宣講比賽在安徽合肥圓滿落幕。我省選手胡洪煒成功晉級總決賽,并在總決賽中榮獲總分第三名、銀獎第一名的好成績,為湖北爭光添彩。
今年1月23日,勞模廣播劇《夜空中最亮的星》上線儀式在胡洪煒創新工作室舉行。該劇由湖北省總工會聯合湖北廣播電視臺精心創作打造,以胡洪煒的事跡為原型,生動細膩地還原了胡洪煒用心用情守護萬家燈火的一個個感人場景,展現了新時代電力產業工人愛黨、愛崗,勤于奮斗、勇于創造的精神風貌和時代風采,在全社會營造了學習勞模、崇尚勞動的濃厚氛圍。
從業23年來,他一直奮戰在“大國重器”“中國名片”的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領域。百米高空、百萬伏電壓、百斤工具,高空、高危、高壓,帶電作業消除電力“大動脈”隱患,是他的“絕活”。
他是2023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選、國家電網湖北電力超高壓公司輸電檢修中心帶電作業二班班長胡洪煒。
從一名退役軍人成長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最美職工、±800千伏特高壓線路帶電作業“世界第一人”,成長軌跡的背后是胡洪煒8000多個日夜的鉆研和堅守。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會永不干涸。一個人,只有在奉獻中才能實現應有的價值,這正是我作為一名勞模、一名國家電網人的心聲和責任?!焙闊樥f。
磨礪技能 勇闖禁區“第一人”
作為±800千伏特高壓帶電作業世界第一人,胡洪煒以“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執著和十年磨一劍的韌勁,挑戰“三高”——高空高壓高標準,逐漸從一名“門外漢”成長為國內頂尖的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精英人才。
當時光回溯到2001年,胡洪煒對第一次參加線路檢修記憶猶新。第一天,師傅一口氣換了8個,胡洪煒卻只換了3個,最后師傅返回幫他換了1檔線的間隔棒,他慚愧地琢磨了一晚上操作技巧。第二天,他先纏著師傅講解操作要領,探討改進辦法,邊干邊琢磨,基本上能與師傅“并駕齊驅”。到了第三天,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后,胡洪煒還返回來幫師傅換了1檔線?!叭斐^師傅”一時成為佳話。
2009年6月10日,胡洪煒迎來了從業生涯中最大的挑戰:世界上首次±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
“±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帶電作業”作為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的重點攻堅項目,一旦成功,意味著我國將掌握世界最高電壓等級輸電線路全套檢修技術。同時,特高壓輸電線路上具有超強電磁場,產生強大的感應電流,如果沒有相應保護措施,稍一觸碰便會瞬間化為火球。由此,特高壓帶電作業成為“禁區”。
世界首次,意味著沒有任何經驗可供借鑒,意味著進入超強電磁場便可能“一去不復返”。它要求的不僅是技術,更需要探索“禁區”的膽魄和闖勁。
憑借半年里每天十幾個小時的魔鬼訓練,胡洪煒用完200副手套、穿壞了14雙工作鞋、磨破了7套工作服,硬是將作業風險降到了最低。2009年6月10日上午9點30分,在北京特高壓直流試驗基地內,胡洪煒身穿金屬屏蔽服,一步一步登上高聳的特高壓鐵塔。
伴隨著導線刺耳的“滋滋滋”瞬時放電聲,他毫無畏懼,憑借令人目眩的技術動作瞬間進入了特高壓直流強電場,在電光石火間起舞,行云流水般地完成了多項操作項目,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在那之后,胡洪煒被譽為世界上首位勇闖特高壓帶電作業領域的“禁區勇士”?!罢嬲慕麉^不在于距離而在于每個人的內心,選擇一個方向,努力工作,堅持不懈。只要堅持,每個人都是英雄?!彼缡钦f。
乘勢而上,五年后的2014年12月,胡洪煒帶領團隊完成了世界1000千伏特高壓線路直升飛機帶電檢修,我國特高壓帶電作業技術躍升到世界頂尖水平,再次擦亮“中國名片”,讓世界為之震撼。
勇毅前行 帶電作業“搶修員”
萬家燈火的背后離不開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而作為電網主動脈的超、特高壓輸電線路一旦發現緊急缺陷,帶電作業就必須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處理。23年來,胡洪煒一直堅守在帶電作業第一線,2008年抗冰搶險、2016年抗洪保電、2019年軍運保電、2020年抗疫保電……可以說哪里有急難險重的帶電作業搶修任務,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漢,在疫情防控和主網防山火形勢下,他帶領著防疫保電“洪煒”黨員先鋒服務隊員,積極投入到物資搬運、應急、特巡保電等工作中。在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封城期間,他一共開展帶電作業112個小時,消除缺陷56處,為防疫保電期間維護好湖北主網和跨區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做出了積極貢獻。
2021年5月14日,武漢蔡甸區奓山片區、經開區軍山片區突發EF2級龍卷風,國網湖北超高壓公司輸電檢修中心位于該區域的500千伏葛軍線、漢軍線、玉軍一回3條線路在10分鐘內相繼發生跳閘。
胡洪煒立即組織人員前往搶修,到達現場后看到的景象讓他們震驚不已:路邊的大樹已經全部被刮倒,大量工棚鐵皮、生活垃圾、地面防塵網被卷掛到桿塔、導線上,前幾天巡視看到的工地集裝箱更是蕩然無存。
胡洪煒立即制定消缺方案,先用“激光炮”將桿塔上異物清除,將線路恢復送電,剩余無法用“激光炮”清除的異物、導線修補工作采用帶電作業的方式進行。經過8個小時的連續作業,激光炮通道異物清理86處。
5月16日,現場環境符合帶電作業條件,胡洪煒立即帶領應急搶修隊帶電消缺。在隊友的配合下,胡洪煒將身體縮到極致,雙腿用力向外張,一格一格蹬著軟梯向上爬,順利進入等電位,之后,胡洪煒雙手將斷股的導線一圈一圈地繞開剪斷又將導線補強條中部安裝在導線斷股處,往兩邊一圈圈地纏繞,補強條安裝完成后,缺陷被順利消除。
這樣的搶險在胡洪煒的職業生涯不計其數,成為“業務超人”的背后有這樣一組詳細的數字:8000多個日夜的堅守,2000多小時的超、特高壓等電位作業時間,1600多公里高空走線,登塔12000多基,地面巡視12000多公里……
傳承匠心 創新路上“帶頭人”
高光時刻,只是一瞬;前路漫漫,上下求索。
在世界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一次次闖過禁區,一次次刷新紀錄的同時,胡洪煒不曾有片刻懈怠。他深知推動帶電作業關鍵技術,特別是核心產品迭代升級和新技術智慧賦能,是電力保供和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
懷著“能源強國”的夢想,他穿山越嶺、攀塔走線、消缺保電,足跡遍及湖北9670公里的超、特高壓線路,并先后馳援廣東、安徽、廣西、貴州等省進行帶電作業,通過帶電作業避免經濟損失數十億元,并從生產一線搜集一手資料開展技術攻堅和科技創新,勇做領航人。
“課題來源于生產,成果應用于一線”,這是胡洪煒的攻關原則。帶電更換特高壓耐張單片絕緣子機器人的研制就來源于生產實踐。特高壓線路耐張單片絕緣子重量達20公斤,作業工具也非常笨重,更換起來極不方便。為了改變這種傳統高強度作業方式,2023年,他主持研制的第二代帶電更換特高壓絕緣子機器人,已獲發明專利授權,并進入試用階段。他主持的《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實用技術研究》成果,填補了世界超、特高壓帶電作業多項技術空白。
依托“主網洪煒勞模創新工作室”,他帶領團隊堅持探索新技術、新裝備在特高壓帶電作業領域的應用,先后獲得科技成果獎62項、專利授權55項。其中,他作為主創人獲得科技成果獎14項、專利授權26項。
科技攻堅,技術領航,技能輸出,胡洪煒不僅自己嘔心瀝血鉆研超、特高壓工器具研制與創新,更是想方設法把帶電作業技能無私傳授給同行后輩。2023年,作為我國首批特高壓帶電作業培訓教員,胡洪煒為10余個省市的90余名特高壓帶電作業取證人員講授技術、傳授技能,先后有600余人經他培訓后取得資格證書。他主編的《胡洪煒工作法》,作為我國“大國工匠系列叢書”之一,成為行業培訓的必備教材,緩解了我國特高壓帶電作業人才緊缺局面。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