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湖北省道德模范……省黨代表、秭歸縣在宜農民工服務中心黨委書記王華君擁有多項閃亮的榮譽。今年44歲的他,在參加省黨代會前夕,剛剛回到秭歸縣水田壩鄉永吉村開展“喜迎二十大·回家看變化”活動。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村村都鋪上瀝青路,鄉親們的房子變白了,環境也變好了?!闭f起這些年家鄉的變化,王華君的言語中充滿喜悅。
從1995年進城務工,到如今在城市扎根,王華君經歷了27個春秋。憶起過去的時光,他坦言,“ 一年四季在城里打拼,作為農民工和流動黨員,想家的同時也想組織?!?/p>
為了讓和他一樣在外的流動黨員及時找到“家”,增強歸屬感,2013年、2014年,秭歸在宜第一個流動黨支部和秭歸縣在宜農民工服務中心相繼成立,王華君成為“領頭雁”。如今,中心已從當初11名流動黨員發展到現在的1200名,中心下設14個黨支部,服務農民工4.5萬人。
一直以來,秭歸縣在宜農民工服務中心始終堅持農民工在哪里,黨組織就建設到哪里。通過突出組織覆蓋、創新教育管理、強化激勵引導等措施,采取幫思想、幫雙創、幫維權、幫解困、幫成才“五幫”志愿服務,先后開展農民工精神文明道德講堂37期,幫助4000多名農民工實現就業,為農民工維權討薪達1890萬元,并連續8年組織舉辦“家鄉行”獻愛心活動,通過各界力量救助困難學生274人,籌集學費130余萬元。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省黨代會,在感到無上光榮的同時,更感責任重大?!蓖跞A君說,從一名農民工到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自己見證了宜昌市基層黨建工作從城市到農村上臺階全覆蓋的過程。
“只要把黨建工作做實,就是生產力和創造力?!蓖跞A君建議,把宜昌流動黨員服務中心作為宜昌“筑堡工程”、基層社會治理試點示范基地,加大培育支持力度,由各縣選派年富力強的黨員干部到中心進行實踐、鍛煉和指導;同時成立宜昌市外來人員聯合黨支部,讓社區管不到、沒有單位管理的流動黨員都找到“家”,感受到組織溫暖。(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熊東華)
發表時間:2022-06-20 來源:湖北文明網
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湖北省道德模范……省黨代表、秭歸縣在宜農民工服務中心黨委書記王華君擁有多項閃亮的榮譽。今年44歲的他,在參加省黨代會前夕,剛剛回到秭歸縣水田壩鄉永吉村開展“喜迎二十大·回家看變化”活動。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村村都鋪上瀝青路,鄉親們的房子變白了,環境也變好了。”說起這些年家鄉的變化,王華君的言語中充滿喜悅。
從1995年進城務工,到如今在城市扎根,王華君經歷了27個春秋。憶起過去的時光,他坦言,“ 一年四季在城里打拼,作為農民工和流動黨員,想家的同時也想組織。”
為了讓和他一樣在外的流動黨員及時找到“家”,增強歸屬感,2013年、2014年,秭歸在宜第一個流動黨支部和秭歸縣在宜農民工服務中心相繼成立,王華君成為“領頭雁”。如今,中心已從當初11名流動黨員發展到現在的1200名,中心下設14個黨支部,服務農民工4.5萬人。
一直以來,秭歸縣在宜農民工服務中心始終堅持農民工在哪里,黨組織就建設到哪里。通過突出組織覆蓋、創新教育管理、強化激勵引導等措施,采取幫思想、幫雙創、幫維權、幫解困、幫成才“五幫”志愿服務,先后開展農民工精神文明道德講堂37期,幫助4000多名農民工實現就業,為農民工維權討薪達1890萬元,并連續8年組織舉辦“家鄉行”獻愛心活動,通過各界力量救助困難學生274人,籌集學費130余萬元。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省黨代會,在感到無上光榮的同時,更感責任重大?!蓖跞A君說,從一名農民工到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自己見證了宜昌市基層黨建工作從城市到農村上臺階全覆蓋的過程。
“只要把黨建工作做實,就是生產力和創造力?!蓖跞A君建議,把宜昌流動黨員服務中心作為宜昌“筑堡工程”、基層社會治理試點示范基地,加大培育支持力度,由各縣選派年富力強的黨員干部到中心進行實踐、鍛煉和指導;同時成立宜昌市外來人員聯合黨支部,讓社區管不到、沒有單位管理的流動黨員都找到“家”,感受到組織溫暖。(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熊東華)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