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新民街小學創辦于1939年,原名東門學堂,坐落在萬里長江之濱,觀音閣旁,校址為沿江大道276號,1984年更名為鄂州市新民街小學。
學校堅持“傳承與創新”的“新民”精神和“以愛育愛 以發展促發展”的辦學理念,秉承“尊重 勤勉 健康 新民”的校訓,朝著“循愛心之道,育多彩人生”的辦學目標,奏響了一曲曲改革奮進的華美樂章。學校先后被授予“全國文明校園”、“全國依法治校示范?!?、“全國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全國‘雙合格’優秀(示范)家長學?!钡葮s譽稱號,并連續八次被評為“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
一、傳承紅色基因,創新德育教育
學校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做到了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入眼、入耳、入腦、入心。
學校堅持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這一思想,組織全體教師集中學習,認真領悟、貫徹習總書記在全國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集中優秀師資建設思政團隊,探索新的思政課講授模式,立足教材,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上好思政課、隊會課。
為在學生中牢固樹立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系列活動為依托,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校的德育特色,設計了科學、豐富、多元化的學生德育特色作業,將孝老愛親、安全禮儀、社會公德、中華傳統節日、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等作為學生德育實踐作業的主要內容。同時,利用鄂州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和學校微校平臺班級空間,讓學生上傳活動日志和圖片,真實記錄學生德育成長的點點滴滴。學生完成的德育作業采用“家長評-學生評-教師綜合評”的“三步式”評價,及時引導、調控和激勵學生,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發展和完善。
二、傳承初心使命,創新管理模式
學校成立了文明校園創建領導小組,夯實黨組織對創建工作的全面領導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 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開展“學黨史、悟初心、強使命”主題教育系列活動、抓牢“三會一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定期召開組織生活會,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嚴格落實“八項規定”,建設清廉校園。學校班子成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共謀發展的合力。
三、傳承優良師德,創新特色教學
緊抓師德師風第一標準, 教師 嚴格遵守《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將師德作為聘用、晉級、評優的基本條件、一票否決條件。營造“扎實練真功,靜心搞教學”的干事創業氛圍,不斷提升教師師德素養。
實行班主任聘任制,開展“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積極開展“信息技術支撐下的先學后教高效課堂改革”,探索構建“先學后教”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真正主人,讓每一名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能,為學生學習“減負”。
堅持課內教育和活動育人相結合,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實施美育提升行動。每年舉辦校園藝術節、讀書節、歌詠比賽、體育節、科技節,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堅持開展“課前一支紅歌”和“戲曲進校園”活動。開設口琴特色課程,聘請專業教師授課。在今年“六一”校園藝術節上,口琴班學生的表演通過云直播得到了家長的稱贊。
四、傳承傳統文化,創新“新民”魅力
學校堅持“傳承與創新”的“新民”精神和“以愛育愛 以發展促發展”的核心辦學理念,特色鮮明,具有濃厚的文化內涵。通過校訓、校歌、?;盏刃@文化符號,積極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激勵學生愛學校、愛學習、共建文明校園。各班級均設計自己的班名班徽、班級口號、班級制度等。利用教室、走廊、墻壁等載體,精心設計、選材,形成了以三字經、弟子規、名人畫像及介紹、名人名言、班級風采展示等專題內容的走廊文化、墻壁文化、教室文化,陶冶學生了學生情操、美化了學生心靈、啟迪了學生智慧。
五、傳承綠色文明,創新生態理念
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全面開展勞動教育。低年級以個人生活起居為主要內容,注重勞動意識的啟蒙,讓學生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感知勞動樂趣。中高年級以校園勞動和家庭勞動為主要內容,注重勞動習慣的養成,讓學生做好個人清潔衛生,主動分擔家務勞動,適當參加校外公益勞動。通過勞動養德、勞動培智、勞動強體、勞動塑美,引導學生培育積極勞動精神、養成良好勞動習慣。
學校重視培育學生綠色環保意識,投資三十余萬元建設了“垃圾分類”智能系統,采用積分制,學生可通過垃圾正確分類取得積分,兌換獎品,激勵學生學習垃圾分類、正確進行垃圾分類,帶動家庭、社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六、傳承育人理念,創新活動陣地
學校利用校內與校外的活動陣地開展多維全方位育人空間。校內利用宣傳欄、教室黑板報、廣播站、電子顯示屏、微校平臺等宣傳陣地,開展文明校園宣傳教育活動。學校健全少先隊大隊,設立少先隊活動室,積極發揮黨帶團、團帶隊、學生會的作用,引導學生參與學校管理。高度重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設了心理健康咨詢室,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并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在校外,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博物館、科技館,參加未成年人活動中心活動,聯合社區開展“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務活動;班級共建圖書角,使學生充分“悅讀”;班班建立家校交流平臺,成立家長委員會,并定期組織召開會議,讓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真正做到“三全育人”,打造育人共同體。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委授予我校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這是對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最高肯定!著眼未來發展,新民街小學這所建校80余年的學校將繼續砥礪奮進,鞏固發展優勢,提高教學水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發表時間:2021-12-27 來源:湖北文明網
鄂州市新民街小學創辦于1939年,原名東門學堂,坐落在萬里長江之濱,觀音閣旁,校址為沿江大道276號,1984年更名為鄂州市新民街小學。
學校堅持“傳承與創新”的“新民”精神和“以愛育愛 以發展促發展”的辦學理念,秉承“尊重 勤勉 健康 新民”的校訓,朝著“循愛心之道,育多彩人生”的辦學目標,奏響了一曲曲改革奮進的華美樂章。學校先后被授予“全國文明校園”、“全國依法治校示范?!?、“全國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全國‘雙合格’優秀(示范)家長學?!钡葮s譽稱號,并連續八次被評為“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
一、傳承紅色基因,創新德育教育
學校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做到了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入眼、入耳、入腦、入心。
學校堅持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這一思想,組織全體教師集中學習,認真領悟、貫徹習總書記在全國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集中優秀師資建設思政團隊,探索新的思政課講授模式,立足教材,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上好思政課、隊會課。
為在學生中牢固樹立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以“扣好人生第一??圩印毕盗谢顒訛橐劳?,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校的德育特色,設計了科學、豐富、多元化的學生德育特色作業,將孝老愛親、安全禮儀、社會公德、中華傳統節日、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等作為學生德育實踐作業的主要內容。同時,利用鄂州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和學校微校平臺班級空間,讓學生上傳活動日志和圖片,真實記錄學生德育成長的點點滴滴。學生完成的德育作業采用“家長評-學生評-教師綜合評”的“三步式”評價,及時引導、調控和激勵學生,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發展和完善。
二、傳承初心使命,創新管理模式
學校成立了文明校園創建領導小組,夯實黨組織對創建工作的全面領導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 月“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開展“學黨史、悟初心、強使命”主題教育系列活動、抓牢“三會一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定期召開組織生活會,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嚴格落實“八項規定”,建設清廉校園。學校班子成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共謀發展的合力。
三、傳承優良師德,創新特色教學
緊抓師德師風第一標準, 教師 嚴格遵守《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將師德作為聘用、晉級、評優的基本條件、一票否決條件。營造“扎實練真功,靜心搞教學”的干事創業氛圍,不斷提升教師師德素養。
實行班主任聘任制,開展“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積極開展“信息技術支撐下的先學后教高效課堂改革”,探索構建“先學后教”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真正主人,讓每一名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能,為學生學習“減負”。
堅持課內教育和活動育人相結合,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實施美育提升行動。每年舉辦校園藝術節、讀書節、歌詠比賽、體育節、科技節,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堅持開展“課前一支紅歌”和“戲曲進校園”活動。開設口琴特色課程,聘請專業教師授課。在今年“六一”校園藝術節上,口琴班學生的表演通過云直播得到了家長的稱贊。
四、傳承傳統文化,創新“新民”魅力
學校堅持“傳承與創新”的“新民”精神和“以愛育愛 以發展促發展”的核心辦學理念,特色鮮明,具有濃厚的文化內涵。通過校訓、校歌、校徽等校園文化符號,積極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激勵學生愛學校、愛學習、共建文明校園。各班級均設計自己的班名班徽、班級口號、班級制度等。利用教室、走廊、墻壁等載體,精心設計、選材,形成了以三字經、弟子規、名人畫像及介紹、名人名言、班級風采展示等專題內容的走廊文化、墻壁文化、教室文化,陶冶學生了學生情操、美化了學生心靈、啟迪了學生智慧。
五、傳承綠色文明,創新生態理念
勞動教育是新時代黨對教育的新要求,是全面發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全面開展勞動教育。低年級以個人生活起居為主要內容,注重勞動意識的啟蒙,讓學生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感知勞動樂趣。中高年級以校園勞動和家庭勞動為主要內容,注重勞動習慣的養成,讓學生做好個人清潔衛生,主動分擔家務勞動,適當參加校外公益勞動。通過勞動養德、勞動培智、勞動強體、勞動塑美,引導學生培育積極勞動精神、養成良好勞動習慣。
學校重視培育學生綠色環保意識,投資三十余萬元建設了“垃圾分類”智能系統,采用積分制,學生可通過垃圾正確分類取得積分,兌換獎品,激勵學生學習垃圾分類、正確進行垃圾分類,帶動家庭、社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六、傳承育人理念,創新活動陣地
學校利用校內與校外的活動陣地開展多維全方位育人空間。校內利用宣傳欄、教室黑板報、廣播站、電子顯示屏、微校平臺等宣傳陣地,開展文明校園宣傳教育活動。學校健全少先隊大隊,設立少先隊活動室,積極發揮黨帶團、團帶隊、學生會的作用,引導學生參與學校管理。高度重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設了心理健康咨詢室,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并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在校外,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博物館、科技館,參加未成年人活動中心活動,聯合社區開展“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務活動;班級共建圖書角,使學生充分“悅讀”;班班建立家校交流平臺,成立家長委員會,并定期組織召開會議,讓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真正做到“三全育人”,打造育人共同體。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委授予我校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這是對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最高肯定!著眼未來發展,新民街小學這所建校80余年的學校將繼續砥礪奮進,鞏固發展優勢,提高教學水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